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测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8
1
作者 牛海鹏 张安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16-323,共8页
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测算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的依据。该文首先基于耕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构了耕地利用效益体系,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然后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2002、2004和2006年4期数据... 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测算是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确定的依据。该文首先基于耕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构了耕地利用效益体系,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然后以河南省焦作市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2002、2004和2006年4期数据,运用当量因子法和替代成本法测算了各年耕地利用的生态社会效益理论值。在此基础上,引入社会发展阶段系数测度了不同质量级别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社会效益现实值。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2、2004和2006年,焦作市耕地利用的生态社会效益理论值分别为10699.3、10830.9、14186.2和15542.3元/hm2,表明耕地利用的生态社会效益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增强而增加;耕地利用社会效益占生态社会效益比重从2000年的42.99%上升到2006年的48.41%,尤其是粮食安全效益比重上升更为明显,表明粮食安全效益和社会保障效益的重要性将日趋凸现,同时也表明以往忽视社会效益单纯的耕地生态效益补偿研究是片面的;基于耕地质量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修正,焦作市2006年耕地生态社会效益的现实值从最低级别的4653.2元/hm2上升到最高级别的9333.6元/hm2,表明单位面积耕地生态社会效益现实值的高低与其质量高低和区域支付意愿大小密切相关。通过对焦作市耕地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理论值与现实值的测算,为焦作市构建具有动态性和可调性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和补偿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分析 补偿标准 土地利用 生态社会效益 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社会效益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徐京京 黄建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157-162,共6页
[目的]计算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生态社会效益,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2000,2005和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当量因子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计算了历年单位面积耕地生态社会效益理论值,采用社会发展阶段系... [目的]计算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生态社会效益,为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2000,2005和2010年数据为基础,利用当量因子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计算了历年单位面积耕地生态社会效益理论值,采用社会发展阶段系数对不同等级耕地生态社会效益现实值进行了计算。[结果]2000,2005和2010年安徽省耕地资源利用生态社会效益理论值分别为25 032.31,34 879.15,43 700.38元/hm2,生态效益比重从2000年的15.53%上升到2010年的21.10%,而社会效益则从84.47%下降到79.90%。2005年低等、中等、高等优质耕地单位面积生态社会效益现实值分别为7 219.69,11 130.42和18 039.25元/hm2。[结论]单位面积耕地生态社会效益理论值和现实值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制定单位面积耕地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标准时,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耕地质量等级以及该区域人们支付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利用 生态社会效益 补偿标准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浅析
3
作者 杨金福 《花卉》 2016年第12X期68-69,共2页
为了不断丰富土地的使用方式,完善生态环境,同时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向前发展,中国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该工程的实施在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安塞区的退耕区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有助于该地区的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经济... 为了不断丰富土地的使用方式,完善生态环境,同时不断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向前发展,中国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该工程的实施在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安塞区的退耕区开展退耕还林工作有助于该地区的生态建设、社会发展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助于完成生态自然环境的不断完善,同时影响着安塞区退耕工作中相关农民的生产经营。所以,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影响因素,合理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的实际效果,可以帮助相关地方政府提出更为合理的政策,保证退耕政策落实工作的开展,实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持续可靠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工程建设 生态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生态农业:历程、成效、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国勤 王淑彬 赵其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153-5163,共11页
生态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方向。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基础好、起步早、发展快、模式多、效益佳的特点。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广西生态农业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群众自发,实践摸索;第二阶段(1978—1... 生态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方向。广西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基础好、起步早、发展快、模式多、效益佳的特点。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广西生态农业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群众自发,实践摸索;第二阶段(1978—1991年):模式创新,高产高效;第三阶段(1992—2002年):政府推动,全面推广;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模式优化,提质增效。60多年来,广西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改善品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升人员素质、扩大国内外影响等7个方面。当前,广西生态农业存在着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科技薄弱,人才不足;(2)经济落后,资金缺乏;(3)生态脆弱,条件恶劣;(4)技术组装不配套,理论研究不深入;(5)意识不强,措施不力;(6)规模化不够,产业化不强。为使广西生态农业今后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二是搞好规划,完善制度;三是增加投入,改善条件;四是重视科技,培养人才;五是调整结构,优化模式;六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七是加强交流,开展合作;八是综合配套,全面发展;九是"三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良性循环;十是"四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同步,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农业可持续发展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9
5
作者 黄国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8,共6页
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在我国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生产的高效性、价值的珍贵性和开发利用潜力的巨大性等特征。当前,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存在着耕地撂荒、地力下降、土壤污染、灾害频繁、效... 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在我国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多样性、生产的高效性、价值的珍贵性和开发利用潜力的巨大性等特征。当前,南方农业生态系统存在着耕地撂荒、地力下降、土壤污染、灾害频繁、效益低下和后劲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南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实行集约用地;(2)开展环境整治;(3)推行轮作休耕;(4)实施用养结合;(5)优化系统结构;(6)深化农村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2
6
作者 黄国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乡村生态系统向前发展。本文从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角度,对我国乡村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生...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乡村生态系统向前发展。本文从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角度,对我国乡村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我国乡村生态系统具有承载人口、改善环境、提供产品、增加收入、扩大就业、观光旅游、传承文化、科普教育、培养人才,以及为城市居民养老提供场所等多方面的作用与功能。当前,我国乡村生态系统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如: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经济贫困、科教文卫落后、公共服务缺失、社会风气不良、村民流失和村庄消失。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我国乡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遵循"三效"并举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综合治理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久久为功原则,并采取以下措施:增强认识、搞好规划、整治环境、优化结构、提升功能、改善条件、强化公共服务、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力度和加速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生态系统 结构与功能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理念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 被引量:13
7
作者 杜文武 卿腊梅 +1 位作者 吴宇航 余婕 《风景园林》 2020年第10期43-50,共8页
随着城镇化推进,生态空间屡遭蚕食,制约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森林作为城市中生态–社会效益最为显著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公园城市生态服务水平提升至关重要。以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例,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以及城市... 随着城镇化推进,生态空间屡遭蚕食,制约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森林作为城市中生态–社会效益最为显著的生态系统之一,对公园城市生态服务水平提升至关重要。以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例,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以及城市森林的生态–社会属性,初步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体系;综合评估结果及森林生境调查,从公园城市森林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山脉浅丘生境森林、城镇生境森林、道路交通旁生境森林、溪河流生境森林以及湿地生境森林5种典型生境森林类型;同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明确11个核心森林及其生境构建目标;最后运用最小成本路径模型识别连接生态核心的生态廊道,完善"十一核心—多条绿带"的森林生态网络格局,为天府新区森林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森林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社会效益 生境 生态网络 天府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人工林质量发挥森林三大效益
8
作者 刘锋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7期93-93,98,共2页
坚持生态为重,提升质量。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重点,兼顾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三大"效益,促进资源增长、林农增收、社会增效。
关键词 提升森林的量和质 树龄 树种 林木蓄积量 以取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国勤 《农学学报》 2019年第3期79-88,共10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如何,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否,不仅关系着农业本身的发展状况,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如何,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否,不仅关系着农业本身的发展状况,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和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正式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文章从研究历程、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和研究特点等4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从制定规划、开展示范和取得实际成效等3个方面讨论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进展,并从研究和实践两个层面指出了当前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趋势是:研究更加深入、实践更加广泛。通过对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规划和未来趋势分析,提出了客观而又新颖的思路,将对推进当前及未来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中国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林业会计特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霍瑞青 《河北林果研究》 2012年第3期291-293,共3页
我国林业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这就决定了林业会计科目广泛、成本核算复杂、核算组织多样等特征。本文分析了林业会计在"人、制度、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推动我... 我国林业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这就决定了林业会计科目广泛、成本核算复杂、核算组织多样等特征。本文分析了林业会计在"人、制度、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推动我国林业会计的发展等策略,以使其更好地履行辅助决策和监督职能,让社会客观公正的认识林业价值,以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会计 会计监督 经济 生态社会效益 林业会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