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皖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1
作者 潘泽江 李彦祺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61-168,共8页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及修正当量因子法揭示了皖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皖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增加21.62%),耕地... 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转移矩阵及修正当量因子法揭示了皖南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皖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增加21.62%),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分别减少4.58%、0.52%、1.04%和1.24%,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均大幅增加,增幅分别为61.77%和133.57%;ESV总量波动下降,累计减少5.12亿元,水文调节服务价值降幅最大(-3.37亿元),占总降幅的65.4%;ESV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格局高度耦合,高值区集中于南部林地和长江水系,低值区与建设用地扩张轨迹一致;敏感性分析表明,林地(CS=0.477)和水域(CS=0.382)对ESV变化的贡献率最高。未来应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实施差异化生态管控策略,推动皖南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 GIS空间分析 转移矩阵 修正当量因子 时空分异 敏感性分析 皖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多情景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解铭威 周慧荻 +1 位作者 陈耸 王向荣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研究多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并评估ESV,对优化土地管理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4种情景,通过多目标规划(MOP)求取不同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最优解,借助PLUS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研究多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并评估ESV,对优化土地管理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设置4种情景,通过多目标规划(MOP)求取不同目标下土地利用结构最优解,借助PLUS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情况,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ESV,并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特征、Pearson相关性探究权衡协同关系。[结果](1)2000-2020年,银川市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和草地为主,建设用地扩张473.1 km^(2),耕地与草地减少。(2)自然演变和经济优先情景建设用地增加,草地减少;生态优先情景林地、草地增加,耕地减少363.9 km^(2);可持续发展情景耕地几乎不变,林地、水域增加。(3)ESV呈下降趋势,4种情景总体ESV分别为47.184,45.404,53.924,49.711亿元,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占主导地位。(4)11项ESV间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协同关系,食物生产与其他服务的协同性较低。[结论]可持续发展情景扭转ESV的下降趋势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为规划提供依据,未来应加强对林地与水域的保护,有利于提高E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PLUS模型 多目标规划 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三江源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佘欢 李鹏 +3 位作者 肖列 王周 杨秀玲 宁静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61-67,共7页
采用InVEST模型及修正后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V_(ES)(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三江源地区V_(ES)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土地利... 采用InVEST模型及修正后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法,定量评估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V_(ES)(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三江源地区V_(ES)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发生较大变化,耕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扩大,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小;研究区以草地为主,其次是水域和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较小。②三江源地区V_(ES)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治多县增幅最大、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降幅最大;V_(ES)等级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等级一般的县域较多,等级好的县域数量有所减少。③考虑空间关联性因素后,地均GDP和植树造林均呈正向直接效应,放牧强度呈负向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影响因素 InVEST模型 当量因子 空间杜宾模型 三江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2021年汤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4
作者 单元磊 郭红 +2 位作者 杨文裕 宁立波 杜嘉昊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95-99,157,共6页
通过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对汤河岸带范围进行圈定,应用当量因子法对1987—2021年汤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87—2021年,汤河上游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685.42万元,其价值变化是由建筑用地面积减小、林... 通过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对汤河岸带范围进行圈定,应用当量因子法对1987—2021年汤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87—2021年,汤河上游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685.42万元,其价值变化是由建筑用地面积减小、林草面积增加所致,景观格局向生态效益更高的方向发展;汤河中游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在1987—2021年增加11 507.94万元,但在2011—2021年服务价值有衰减趋势,前期的增加与湿地蓄水面积增加和植被面积恢复使得水体和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有关;汤河下游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增量为1 560.59万元,原因为1987—2011年林地面积逐渐增加使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011—2021年林地和水体面积减少使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 遥感解译 现场调查 汤河岸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以来黄河中游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
5
作者 牛璐 向燕芸 +2 位作者 张齐飞 赵嘉瑜 魏煜欣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443,共9页
[目的]探究黄河中游地区2000年以来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差异化的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2000—2023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整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空间... [目的]探究黄河中游地区2000年以来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分异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差异化的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2000—2023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整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空间转移矩阵,运用价值当量评估体系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量化,借助生态贡献率和敏感性指数探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1)2000—2023年黄河中游地区耕地面积减少最大(11191.48 k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大(7498.76 km^(2))。“耕地—草地”和“耕地—建设用地”的双向转化是最为明显的土地利用变化类型。(2)黄河中游地区ESV在2000—2023年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波动变化特征,空间上呈现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分布特征。(3)在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中,调节服务是核心的组成部分,其次是支持服务。供给服务ESV在24年间持续减少,其余生态系统服务ESV总体上均呈现缓慢增加态势。(4)耕地、林地、草地及水域间的相互转化是引起黄河中游地区ESV增减的主要贡献因素。ESV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程度总体上呈下降态势。[结论]黄河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具有明显驱动效应,且在不同时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 敏感性分析 黄河中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宇 张余 +2 位作者 王琴 迟淦文 姜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442,共8页
探究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及其驱动力对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东北地区2000—2018年5期遥感数据,采用ESV系数法、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东北地区ESV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 探究东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变化及其驱动力对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东北地区2000—2018年5期遥感数据,采用ESV系数法、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分析东北地区ESV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近18年来,东北地区ESV共损失了982.70亿元,林地ESV是ESV的主体构成,核心功能是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2)ESV空间上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特征,高值区与次高值区分布广泛;3)经济与社会因子交互作用对ESV影响最大;4)各主导驱动因子对ESV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空间差异,人口密度作用强度由北向南递减,国内生产总值(GDP)作用强度具有明显空间集聚性,年均降水量作用强度整体上由东向西递减。研究结果可以为东北地区科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一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驱动因子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因子空间修正及价值评估 被引量:79
7
作者 薛明皋 邢路 王晓艳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88,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地区差异,构建空间异质评估模型,并分析中国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规律。研究方法: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中国地级层面空间异质评估模型;(2)自2000年...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地区差异,构建空间异质评估模型,并分析中国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规律。研究方法: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构建了中国地级层面空间异质评估模型;(2)自2000年以来草地和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分别减少2.05×10~4 km^2和1.45×10~4 km^2,建设用地增长最多,增长4.94×10~4 km^2;(3)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9.12万亿元,其中林地贡献最多,其次为草地和水域;15年间总价值先增后减,共增长7.42亿元;空间分布总体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研究结论:空间异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模型能够为中国土地生态评估和保护提供更客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 当量因子修正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全国地级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价值当量因子的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程琳琳 黄婷 刘焱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2-248,I0001,I0002,共9页
[目的]基于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和土地覆被数据集,评估青藏高原1992-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空间指引。[方法]借助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结合CCI-LC长时间序列土地覆... [目的]基于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和土地覆被数据集,评估青藏高原1992-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空间指引。[方法]借助改进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基础当量表,结合CCI-LC长时间序列土地覆被产品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①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提高,24 a间增加了1.62×10^11元,且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服务价值呈现:草地>水域>森林>湿地>农田>荒漠的特征;②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量最高,2015年高达5.53×10^12元,支持服务和供给服务其次分别为1.33×10^12元和5.50×10^11元,文化服务价值最低为2.90×10^11元;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高程和坡度的影响,在不同的高程和坡度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是先增加后减少,4 000~5 000 m高程范围内和5°~15°坡度范围内的价值量最高。[结论] 1992-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得到提高,不同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类型的价值量差异大,地形条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当量因子 CCI-LC数据集 演化规律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占忠 施俊美 +1 位作者 瞿林 李静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4期67-73,共7页
采用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测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法,基于云南省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和云南省农田农作物经济价值数据,对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7174.96×10... 采用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测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方法,基于云南省2020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和云南省农田农作物经济价值数据,对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7174.96×10^(8)元。在四大类生态系统类型中,阔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9113.15×10^(8)元,对总价值的贡献率最大,达53.1%。在四大项服务功能中,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大,为11440.13×10^(8)元,占总价值的66.6%。全省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64870元/hm^(2)。经与其他文献对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对比分析,评估结果在正常、合理范围内,较客观地反映了近期云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价值当量因子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当量因子法的南四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忠强 王霞 +3 位作者 马安宝 王清华 石群 郭燕 《山东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10-16,共7页
南四湖湿地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在水文调节、净化环境、水资源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航运、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采用价值当量因子法,结合南四湖湿地2020年的土地利用与覆被数据,分析估算... 南四湖湿地是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在水文调节、净化环境、水资源供给、生物多样性保护、食物生产、航运、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本文采用价值当量因子法,结合南四湖湿地2020年的土地利用与覆被数据,分析估算了南四湖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结果显示,2020年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共提供了价值341.07亿元的生态服务,其中水域生态系统提供99.25%的服务价值,农田生态系统提供0.67%的服务价值。在南四湖湿地二级生态系统类型中,服务价值最高的10亿元组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水库坑塘2类水域生态系统,亿元组的生态系统包括河渠、旱地、水田和沼泽湿地3类生态系统,其他类型属万元组。南四湖湿地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中,81.03%是水文调节功能价值,6.36%是水资源供给功能价值,4.42%是净化环境功能价值,2.05%是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1.51%是提供美学景观功能价值。根据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占比不同,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的11个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分为重要性不同的4个类型组,生态服务功能的分组可为南四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管理提供目标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湿地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估算 价值当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州市2010-2020年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影响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健 王茜茜 +1 位作者 周萌 詹先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38-44,共7页
以土地利用数据、统计年鉴数据以及行政区划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模型计算得到赣州市不同时间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并以此变化为依据,分析了赣州市201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10-2020年赣州市... 以土地利用数据、统计年鉴数据以及行政区划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模型计算得到赣州市不同时间段的生态系统服务当量,并以此变化为依据,分析了赣州市2010-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2010-2020年赣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1347.90亿元上涨到1941.73亿元,其中2010-2015年增长了585.67亿元,主要原因是因为赣州市2015年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增加,增加了土地的实际经济效益。基于此,提出了赣州市生态建设管理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价值服务当量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敏感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的西部天保工程区生态服务价值测算——以西部六省份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幸绣程 支玲 +1 位作者 谢彦明 张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5-199,共5页
在前人编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及统计年鉴数据,以西部天保工程区的六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计算,分析西部六省份的公益林补偿现状与提高空间。结论显示,我国现行一刀切式的补... 在前人编制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文献及统计年鉴数据,以西部天保工程区的六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计算,分析西部六省份的公益林补偿现状与提高空间。结论显示,我国现行一刀切式的补偿方式不能满足我国生态补偿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提出应当结合各地实际生产能力和政府财政收入水平来制定不同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补偿标准 天保工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州市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驱动因子分析
13
作者 姚良才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171-174,共4页
该研究旨在分析盘州市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驱动因子。利用综合指数法选择盘州市石漠化地区无明显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6个生态系统的石漠化分布图,采用石漠化失控动态模型,分析... 该研究旨在分析盘州市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驱动因子。利用综合指数法选择盘州市石漠化地区无明显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6个生态系统的石漠化分布图,采用石漠化失控动态模型,分析2005—2020年15年的石漠化变化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不同生态系统各驱动因子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间的无明显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呈现负变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呈现正变化,2010—2015年间和2015—2020年间的无明显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呈现正变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呈现负变化。2015—2020年间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和极强度石漠化面积比例少于2005—2010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间段,分别是11.18%、2.29%和1.44%。影响盘州市石漠化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农业生产总值、总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以及耕地面积,q值均稳定在0.2左右。因此,针对盘州市石漠化区域概况结合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依据驱动因子评价指标,进行生态治理,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区域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驱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当量因子法的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申梦姝 郑航 +2 位作者 刘悦忆 陈进 尹正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7-54,共8页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对区域生态系统价值的总体估测,是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决策依据。长江流域地域广阔、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非常复杂,现有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较难在大空间尺度上反映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基于当量因子法计算量小、... 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对区域生态系统价值的总体估测,是生态保护和管理的决策依据。长江流域地域广阔、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非常复杂,现有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较难在大空间尺度上反映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情况。基于当量因子法计算量小、实用性强的特点,对该方法进行改进,评估了长江流域2010年、2015年、2018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当量因子法能够在大空间尺度上便捷的计算流域生态资产,在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较强;(2)2010年、2015年、2018年长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58893.47亿、58865.02亿、59506.27亿元;(3)2010—2018年流域上游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较多,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总体上有所减少。(4)近年来受长江大保护的影响,中下游部分沿江临湖地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明显增加。研究成果为探讨当量因子法在长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提供了借鉴,为进一步摸清长江流域生态资产的存量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当量因子 长江流域 生态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甘肃省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23
15
作者 潘冬荣 闫浩文 +5 位作者 韩天虎 孙斌 姜佳昌 柳小妮 李霞 王红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60-1868,共9页
天然草原是甘肃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准确地估算甘肃省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甘肃草原重要性认识和生态安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数据,计算出甘肃省生态... 天然草原是甘肃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屏障,科学、准确地估算甘肃省天然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甘肃草原重要性认识和生态安全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价格数据,计算出甘肃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基准单价,然后结合甘肃省各种草原类生物量,修正甘肃省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最后计算出甘肃省各类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1)草原提供的其他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在食物生产和原材料生产价值的3.1倍和3.7倍以上;2)甘肃省暖性灌草丛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为84418.28元·hm^(-2),温性荒漠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最低,为10120.21元·hm^(-2);3)甘肃省草原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069.73×10^(8)元,是2016年畜牧业总产值的23倍,约等于甘肃省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4)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高,为1733.27×10^(8)元,占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4.52%;高寒荒漠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最低,为58.51×10^(8)元,占草原生态服务价值的0.83%。本研究不仅为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提供了思路,也为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草原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安全 当量因子 价值贡献率 生物量 草原类型 草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CC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以祁连山区域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鑫 李广 李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2-1505,共14页
分析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该区土地高效开发利用、生态恢复与保护机制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基于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定量评估祁连山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 分析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可为该区土地高效开发利用、生态恢复与保护机制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基于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改进的当量因子定量评估祁连山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空间自相关及GIS空间统计方法,探究研究区不同乡镇的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80-2020年,研究区主要土地类型为未利用地、草地、林地、耕地,总覆盖率在93%以上。其中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动态度变化最大。2)1980-2020年,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170.8285×10^(8)元,其中草地、林地和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占78%,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的生态服务价值占60.14%。3)地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正相关性较明显,空间集聚程度较高。高值聚集区有由增加向减少转变的趋势,低值聚集区逐年增加。4)1980-2010年,祁连山区域南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高于北部,北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2010年后有增加趋势,但研究区南北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还未达到均衡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当量因子 动态度 时空变化 空间自相关 聚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黄河上游四川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被引量:13
17
作者 许诺瑾 丁兵兵 +3 位作者 余新晓 贾国栋 冯岩开 林佳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9,共12页
[目的]通过定量研究20年间黄河上游四川段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评估该流域段生态综合治理效果,为健全民族区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法]利用黄河上游四川段2000年、2010年... [目的]通过定量研究20年间黄河上游四川段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评估该流域段生态综合治理效果,为健全民族区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法]利用黄河上游四川段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矩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并参考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对黄河上游四川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的经济价值进行修正,定量研究黄河上游四川段2000-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1)2000-2020年黄河上游四川段林地、荒漠、湿地和水系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耕地、灌木、草地和冰川积雪呈下降趋势,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2000-2010年更显著;(2)黄河上游四川段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1.27×1010,2.51×1010,3.92×1010元,呈上升趋势,敏感性分析表明分析结果可靠。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对生态系统总价值贡献最为显著的地类是草地,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草地生态服务贡献率分别为93.90%和72.90%,其次为湿地和林地;(3)研究区在20年间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增加趋势,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分项价值大小均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11个单项功能中起显著服务价值的为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4项之和占总价值比例超过69.50%。黄河上游四川段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其中草地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湿地和林地。[结论]研究结果表明20年间生态治理成果逐渐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变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黄河上游四川段 土地利用 价值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测算 被引量:37
18
作者 郭慧 董士伟 +2 位作者 吴迪 裴顺祥 辛学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5-1412,共8页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是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现有的测算方法多根据物质生产和消费实现,忽略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本研究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测算方法,并以1990、2005和2015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研究... 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是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现有的测算方法多根据物质生产和消费实现,忽略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本研究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测算方法,并以1990、2005和2015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研究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承载力,并与通用因子计算结果对比。结果表明:(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获取的均衡因子:水域>林地>耕地。水域均衡因子最高,平均值达到8.37。耕地均衡因子最低,平均值仅为0.24。林地均衡因子高于耕地,均衡因子平均值为0.71。说明该方法较好的表现了不同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能力的差异;(2)基于该研究方法获取的不同生态系统的产量因子接近:耕地>林地>水域,均值分别为0.90,0.87和0.86,且呈逐年递减趋势;(3) 1990年到2015年,门头沟区生态承载力先降低后提高,生态足迹先提高,再降低,2005年出现生态赤字,其森林、耕地和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小于通用因子生态足迹模型结果,水域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高于通用因子生态足迹模型结果。与通用因子相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更好的体现了研究区内各类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因子 产量因子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岳东霞 杜军 +4 位作者 巩杰 降同昌 张佳静 郭建军 熊友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67-2575,共9页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生态系统,而农田生态系统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洲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民勤绿洲为例,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对民勤绿洲2000—2009年近10年的农田生...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生态系统,而农田生态系统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洲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西北干旱区典型绿洲——民勤绿洲为例,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对民勤绿洲2000—2009年近10年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定量计算及其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民勤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2000年的3.21×108元逐年增加到2009年的6.95×108元,年均增长0.374×108元,其中,单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年均增加约0.289×108元;社会保障功能价值每年保持在1.0×108元左右;使用化肥等导致农田环境污染,使得农田生态系统损失的价值由2000年的0.43×108元增加到2009年的0.64×108元;由于节水技术的采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农业耗水价值在不断减少,平均每年减少0.104×108元;采用资源紧缺度修正后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原先都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同,系每年水资源紧缺状况不同所致。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这种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管理水平、水资源利用、种植结构转变、以及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 农田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影响因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3 位作者 刘会玉 陈洪松 章春华 岳跃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9-197,共9页
揭示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气象观测数据和统计资料,对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地区1985~200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 揭示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气象观测数据和统计资料,对桂西北典型喀斯特地区1985~2005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评估与分析,并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85年-2000年-2005年期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降后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3个年份分别是1096.52亿元、1033.84亿元和1062.57亿元;营养物循环、调节气体、有机质生产和土壤形成价值较高,其总贡献率分别为72.69%、70.18%和72.10%;而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和娱乐文化相对较低,都远低于100亿元。林地和灌木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贡献景观类型,两者的总贡献率在3个年份分别是71.22%、73.66%和67.03%;居民用地和石漠化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非常低,3个年份贡献率分别仅有0.62%、0.52%和0.76%。CCA排序图显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环境因子存在紧密关系,坡度、海拔等环境因子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较大,且其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由西向东减少的空间分异特征;1985~2005年期间,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增加,而非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明显减少。表明生态环境移民和退耕还林等石漠化控制措施实施效果显著,有利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桂西北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分异 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