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鼠几项生态生理指标季节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俊生 马建章 +1 位作者 宋延龄 曾治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995-2000,共6页
研究了分布于我国大、小兴安岭林区松鼠体重、身体热值、脂肪含量、灰分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的季节变化。松鼠体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性别差异 ,春季 ,雄性松鼠体重明显小于雌性个体 ,而其它季节 ,雄性大于雌性。冬季体重最低(3 3 1 .9... 研究了分布于我国大、小兴安岭林区松鼠体重、身体热值、脂肪含量、灰分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的季节变化。松鼠体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性别差异 ,春季 ,雄性松鼠体重明显小于雌性个体 ,而其它季节 ,雄性大于雌性。冬季体重最低(3 3 1 .9~ 3 45 .1 g) ,秋季体重最高 (3 78.1~ 3 89.9g) ,体重降低了 9.41 %~ 1 4.0 7%。大、小兴安岭松鼠身体热值、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季节变动范围为 6.2 71~ 8.60 9k J/g和 6.891~ 8.41 3 k J/g,8.81 %~ 2 1 .3 7%和 9.47%~ 2 2 .0 1 % ,67.1 2 %~73 .3 8%和 66.3 5 %~ 71 .73 % ;灰分含量不存在季节差异 ,大、小兴安岭年平均值分别为 1 2 .0 4%± 1 .1 7%和 1 1 .2 7%±2 .0 7%。环境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鼠 生态生理指标 季节变化 比较 树栖啮齿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和生理生态指标差异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振华 张喜英 +3 位作者 陈素英 裴冬 孙宏勇 卢香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75-79,共5页
以河北省30多年来不同年代广泛种植、有代表性的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析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理生态指标,研究了冬小麦品种更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更替,冬小麦产量水平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上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 以河北省30多年来不同年代广泛种植、有代表性的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析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理生态指标,研究了冬小麦品种更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更替,冬小麦产量水平显著提高;单位面积上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起主要作用;穗粒数和千粒重在不同年代间没有显著变化,对产量提高所做的贡献并不明显;产量与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收获指数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株高的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后,冬小麦地上部分生物学产量没有随株高的降低而减少;品种更新对蜡质含量、SPAD值、叶水势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的比叶重和灰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灰分含量与产量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产量 产量性状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生理生态指标与环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庞发虎 杨建伟 +1 位作者 庞振凌 杜瑞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88-3197,共10页
为了揭示杨树生理生态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综合复杂的关系,找出重要指标,在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水分胁迫对杨树生理生长变化的影响;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气孔导度(Gs)随光合... 为了揭示杨树生理生态指标与环境因子间综合复杂的关系,找出重要指标,在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水分胁迫对杨树生理生长变化的影响;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片气孔导度(Gs)随光合有效辐射(PAR)和CO2浓度变化的反应关系;在中度干旱条件下,通过直接相关和综合相关分析,揭示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结果分析表明,水分胁迫对杨树生理生长变化有显著影响,是主要因子。在中度干旱条件下,对杨树有重要影响的因子依次为:光合有效辐射(PAR)、CO2浓度、大气温度(Ta);能够反映杨树生理生态特性的重要指标依次为:耗水量、蒸腾速率(Tr)、呼吸速率(R)和净光合速率(Pn).由此获得基本结论:杨树的生理生长变化受土壤水分、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和大气温度等多个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极其显著,其生理生长变化特征也宜采用多个指标来反应。直接相关分析不足以反映它们间的复杂关系,综合分析优于直接相关分析,分析方法科学合理,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生理生态指标 环境因子 综合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亏缺灌溉对冬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孙宏勇 张喜英 +3 位作者 陈素英 邵立威 王艳哲 刘克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6-1090,共5页
华北平原是资源性缺水的地区,同时又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亏缺灌溉是一种新的灌溉制度,是在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本文阐述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 华北平原是资源性缺水的地区,同时又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亏缺灌溉是一种新的灌溉制度,是在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本文阐述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多年以来在亏缺灌溉对冬小麦根系、冠层结构、干物质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亏缺灌溉可以明显影响冬小麦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并通过水分调节叶片的气孔,进而影响光合产物,优化冬小麦的干物质生长和分配,最终实现最高的经济产量。多年不同供水条件下田间连续试验和控制性盆栽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拔节期是冬小麦对水分比较敏感的时期,不宜进行亏缺灌溉,其他时期可以进行适度的亏缺灌溉。同时,根据研究结果优化了冬小麦季的灌溉制度,提出在干旱年灌溉3水、平水年灌溉2水和丰水年灌溉1水的灌溉制度,次灌溉水量在60-70 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亏缺灌溉 冬小麦 生理生态指标 根系体积 根系剖面分布 干物质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废水对秋茄幼苗的几个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玫 陈桂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28-532,共5页
研究了 5种不同浓度的含油废水对秋茄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与生物量、存活率、茎高生长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50 mg/L和 1 0 0 mg/L浓度组不仅对植株无不良影响 ,而... 研究了 5种不同浓度的含油废水对秋茄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与生物量、存活率、茎高生长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50 mg/L和 1 0 0 mg/L浓度组不仅对植株无不良影响 ,而且能促进生长 ;2 0 0 mg/L组植株的某些生理生态指标受到影响 ,但整体上生长正常 ;4 0 0 mg/L和 80 0 mg/L组则对植株各项指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 ,甚至引起个体死亡。因此 ,在实验室条件下秋茄幼苗对含油废水有一定的耐受性和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幼苗 生理生态指标 红树木 海洋石油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亏缺灌溉对温室盆栽辣椒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邵光成 张娟 +2 位作者 陈磊 刘娜 邢文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100,共5页
研究了时空亏缺灌溉对温室内辣椒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时空亏缺灌溉在辣椒叶片水平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时空亏缺灌溉对辣椒株高、叶面积等营养生长指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合理的时空亏缺灌溉却可以显著抑制... 研究了时空亏缺灌溉对温室内辣椒生理及生长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时空亏缺灌溉在辣椒叶片水平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时空亏缺灌溉对辣椒株高、叶面积等营养生长指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合理的时空亏缺灌溉却可以显著抑制蒸腾速率Tr,而光合速率Pn下降不明显,复水后Pn又具有超补偿效应,光合产物具有超补偿积累,且可大幅度提高叶片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温室 根系分区交替灌溉 调亏灌溉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平原高产夏花生生理生态指标及产量结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振升 张慎举 +2 位作者 皇甫自起 苏天增 侯乐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2-127,共6页
为探索高产夏花生生理生态指标及相关技术参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结合群、个体植株分析,探讨了豫东平原生态区夏花生高产(6 000 kg/hm2以上)条件下生育进程及其与叶龄的关系、群体开花结实动态、植株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三要素需求规律... 为探索高产夏花生生理生态指标及相关技术参数,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结合群、个体植株分析,探讨了豫东平原生态区夏花生高产(6 000 kg/hm2以上)条件下生育进程及其与叶龄的关系、群体开花结实动态、植株干物质积累及氮磷钾三要素需求规律等。结果表明,豫东生态区高产夏花生生育历时102~116 d;7~8片叶始花,8~9片叶形成果针,11~12片叶初现幼果,13~14片叶形成秕果,16~17片叶形成饱果;群体开花时间持续20 d左右,单株开花90~120朵,植株第1,2对侧枝上的结实花蕾及其饱果数分别占全株总数的65%和30%;出苗后50 d植株干物质积累最快,结果后37 d荚果干质量增长最快;各生育期叶面积系数分别是:幼苗期0.5~0.8、花针期2.9~3.1、结荚期3.9~4.2、结果期2.2~2.4;全生育期总光合势为251.5~272.5 m2.d,不同生育期净光合生产率分别是:幼苗期11.3~12.1 g/(m2.d)、花针期5.8~6.9 g/(m2.d)、结荚期5.5~5.8 g/(m2.d)、饱果成熟期3.1~3.5 g/(m2.d);在6000 kg/hm2荚果产量水平下,夏花生需要氮磷钾三要素养分总量分别为:N 375.6 kg/hm2、P2O585.8 kg/hm2和K2O174.6 kg/hm2,三要素之比为1∶0.23∶0.46。不同类型夏花生品种实现高产的产量结构为:早熟品种31.5万~32.0万株/hm2,单株果数10~12个,百果质量175~195 g,荚果产量6 019.6~6 038.5 kg/hm2;中熟品种29.5万~31.0万株/hm2,单株果数11个左右,百果质量202 g,荚果产量6 155.0~6 182.1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平原 夏花生 生理生态指标 产量结构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麦998超高产栽培生理生态指标及应变措施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慎举 田伟 +3 位作者 郭振升 皇甫自起 刘艳侠 崔保伟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6期160-163,共4页
针对豫东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耕作层浅、有机肥施量少的情况和2009年强低温出现早、2010年春季气温偏低等异常气候条件,采取应变措施,使众麦998的群体动态及生理生态指标基本调节在合理范围内。平均穗数562.5万/hm2,穗粒数39.3粒,千粒重5... 针对豫东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耕作层浅、有机肥施量少的情况和2009年强低温出现早、2010年春季气温偏低等异常气候条件,采取应变措施,使众麦998的群体动态及生理生态指标基本调节在合理范围内。平均穗数562.5万/hm2,穗粒数39.3粒,千粒重50.2 g,理论产量11 097 kg/hm2,实产9 301.5 kg/hm2。在异常气候年度,总体上实现了超高产目标,初步总结出超高产栽培应变技术体系,为众麦998在黄淮麦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麦998 小麦 超高产栽培 异常气候条件 生理生态指标 应变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SO_2、氟化物对植物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9
作者 胡羡聪 张德强 +4 位作者 孔国辉 郁梦德 褚国伟 薛克娜 吴芝扬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2-378,共7页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污染区生长的植物叶片的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与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及氟化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的叶面积(LA)、叶绿素总量(Chl)、细胞液pH值(pH)和细胞质膜透性(CML电导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幅度与...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污染区生长的植物叶片的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与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及氟化物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的叶面积(LA)、叶绿素总量(Chl)、细胞液pH值(pH)和细胞质膜透性(CML电导率)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大气污染物含量呈显著相关。与大气硫酸盐化速率关系式为:YS=0.034XLA-0.011XChl+0.017XpH+40.0003XCML+0.034(r=0.99,p<0.001);与大气氟化物含量的关系式为:YF=0.362XLA+0.329XChl+0.814XpH+0.024XCML-4.596(r=0.947,p<0.03)。利用这些生理生态指标的变化幅度作为生物监测的指标来评价不同污染区的大气硫氧化物、氟化物的污染状况,与大气监测结果有很高的一致性,并且与实际环境污染状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监测 生理生态指标 大气污染 硫酸盐化速率 氟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对桉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凯茜 郑元 +1 位作者 黄新会 于福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5,共5页
为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生态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法,测定了紫茎泽兰叶片干粉末添加(添加量:20g/盆、40 g/盆、80 g/盆,添加比例:单盆基质重量的0.5%、1%、2%)对直杆桉Eucalyptus maidenii盆栽苗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 为探索紫茎泽兰对桉树的生态影响,采用盆栽实验法,测定了紫茎泽兰叶片干粉末添加(添加量:20g/盆、40 g/盆、80 g/盆,添加比例:单盆基质重量的0.5%、1%、2%)对直杆桉Eucalyptus maidenii盆栽苗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1)对桉树生长指标均显示促进作用,其中,对受体株高的促进强度20 g/盆>40 g/盆>80 g/盆,对地径和叶片数量的促进强度40 g/盆>20 g/盆>80 g/盆,对叶面积的促进强度40 g/盆>80 g/盆>20 g/盆。(2)对桉树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为:叶绿素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被抑制,且抑制强度20 g/盆>40 g/盆>80 g/盆;丙二醛含量,20 g/盆时被抑制,80 g/盆、40 g/盆时则被促进;游离脯氨酸含量,20 g/盆时被促进,80 g/盆、40 g/盆则被抑制。(3)对桉树生长指标的综合影响为促进作用,促进强度40 g/盆>20 g/盆>80 g/盆,综合化感效应指数(SEI)介于0.214~0.343;对桉树生理生态指标的综合影响为抑制作用,抑制强度40 g/盆>20 g/盆>80 g/盆,SEI值介于-0.084^-0.174.可见添加不同质量的紫茎泽兰叶片干粉末可对桉树盆栽幼苗的生长和生理生态指标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桉树 化感作用 生长指标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在灌浆期生理生态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毕元洪 李妍妍 丰光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4期101-102,104,共3页
通过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3∶2和3∶4型在灌浆期生理指标和生态因子的分析,表明间作后系统内环境得到改善,玉米边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等生理指标和生态因子有所增加,空气CO2浓度、胞间... 通过对玉米大豆间作系统3∶2和3∶4型在灌浆期生理指标和生态因子的分析,表明间作后系统内环境得到改善,玉米边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相对湿度等生理指标和生态因子有所增加,空气CO2浓度、胞间CO2浓度及叶片温度有所降低。间作大豆与清种模式相比,光合有效辐射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减弱;但随行比增加而得到了改善,3:4间作群体正负相关迭加后优势大于3∶2间作群体。为发挥玉米高产潜势,提高大豆产量,经综合分析提出,米豆间作3∶4的合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 灌浆期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干旱对金荞麦生长、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25
12
作者 赵丽丽 王普昶 +3 位作者 陈超 邓蓉 向清华 陈燕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5-833,共9页
为探讨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对持续干旱胁迫的适应对策和能力,揭示其抗旱机制,本试验以8个优异金荞麦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模拟干旱胁迫法,研究持续干旱下金荞麦细胞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 为探讨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对持续干旱胁迫的适应对策和能力,揭示其抗旱机制,本试验以8个优异金荞麦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模拟干旱胁迫法,研究持续干旱下金荞麦细胞膜脂过氧化、渗透调节物质、保护酶活性、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和植株生长情况,并利用主成分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金荞麦的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等渗透调节物质累积,维持细胞膨压;SOD,P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保护细胞膜免遭伤害。SS的渗透调节能力强于Pro。SOD和CAT酶在活性氧清除反应过程中,首先发挥作用。抗旱性强的金荞麦非光化学猝灭升高,保护细胞及光合结构不受损伤;叶面积、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地下生物量增加保证了较高的水分利用率。8个金荞麦材料的抗旱性顺序为:JQ6>JQ3>JQ2>JQ4>JQ1>JQ8>JQ5>JQ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抗旱性 生长 生理生态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耦合对红小豆根系生理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鑫 张永清 +3 位作者 王大勇 罗海婧 刘丽琴 王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11-1519,共9页
采用盆栽称重全生育期控水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干旱胁迫与正常灌水)和施氮(纯氮用量分别为0 g·kg^-1、0.1 g·kg^-1、0.3 g·kg^-1)组合处理对红小豆根系生理生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为红小豆在黄土高原高产优质栽培提供... 采用盆栽称重全生育期控水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干旱胁迫与正常灌水)和施氮(纯氮用量分别为0 g·kg^-1、0.1 g·kg^-1、0.3 g·kg^-1)组合处理对红小豆根系生理生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为红小豆在黄土高原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红小豆苗期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总根长、根表面积、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最大根长、根系干重、壮苗指数、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开花结荚期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成熟期豆荚横径、单荚重、单荚粒数、百粒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除根表面积和荚横径外,0.1 g·kg^-1施氮处理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系SOD和POD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0.3 g·kg^-1施氮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1 g·kg^-1施氮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但根系MDA含量、豆荚荚长和单株荚数对氮素并不敏感。在正常灌水条件下,最大根长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根系SOD、POD活性和气孔导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0.3 g·kg^-1施氮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根系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0.1 g·kg^-1施氮处理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单株荚数对氮素不敏感外,其余各豆荚性状和产量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除荚横径外,0.1 g·kg^-1施氮处理各豆荚性状和产量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在相同施氮条件下,随着灌水量的增加,除根系SOD和POD活性、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根系MDA含量、荚横径和单株荚数对水分不敏感,其余各指标均呈增加趋势,且除茎粗、地上部干重、根系平均直径、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荚长和单荚粒数外,不同水分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3)无论水分条件如何,0.1 g·kg^-1的施氮处理下红小豆产量最高,与其他施氮处理相比,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水条件下的增产幅度分别为95.2%-118.3%和63.8%-137.1%;在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正常灌水处理比干旱胁迫处理增产84.5%-198.7%。研究表明,合理的水氮管理有利于红小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红小豆在旱薄胁迫并存的山西黄土高原丘陵区更适合在低水中肥条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35%-45%,施纯氮量为0.1 g·kg^-1)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豆 水氮耦合 根系 生理生态指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的有效性对菜豆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志华 彭少麟 +1 位作者 王伯荪 余让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2-86,共5页
研究了生长在3种不同磷水平下6种不同基因型菜豆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①P水平显著影响菜豆的光合、蒸腾、气孔导度、叶磷浓度、光能和水分利用率、磷利用率及生物量等;②在同一磷水平下,不同基因型菜豆的光合、气孔导度... 研究了生长在3种不同磷水平下6种不同基因型菜豆的多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表明:①P水平显著影响菜豆的光合、蒸腾、气孔导度、叶磷浓度、光能和水分利用率、磷利用率及生物量等;②在同一磷水平下,不同基因型菜豆的光合、气孔导度、光能和水分利用率显著不同;③在各基因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光合作用生长 栽培 生理生态指标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江河谷地区杂交早稻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分析
15
作者 陈彩虹 陈善振 +1 位作者 罗文信 熊玉梅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0年第2期6-10,共5页
分析右江河谷杂交早稻高产群体生理生态指标表明.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结实率和穗粒数。亩产650—750公斤高产群体适宜的穗数为19—22万,穗粒数130—140,干粒重27—28克.群体分蘖成穗特点为:基本苗7—9万/亩,栽后15天进入分蘗盛... 分析右江河谷杂交早稻高产群体生理生态指标表明.穗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结实率和穗粒数。亩产650—750公斤高产群体适宜的穗数为19—22万,穗粒数130—140,干粒重27—28克.群体分蘖成穗特点为:基本苗7—9万/亩,栽后15天进入分蘗盛期,穗分化前10天总苗数超过预定穗数8—10万即开始晒田控苗,以最高苗不超过32万,成穗率60—70%为宜。亩产650公斤相应的干物质积累总量为1200公斤/亩.要达到这一指标,要求前、中、后期CGR分别为9.8、15.0、12.0g/m^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高产群体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闽楠幼苗生理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苏春莉 段姚 +4 位作者 顾振瀛 郑鹏丽 黄晓蓉 费永俊 周明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水分胁迫下闽楠幼苗在光合生理方面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闽楠苗木培育与园林应用中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双套盆法栽培的2年生闽楠幼苗为材料,设重度水淹(P1)、轻度水淹(P2)、对照(CK,维持盆土的相对含水量为最... 【目的】探讨水分胁迫下闽楠幼苗在光合生理方面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闽楠苗木培育与园林应用中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双套盆法栽培的2年生闽楠幼苗为材料,设重度水淹(P1)、轻度水淹(P2)、对照(CK,维持盆土的相对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75%~80%)和干旱(不浇水,P3)4个处理,观测幼苗的生长状态,测定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等生理指标以及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等光合参数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下,闽南幼苗叶片呈现萎蔫、下垂的症状;植株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以重度水淹最为严重,胁迫解除5 d后的存活率为87.7%(其余的存活率为100%);水分胁迫下,MDA含量明显增多,胁迫解除后,MDA含量呈下降趋势;重度水淹、轻度水淹和干旱胁迫的前15 d,POD和SOD的活性显著升高,前者增幅最大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干旱胁迫次之,而轻度水淹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POD在15 d后逐步下降;Pro和SP的含量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P_(n)、G_(s)和T_(r)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重度水淹变化幅度最大,C_(i)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闽楠幼苗具有一定的抗旱和抗涝能力,但长期水涝不利于其生长;水淹和干旱胁迫均会导致闽楠幼苗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降低,且水淹程度越深,抑制越明显。叶片SP合成速率高于胁迫过程中的分解速率,表明闽楠具有一定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水分胁迫 光合生理 生长特性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0
17
作者 李柏贞 周广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43-1052,共10页
干旱作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已经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更好地预测影响作物的干旱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综述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各类干旱指标,包括气象指标、土壤墒情指标、作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其它综合监测指标等,... 干旱作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已经对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更好地预测影响作物的干旱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综述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各类干旱指标,包括气象指标、土壤墒情指标、作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其它综合监测指标等,评述了各类干旱指标的优缺点以及在农业上的适用性,探讨了未来以作物干旱为核心的干旱指标研究拟重视的方面,以为减缓和预防干旱对农业的不良影响及制订科学的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标 气象指标 土壤墒情指标 作物生理生态指标 综合监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狗牙根生长及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友保 张莉 +2 位作者 刘惠 施炜 刘登义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52-57,共6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狗牙根对Cu的耐性。结果表明,低浓度Cu污染(<10mg/L)对狗牙根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活性氧清除系统内CAT和POD活性均略微升高,且MDA水平升高也较为缓慢。但总体上,随Cu浓度增加显示出一定的负效应,狗牙根幼苗与...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狗牙根对Cu的耐性。结果表明,低浓度Cu污染(<10mg/L)对狗牙根幼苗生长无明显抑制现象,活性氧清除系统内CAT和POD活性均略微升高,且MDA水平升高也较为缓慢。但总体上,随Cu浓度增加显示出一定的负效应,狗牙根幼苗与对照组相比,植株矮小,根短且数目少,植株干重和鲜重均明显减少,叶绿素含量也逐渐下降。同时,随Cu浓度增加,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电导率显著升高,O2.-产生速率和MDA水平迅速上升,并且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生长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下氯化镧处理对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陆晓民 盛伟 杨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1-855,共5页
模拟酸雨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镧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下,1~100mg/L浓度的氯化镧可以促进小麦发芽、增加幼苗干重、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并能抑制丙二醛和脯氨酸增... 模拟酸雨下采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镧浸泡小麦种子,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下,1~100mg/L浓度的氯化镧可以促进小麦发芽、增加幼苗干重、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并能抑制丙二醛和脯氨酸增多,增强了小麦对酸雨逆境的抵抗能力。从不同浓度的氯化镧对小麦的发芽、营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进行综合判断可知,以10mg/L的氯化镧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酸雨 氯化镧 小麦 发芽 生理生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树调亏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福生 康绍忠 王密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5-228,共4页
对调亏灌溉技术在果树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阐述,主要内容包括该技术的提出、发展、研究状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技术未来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关键词 调亏灌溉 果树 生理生态指标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