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杭州湾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构建研究
1
作者 王艳 王彪 +3 位作者 邵一平 吕旭波 钟诗民 雷坤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41-2348,共8页
长江口-杭州湾地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汇点,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究该区域河口海湾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路径和管理模式,对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意义重大。目前,沪苏浙两省... 长江口-杭州湾地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汇点,在我国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探究该区域河口海湾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路径和管理模式,对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意义重大。目前,沪苏浙两省一市已构建跨行政区协同治理框架,通过联合监测、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等持续提升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但其河口海湾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仍存在区域合作的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区域合作模式仍需深化、区域协同机制尚待优化、环境监管体系有待完善、陆海共治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新时期下,亟需进一步构建河口海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建立陆海统筹、跨域联动的长效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鉴于此,对长江口-杭州湾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构建提出建议,包括提升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拓展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建立区域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体系、打通“从山顶到海洋”数据信息链,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杭州湾 生态环境保护 区域合作机制 陆海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带保护纳入生态环境法典的理论逻辑与规范构造
2
作者 刘卫先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6,共16页
将海岸带保护以专节的形式纳入生态环境法典生态保护编的海洋生态保护专章,既是海岸带独立保护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对陆海生态环境实施统筹保护的国家战略在生态环境法典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之一。目前,我国尚无国家层面的单行法对海岸... 将海岸带保护以专节的形式纳入生态环境法典生态保护编的海洋生态保护专章,既是海岸带独立保护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对陆海生态环境实施统筹保护的国家战略在生态环境法典中的具体落实和体现之一。目前,我国尚无国家层面的单行法对海岸带保护作集中系统规定,海岸带保护的规定主要分散在相关单行法、地方性立法以及国家相关政策中。鉴于此,生态环境法典中的海岸带保护专节应当对现有海岸带保护相关规定进行整合、集成、更新,使之体系化,并运用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法典编纂技术,使之系统融入生态保护编的海洋生态保护专章,实现海岸带保护独立化、体系化的法典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保护 海洋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难题与破解对策
3
作者 徐安住 刘卓越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84,98,共8页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国家持续强化长江流域司法保障建设,推行了一系列常态化举措,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进入依法治江、依法护江的新阶段。为充分发挥司法在长江流域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从流域司...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实施以来,国家持续强化长江流域司法保障建设,推行了一系列常态化举措,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进入依法治江、依法护江的新阶段。为充分发挥司法在长江流域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从流域司法保护理念、司法协作机制和司法审判实务3个方面梳理了长江流域司法保护常态化措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应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制定跨流域司法协作制度,建立跨行政区划的协同发展机制;打造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构建司法系统内部协同沟通机制,打通司法保护内外反馈通道;充分落实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案例释法工作,提升司法审判工作效能,促进长江大保护司法合力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生态环境 司法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的林业经济发展研究
4
作者 徐文煦 张海波 安睿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157-159,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木资源需求日益增长。我国非常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在发展林业经济时,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措施,确保自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好关系,实现生态平衡。本文主要探究了在保护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木资源需求日益增长。我国非常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在发展林业经济时,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措施,确保自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好关系,实现生态平衡。本文主要探究了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林业经济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小兵 王海滨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16-17,23,共3页
新时期,黄河水利设施对防洪减灾及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以及在推动各领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断体现。近年来,我国对黄河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持续增强,建设规模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水利工程的实施... 新时期,黄河水利设施对防洪减灾及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以及在推动各领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断体现。近年来,我国对黄河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持续增强,建设规模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水利工程的实施势必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若不能得到及时治理,则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要使水利设施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必须将水利设施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从而达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保理念,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利工程 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项目组织间合作网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冷雪忠 黎江平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0,共11页
多元合作是应对科技创新项目复杂性的重要举措,揭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项目组织间合作网络的动态特征,对优化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对2003—2022年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 多元合作是应对科技创新项目复杂性的重要举措,揭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项目组织间合作网络的动态特征,对优化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对2003—2022年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项目的组织间合作网络进行演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项目组织间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组织多样性持续丰富,但网络密度未显著提升,整体呈现松散关联式的网络格局;网络具备显著的“研学”引领特征,企业主体地位尚未形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是合作网络中的主导型组织节点,发挥链接多元组织的桥接作用;组织间合作呈现“政府-科研机构”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再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演进路径;组织间合作网络巨片呈现局域集聚式的团体网络格局,在局部稳定性提升的同时面临整体结构韧性不足的风险。基于上述结果,文章从培育生态环境保护领军型企业、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优势、市场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科技创新项目 合作网络 网络巨片 结构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邢晓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66-168,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农田水利工程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农田水利工程在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工程施工 生态环境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晓杰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3期73-75,共3页
水土保持和生态环保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工程建设阶段,需依靠合理的设计方案降低工程建设对周围地质、水资源、植被的负面影响。首先简要介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水资源浪费、植被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 水土保持和生态环保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工程建设阶段,需依靠合理的设计方案降低工程建设对周围地质、水资源、植被的负面影响。首先简要介绍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包括水资源浪费、植被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接着提出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保的策略,包括绿化措施、坡面措施、水土流失控制、完善排水以及水土检测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包括构建科学的生态保护机制、加强对地质与动植物的保护、积极宣传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运用生态修复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天银 《新疆畜牧业》 2025年第1期35-37,共3页
随着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加剧,引发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及生物多样性受损问题突出。本文分析了肉牛养殖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指出了生态环境理念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原则,提出了肉牛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 随着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随之加剧,引发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及生物多样性受损问题突出。本文分析了肉牛养殖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指出了生态环境理念在肉牛养殖中的应用原则,提出了肉牛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构建策略,以及强化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建设的措施,以引导养殖户树立环保意识,共同推动肉牛养殖业的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养殖 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养殖 资源节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征 臧长伦 《绿色中国》 202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当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走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非凡。生态环境监测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作用显著,能提供精准的数据,助力节能减排政策落地,还能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本研究将围绕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的要... 当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走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非凡。生态环境监测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作用显著,能提供精准的数据,助力节能减排政策落地,还能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本研究将围绕低碳经济下生态环境监测的要求展开,分析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表现,并探寻未来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秀杰 王德刚 郭韫锋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76-178,共3页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低碳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管护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焦点。森林资源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不仅面对森林资源还要面对保护区内其它物种,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发展。提...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低碳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管护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焦点。森林资源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不仅面对森林资源还要面对保护区内其它物种,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发展。提高森林管护水平可以直接起到稳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森林管护 生态环境建设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病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玉娟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4期256-258,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森林的保护和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入探究了林业病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并详细阐述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生态保护措施,系统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林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森林的保护和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入探究了林业病虫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并详细阐述了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生态保护措施,系统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不同技术和策略。研究发现:林业病虫害不仅损害了大量的森林资源,降低了森林的经济价值,还导致生态平衡破裂、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生态危机。防治林业病虫害应遵循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通过增强森林群落的抗病虫害能力,采取生物防治、改良森林营造技术等举措,提高森林防治病虫害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病虫害 生态环境 森林保护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13
作者 刘伟 白萍萍 张金磊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8-79,共2页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确保民众福祉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确保民众福祉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如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监管;2)增强环保意识;3)配备完善的生态环保设施;4)加强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5)提升公众环保意识;6)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4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共1页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23年7月17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级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指数研究
15
作者 郝春旭 薛丽蓉 +3 位作者 吴黠 赵元浩 彭忱 韩聪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8,I0007,F0003,共10页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收集了2016—2022年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中国30个省份的基础数据,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省级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评估指标体系,...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收集了2016—2022年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中国30个省份的基础数据,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省级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评估指标体系,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进行动态评估综合分析与区域异质性分析,提出促进技术研发投入科学化、分区域制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健全评估体系、推进评价信息化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省级地区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16
作者 付柯锦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2,150,共7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水质安全,发展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等举措可以从根源上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基于生态旅游发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优势、机遇、劣势、威胁4个方面对水源区生态旅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水质安全,发展绿色产业与生态旅游等举措可以从根源上保护水源区生态环境。基于生态旅游发展论述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从优势、机遇、劣势、威胁4个方面对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要遵循生态优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多元化发展的四大基本原则,最后从七大方面论述了水源区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 创新发展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土壤健康与循环农业创新团队
17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团队负责人卫老,博士,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兼任农业农村部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上海)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奉贤野外观测科学站站长,农业农村部肥料评审委... 团队负责人卫老,博士,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兼任农业农村部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上海)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奉贤野外观测科学站站长,农业农村部肥料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上海市土壤与肥料学会理事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员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探析
18
作者 于志宝 刘岩 《绿色中国》 2025年第6期91-93,共3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环境监测作为重要手段,在及时发现、预警与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剖析了环境监测的内涵及监测流程,阐述了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最后提...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任务。环境监测作为重要手段,在及时发现、预警与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剖析了环境监测的内涵及监测流程,阐述了其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环境监测在生态保护中的发展路径,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保护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广玉 雷雯嘉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4期37-39,共3页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该文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入手,系统探讨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原则。此外,该...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该文从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入手,系统探讨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分类及其应用原则。此外,该文还围绕农村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等关键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领域,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模式,旨在为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监测技术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优化对策分析
20
作者 沙吾列·阿曼塔依 郭丽娟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本文详细探讨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区域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能够有效维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本文详细探讨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旨在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