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兴交叉学科课程建设的边疆区域生态安全教育教学研究
1
作者 赵春子 霍冬晴 朱卫红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0,共6页
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与深度。着眼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生态安全教育,落实国家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目标要求已成为必要环节... 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与深度。着眼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生态安全教育,落实国家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目标要求已成为必要环节。文章基于新兴交叉学科课程建设,围绕“一屏两带”生态安全屏障开展区域生态安全教育教学与实施路径研究,探索母体学科交叉边缘地带整合、衍化与落实生态安全教育途径,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协同育人的生态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交叉学科 区域生态安全教育 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对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王丹阳 傅安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海洋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升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意识、强化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行为,对维护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引入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变...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海洋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升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意识、强化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行为,对维护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引入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变量,构建了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较大样本的数据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行为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可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意向;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意向显著正向影响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行为;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高校生态安全教育通过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应从完善教育目标和理念、加强多层次教育传播、运用多元化教育模式、健全多维度教育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升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对大学生海洋生态保护行为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生态安全教育 大学生 海洋生态保护 计划行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澄清理论下的高中地理生态安全教育探索——以“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教学设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毛博晗 刘兰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3,共4页
价值澄清理论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选择以凝聚道德认同,适用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教学。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高中地理所要培养的价值观念。本文基于价值澄清理论,以“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为例,采取价值观延续... 价值澄清理论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选择以凝聚道德认同,适用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地理教学。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之一,是高中地理所要培养的价值观念。本文基于价值澄清理论,以“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为例,采取价值观延续讨论法,设计地理生态安全教学,通过理性的情感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知,深化其生态安全理解,以指导行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澄清理论 生态安全教育 高中地理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态安全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志红 孙莹 +1 位作者 惠春 靳丹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7-310,共4页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种类繁杂、数量较多,安全隐患大。化学教学中生态安全教育缺失,风险意识仅限于师生人身危害和实验室环境污染,没有上升到生态安全的高度,也没有促进学生生态安全意识形成的有效措施。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种类繁杂、数量较多,安全隐患大。化学教学中生态安全教育缺失,风险意识仅限于师生人身危害和实验室环境污染,没有上升到生态安全的高度,也没有促进学生生态安全意识形成的有效措施。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练"。为了加强生态安全意识、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加强生态安全师资培训、修订化学实验教材等措施,形成"教师引学生查,教师导学生探"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融入生态安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 生态安全教育 危险化学品 高校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材中融入生态安全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志红 惠春 林大专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149,共3页
分析了大学化学教学中关于生态安全教育不足的问题,提出在化学教材建设中要将生态安全教育内容、节约及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编入教学大纲和教材中,使教材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置入生态安全教育要点。强调控制化学品剂量和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 分析了大学化学教学中关于生态安全教育不足的问题,提出在化学教材建设中要将生态安全教育内容、节约及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编入教学大纲和教材中,使教材中的每一个模块都置入生态安全教育要点。强调控制化学品剂量和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明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和危害,使学生掌握废弃化学品的安全处置方法,促进学生安全素质和生态保护能力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化学 教材建设 生态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安全教育融入中学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崔鸿 薛松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生态安全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教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时代背景,以发展生态安全观为素养目标,以生态安全知识、技能和伦理为内容要素,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中学生物学课程在素养发展、核心内... 生态安全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教育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时代背景,以发展生态安全观为素养目标,以生态安全知识、技能和伦理为内容要素,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中学生物学课程在素养发展、核心内容和实践形式三维向度上展现了生态安全教育的现实价值,承担生态安全教育是生物学学科育人的应然诉求。在生物学课程与教学中渗透生态安全教育应注重顶层设计,构建生态安全教育的育人体系;统整生物学课程资源,建立生态安全教育资源系统;明确教师责任担当,引领生态安全教育落地实施;纳入生物学学业质量评价,强化生态安全教育评价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教育 生物学课程与教学 渗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安全教育的城市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探讨
7
作者 李光耀 杨本俊 张家勤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3期58-59,共2页
介绍了城市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分析了大学生生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在课程教学中贯彻生态安全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环境生态 生态安全教育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国家公园”生态安全教育进初中地理课堂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昌荣 李屏 邓志华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2期38-42,共5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理课程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安全教育功能和有利条件。其次,在课程融合和信息融合的全程支撑下,建构了“两融五化”主题式学习课堂范式。最后,以“国家公园”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开发学习案例,...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理课程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安全教育功能和有利条件。其次,在课程融合和信息融合的全程支撑下,建构了“两融五化”主题式学习课堂范式。最后,以“国家公园”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开发学习案例,探索出生态安全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课堂范式,助推课程核心素养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国家公园 生态安全教育 “两融五化”主题式学习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安全建设的教育保障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平 陈国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生态安全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和实施的重大策略 ,不仅需要经济、技术、伦理道德的支持 ,尤其需要教育的直接支持 ,因此教育在支持生态安全建设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生态教育和道德教育构成为生态安... 生态安全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和实施的重大策略 ,不仅需要经济、技术、伦理道德的支持 ,尤其需要教育的直接支持 ,因此教育在支持生态安全建设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生态教育和道德教育构成为生态安全教育的时代内涵。构建生态安全建设体系应在提高个人素养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建设 生态安全教育 素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