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低碳转型下露天煤矿生态环境恢复与开采研究
1
作者 徐勇超 贺希格图 +3 位作者 侯玉山 贾军 王金文 李瑞彬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220,共8页
为了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要求,提出绿色低碳转型下露天煤矿生态环境恢复与开采研究。介绍了绿色开采内涵以及煤矿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通过引入绿色因子对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干... 为了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要求,提出绿色低碳转型下露天煤矿生态环境恢复与开采研究。介绍了绿色开采内涵以及煤矿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通过引入绿色因子对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干扰实施多角度分析,构建了露天煤矿“绿色度”评价体系。聚焦露天煤矿全生命周期一体化视角以及生态修复进度与开采作业时空协同的双重维度,深入探索并设计了扎哈淖尔露天煤矿的生态环境恢复策略与开采规划,从而确保该露天煤矿开采与生态恢复同步进行,有效推动该露天煤矿的绿色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转型 生态环境恢复 可持续开采技术 碳减排与环境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中下游区域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对策——以尉犁县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许英勤 胡玉昆 马彦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2-346,共5页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区域开发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虽然绿洲内部产出大幅度增加 ,但整体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县为例 ,从分析区域开发活... 随着塔里木河流域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区域开发活动对该流域生态环境的演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虽然绿洲内部产出大幅度增加 ,但整体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塔里木河中下游尉犁县为例 ,从分析区域开发活动入手 ,总结了区域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有利与不利方面。进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中下游 区域开发 生态环境恢复 重建 绿洲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的经济价值估算——以南京段居民支付意愿调查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杜丽永 蔡志坚 蒋瞻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42,共9页
以1 592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价值的微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Spike模型估算了南京市居民对流域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及其总补偿价值。结果发现,不考虑"零响应"会造成支付意愿的明显高估。南京市居民的支付意愿区间为459-475元/户.年,总... 以1 592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价值的微观调查数据为例,采用Spike模型估算了南京市居民对流域环境改善的支付意愿及其总补偿价值。结果发现,不考虑"零响应"会造成支付意愿的明显高估。南京市居民的支付意愿区间为459-475元/户.年,总补偿价值约为9.43亿元/年;实行差别定价能获取更多的补偿价值,为9.82亿元/年。环境服务为奢侈品,只有收入超过某个最低水平后居民才愿意购买。年龄越高支付意愿越低,以55岁以上老年群体的支付意愿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恢复 经济价值 支付意愿 Spike模型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土壤动物在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东辉 胡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对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大型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 ,分析研究铁矿废弃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关系 ,在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大型土壤动物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大型土壤动物种类、数量... 对鞍山市大孤山铁矿废弃地大型土壤动物的生态特征进行了调查 ,分析研究铁矿废弃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演化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变化的关系 ,在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中大型土壤动物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大型土壤动物种类、数量变化标志大孤山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阶段先后 ;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生态结构与生物量的变化指示铁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鞍山市 铁矿废弃地 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恢复 蚁科 腹足纲 生态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旱作农业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正亮 邹淑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204-206,共3页
宁夏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处在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 ,由于其自然立地条件差 ,加之人的价值取向以及人口增长过快 ,土地过垦过牧 ,造成人地矛盾尖锐等社会经济原因 ,使本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原本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所以... 宁夏旱作农业生态系统处在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 ,由于其自然立地条件差 ,加之人的价值取向以及人口增长过快 ,土地过垦过牧 ,造成人地矛盾尖锐等社会经济原因 ,使本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原本脆弱的农业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所以必须通过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恢复与重建本区旱作农业生态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恢复 旱作农业生态系统 水土保持 宁夏 生态环境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会对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恢复发挥积极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尹孝萍 张文英 秦爱民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恢复 江河源头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市地下水生态环境恢复需水量估算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春泽 乔光建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5,共4页
从地下水的合理水位并维护水体的使用功能的角度出发,估算邢台市保持地下水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应保持水位所需的水量,并对计算方法进行探讨,为今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下水 生态环境恢复 需水量 邢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恢复及其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合理性探讨
8
作者 张宏霞 赵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234-235,共2页
土地沙漠化问题是人类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遇到的十分突出和艰巨的难题。介绍了榆林沙区的自然情况和生态历史变迁,从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和沙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榆林沙... 土地沙漠化问题是人类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遇到的十分突出和艰巨的难题。介绍了榆林沙区的自然情况和生态历史变迁,从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和沙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条件和现状,并从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和建立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2个方面阐述了榆林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途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区 生态环境恢复 开发利用 途径 陕西榆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林业复垦技术的研究
9
作者 高小英 《花卉》 2022年第16期184-186,共3页
为解决废弃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林业复垦问题,本文以某地的废弃矿区为例,对生态环境恢复林业复垦技术进行研究,并分析生态环境恢复林业复垦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土壤复垦及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废弃矿区 生态环境恢复 林业复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清市小南洋村旧采坑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对策
10
作者 何善飞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0期147-148,共2页
指出了福清市现在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已经成为福清市的重点开展工作之一。基于此,以福清市小南洋村一处的矿山采伐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为例,简要分析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并... 指出了福清市现在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治理已经成为福清市的重点开展工作之一。基于此,以福清市小南洋村一处的矿山采伐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为例,简要分析了项目的基本情况,并对旧采坑的地质环境进行了调查和评估,最后提出了福清小南洋村旧采坑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采坑 生态环境恢复 小南洋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间服务功能损害填补责任的生态环境法典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钢 于晶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共11页
期间服务功能损害填补责任包括补偿性修复责任和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在生态环境恢复理念下,补偿性修复责任适用理应优先于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然而,审视期间服务功能损害填补责任的现状可以发现以下问题:一是法律规范层... 期间服务功能损害填补责任包括补偿性修复责任和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在生态环境恢复理念下,补偿性修复责任适用理应优先于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然而,审视期间服务功能损害填补责任的现状可以发现以下问题:一是法律规范层面没有明文规定行为人在期间服务功能损害能够修复时承担补偿性修复责任;二是司法实践中补偿性修复责任的适用相当有限,具体措施也不甚明确;三是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当适用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尝试通过立法论或者解释论引入补偿性修复责任,并且完善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在解释论框架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四条中衍生出补偿性修复责任的解释显然难以形成共识,这种解释论也无法体现补偿性修复责任优先于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的顺位关系。采取立法论,在生态环境法典中规定补偿性修复责任更为合理可行。因此,可以在生态环境法典中分别设置补偿性修复责任条款和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条款,补偿性修复责任条款重点突出能够通过补偿性修复措施填补期间服务功能损害的前提条件,而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责任条款重点突出无法通过补偿性修复措施补偿期间服务功能损害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法典 期间服务功能损害 补偿性修复 期间服务功能损失赔偿 生态环境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宁夏地区退耕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的科技切入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国斌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宁夏 退耕还草 生态环境恢复 规划布局 栽培牧草种植区划 种子工程建设 病虫鼠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调水对下游东、西居延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乔西现 蒋晓辉 +2 位作者 陈江南 殷会娟 陈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0-194,共5页
针对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日益严峻恶化的局面,2000年开始对黑河下游进行了调水。东、西居延海是黑河尾闾,调水以前均干涸多年。通过实地调查、遥感等手段,分析了干涸多年的黑河尾闾东、西居延海调水后水资源、植被及生态环境的恢复情况。... 针对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日益严峻恶化的局面,2000年开始对黑河下游进行了调水。东、西居延海是黑河尾闾,调水以前均干涸多年。通过实地调查、遥感等手段,分析了干涸多年的黑河尾闾东、西居延海调水后水资源、植被及生态环境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1)黑河流域水量统一调度以来,东居延海分别于2002-2006年连续5年10次进水,总计入湖水量达到1.797 7亿m^3,最大水面面积达35.7 km^2;西居延海也在2003年进水,入湖水量达到0.272 3亿m^3,东、西居延海总计入湖水量达到2.07亿m^3。(2)调水前东居延海及四周植被覆盖度低,植物种类少,普遍生长不良,调水期末湖内及四周植被覆盖度明显增大,植物种类增加,生长较好,植被呈现向良性演替方向发展的趋势。(3)遥感调查表明,黑河下游东、西居延海调水后草地面积增加了15.35 km^2,高覆盖度灌木林面积增加了5.9 km^2,而中、低覆盖度灌木林面积减少了8.59 km^2,戈壁滩、沙化面积减少了19.98 km^2,生态环境也有了极大改善。以上结果表明,调水5年多来东、西居延海生态环境正向良好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调水 东居延海 西居延海 生态环境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体系
14
作者 祝怡斌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74-76,共3页
阐述了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特点,提出从矿产资源利用、二次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生态环境恢复与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指标体系,有助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作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 考核指标体系 综合利用 二次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某煤矿区地境结构特征及其对草原生态恢复的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余露 白光宇 +4 位作者 周建伟 冯海波 袁磊 田磊 余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6,共8页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近年来由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造成局部地区地面塌陷,土壤质量随之下降,草原生态环境退化。根据生态地质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调查呼伦贝尔某煤矿塌陷区附近不同类型土地的植被地下生境中不同层片...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近年来由于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造成局部地区地面塌陷,土壤质量随之下降,草原生态环境退化。根据生态地质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调查呼伦贝尔某煤矿塌陷区附近不同类型土地的植被地下生境中不同层片的养分运移、植物根群结构和植物群落特征,将不同层片的土壤肥力测试结果与植物根系生长情况进行对比,总结并分析不同区域土壤的质量以及植物根系在各层片的发育特点与分布规律,提出草原区土地复垦的最佳覆土厚度和植被恢复的生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原生草原区、地面塌陷裂缝区、地面塌陷治理区和草原耕地区的植物根系、土壤肥力分布具有近似的规律性,肥分含量从表层土壤到深层土壤逐渐减少;地面塌陷治理区肥分含量基本恢复到背景值,但植物种类单一,根系主功能区稍浅,有机质和速效钾流失严重,植物群落发生了演替。为了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有效保护呼伦贝尔大草原,必须做好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复垦时尽可能保证所种植植物的根系结构完整,覆土厚度应达到6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 草原生态环境恢复 植被地下生境层片 土壤肥力 植物根群 呼伦贝尔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永久性成果展示点——官渡区宝丰半岛生态湿地(生态修复一期)项目
16
作者 徐大可 +9 位作者 皇甫苏婧 崔易梦 王澍 于雪晶 叶向强 曹炳轩 庞燕伟 张涛 蒋至毅 乔婧雯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8-41,共4页
1项目概况官渡区宝丰半岛生态湿地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摈弃以工程治污和传统景观化湿地建设的思路,采取让自然做功的设计理念,以区域水环境改善为基础,以滇池滨湖自然生态环境恢复为核心,以生物多样性提升为出... 1项目概况官渡区宝丰半岛生态湿地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摈弃以工程治污和传统景观化湿地建设的思路,采取让自然做功的设计理念,以区域水环境改善为基础,以滇池滨湖自然生态环境恢复为核心,以生物多样性提升为出发点,致力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湿地,恢复高原湖泊湿地与湖滨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湿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恢复 《生物多样性公约》 成果展示 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初探 被引量:20
17
作者 代光烁 余宝花 +1 位作者 娜日苏 董孝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6-662,共7页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者开始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对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维持草原生态系统持续... 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者开始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对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维持草原生态系统持续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福祉水平有重要意义。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之间不是线性关系,人类福祉不会持续增加。随着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人类福祉影响日益加深,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政府部门也相继出台一些政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人类福祉影响的各个方面动态的研究数据;(2)人类福祉的变化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定性和定量研究;(3)国家政策的持续性。根据以上研究不足,研究者认为在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研究领域应当关注和加强以下问题:(1)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及波动与人类福祉之间的互动格局;(2)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各个方面明确的相互耦合与互动关系研究;(3)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内蒙古草原人类福祉指标评价体系;(4)政府政策是否能够持续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生态系统服务 人类福祉 政府政策 生态环境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生态复垦中表土剥离及其工艺 被引量:36
18
作者 付梅臣 陈秋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3-65,共3页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途径是土地复垦。而土地复垦中表土的来源与性质将决定复垦土地的生产力和复垦的经济效益。对此 ,通过对土地复垦工艺效果分析 ,表明泥浆泵挖深垫浅复垦工艺不适宜在耕地恢复中应用 ,目前拖式铲运机挖深垫浅工艺...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途径是土地复垦。而土地复垦中表土的来源与性质将决定复垦土地的生产力和复垦的经济效益。对此 ,通过对土地复垦工艺效果分析 ,表明泥浆泵挖深垫浅复垦工艺不适宜在耕地恢复中应用 ,目前拖式铲运机挖深垫浅工艺比较理想。同时 ,提出“条带复垦表土外移剥离法”、“梯田模式表土剥离法”等生态复垦表土剥离工艺 ,以及生态预复垦的表土剥离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复垦 生态环境恢复 表土剥离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文盛 孟立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8-171,共4页
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没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由定价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构成的... 虽然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的研究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没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由定价机制、实施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构成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矿产资源开发 生态环境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规模化生态重建工程资金投入状况及相关问题分析——以延安燕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琚彤军 刘普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以黄土丘陵区延安燕沟流域实施规模化生态建设的实践为例,从优化治理与投资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流域快速、规模化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的保障和管理机制,并对未来生态建设的投资状况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以期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黄土丘... 以黄土丘陵区延安燕沟流域实施规模化生态建设的实践为例,从优化治理与投资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流域快速、规模化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的保障和管理机制,并对未来生态建设的投资状况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以期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工程发展的资金支撑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恢复 优化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