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钟山生态环境评估获优等
1
作者 龙冽(文/图) 《广西林业》 2024年第4期46-47,共2页
近年来,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竭力护航桂西绿水青山,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国家级专家组开展... 近年来,广西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竭力护航桂西绿水青山,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在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国家级专家组开展的生态保护评估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生态环境评估 金钟山 持续推进 绿水青山 广西壮族自治区 保护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评估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岚 《现代园艺》 2013年第16期147-147,共1页
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也在逐渐的变暖,极端天气、极端气候事件频繁的出现,给新疆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并且新疆地区的冰川面积正在严重的缩减。本文就新疆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关键词 新疆地区 气候变化 生态环境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气污染源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构建研究
3
作者 范斯娜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45-147,共3页
在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水平明显下降,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缓解上述现象,现代监测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针对城市空气污染源与解析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的... 在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水平明显下降,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缓解上述现象,现代监测技术以及智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针对城市空气污染源与解析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首先,基于目前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提出了建立城市空气污染源清单以及空气质量模型具体的要点,并根据某地的实际监测结果,对于评估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验证以及判断。通过相关分析、研究,希望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进而有效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气污染 污染源解析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VM的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
4
作者 袁汝华 李趁 陈建明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5,共9页
从城市河道改造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角度,分析了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原理和依据,构建了基于CVM的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黄浦江加高堤防替代建闸方案为例对黄浦江河道改造... 从城市河道改造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角度,分析了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在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原理和依据,构建了基于CVM的城市河道改造生态环境价值评估模型,并以上海市黄浦江加高堤防替代建闸方案为例对黄浦江河道改造的生态环境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期望均值法和三相定价法计算得到的总支付意愿分别为120.6亿元/a和118.5亿元/a,总受偿意愿为130.8亿元/a和151.2亿元/a,总受偿意愿与总支付意愿的比值大于1;仅从生态环境价值方面看,相对于加高堤防方案,民众更希望政府投资建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道改造 生态环境价值评估 CVM 支付意愿 受偿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流域生态环境时空动态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邢艳春 甯珂 李雪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6,107,共14页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有效的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并分析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流域协同性保护以及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依托于遥感产品得到的绿度指数...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时有效的评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并分析其驱动因素对于制定流域协同性保护以及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依托于遥感产品得到的绿度指数、湿度指数、干度指数、热度指数四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松辽流域生态环境评估模型,并探索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松辽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整体优良,呈“东北优,西南差”的空间分布。②2000-2020年,松辽流域生态质量总体呈变好局势。第一个十年生态质量得到巨大改善,第二个十年处于生态保护维护阶段。③从空间分布上看,生态评级较差及以下等级面积明显收缩,优良等级面积显著向外扩张。④人类的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平衡社会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帮助生态环境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估 遥感生态指数 主成分分析 遥感数据 松辽流域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的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瑞君 蒋红军 +2 位作者 阳小兰 张茹春 栗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176-2180,共5页
[目的]对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估。[方法]基于ArcGIS,运用主导因素法和最大限制因素法,构建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的敏感性-现实性概念框架模型,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河北省生态环境敏... [目的]对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估。[方法]基于ArcGIS,运用主导因素法和最大限制因素法,构建河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的敏感性-现实性概念框架模型,对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估,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河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与其退化现状具有不一致性;重度脆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4.1%,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冀西北间山盆地的张家口坝下9县区,呈条带状分布,是土壤侵蚀脆弱性和土地沙化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度脆弱占38.4%,比例最大,主要分布在冀西北间山盆地、燕山山区及太行山山区的大部分地区,主要由土壤侵蚀脆弱性所致,坝上坝下也有大块分布,主要由土地沙化脆弱性所致;河北平原区主要表现为轻度脆弱和微度脆弱,分别占全省面积25.1%和32.4%。[结论]该研究为保障河北省生态安全和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生态环境敏感性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的驱动因素与机制完善:基于949个案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丁霖 余文梦 竺效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9-1526,共8页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有助于生态环境损害的价值化评价与损害产生的因果关系分析,是损害修复与赔偿的重要依据.然而,现有法律与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机制.为厘清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的驱动因素,以完善启动机...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有助于生态环境损害的价值化评价与损害产生的因果关系分析,是损害修复与赔偿的重要依据.然而,现有法律与政策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机制.为厘清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启动的驱动因素,以完善启动机制,在梳理现行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分析949个环境民事司法案例数据,探讨启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驱动因素,继而对启动机制的完善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生态损害鉴定评估启动主体较广泛,原告方主体类型、被告方主体类型、生态环境损害类型、审理法院级别等因素对损害鉴定评估启动具有显著影响;国家公权机关启动的鉴定结果认可度高于社会组织和私人主体,诉前鉴定的诉讼成本较低.基于此,提出通过明确诉前以生态环境行政机关启动为主、诉中由法院决定是否启动的顺位规则,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启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驱动因素 启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8
作者 武子豪 吴礼滨 +5 位作者 洪伟 丁泽聪 易皓 张晓园 曾子龙 崔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60-2868,共9页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是环境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不断发生,损害鉴定工作流程复杂、案件资料分析工作量大、数据缺失严重等问题不断显现,如现场勘察耗时耗力、污染物溯源困难、基线不清、损害赔偿金额...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是环境行政处罚的重要依据,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的不断发生,损害鉴定工作流程复杂、案件资料分析工作量大、数据缺失严重等问题不断显现,如现场勘察耗时耗力、污染物溯源困难、基线不清、损害赔偿金额难以确定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机器学习凭借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已在数据挖掘、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综述机器学习在上述领域的已有进展,结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总体工作流程,本文深入探究了机器学习在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机器学习在鉴定评估工作中的挑战和局限性,指明机器学习的应用可以提高损害鉴定评估的工作效率,促进损害鉴定评估有序化、系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机器学习 图像识别 自然语言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法的青海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童海奎 卫晓锋 +7 位作者 马彦青 孙紫坚 柴星 刘泽群 马维明 朱建鹏 李嘉泰 薛陈利 《中国矿业》 2023年第3期48-54,73,共8页
为了科学评估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探索建立了基于信息量法的评估方法体系:按照2 km×2 km标准划分青海省评价单元,假设每个评价单元高强烈度地质勘查活动影响面积为7850 m 2;分... 为了科学评估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地质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本文探索建立了基于信息量法的评估方法体系:按照2 km×2 km标准划分青海省评价单元,假设每个评价单元高强烈度地质勘查活动影响面积为7850 m 2;分别计算地物覆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噪声影响、地表水资源环境四项单因子信息量,利用GIS叠加计算综合信息量;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将综合信息量划分为-1.55~1.72、1.72~3.48、3.48~4.70、4.70~6.04、6.04~9.14,对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等级为轻微、较轻、一般、中等、严重。评估结果表明:轻微-较轻等级的面积为670086.5 km^(2),占青海省全域面积的94.6%,说明地质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在地质勘查过程中要加强环境本底调查,注重自然恢复能力,减少人为过渡治理,提升绿色勘查综合效益。该项评估为青海省地质勘查工作部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法 自然间断点法 地质勘查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治理成本法的地表水污染类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审查要点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超 王伟 +2 位作者 张博 马栋 吕俊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787-2793,共7页
虚拟治理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对于公益诉讼案件中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具有关键作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亟需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专业审查,避免因案件证据... 虚拟治理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对于公益诉讼案件中环境损害责任认定具有关键作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亟需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出具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专业审查,避免因案件证据质量存在瑕疵而影响司法公信力。本文以一起典型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为例,分析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重难点问题,从检察机关审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意见或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的角度,研究提出地表水污染类公益诉讼案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审查要点,对于提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办案质效、推动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治理成本法 地表水污染 公益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泰安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范萍 刘静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7-592,共6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从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的角度,选取了28个单项指标,构建了泰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2010~2016年间的生...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从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的角度,选取了28个单项指标,构建了泰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2010~2016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七年来,泰安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值由1.7973到1.2636,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良好”变“优秀”,自2013年以来始终处于“优秀”等级,评价结果符合泰安市的实际情况.该研究为泰安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 层次分析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 绵竹市支行联合课题组 +2 位作者 杨道法 陈小平 杨天华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7,共2页
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金融健康发展和协调运行,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规范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营行为,培植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 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金融健康发展和协调运行,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规范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营行为,培植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与所辖绵竹市支行组成联合课题组,在精心设计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金融科研与业务骨干力量,对“体系”进行了反复测试、验证和系统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城金融 生态环境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累积效应:评估模型与应用
13
作者 梁佳欣 李晶 +2 位作者 殷守强 任河 蒋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99-3215,共17页
为揭示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离矿区人类活动生态累积效应并识别其演变态势,在厘清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半干旱草原的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Surface Mining Areas Eco-environmental Evalua... 为揭示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离矿区人类活动生态累积效应并识别其演变态势,在厘清矿区生态累积效应概念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半干旱草原的露天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Surface Mining Areas Eco-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Index,SMAEEI)以及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选取内蒙古胜利矿区为研究区,量化分析1986—2020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累积效应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主要人类活动的生态累积效应差异。结果表明:①SMAEEI适用于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能客观呈现各地类生态环境质量高低顺序。35 a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且其空间差异显著减弱。露天矿场、城镇扩张区、锡林河湿地及北侧草地生态环境质量出现极显著、显著的退化趋势。②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生态累积效应定量评估模型能剔除气候因素对生态系统的耦合影响,分离并量化人类活动对矿区生态系统的累积效应,揭示累积的方向、程度和空间范围。35 a间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累积量(Change of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Cumulant,COESVC)共减少1186157.03万元,出现负向生态累积效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高度、中度负向累积区集中在湿地和草地退化区、城镇区、露天矿场。③露天开采、城镇建设造成的单位面积负向生态累积效应最明显,前者在单位时间内带来的负向累积变化最剧烈,后者负向累积效应的局部影响程度和偏离度最大;放牧活动引起的负向生态累积效应影响范围最广、总量最大,但局部影响程度最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较其余人类活动更稳定。研究成果可将矿区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实物量变动转化为价值量描述,为采用货币形式测算矿区生产生活行为的环境损害成本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累积效应 半干旱草原露天矿区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内蒙古胜利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愿调查法在退耕还林生态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立群 陈英 张仁陟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8期45-49,共5页
以临洮县洮阳镇为例,运用意愿调查法就退耕还林生态环境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退耕还林产生的生态价值,其支付意愿远远小于受偿意愿,其原因主要是农民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对政府不够信任,并提出国家和政府部门应当建立生态... 以临洮县洮阳镇为例,运用意愿调查法就退耕还林生态环境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退耕还林产生的生态价值,其支付意愿远远小于受偿意愿,其原因主要是农民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对政府不够信任,并提出国家和政府部门应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退耕还林的投入、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以利于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环境价值评估 意愿调查法 临洗县 生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洪水灾害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以渭河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靖 李天文 +2 位作者 冯丽丽 龙永清 李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3-667,共5页
目的对渭河中下游流域洪水进行数值模拟,建立洪水灾害评价体系。方法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和相关软件。结果以渭河下游石堤河—罗纹河段为例,模拟出该地区的三维洪水演进和洪水危害区域,并结合水文水情资料,得到洪水预... 目的对渭河中下游流域洪水进行数值模拟,建立洪水灾害评价体系。方法以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和相关软件。结果以渭河下游石堤河—罗纹河段为例,模拟出该地区的三维洪水演进和洪水危害区域,并结合水文水情资料,得到洪水预警预报及断面淤积信息。结论渭河中下游流域评估体系具有可行性,可为洪水的预警预报提供可视化研究平台,并可为流域的综合治理及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洪水 淹没模拟 灾害评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建筑垃圾倾倒对农用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陈佳亮 宋烺 +8 位作者 王林 叶脉 李彬 范彬 杨泽涛 谭昊言 金荣周 张路路 贾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4-1562,共9页
为探讨建筑垃圾倾倒行为对农用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某典型建筑垃圾倾倒污染农用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为例,应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建筑垃圾倾倒对农用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 为探讨建筑垃圾倾倒行为对农用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某典型建筑垃圾倾倒污染农用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为例,应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建筑垃圾倾倒对农用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倾倒区域土壤样品的OTU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区域,土壤细菌多样性呈现出随污染程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建筑垃圾倾倒行为导致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相对丰度升高的类群主要为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ota)和热脱硫杆菌门(Thermodesulfobacteriota),相对丰度降低的类群主要为芽孢杆菌门(Bacill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冗余分析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倾倒区域和对照区域的Pb、Cu、Zn等特征污染指标与优势细菌类群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信息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具有应用潜力,对于不断细化完善鉴定评估技术体系具有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建筑垃圾倾倒 农用地 重金属污染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头并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7
作者 吕立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68-69,共2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任务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用法治思维确立宏观政策机制,要对经济政策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要大力倡导低碳环保消费理念。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估 法治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保扶贫减损增益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海东 马伟波 +4 位作者 高媛赟 张孝飞 赵立君 王楠 燕守广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61-2770,共10页
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是生态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结合扶贫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情况,从生态保护修复效益、环境污染治理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效益方面构建了... 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是生态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结合扶贫领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实施情况,从生态保护修复效益、环境污染治理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效益方面构建了生态环境损益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选择江西省崇义县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①构建的生态环境损益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生态保护修复实现的增值量、环境污染治理产生的减损量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经济收入.②崇义县良好生态环境实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效益初步显现,2018年崇义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的经济收入为22.77×10^8元,是2013年的3.77倍,通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经济收入得到逐步释放.③生态环保扶贫不仅可以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可以防止产生新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事件,通过发展生态经济,促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撑乡村振兴.研究显示,着眼于生态环保扶贫促绿色转型发展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效益评估包括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值、生态旅游和生态补偿类收入,指标简单、可操作性强,可为生态环保扶贫政策优化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益评估 生态经济 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照区域法确定土壤环境损害基线的新旧指南对比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蕴芳 文静 +7 位作者 熊晶晶 易皓 崔恺 林健聪 洪伟 刘跃丹 王丽 冯佳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6-1039,1046,共5页
为分析技术指南修订对基于对照区域法确定土壤环境损害基线的影响,收集18个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案例的检测数据,应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以下简称旧指南)、《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第1部分:... 为分析技术指南修订对基于对照区域法确定土壤环境损害基线的影响,收集18个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案例的检测数据,应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土壤与地下水》(以下简称旧指南)、《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第1部分:土壤和地下水》(GB/T 39792.1—2020)(以下简称新指南)分别确定基线,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指南在对照点分布及样品数量、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基线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完善;18个案例根据新、旧指南确定的基线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变化率90%置信区间重叠部分为18.7%~82.6%。建议开展相关研究,依据土壤环境损害情形的差异性、土壤污染物浓度和其他理化指标的空间异质性,进一步修订完善确定土壤环境损害基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 基线 对照区域法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工程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20
作者 杨中强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6期211-213,共3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越发重要。通过阐述工程设计引入生态修复理念的重要性,介绍生态环境评估、绿色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设计等工程设计方法,从地形改造、水文设计、生态材料与可再生资源应用、生态廊道与栖... 随着现代化进程推进,工程设计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越发重要。通过阐述工程设计引入生态修复理念的重要性,介绍生态环境评估、绿色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设计等工程设计方法,从地形改造、水文设计、生态材料与可再生资源应用、生态廊道与栖息地修复等方面提出应用策略,旨在推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理念 工程设计 生态环境评估 绿色建筑设计 生态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