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创性教育UGC生成动因实证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杜静 万力勇 赵呈领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1-206,F0003,共7页
[目的/意义]原创性教育UGC的存在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这将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而用户的积极参与是原创性教育UGC生成的前提和保障。[方法/过程]基于动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从个体和社会两... [目的/意义]原创性教育UGC的存在使得学习者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这将改变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而用户的积极参与是原创性教育UGC生成的前提和保障。[方法/过程]基于动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从个体和社会两个维度提出了原创性教育UGC的生成动因假设模型,共建立16个理论假设,同时以原创性教育UGC的创作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假设检验,发现助学者动机、利他主义、成就感与满足感以及终身学习思想等因素均对用户的创作意向有积极影响。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生成内容 原创性 生成动因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农区“老人农业”的生成动因与发展空间 被引量:16
2
作者 董欢 郭晓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9-44,共6页
作为非均衡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以及小规模农户家庭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分工结果,传统农区"老人农业"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的发展空间。利用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受农作物生产特性影响,&... 作为非均衡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以及小规模农户家庭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分工结果,传统农区"老人农业"在特定发展阶段具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的发展空间。利用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受农作物生产特性影响,"老人农业"更多存在于耗劳力少、机械化程度高的作物领域;在以满足自给为主的农业形态中,年龄结构对农业生产行为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得不可逆的"老人农业"表现出更强的生存能力;虽然"老人农业"有其存在的合理发展空间,但在本质上仍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相背离。基于"老人农业"不可逆的事实及其存在合理的认识,传统农区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不应以挤出老龄农业劳动力为代价。相反,考虑到短期内现代农业无法覆盖所有农区的客观事实,国家制定相关农业政策时必须认同"老人农业"的发展现实,给予未来生存需要依靠农业的老龄农业劳动力必要的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农业 生成动因 生产行为特征 发展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成动因与实现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叶南客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7,共7页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推进 ,文化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文化的进步不仅成为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 ,而且已构成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 ,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两股潮流正融合为文化经济... 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推进 ,文化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文化的进步不仅成为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 ,而且已构成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 ,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两股潮流正融合为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主流。本文运用社会学理论 ,对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经济一体化 文化产业 生成动因 实现途径 社会学理论 社会动因 表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生成动因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9
4
作者 刘卫东 王建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1,共8页
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形成了党的建设的全新架构。理解新时代下党的纪律建设,需要从为什么、是什么与怎么做三个层面系统回答。从内外因素上看,遵循党建传统、回应使命要求和突出问题导向是新时代党的纪律... 党的十九大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形成了党的建设的全新架构。理解新时代下党的纪律建设,需要从为什么、是什么与怎么做三个层面系统回答。从内外因素上看,遵循党建传统、回应使命要求和突出问题导向是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生成动因。从内容思路上看,需要廓清党的纪律体系的内涵边界、厘清纪律建设的逻辑理路,并将纪律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宏观视域中进行考量,彰显出纪律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子系统,是作为"局部"的整体和"整体"的局部的内在统一。从实践要求上看,要依据纪律建设的整体逻辑,做到"四个统一":一是在纪律制定上,要坚持整体筹划与系统推进相统一;二是在纪律教育上,要坚持外在宣传与内化涵育相统一;三是在纪律监督上,要坚持上下监督与内外监督相统一;四是在纪律执行上,要坚持执纪从严与权责对等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建设 纪律建设 生成动因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生成动因与创新展望 被引量:7
5
作者 陈鹏 刘侣萍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68-70,共3页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过程目标、推进思政课程的全方位衔接、突出思政课教师的全员参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与社会的引导力、成长与进步的内驱力、领导与执行的外推力是其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过程目标、推进思政课程的全方位衔接、突出思政课教师的全员参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与社会的引导力、成长与进步的内驱力、领导与执行的外推力是其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新时代背景下,应以问题为导向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以守正创新为基础实现系统性建构,以高质量为任务推进内涵式发展,最终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价值意蕴 生成动因 创新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规约隐含否定生成动因
6
作者 张静 《福建茶叶》 2019年第3期210-211,共2页
非规约隐含否定言语行为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它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的,与说话人的表述动机和人的心理需要有密切的关系。非规约隐含否定言语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1)顾及面子需要;2)自我保护需要;3)增加美感需要;4)表达情感需要。
关键词 非规约隐含否定 语用策略 生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动因、历程与启示
7
作者 张浩 鲁杜阳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功能调适是政党等政治主体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需要对自身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转化、不同时期或阶段党的中心任务的现实需求、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主体自觉以及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 功能调适是政党等政治主体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需要对自身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转化、不同时期或阶段党的中心任务的现实需求、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主体自觉以及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深刻演进等多方面动因,党的基层组织对自身功能进行了深刻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党组织功能调适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层党组织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目的进行功能调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基层党组织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和追求社会生产力的稳步增长为目的进行功能调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党组织以奋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目的进行功能调适。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历程告诉我们,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要坚持以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为根本目的,以厘清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为前提基础,以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为原则遵循,以调动各方积极性为实践要义,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方向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组织 功能调适 生成动因 历史进程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黄帝神话体系建构
8
作者 梁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7,180,共12页
先秦至西汉前期是黄帝神话流变与定型的重要阶段。先周和西周初年对黄帝神话进行文化追忆,重在想象其神性与自然属性。春秋战国诸子出于“鉴古知今”的思想动机,采用假托、附会、重释等路径将黄帝塑造为兼具巫、人、神、仙的属性,从而... 先秦至西汉前期是黄帝神话流变与定型的重要阶段。先周和西周初年对黄帝神话进行文化追忆,重在想象其神性与自然属性。春秋战国诸子出于“鉴古知今”的思想动机,采用假托、附会、重释等路径将黄帝塑造为兼具巫、人、神、仙的属性,从而出现“百家言黄帝”的盛况。战国诸子重视古史重构,促使黄帝褪去了神话色彩而成为受四臣辅助或四面求贤的人间圣君,迈出了黄帝神话到古史传说转变的重要一步。在汉代政治一统、思想信仰多元的背景下,司马迁踵武前人,采取祛魅与返魅的路径重构黄帝形象,分别构建了黄帝的血缘始祖、帝王统绪与神话形象的多重身份。从此,黄帝多以华夏血缘始祖、帝王之首的身份出现而受到广泛而持久的推崇。我们应重点考察黄帝神话体系所体现的神话思想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神话 思想意蕴 建构路径 生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宾倒置的生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永忠 《语言科学》 2006年第3期39-48,共10页
本文主要探讨动宾倒置的生成条件和生成原因。动宾倒置的生成条件涉及韵律构词法、语义搭配。文章在对韵律构词法、回环构词理论和联体记忆模式进行批评之后,对动宾倒置的韵律结构进行了描写,进一步归纳出动宾倒置的韵律结构类型,并从... 本文主要探讨动宾倒置的生成条件和生成原因。动宾倒置的生成条件涉及韵律构词法、语义搭配。文章在对韵律构词法、回环构词理论和联体记忆模式进行批评之后,对动宾倒置的韵律结构进行了描写,进一步归纳出动宾倒置的韵律结构类型,并从语义角度提出,动宾倒置的语义生成条件是动词对其前后名词的可统摄-修饰性,即动词辖域原则,进而从根本上回答动宾倒置的生成机制、生成条件、生成原因等问题。本文认为,动宾倒置的生成原因在于动词具有很强的统摄能力,为了消除歧义或避免生成不合格的复合词,必须将宾语移动至动词前,与动词合并而成Spec/VP,然后再与中心名词合并而成NP,从而形成动宾倒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倒置 动词统摄-修饰 韵律·语义限制 宾语移动 生成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认知语义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白解红 张懂 《山东外语教学》 2015年第6期49-55,共7页
前人对网络缩略语的研究多采取描写性方法,就语言本体进行研究,割裂了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联系。本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相关理论,对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生成动因主要有语言内部因素,如汉语的对称... 前人对网络缩略语的研究多采取描写性方法,就语言本体进行研究,割裂了语言与认知的紧密联系。本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相关理论,对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汉语网络四字格缩略语的生成动因主要有语言内部因素,如汉语的对称机制、双音节化趋势,以及语言外部因素,如认知因素、语用因素和心理因素;其语义建构的认知机制有概念转喻、概念隐喻和重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四字格缩略语 生成动因 语义建构 认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的“价值观外交”及其实质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九霞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5期105-110,共6页
美国价值观外交在西方已然形成的价值观外交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般力量,价值观外交自身的局限性却从未消除美国政府对其的青睐。究其原因,价值观外交根植于美国社会的人文理念与宗教价值情结,构建于国内政治生态... 美国价值观外交在西方已然形成的价值观外交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般力量,价值观外交自身的局限性却从未消除美国政府对其的青睐。究其原因,价值观外交根植于美国社会的人文理念与宗教价值情结,构建于国内政治生态和国民伦理认同的基础之上,具有集战略利益与价值利益于一身的特征。其实质是将贴有美式标签的民主、自由、人权等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全球的普世价值伦理,稳固和拓展美国单级独霸的国际地位,实现美国的国际战略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价值观外交 生成动因 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预支的账单:“隐形贫困”青年的消费群像及发展呈现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凯强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128,共11页
"隐形贫困"作为近期青年群体非常规集体行动诱发的一类反传统经济后果,其收支失衡本质反映出的"伪贫"悖论逐渐演变为甚嚣尘上的消费争议之一。当前我国"隐形贫困"青年的现实构成表现出,年龄区间集中于&qu... "隐形贫困"作为近期青年群体非常规集体行动诱发的一类反传统经济后果,其收支失衡本质反映出的"伪贫"悖论逐渐演变为甚嚣尘上的消费争议之一。当前我国"隐形贫困"青年的现实构成表现出,年龄区间集中于"准成人期"、社会背景趋向于"中位阶层"、发生空间聚拢于"摩登城市"三大特征。"隐贫"青年体量扩容的背后是经济发展促动消费"数—质"结构进阶、糅合型文化引致消费策略变更、智能工具进化辅助消费便捷性"落地"、多元休闲方式拉动消费部落主义兴起等归因合力助推。这就亟需立足"隐贫"现象滋生的消费表征"去我化"、消费"精英形象"越度示同化、消费理性反身禁锢化、世俗化消费失范频现等客观风险,有的放矢地帮助"隐贫"青年健康"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贫困”青年 消费群像 生成动因 风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马克思农业思想的哲学意蕴——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存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0,共1页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发展上也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即构建以生产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为了有效贯彻农业生产合作发展理念,就必然需要切实可靠的理论作为其指导依据,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农业合作理论作...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农业发展上也必然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即构建以生产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体制。为了有效贯彻农业生产合作发展理念,就必然需要切实可靠的理论作为其指导依据,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农业合作理论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理论指导,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刘显利编著的《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研究》一书,2016年12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以史料为基准,运用文献研究法、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不同时期的农业合作运动的生成动因、政策依据、具体操作、典型特征、基本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较好地例证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在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准确性,生动准确地体现了马克思农业思想的哲学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进程 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理论 中国政法大学 实证分析法 我国农业发展 理论与实践 生成动因 文献研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