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态安全建设的教育保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平 陈国生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1期83-86,共4页
生态安全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和实施的重大策略 ,不仅需要经济、技术、伦理道德的支持 ,尤其需要教育的直接支持 ,因此教育在支持生态安全建设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生态教育和道德教育构成为生态安... 生态安全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和实施的重大策略 ,不仅需要经济、技术、伦理道德的支持 ,尤其需要教育的直接支持 ,因此教育在支持生态安全建设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教育、生态教育和道德教育构成为生态安全教育的时代内涵。构建生态安全建设体系应在提高个人素养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建设 生态安全教育 素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开发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兼论西部生态安全建设山川秀美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金磊 《中国工程科学》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 ,利用科技减灾 ,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强调科技减灾 ,落实科技减灾产业化思想 ,大力推进并注入减灾中的科技含量。文章指出 ,应崇尚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战略观念 ,靠科学评... 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防灾减灾 ,利用科技减灾 ,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要强调科技减灾 ,落实科技减灾产业化思想 ,大力推进并注入减灾中的科技含量。文章指出 ,应崇尚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战略观念 ,靠科学评估、靠灾害风险分析、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 ,以确保西部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各环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开发 “山川秀美”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减灾 管理体系 科技减灾产业化 生态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的现实依据与目标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蔡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3,共3页
2014年,生态安全正式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明确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总体国家安全以及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的现实依据... 2014年,生态安全正式作为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明确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总体国家安全以及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我国生态安全建设的现实依据进行阐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生态安全建设 目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安全建设呼唤教育支撑
4
作者 陈国生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9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生态安全建设 伦理道德 生态道德责任感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能源环保现状与生态安全建设的思考
5
作者 肖升涛 华旭红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8期55-57,共3页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针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而言,必须要认真分析农村能源环保方面的诸多问题。平顶山市位于我国河南省中部平原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发展资源。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平顶山市农村地...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针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而言,必须要认真分析农村能源环保方面的诸多问题。平顶山市位于我国河南省中部平原地区,具有丰富的农业发展资源。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平顶山市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从农村能源环保以及生态安全建设等方面,逐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农村能源环保体系与生态安全建设过程。因此,笔者将在文章的以下内容中,重点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农村能源环保发展具体情况,以及生态安全建设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能源环保 生态安全建设 河南省平顶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建设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农 李玉浸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2期189-190,共2页
关键词 农业 资源 生态功能 生物多样性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安全建设 农区 生态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寒河谷沙地生态恢复与安全屏障建设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海东 沈渭寿 +1 位作者 赵卫 邹长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163,174,共5页
风沙灾害对西藏高原重要空港、青藏铁路(公路)、正在建设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等交通要道的安全运营构成了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目前,雅鲁藏布江流域现有风沙化土地27万hm2,急需... 风沙灾害对西藏高原重要空港、青藏铁路(公路)、正在建设的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等交通要道的安全运营构成了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目前,雅鲁藏布江流域现有风沙化土地27万hm2,急需大力开展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文章基于分析大量野外调研和试验研究取得的一系列高寒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加强西藏高寒河谷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与安全屏障建设的对策建议,即是尽早开展生态恢复分类区划、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安全监控与恢复潜力评估、进一步开展特殊气候带下生态恢复技术研发,以期为西藏自治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河谷 生态恢复技术 承载力约束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洋河流域农户生计方式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被引量:9
8
作者 师学萍 曹志翔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7-180,共4页
尼洋河流域属于藏东南和藏东生态安全屏障区,其农户生计包括传统生计和现代生计,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背景下农户传统生计方式影响着生态安全。文章通过对尼洋河流域实地调查和入户访谈,分析农户生计方式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农户生... 尼洋河流域属于藏东南和藏东生态安全屏障区,其农户生计包括传统生计和现代生计,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背景下农户传统生计方式影响着生态安全。文章通过对尼洋河流域实地调查和入户访谈,分析农户生计方式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类型农户生计方式对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影响,并提出农户生计与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协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生计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生计方式 农户分类 协调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泽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王晓青 张琳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5-58,共4页
通过从自然环境、生态建设布局、建设重点等方面对临泽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进行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的预防保护工作重视不够;部分防护林标准偏低、生长衰退、防护功能下降,亟需改造完善;湿地... 通过从自然环境、生态建设布局、建设重点等方面对临泽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进行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的预防保护工作重视不够;部分防护林标准偏低、生长衰退、防护功能下降,亟需改造完善;湿地保护等级定位低,保护力度不够;盐渍化土地治理和利用长期处于停顿状态;城镇及农村社区防护绿地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等。只有通过加强对沙漠、戈壁等难利用土地和湿地的保护,加强对防护林带的建设,加大盐渍化土地治理力度一系列措施,才可以最终实现增加城镇及农村社区防护绿地,改善人居环境以及大力发展沙产业,遏制土地退化,提高农民收入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预警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石珺 何焰 由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86-11689,共4页
针对上海市水环境生态系统在水系分布、水资源及其利用、水污染、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层出发,建立了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2003~2006年上海市... 针对上海市水环境生态系统在水系分布、水资源及其利用、水污染、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状态—压力—响应"指标层出发,建立了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2003~2006年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逐年上升,表明水环境生态安全总体形势趋于好转;但状态评价值逐年下降,表明上海市水环境生态系统持续受损,而压力评价值和响应评价值的逐年增加是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综合评价值呈上升趋势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生态系统 生态安全 生态预警 状态-压力-响应指标体系 生态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生态安全关键地段的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润 葛向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79,共5页
生态安全关键地段的识别与分析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和GIS技术对区域生态系统进行敏感性区划,并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得出六安市3个生态安全关键地段:大别山北坡水源涵养地、沿淮行蓄... 生态安全关键地段的识别与分析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和GIS技术对区域生态系统进行敏感性区划,并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得出六安市3个生态安全关键地段:大别山北坡水源涵养地、沿淮行蓄洪湖泊湿地和江淮分水岭易旱区。对这3个关键地段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从生态安全建设的角度提出对策:建立和实施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建立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各产业生态安全下的生产经营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关键 六安市 地段 识别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区域生态系统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安全建设 GIS技术 江淮分水岭 重要环节 评分方法 生态因子 湖泊湿地 生态问题 科学合理 科技投入 科学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屏障建设与农牧民可持续生计资本积累的互促研究——以《规划》在西藏农牧社区的实施为例
12
作者 罗绒战堆 艾意欣 胡文政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6,共9页
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的实施为线索,基于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并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视角,从以下几点探析了《规划》实施对西藏农牧区环境改善与农牧民生计资本积累的影响。其一,通过法制建设、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以及农... 以《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的实施为线索,基于田野调查第一手资料并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视角,从以下几点探析了《规划》实施对西藏农牧区环境改善与农牧民生计资本积累的影响。其一,通过法制建设、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以及农村生活能源的替代,有效遏制农牧民生计对自然资本的过度索取。其二,统筹生态治理与贫困治理,尤其是通过给予贫困农户生计角色转换的机会,减轻农牧户对自然资本的过度依赖。其三,对农牧民因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而造成的生计损益进行补偿。上述措施大幅提升了农牧民可持续资本的积累,为西藏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了动力。研究认为,西藏之所以能通过《规划》实施,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与生计改善两难全的事业共同推向成功,新中国的制度理念和制度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引领了《规划》的实施并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财力,而且为农牧民增加绿色收入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屏障 西藏农牧民 生计改善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森林的生态安全保障作用与建设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兰增 《新疆林业》 2003年第6期8-8,共1页
关键词 新疆 森林 生态支持系统 生态安全保障作用 生态安全保障建设 林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支持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冰清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19,共4页
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五个主要的生态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建设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加强农业生态安全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对策。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白龙江林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英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深入分析了白龙江林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是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深入分析了白龙江林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确保白龙江林区生态环境可以实现安全、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林区 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 存在问题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示范 打造灾后新农村建设样本
16
作者 王文英 《中国农村科技》 2009年第5期26-28,共3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区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形成了对农业产业化减灾科技的巨大需求...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受灾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区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受到严重影响,形成了对农业产业化减灾科技的巨大需求,迫切需要灾区农村生产恢复技术以及农村生态安全建设技术。开展灾后农业产业化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集成,对于提高科技在灾害防御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农业产业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能力,具有f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科技示范 灾后 农业产业化 样本 生态安全建设 恢复技术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业有害生物及防控建议
17
作者 苗凤英 刘丽洁 +1 位作者 秦强 刘静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5期46-48,共3页
林业有害生物是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被称作“没有硝烟的火灾”,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内蒙古作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林业建设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而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影响林产品安全和林业经济效益,同时破坏... 林业有害生物是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因素之一,被称作“没有硝烟的火灾”,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巨大的损失。内蒙古作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林业建设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而林业有害生物不仅影响林产品安全和林业经济效益,同时破坏森林资源,是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不稳定因素之一。本文对内蒙古林业有害生物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防控建议,以期为内蒙古生态安全建设添彩增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破坏森林资源 防控建议 生态安全屏障 林业建设 生态安全建设 林产品 不稳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柞蚕业历史文献及研究述评
18
作者 曾凡玉 《古今农业》 2018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贵州省位处我国西南地区,境内青?树分布广泛,其树叶是柞蚕养殖重要饲料。有清一代,遵义知府陈玉壂等人从山东、江浙成功引进柞蚕,不仅推动了贵州柞蚕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做到了环境维护与经济发展的兼容,成了黔省山地经济发展典范,故总结... 贵州省位处我国西南地区,境内青?树分布广泛,其树叶是柞蚕养殖重要饲料。有清一代,遵义知府陈玉壂等人从山东、江浙成功引进柞蚕,不仅推动了贵州柞蚕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做到了环境维护与经济发展的兼容,成了黔省山地经济发展典范,故总结其间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天黔省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山地高效农业 生态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德 改革生机勃发好景绿意绵长
19
作者 余结红 傅明宏 罗春发 《绿色中国》 2020年第22期66-69,共4页
近年来,安徽省广德市以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织密林长体系建设"一张网",聚力打造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先行区"、特色林业产业联动发展"样板区"、林业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创新区"... 近年来,安徽省广德市以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织密林长体系建设"一张网",聚力打造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先行区"、特色林业产业联动发展"样板区"、林业发展制度体系建设"创新区"、林业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实验区",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工作。当前,广德市正推动林业特色发展、融合发展、跨界发展,奋力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体系建设 先行区 生机勃发 跨界发展 特色林业 示范区建设 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