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凤武 金志丰 +1 位作者 沈春竹 王振山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31,共7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金坛区为例,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探讨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的方法,以期提升区域生态功能,为其他区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提供方法借鉴。研究方法: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阻力面,采用最小路径法识别出潜在生态廊道,并基于重力模型最终确定重要生态廊道。研究结果:金坛区形成了主次分明、点线面要素齐全的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区域,面积占金坛区总面积的44.58%,其中金坛区重点保护区域占金坛区总面积的23.67%,并以此形成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红线管控制度体系。研究结论:基于斑块—基质—廊道生态网格划定的县域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可为区域土地生态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斑块—基质—廊道 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 县域 金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的生态空间管控单元:概念、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毅 毛子一 +1 位作者 邢成玥 黄金玲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0期34-41,共8页
【目的】自然保护地规划中常用的空间分区方法存在管理目标和内容不够精确、与生态系统的层级性和动态性不匹配等缺陷。中国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普遍面临土地权属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等情况。探索基于管理目标导向的层级化空间管控划分方... 【目的】自然保护地规划中常用的空间分区方法存在管理目标和内容不够精确、与生态系统的层级性和动态性不匹配等缺陷。中国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普遍面临土地权属复杂、人地矛盾突出等情况。探索基于管理目标导向的层级化空间管控划分方法,对更科学、精准、经济地实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提出生态空间管控单元概念和耦合管理目标的多层级空间管控体系,对比分析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主要特征,并提出建构框架和流程。以拟建南岭国家公园为案例,基于上述方法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等数据进行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建构。【结果】生态空间管控单元体系的建立,将南岭国家公园原有的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划进一步细分为16类管控单元并建立了相应的正负面行为清单;以自然演替方式为主的严格管理区域占总面积的比例,从二分区制的51.06%提高到管控单元体系划定的85.54%。【结论】生态空间管控单元的提出与应用,使得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强度和精确度得到有效提升,并可进一步支撑地役权保护等专项管理工作落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地 空间分区 生态空间管控单元 建构方法 南岭国家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空间管控的立法模式与制度体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百灵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生态空间挤占是环境风险产生的新途径,有效管控生态空间是从源头防控环境风险的重要方式。生态空间管控既要持续发挥环境政策的导向功能,也要发挥环境法律的刚性、稳定和强制作用,实现政策与法律的协同共治。我国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生态空间挤占是环境风险产生的新途径,有效管控生态空间是从源头防控环境风险的重要方式。生态空间管控既要持续发挥环境政策的导向功能,也要发挥环境法律的刚性、稳定和强制作用,实现政策与法律的协同共治。我国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点以来,地方形成了四种生态空间管控的立法类型。遵循立法规律、借鉴国外经验,我国的生态空间管控宜采用嵌入式立法模式,这需要寻找恰当的嵌入领域。生态空间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共享性等特点,把其定位为环境法的保护对象,顺应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应该明确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空间”作为环境法的立法目的,通过完善生态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用途管制、党政同责等制度,构建预防与救济并存的生态空间管控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管控 环境法典 立法模式 保护对象 用途管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保护红线与大湖流域生态空间管控 被引量:4
4
作者 何雄伟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0-157,共8页
大湖流域是重要生态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拥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和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湿地,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目前鄱阳湖流域... 大湖流域是重要生态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我国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拥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和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湿地,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目前鄱阳湖流域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水质总体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局部地区沙化加剧等问题,在生态空间管控方面也面临法律法规制度、管理体制、环境管理方式、多主体参与、治理投入等制约因素。为推动大湖流域生态空间管控,必须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战略要求,强化流域综合治理,建立政策法规保障、监测评估、生态补偿、多方协同治理、生态资本运营、考核评价等管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大湖流域 生态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开发生态空间管控路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付乐 迟妍妍 +4 位作者 王晶晶 张丽苹 刘斯洋 张信 公滨南 《中国矿业》 2023年第12期39-50,共12页
黄河流域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统筹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黄河流域能源富集区域鄂尔多斯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 黄河流域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统筹协调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黄河流域能源富集区域鄂尔多斯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环境评价与分区技术方法,从生态空间管控的视角探讨了“双碳”目标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路径。通过研究可知,鄂尔多斯盆地存在化石能源生产消费占比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盆地生态空间由生态系统极重要(敏感)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构成,面积约1.6×104km2,占比69.7%。基于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模式,将盆地生态空间划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占生态空间的面积比例分别为15.6%、30.0%和54.4%。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空间限制开发,重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点管控单元严守资源利用上线,合理调控资源开发强度;一般管控单元转型升级能源发展模式,探索建设碳中和示范矿区引领工程。通过科学划分鄂尔多斯盆地生态空间,研究提出不同生态空间单元的管控策略,可以有效促进黄河流域能源富集区域资源精细化、生态化和高质量化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黄河流域 鄂尔多斯盆地 资源开发 生态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研究意义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胜华 罗欢 +1 位作者 吴琼 胡秀花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6-60,共5页
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优化水生态空间格局是新形势下我国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的一项战略任务。珠江河口湾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载体,河口湾水资源的流动性、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水环境的关联性、水灾害防治的协同性决... 加强水生态空间管控,优化水生态空间格局是新形势下我国水资源保护顶层设计的一项战略任务。珠江河口湾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串联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载体,河口湾水资源的流动性、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水环境的关联性、水灾害防治的协同性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必将对珠江河口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改善、水灾害防治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推进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工作,对于优化水生态空间开发保护,促进建立"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维系流域、区域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简析水生态空间管控的研究背景下,着重分析了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的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结合该研究的发展趋势,对珠江河口水生态空间管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生态文明 生态红线 生态空间 生态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基模分析在城市生态空间管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阎振元 荣婧 孙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176,共6页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和多回路的复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空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不同反馈回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彼得·圣吉的系统基模理论,系统思考城市生态空间管控存...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和多回路的复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空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不同反馈回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利用彼得·圣吉的系统基模理论,系统思考城市生态空间管控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两个系统子基模,即城市发展成长上限基模和城市生态空间管控效率舍本逐末基模,对以上基模所对应的杠杆解,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多规融合和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等政策予以分析,并结合案例论证政策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城市生态空间管控对策的提出提供系统性分析的思路,实现城市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思考 反馈结构 基模分析 生态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研究:以杞麓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管堂珍 张星梓 +3 位作者 王万宾 刘岳雄 戴谨微 刘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20-229,共10页
文章以杞麓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在环境功能分区基础上,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对流域实施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提出了强化底线管控、实施流域生态环境准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优化调控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等4方面的空间管控对策,以期为... 文章以杞麓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在环境功能分区基础上,以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约束,对流域实施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提出了强化底线管控、实施流域生态环境准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优化调控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等4方面的空间管控对策,以期为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保育区、农业安全保障区、聚居发展维护区等4类环境功能一级区,4类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18.62%、32.73%、37.40%、11.25%。(2)结合流域"一湖、一环、两屏、五廊、多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64.82 km^2的生态保护红线,并明确到2030年,流域生态空间面积增加至187.85 km^2。(3)定量流域化肥施用量与蔬菜播种面积规模,2020年,3类水环境重点管控区化肥施用量不得超过38422.81 t,蔬菜种植面积不得超过10021.12 hm^2,并均保持逐年降低趋势。(4)流域农业空间应逐年减少,2030年较2020年减少11.14 km^2,城镇空间也应呈轻微减少趋势。(5)为保证流域可持续发展,2030年流域总人口、GDP需分别控制在29.95万人、252.00亿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空间管 生态环境准入 国土空间优化 杞麓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园林城市生态空间规划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被引量:25
9
作者 何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406-7416,共11页
生态空间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其组成、规模及分布对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必须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空间。以南宁... 生态空间是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基础,其组成、规模及分布对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必须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空间。以南宁市为例,在梳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态控制线为核心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通过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敏感性评价,识别研究区关键生态问题与核心生态资源,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并划定生态控制线,制定空间管制方案,建立了一种基于“本底评价-格局构建-底线管控”的生态空间规划方法。结果表明:(1)研究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较好,但建设用地侵占生态空间的问题有待解决。(2)研究区生态高度敏感区占比40.70%,在空间上集中连片分布,生态连通性较高,是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控制线的主要载体。(3)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由“一轴、一环、五区,多廊道、多节点”的生态要素构成。(4)研究区生态控制线占比达86.03%,通过实施分级管制,严格保护核心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次级生态资源。(5)生态控制线实现了对全域生态空间的管制,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成果可为南宁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与决策支撑,也可为其他城市的生态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管控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制线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生态空间演化的时空格局和梯度效应 被引量:29
10
作者 殷嘉迪 董金玮 +2 位作者 匡文慧 崔耀平 江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904-5914,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使生产和生活空间挤占大量生态空间,系统认识和评估我国生态空间演化的宏观格局和过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揭示全国生态空间变化的时空过程,在对生态空间内涵进行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使生产和生活空间挤占大量生态空间,系统认识和评估我国生态空间演化的宏观格局和过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揭示全国生态空间变化的时空过程,在对生态空间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尺度时序土地利用数据构建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并评估1990-2015年中国生态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中国生态用地面积持续减少,主要向半生态用地转变,发生在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域及周边;半生态用地面积波动明显,前期主要表现为不断扩张,后期大量转换为弱生态用地,发生在主要城市群地区;弱生态用地持续扩张,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相关。中国生态空间演变过程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和梯度效应,不同区域生态空间变化发生的拐点时间有所不同,呈现“自东向西、由南到北”的3级梯度特征,区域生态空间状况与经济发展战略及生态空间管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对于国家生态空间管控近远期战略方案制订具有一定启示,建议处于不同梯度的各地区应基于区域生态空间演化所处阶段和不同驱动机制,确定分区域生态空间安全红线目标和生态空间管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格局梯度效应 生态空间管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耦合的首都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管控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祺文 赵丹 +2 位作者 王君 加雨灵 王雪妍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1-65,共5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和超大城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基本前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在解析生态安全与民生福...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北京作为首都城市和超大城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需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基本前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促进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文章在解析生态安全与民生福祉理论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系统观、区域观、过程观、层次观的首都生态安全观,并将生态安全和民生福祉解构为基本生存、可持续发展和人居品质提升三大需求层级,明确了京津冀区域、市域和中心城区不同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点,形成多层级—多尺度的首都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框架,并进一步提出分区、分级、分类的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以期为首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和精细化管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过程 生态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分析技术介入的国土生态空间规划探究——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依纹 胡诗琪 +1 位作者 万明暄 万敏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35,共7页
生态空间规划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跃迁为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先行系统,多元分析技术介入的评估路径是合理了解生态空间本底特征和制定规划管控策略的科学保障。以襄阳市为例证区域,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 生态空间规划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跃迁为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先行系统,多元分析技术介入的评估路径是合理了解生态空间本底特征和制定规划管控策略的科学保障。以襄阳市为例证区域,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最小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廊道模拟等多元技术遵循“本底评价-格局优化-分级管控”的路径逐级开展生态空间规划。襄阳市生态空间占比56.33%,共识别35个生态源地和73条最佳生态廊道;构建“一干七支、西屏北网、三楔四区多点”的襄阳市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空间分级分要素管控策略和用途管制的正负面清单,并提出“护绿、增绿、补绿”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对新时代国空体系下的生态空间规划实践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空间规划 多元定量技术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空间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思考 被引量:14
13
作者 马方凯 陈英健 姜尚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53,共6页
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江海之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资源禀赋和多样的生态系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区域内河湖水环... 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处江海之汇,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良的资源禀赋和多样的生态系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区域内河湖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也逐步凸显,离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水生态环境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基于区域一体化发展下的水安全保障要求,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在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双重影响下的优质水资源缺失、水环境质量恶化、水生态功能退化、协同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管理“多水共治”技术体系,提出了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水生态空间保护、构建了互联互通生态水网等一系列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策略建议,可为区域水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区域 生态环境 生态空间管控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正
14
作者 《风景园林》编辑部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1期135-135,共1页
刊登于本刊2023年第10期《国家公园的生态空间管控单元:概念、构建与应用》一文第34、41页DOI有误,应为:10.12409/j.fjyl.202304070170。第34页收稿日期有误,应为:2023-04-07。
关键词 DOI 生态空间管控 收稿日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