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海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赵莺燕
于法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66,共4页
运用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青海省2001-2012年生态经济协调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生态环境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生态赤字从2001年的0.4696 nha增至2012年的1.4039 nha;ETI处于第6等级,EOI处于第2等级,EECI处于第1等级,说明...
运用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青海省2001-2012年生态经济协调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生态环境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生态赤字从2001年的0.4696 nha增至2012年的1.4039 nha;ETI处于第6等级,EOI处于第2等级,EECI处于第1等级,说明青海省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已经极度不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国家公顷
生态
足迹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渭南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动态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肖玲
赵先贵
杨冰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陕西省渭南市1985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研究,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5年的1.3792hm2逐年增加至2003年的2.3516hm2,而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则波动在0.5252(0.4726~0.5917)hm2左右,人均生态赤字从198...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陕西省渭南市1985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研究,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5年的1.3792hm2逐年增加至2003年的2.3516hm2,而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则波动在0.5252(0.4726~0.5917)hm2左右,人均生态赤字从1985年的0.8423hm^2增至2003年的1.8291hm^2。生态压力指数从1985年的0.82逐年增至2003年的1.29,同期生态占用指数从0.63增至1.08,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波动在0.58~0.88之间。说明渭南市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稍不安全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足迹
生态
安全
生态
压力
指数
生态
占用
指数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0—2020年中国省际碳平衡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花瑞祥
景宜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1-554,共14页
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00—2020年长时间序列各省份碳排放和碳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点,基于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等评估了各省份碳平衡状况,探究多个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中...
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00—2020年长时间序列各省份碳排放和碳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点,基于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等评估了各省份碳平衡状况,探究多个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碳排放总量从30.5亿t(二氧化碳当量,下同)增加到109.7亿t,其中,19个省份的碳排放量一直在增长,10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先增长后下降。碳排放空间特点总体从东高西低转变为北高南低。(2)中国碳汇总量呈增长—下降—增长趋势,总体从12.61亿t略微下降至12.60亿t,多数省份碳汇量呈小幅变化。省际碳汇总体呈西高东低特点,西南、东北较高,东南次之,西北、东部则较低。(3)中国各省碳收支总体均呈赤字状态,碳赤字量呈扩大趋势,但增幅收紧。上海、天津等11个省份碳承载强度指数高、生态经济协调指数低,辽宁、陕西等9个省份碳承载强度指数较高、生态经济协调指数较低,吉林、黑龙江等10个省份碳承载强度指数较低、生态经济协调指数较高。(4)城镇化率对生态经济协调指数的贡献率呈正向,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人口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二产增加值和煤炭消费量对生态经济协调指数的贡献率总体均为负向。专利申请授权数的贡献率总体不大,但呈正向,且空间差异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汇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坝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
19
4
作者
刘晓
张学霞
+1 位作者
徐新良
陈德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104,共11页
【目的】定量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正确认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坝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河北坝上张北、沽源、丰宁3县为...
【目的】定量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正确认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坝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河北坝上张北、沽源、丰宁3县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而探讨了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1)2000—2015年坝上地区湿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分别减少28、26 km^2,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共增加24 km^2,其他土地利用面积稍有增加;草地和湿地主要向农田转移,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农田、湿地的转移。(2)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西低东高'的趋势,低值区主要位于张北西部,而高值区主要位于丰宁南部燕山森林区;15年间,坝上地区85.92%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增加334.83亿元,其中,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增加了90.44亿元,土壤保持、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价值先增后减;草地、森林和湿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在85%以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大。(3)坝上地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增加,生态经济协调度为0.09,处于潜在危机区,坝上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结论】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提高,但对坝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重要贡献作用的草地和湿地退化明显,经济发展仍受生态压力的制约,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
坝上地区
生态
经济
协调
度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西省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赵先贵
马彩虹
+1 位作者
肖玲
兰叶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6-939,共4页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3个概念,并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生态安全、消费水平、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的生态压力...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3个概念,并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生态安全、消费水平、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的生态压力指数从1990年的1.56增高到2007年的1.96,17年间生态压力指数提高25.64%,生态环境始终处于很不安全状态(2级);生态占用指数从1990年的0.79逐年提高到2007年的0.88,始终属于较贫穷状态(2级);生态经济协调指数从1990年的0.50逐年降低到2007年的0.45,始终处于很差等级(1级);可持续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19逐渐降低到2007年的0.13,始终处于很差等级(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压力
指数
生态
占用
指数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可持续发展
指数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海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赵莺燕
于法稳
机构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3-66,共4页
基金
2012年度青海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12006)
文摘
运用修正后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青海省2001-2012年生态经济协调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生态环境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生态赤字从2001年的0.4696 nha增至2012年的1.4039 nha;ETI处于第6等级,EOI处于第2等级,EECI处于第1等级,说明青海省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已经极度不安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很差。
关键词
青海省
国家公顷
生态
足迹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评价
Keywords
Qinghai Province
national hectares
ecological footprint
ecologic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evaluation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渭南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动态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肖玲
赵先贵
杨冰灿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37055
39670586)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3KR02)资助
文摘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陕西省渭南市1985年~2003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研究,该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85年的1.3792hm2逐年增加至2003年的2.3516hm2,而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则波动在0.5252(0.4726~0.5917)hm2左右,人均生态赤字从1985年的0.8423hm^2增至2003年的1.8291hm^2。生态压力指数从1985年的0.82逐年增至2003年的1.29,同期生态占用指数从0.63增至1.08,生态经济协调指数波动在0.58~0.88之间。说明渭南市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稍不安全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很差。
关键词
生态
足迹
生态
安全
生态
压力
指数
生态
占用
指数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Key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Ecological safety,Ecological tension index,Ecological occupancy index,Ecologic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分类号
X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0—2020年中国省际碳平衡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花瑞祥
景宜然
机构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1-554,共14页
基金
“一带一路”环保合作专项(2211016007)。
文摘
以中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和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00—2020年长时间序列各省份碳排放和碳汇的时空格局演变特点,基于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等评估了各省份碳平衡状况,探究多个社会经济因子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碳排放总量从30.5亿t(二氧化碳当量,下同)增加到109.7亿t,其中,19个省份的碳排放量一直在增长,10个省份的碳排放量先增长后下降。碳排放空间特点总体从东高西低转变为北高南低。(2)中国碳汇总量呈增长—下降—增长趋势,总体从12.61亿t略微下降至12.60亿t,多数省份碳汇量呈小幅变化。省际碳汇总体呈西高东低特点,西南、东北较高,东南次之,西北、东部则较低。(3)中国各省碳收支总体均呈赤字状态,碳赤字量呈扩大趋势,但增幅收紧。上海、天津等11个省份碳承载强度指数高、生态经济协调指数低,辽宁、陕西等9个省份碳承载强度指数较高、生态经济协调指数较低,吉林、黑龙江等10个省份碳承载强度指数较低、生态经济协调指数较高。(4)城镇化率对生态经济协调指数的贡献率呈正向,且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人口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二产增加值和煤炭消费量对生态经济协调指数的贡献率总体均为负向。专利申请授权数的贡献率总体不大,但呈正向,且空间差异性不大。
关键词
碳源/汇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
土地利用
时空演变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
Keywords
Carbon source/sink
Carbon Emission Accounts and Datasets(CEADs)
Land us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Ecologic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坝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
19
4
作者
刘晓
张学霞
徐新良
陈德超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104,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500802)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10302)
文摘
【目的】定量研究土地利用背景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旨在正确认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机制,为坝上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本文以河北坝上张北、沽源、丰宁3县为研究对象,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年以来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模型评估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进而探讨了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结果】(1)2000—2015年坝上地区湿地、草地面积逐渐减少,分别减少28、26 km^2,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共增加24 km^2,其他土地利用面积稍有增加;草地和湿地主要向农田转移,建筑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农田、湿地的转移。(2)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上呈'西低东高'的趋势,低值区主要位于张北西部,而高值区主要位于丰宁南部燕山森林区;15年间,坝上地区85.92%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增加态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共增加334.83亿元,其中,气候调节服务价值增加最多,增加了90.44亿元,土壤保持、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价值先增后减;草地、森林和湿地对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贡献率在85%以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最大。(3)坝上地区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增加,生态经济协调度为0.09,处于潜在危机区,坝上地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结论】坝上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提高,但对坝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起重要贡献作用的草地和湿地退化明显,经济发展仍受生态压力的制约,生态环境仍然脆弱。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
坝上地区
生态
经济
协调
度
指数
Keywords
land us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Bashang
eco-economic harmony index(EEH)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西省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被引量:
7
5
作者
赵先贵
马彩虹
肖玲
兰叶霞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系
南昌市第三中学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6-93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37055
39670586)
陕西省软科学项目(2003KR02)资助
文摘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提出了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3个概念,并构建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江西省1990~2007年的生态安全、消费水平、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的生态压力指数从1990年的1.56增高到2007年的1.96,17年间生态压力指数提高25.64%,生态环境始终处于很不安全状态(2级);生态占用指数从1990年的0.79逐年提高到2007年的0.88,始终属于较贫穷状态(2级);生态经济协调指数从1990年的0.50逐年降低到2007年的0.45,始终处于很差等级(1级);可持续发展指数从1990年的0.19逐渐降低到2007年的0.13,始终处于很差等级(1级)。
关键词
生态
压力
指数
生态
占用
指数
生态经济协调指数
可持续发展
指数
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Keywords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Ecological occupancy index
Ecologic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ndex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ex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odel
分类号
F06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海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赵莺燕
于法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渭南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动态研究
肖玲
赵先贵
杨冰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00—2020年中国省际碳平衡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花瑞祥
景宜然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河北坝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刘晓
张学霞
徐新良
陈德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西省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赵先贵
马彩虹
肖玲
兰叶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