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协同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安徽省为例
1
作者 陶德凯 张子建 +1 位作者 周文莉 王智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4,共9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是高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的关键路径。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从自然生态基底和人类经济活动耦合协同的视角,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水平核算及评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是高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土空间安全的关键路径。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理论,从自然生态基底和人类经济活动耦合协同的视角,指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水平核算及评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和关键。引入电路理论,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协同的“源地识别—阻力面建立—廊道提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思路及框架。以安徽省为实例,从食物供需服务、产水服务、固碳服务及游憩服务4个方面对安徽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情况进行评价,确定安徽省生态源地、提取生态廊道、识别生态夹点和障碍点,并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建设区等3类生态功能分区,形成安徽省“两带、两轴、两屏、三区、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为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电路理论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的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志英 杨丽 +1 位作者 朱晓珊 王俊涛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8,共10页
为了解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通过利用InVEST模型、ArcGIS、SPSS等分析工具对高原湖泊坝区城昆明市2010、2015、2020年间产水量、固碳释氧、土壤保持3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除土壤保持服务供给呈上升趋势外,产... 为了解昆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关系,通过利用InVEST模型、ArcGIS、SPSS等分析工具对高原湖泊坝区城昆明市2010、2015、2020年间产水量、固碳释氧、土壤保持3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除土壤保持服务供给呈上升趋势外,产水服务和碳固持服务均呈下降趋势。从空间上来看,城市建成区、耕地区产水量较高,河流流域和湖泊地区以及林草区产水量较低;固碳服务呈“四周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土壤保持服务呈“北部高、南部低”的分布特征。(2)除土壤保持服务供需比呈下降趋势外,昆明市产水服务和碳固持服务供需比均呈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产水服务和碳固持服务在昆明市城镇化发展较快人口聚集地区供不应求,其腹地植被覆盖率较高地区供过于求;北部高山河谷地区一直处于土壤保持供需比高值区。(3)各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均以低-低空间匹配区为主,表明区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严重制约着生态系统的供给,而人口分布也较为稀疏,城镇化发展进程缓慢,对生态需求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时空变化 空间匹配 InVEST模型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高明惠 李成 赵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5-324,共10页
[目的]探析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格局变化特征及其综合影响因素,为区域内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5—2020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探究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及供需匹配比及其时空... [目的]探析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格局变化特征及其综合影响因素,为区域内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05—2020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探究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及供需匹配比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利用地理探测器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探究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利用地理回归模型(GWR)揭示影响因子对供需作用关系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分布整体呈现江苏中部地区高,南北低的特征,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关系高—高集聚区在空间上分布于苏中地区,且随着时间数量呈减少趋势;低—低集聚区分布于苏南发达县/区,且数量呈增加趋势;基于GWR分析表明,人口密度、人类影响指数、城镇化率和经济密度四项影响因素对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变化均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年均气温呈现两极化趋势,且均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结论]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在空间上差异显著,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压力逐渐增大,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核心影响因素为人口密度、人类影响指数、城镇化率和经济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与生态恢复力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以京津冀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凡迪 周智 +3 位作者 张贵军 焦翠丽 阚瑶川 赵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96-1510,共15页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与生态恢复力属性的耦合关系,科学划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对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京津冀区县为研究单元,基于多源数据,运用食物产量模型、In-VEST模型、CSLE模型等方法测算...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与生态恢复力属性的耦合关系,科学划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对生态安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京津冀区县为研究单元,基于多源数据,运用食物产量模型、In-VEST模型、CSLE模型等方法测算食物供给、产水、碳固持、土壤保持、休闲游憩等5项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量,构建生态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县(区)生态恢复力;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生态恢复力”划定生态修复分区,并根据分区内部自然和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特征提出相应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京津冀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承德市北部、秦皇岛市和唐山市区县,中部县(区)有零星分布;需求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发展较好的京津冀中部及东南部城市,而北部山区及高原生态系统服务需求较低;研究区供需关系表现为空间负相关。2)各区县生态恢复力区域性差异明显,高值区主要聚集在京津冀的东北部。3)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综合供需无高度盈余区域,赤字区域占总面积的42.26%,主要原因为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导致系统功能衰退,生态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4)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特征和生态恢复力空间分布格局,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供给-高需求-高恢复力区(13.68%)、低供给-高需求-低恢复力区(0.51%)、低供给-高需求-高恢复力区(10.54%)、低供给-低需求-低恢复力区(12.07%)、低供给-低需求-高恢复力区(20.22%)、高供给-低需求-高恢复力区(42.98%)6类,同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差异化的生态修复策略,为生态修复工程的系统布局提供指引,为国土空间综合整理方案的科学编制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生态恢复力 生态修复分区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地协调视角下高原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以西宁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梅子钰 张雅茹 刘志成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期86-91,共6页
青海以生态立省,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部分,其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人地关系理论,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别表征人、地系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匹配分析,综合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分区优化策略。结... 青海以生态立省,作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部分,其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人地关系理论,以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别表征人、地系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匹配分析,综合构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分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西宁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空间分异明显,使得人地关系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基于此,笔者提出构建核心保护涵养区、农田保育区、生态修复区、适度干预保护区4类优化分区,以指导西宁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可为西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协调理论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耦合协调 生态基础设施 西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