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及应用
1
作者 王永坤 杜文强 王小燕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了全面评估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并探讨其应用,本文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构建了包括多个生态指标的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的差异化检验、层次聚类分组以及水质标识指数计算与水质质量等级划分,本文构建... 为了全面评估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并探讨其应用,本文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构建了包括多个生态指标的流域生态多尺度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指标的差异化检验、层次聚类分组以及水质标识指数计算与水质质量等级划分,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比研究区生态修复前后的水质数据,本文分析了修复措施对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整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生态 多尺度 环境 质量评价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EI模型郑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2
作者 万明亮 《能源与环境》 2025年第1期149-152,共4页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变化日益被重视。以郑州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2017年和2023年3期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构建RSEI模型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区3期RSEI均值分别为0.43、0.41、0.46,呈现...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生态环境变化日益被重视。以郑州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年、2017年和2023年3期Landsat8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构建RSEI模型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区3期RSEI均值分别为0.43、0.41、0.46,呈现先降低后增长、总体缓慢增长的趋势,主要变化区域发生在北部黄河流域、西南部尖岗水库周围以及中心城区周边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EI模型 生态质量评价 郑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洮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
作者 朱兴林 司建华 +5 位作者 王军德 雒天峰 程玉菲 周冬蒙 杨杨 伊丽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
【目的】准确分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可为流域的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洮河流域为例,通过耦合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数构建了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对1990—202... 【目的】准确分析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可为流域的综合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洮河流域为例,通过耦合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指数构建了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并对1990—2020年洮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引入地理探测器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了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响应。【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RSEI均值呈先降低后上升趋势;流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大面积的差和较差转化为大面积的中等和良好。气候和地形对RSEI分布有正向影响,城市化对RSEI分布有负向影响,土地利用类型对RSEI为先负向后正向。气候的正向影响逐渐减弱,城镇化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强。【结论】洮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逐渐改善的趋势,其空间格局的变化及相应的驱动因素分析结果可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地理探测器 结构方程模型 洮河流域 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质量遥感评价因子与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芳 尹球 +1 位作者 张增祥 巩彩兰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9-223,共5页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的现状,参考国内外诸多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质量评价模型,在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质量遥感评价因子与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研究重点放在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上,对传统的特尔菲打分法进行改进,...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的现状,参考国内外诸多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质量评价模型,在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质量遥感评价因子与评价模型进行研究.研究重点放在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上,对传统的特尔菲打分法进行改进,最终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比较分析了专家打分数据的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对上海市某区域城市生态环境基础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基础 评价因子 评价模型 特尔菲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投影寻踪模型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顺久 杨志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73-175,共3页
研究建立了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反映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多个指标转换为反映各指标综合信息的投影特征值,并根据投影特征值的大小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可靠,结果合理,操... 研究建立了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将反映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多个指标转换为反映各指标综合信息的投影特征值,并根据投影特征值的大小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可靠,结果合理,操作简便且易于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投影寻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一维云模型的隧道排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6
作者 丁蔚 乐玲 +5 位作者 孙怀远 刘鹏程 王飞 李晓军 芮易 吕艳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66-574,共9页
山岭隧道施工中对地下水的排放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量化隧道涌水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并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量化,根据模糊一维云模型,提出了排水量-生态环境评价方法。首先构造风险隶属度函数,通过正向点云发... 山岭隧道施工中对地下水的排放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量化隧道涌水量及其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并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量化,根据模糊一维云模型,提出了排水量-生态环境评价方法。首先构造风险隶属度函数,通过正向点云发生器得到风险评价的模糊一维云模型。建立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并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动态生成数据集,得到基于模糊一维云模型的排水量-生态环境评价方法。为验证该评价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对某山岭隧道施工中的排水量进行评价,并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模糊一维云模型的排水量-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可以有效预测隧道涌水量,并为隧道的涌水防控措施及安全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地下水生态环境负效应评价 模糊一维云模型 限排量 多源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物元-马尔科夫模型的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与预测——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耀彬 朱淑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4-368,共5页
在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物元的特征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可拓物元-马尔科夫模型提出了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与预测的方法,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显示:可拓物元模型揭示2000~2005年间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转好,但11个... 在构建生态环境质量物元的特征指标体系基础上,基于可拓物元-马尔科夫模型提出了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与预测的方法,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显示:可拓物元模型揭示2000~2005年间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转好,但11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演化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而马尔科夫预测表明,按照现有的治理模式,5~10年后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上向"较好"方向演进。基于可拓物元法基础上的马尔科夫预测方法,可一定程度上对省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和趋势预测,但由于两模型本身假设的限制,在其具体应用中还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可拓物元模型 马尔科夫模型 评价与预测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熵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被引量:16
8
作者 金菊良 程吉林 魏一鸣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共5页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协调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响应诸因子,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其难点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此提出了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模糊模式...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协调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响应诸因子,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调控措施,其难点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此提出了最大信息熵原理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遗传算法相耦合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新模型(EFPR-EQEB)。在巢湖流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用EFPR-EQEB进行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物理概念明确,计算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简明、通用,在区域资源和环境综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模糊模式识别 最大信息熵原理 遗传算法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耦合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提升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佘丽敏 袁程程 李晓建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 运用熵权-TOPSIS法、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黄河流域(山东段)23个区县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并根据评价结果,从规划体系完善、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机制体制建设3个方面提出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环境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 生态规划 农业规划 黄河流域(山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论最值标准化法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海南省儋州市松涛水库集水区为例
10
作者 贾德峰 张翠萍 方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23-3725,共3页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论最值标准化法创建了既可对单个区域又可对多时段、多区域进行评价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解决了以往只能相对评价多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能评价单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理论最值标准化法创建了既可对单个区域又可对多时段、多区域进行评价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解决了以往只能相对评价多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能评价单个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问题;运用上述模型对海南省儋州市松涛水库集水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是科学的、可行的,纵横向可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最值标准化法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松涛水库集水区 海南省儋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_Markov模型多情景模拟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洲 李明玉 +2 位作者 钱雨扬 朋仁锋 杨国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72,共10页
[目的]探究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为研究区土地资源整合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采用CA_Markov模型分别预测自然变... [目的]探究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为研究区土地资源整合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2010年、2020年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采用CA_Markov模型分别预测自然变化情景(NCS)和生态保护情景(EPS)下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并通过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地统计分析、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对三峡库区长时间序列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 2000—2020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类型间转化明显,其中耕地转向建设用地,草地转向林地和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增长量1 321.56 km^(2),增长率达275.02%。(2)模拟结果显示2030年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面积比例均高于自然变化情景,而建设用地扩大规模相比自然变化情景显著减少。(3)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自西向东逐渐升高的阶梯式分布格局,2000—2030年其生态环境质量略微下降,由2000年的0.547 9降低至2030年的0.533 6。(4) 2000—2030年,降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两大主导因素是林、草地转为耕地,提高其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有利因素是耕地转为林地,生态贡献率比重超过70%。[结论]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快速发展使三峡库区同时存在生态改善与生态恶化,但总的来看,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表现为改善略小于恶化的态势,建设用地、林地、耕地、草地之间的转化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质量 CA_Markov模型 情景模拟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城市配水工程质量评价研究
12
作者 李艳丽 章志明 桂单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2,共9页
为有效评估城市配水工程的质量,并充分考虑到评估过程中的影响因子模糊性和随机性,提高配水工程对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全面反映配水工程实际质量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的城市配水工程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构建... 为有效评估城市配水工程的质量,并充分考虑到评估过程中的影响因子模糊性和随机性,提高配水工程对城市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全面反映配水工程实际质量状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的城市配水工程质量评价模型。通过构建包含水质状况、人员因素、施工质量、政府监管、设备材料5个一级指标及32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评价指标质量等级。同时,为了确保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将最优最劣法(Best-worst Method,BWM)和改进的Critic法得到的权重进行最优化组合。并基于云模型理论最终确定了各质量等级的评价参数,并应用于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进行进行质量安全评价,通过计算云相似度来确定最终工程质量等级,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构建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城市配水工程的质量状况。最终该工程当前的质量等级为优秀(Ⅱ级),与实际工程评估结果相符,主要影响因素为培训效果(X2,4)、团队协作能力(X2,6)及设备校准与检验(X5,4)。此外,将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结果发现,所建模型在解决指标的关联性、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提高了城市配水工程质量评价结果的稳定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水工程 安全状态 质量评价模型 组合赋权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9
13
作者 黄国胜 王雪军 +2 位作者 孙玉军 魏建祥 孙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80,共6页
该文利用河北省山区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生态环境背景、森林生长状态和森林自然性3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系统地评价了河北省山区森... 该文利用河北省山区连续清查样地调查数据,从森林生态环境背景、森林生长状态和森林自然性3个方面来构建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法、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系统地评价了河北省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状况.结果表明:①在1988—2001年,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尽管有些波动,但总体上呈现逐渐变好的趋势.②河北山区森林生态环境功能质量等级好、中、差所占的比重大小悬殊,其中质量等级为中等的所占比重最大,说明了河北山区提高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很大的潜力.③1988年以来,森林自然性指数值随时间呈现出总体上的变小趋势,说明了该地区森林受到人为干扰程度在日益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 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河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西金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潘洋 巩合德 +3 位作者 董李勤 杨大新 程希平 殷雅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0,共7页
2015年8月对广西金秀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参数监测,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EI)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金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I=76.19,等级为良,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生态... 2015年8月对广西金秀进行实地考察和相关参数监测,构建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指数(EI)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金秀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EI=76.19,等级为良,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适宜发展生态旅游、养生旅游;25个评价指标中影响程度在0.04以上的有13个,说明广西金秀地区环境状况处于较好水平地区,生态要素构成合理,绿化率较高;得分较低的是水土流失率(56.00)和荒漠化面积比重(40.00),介于达标值边缘的有城镇污水处理率(62.66)、生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1.33)、风寒指数年平均值(62.46),说明城市应加强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治理力度,增强城市污水和生态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周铁军 赵廷宁 +3 位作者 戴怡新 张维江 孙保平 丁国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6-159,164,共5页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建立了毛乌索沙地县城尺度上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全面地评价了盐池县1991-2000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状况,并且对盐池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建立了毛乌索沙地县城尺度上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了量化处理,全面地评价了盐池县1991-2000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状况,并且对盐池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发展趋势预测。在定量和动态的层面上。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生态环境质量演变过程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金明 张超 +4 位作者 钱慧 朱夏力 邓再春 李成荣 艾文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1,共8页
基于GEE平台的MODIS遥感影像,计算并分析了2000-2020年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过程;利用GWR模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 基于GEE平台的MODIS遥感影像,计算并分析了2000-2020年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过程;利用GWR模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对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的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空间上呈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2010年为典型年份,受极端干旱影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全局莫兰特指数均高于0.7,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异质性较大,表现在高寒山区和石漠化地区,其中滇西北地区表现为高值聚类,滇东石漠化地区表现为低值聚类。生态环境质量与降水呈正相关,与人类活动呈负相关,与气温、海拔、GDP、城镇化既有正相关,亦有负相关。云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复杂性,应重视滇西北高寒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滇东地区的石漠化治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演变过程 驱动力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贻名 李元红 +3 位作者 朱强 张礼兵 邵东国 王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30,共6页
根据分解综合的思路 ,采用概率累加法原理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干旱区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关键词 干旱区 流域 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晶 王文圣 陈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3,共4页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新方法——集对分析法,考虑了分级标准的模糊性,同时避免了差异不确定系数的取值。应用于我国各省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并与EQI法、PPDC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新方法——集对分析法,考虑了分级标准的模糊性,同时避免了差异不确定系数的取值。应用于我国各省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并与EQI法、PPDC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法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易于操作、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评价 集对分析 联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绍赛 赵俊 +4 位作者 陈碧鹃 陈聚法 崔毅 曲克明 曲世科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应用多项指数综合评价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公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莱州湾2002年5月和8月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良好水平;表层沉积环境处于污染水平,有的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其中重金属... 应用多项指数综合评价公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公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莱州湾2002年5月和8月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环境和生物环境处于良好水平;表层沉积环境处于污染水平,有的站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其中重金属镉的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渔业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
20
作者 邓星鹤 陈富廉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沥青路面均匀性与路面使用性能及寿命紧密相关,业内在近10年来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多从单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不全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基于压实厚度、密度、表观纹理、渗水状况和平整度等技术指标,结合层次分析-熵值组合赋权法研究... 沥青路面均匀性与路面使用性能及寿命紧密相关,业内在近10年来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多从单指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不全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基于压实厚度、密度、表观纹理、渗水状况和平整度等技术指标,结合层次分析-熵值组合赋权法研究了施工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及模型,并证明其可以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定量化的综合评价。该综合评价指标及模型结合相应的奖惩制度,成功应用在R高速工程项目,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同类项目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施工质量 组合赋权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