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北方地区扩大林草面积的成功模式及其纳入草地生态农业体系的生态学依据 被引量:3
1
作者 孙鸿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7-810,共4页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国西北、东北地区扩大林草面积的成功模式与导入草地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趋势。所运用的生态学依据有:运用生态控制论,促进生态系统耦合;运用生态工程原理,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生态技术,达到节水、节能目标。将社会调控...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国西北、东北地区扩大林草面积的成功模式与导入草地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趋势。所运用的生态学依据有:运用生态控制论,促进生态系统耦合;运用生态工程原理,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生态技术,达到节水、节能目标。将社会调控机制与生态系统自身演化机能作良性耦合,以生态知识资源抢救草地生态资产与草地农业体系的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地区 扩大林草面积 草地生态农业体系 生态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微 胡靖 胡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动态的学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发挥生态学课程思政优势,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发展,还能实现思想政治教...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宏观生命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动态的学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发挥生态学课程思政优势,不仅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发展,还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以重庆文理学院专业基础课程生态学为例,充分对标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依托云班课平台,进行“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巩固-课外延展”全过程思政设计,师生共同构建思政资源库。线上教学注重互动与反馈,线下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新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生态学课程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功能的同时,协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生态学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理论借鉴、指标构建与实践原则——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阚维 孙友鹏 《复旦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面向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构建的战略需要,开展科学规范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我国的学校评估研究,无论是宏观理论发展,还是微观实践探索,长期都停留在静止、片面、孤立的状态。要摆脱这种生态失衡的困境迫切需要探... 面向新时代学校治理体系构建的战略需要,开展科学规范的基础教育学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事实上,我国的学校评估研究,无论是宏观理论发展,还是微观实践探索,长期都停留在静止、片面、孤立的状态。要摆脱这种生态失衡的困境迫切需要探寻一种系统的、联系的、动态的理论。教育生态学基于协调、系统、发展和平衡的学科范式,对重塑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概念、模式和功能具有高度适切性。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本研究从微观、中介、外部、宏观和时间系统构建起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指标体系,阐明生态学视野下学校评估“合纵连横”的实践原则。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的纵向时间和城乡学校两维度的横向空间,重塑了学校评估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学校评估 教育生态学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生态学课程执行大纲设计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邸鹏 闫艳 +1 位作者 程林 孙杨 《特产研究》 2025年第1期251-254,共4页
随着高等学校课程不断改革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校课程执行大纲设计已经成为课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药用植物生态学课程出发,从课程总体目标设定有进阶,教学设计环节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设计分目标可测量,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 随着高等学校课程不断改革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校课程执行大纲设计已经成为课程设计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药用植物生态学课程出发,从课程总体目标设定有进阶,教学设计环节重视学生参与度,教学设计分目标可测量,考核方式及评分标准精确化等几个方面对以往的教学大纲进行细致的优化与改进。通过课程执行大纲的设计,使药用植物生态学课程能有效支撑专业培养方案,为课堂教学提供最直接有效的理论依据,并能在完成课程教学之后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为药用植物生态学以及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生态学 课程执行大纲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
5
作者 张瑞芹 孙俊俊 +3 位作者 聂丽 张会敏 朱丽丽 孙翠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结果:44.85%(453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慢性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运动功能、睡眠质量、抑郁、婚姻状况、隔代抚养、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社会参与情况、所在农村资源、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是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比例较高,影响因素涉及健康生态学模型中的5个层面,应从多维度、多层面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隔离 健康生态学模型 农村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算法在生态学研究多元场景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戈晓宇 翟哲然 +5 位作者 黄子玲 解圆圆 王海燕 兰雨萌 王帅清 汶宣彤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3-1047,共35页
生态学研究领域中对智能算法的使用呈现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其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智能算法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话题。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42439篇智能算法在生态学领域应用的相关学术论... 生态学研究领域中对智能算法的使用呈现越来越丰富的趋势,其解决了许多重要问题。智能算法的应用已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话题。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42439篇智能算法在生态学领域应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依据,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6.3R1,介绍2013—2023年间国内外研究热点的发展现状和情况;根据每种智能算法在生态学优化、预测和评估研究中的作用,分类论述其实际研究过程和应用特征;分析智能算法应用的优势和当前存在的局限性;回顾智能算法对生态学研究的意义,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智能算法 智能化优化 智能化预测 智能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视域下智慧应急管理系统:内涵、构成、特性与运行机制
7
作者 牛莉霞 李肖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8,共9页
为提升智慧应急管理系统(IEMS)的恢复、学习、更新能力,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系统剖析IEMS的内涵、构成、特性和运行机制。通过分析生态位控制过程和生态系统特性,揭示IEMS的动态演化性、协同共生性、信息依存性和开放包容性。并基于自适... 为提升智慧应急管理系统(IEMS)的恢复、学习、更新能力,以生态学视角切入,系统剖析IEMS的内涵、构成、特性和运行机制。通过分析生态位控制过程和生态系统特性,揭示IEMS的动态演化性、协同共生性、信息依存性和开放包容性。并基于自适应原理构建智慧应急协同体,强调多主体协同共生的重要性。进一步通过分形理论和双链运行优化策略,优化资源配置与响应流程,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韧性。最终确定五全格局,共同塑造系统的自学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学视域下,IEMS通过生态位控制维持系统稳定,并通过系统的自适应、自组织、自修正、自学习特性实现由被动防御向主动响应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智慧应急管理系统(IEMS) 运行机制 应急管理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绵蚜生态学特征及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瑶 梁艳萍 +2 位作者 李斌 丁仁展 李坤明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4-11,共8页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在我国各大苹果产区均广泛发生,对我国苹果产业产生了持续性的损害。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苹果育种工作者对抗苹果绵蚜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总结了苹果绵蚜的起源、行为习性、... 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n)]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在我国各大苹果产区均广泛发生,对我国苹果产业产生了持续性的损害。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苹果育种工作者对抗苹果绵蚜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总结了苹果绵蚜的起源、行为习性、危害等的生态学特征,探讨了防控苹果绵蚜的主要方法策略,结合目前苹果绵蚜研究现状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情况,展望了未来抗苹果绵蚜的育种方向。旨在为苹果育种工作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抗苹果绵蚜研究参考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生态学特征 防控策略 抗性资源 分子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探究
9
作者 郝旺林 覃治华 +3 位作者 王鹏 尹鸿飞 杜京旗 赵君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184-186,共3页
在“三全育人”总体工作格局下,高校课堂只有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从理念、内容等层面引导学生去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该文针对“园林生态学”课程... 在“三全育人”总体工作格局下,高校课堂只有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从理念、内容等层面引导学生去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该文针对“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化重构教学过程体系,对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和融入探究,并对思政元素的融入方式和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之间存在正向关联,改革措施为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该文基于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效果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为“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生态学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元素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范式的转变:来自生态学角度的分析
10
作者 赵勇 仲若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3,共12页
AI作为学习伙伴、(可)个性化学习、学生自主权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这些新的理念为实现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真正落实这些理念,学校体系需要进行范式转变。尽管学校在社会体系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吸收变化以及自我修复),但它们在... AI作为学习伙伴、(可)个性化学习、学生自主权以及自我导向学习,这些新的理念为实现优质教育提供了可能性。然而,要真正落实这些理念,学校体系需要进行范式转变。尽管学校在社会体系中展现出极强的韧性(吸收变化以及自我修复),但它们在适应变革时往往也能表现出灵活性。在过去200多年里,尽管课程、教材、测试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几乎没有改变。如今,为了让学生能够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不确定性,我们亟需采用一种新的教育范式,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与学习控制权。然而,传统学校体系似乎对真正的范式转变和系统性变革具有强大的抵抗力。本文采用生态学的潘宁体系理论(Panarchy Theory,亦称为“泛体系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系统的韧性、适应性和变革能力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变革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如何实现这一范式转变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时代 课程 学生自主权 个性化学习 教育创新/变革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atGPT的“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1
作者 郝旺林 尹鸿飞 +1 位作者 杜京旗 赵君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86-188,共3页
探讨了融入Chat GPT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互动性和综合性,并突出应用性和个性化的“园林生态学”教学革新活动。旨在提升教学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个性化学习路径,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现代性,培养学生的创... 探讨了融入Chat GPT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注重互动性和综合性,并突出应用性和个性化的“园林生态学”教学革新活动。旨在提升教学互动性和参与度,增强个性化学习路径,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现代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为“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技术 园林生态学 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lb”学习循环理念的生态学“三元一体”育人体系构建
12
作者 姚允龙 张旭光 +2 位作者 孔石 张心语 王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肩负着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重任的生态学科教育体系,面临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困境。如何创新生态学科育人体系,培养生态学全面型人才成为关键。从生态学教育发展现状入手...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肩负着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重任的生态学科教育体系,面临无法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困境。如何创新生态学科育人体系,培养生态学全面型人才成为关键。从生态学教育发展现状入手,剖析生态学科所面临的人才培养问题,尝试将基于“Kolb”学习循环理念的“三元一体”育人体系应用于生态学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培养符合新时代的高质量生态学科人才。在教学实践中,以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验室为技术平台,构建以“多元技术整合、实践能力提升、生态思维培养以及师生互馈的全方位评价体系”四个环节为基本教学框架,形成以“奠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的应用、提升素质、教师与学生的自我反思”的学习模块。通过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营造了生动、自然、趣味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生态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lb”学习循环理念 生态学 “三元一体”育人体系 生态思维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13
作者 孙小霞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127-130,共4页
基于当前农林院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大国小农”的经营格局,该文提出更新教学理念,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实践知识图谱、产教基地、实验平台3大产学研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依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生产实... 基于当前农林院校生态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大国小农”的经营格局,该文提出更新教学理念,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实践知识图谱、产教基地、实验平台3大产学研教学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依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生产实际,教师组队分批带领学生深入农业基地调研,坚持问题、技能、成果导向设计教学研究项目,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基于项目团队运行、案例行动学习、多元价值共创机制开展实践教学,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产教融合 产学研合作 生态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
14
作者 吴则焰 储薇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8期125-128,共4页
为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且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生态学专业人才,本文对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行改革。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构建合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培结合等措施,建设优秀教师团队;遵循“有序展开、层次递进、合成系统”原... 为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备且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生态学专业人才,本文对该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行改革。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构建合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引培结合等措施,建设优秀教师团队;遵循“有序展开、层次递进、合成系统”原则,建成通识课、理论课、实践课3个层次的精品课程;构建“科技小院、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特派员”三位一体的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平台;鼓励学生扎根农村、扎根基层,通过实践—理论—实践,构建“两扎根、三段式、四善用”培养体系;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特色基地等,实现科教融合与多维驱动的协同培养。实践表明,该教学改革使得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服务乡村振兴的综合素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一流学科建设 乡村振兴 农业科技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驱动下水产养殖动物福利教学改革的协同创新——以《水域生态学》课程为例
15
作者 刘凯 张春晓 +1 位作者 黄良敏 李元跃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5-128,共4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水产养殖动物福利教育已成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关键突破口。以《水域生态学》课程为改革载体,系统剖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碎片化、实践锻炼缺失、学科交叉不足等核心问题,创新性构建“四维驱动”教...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水产养殖动物福利教育已成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农业人才的关键突破口。以《水域生态学》课程为改革载体,系统剖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体系碎片化、实践锻炼缺失、学科交叉不足等核心问题,创新性构建“四维驱动”教学改革模型。通过实施课程模块重构(理论进阶)、虚实场景融合(技术赋能)、跨学科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协同(能力整合)、三维评价体系(质量闭环)等策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结果表明,改革后学生动物福利知识掌握度提升29.8%(P<0.01),技术应用优秀率提升65.2%(P<0.01),伦理决策能力提升53.6%(P<0.05)。研究构建的“学科融通-虚实互嵌-产教协同”可持续教改范式,为水产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域生态学 水产动物福利 四维驱动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视域下的“西方气候正义话语”辨析
16
作者 苗旭琳 郇庆治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4,共11页
进入新世纪,一个带有浓郁“西方中心论”色彩、试图为欧美发达国家开脱义务责任并将全球气候治理责任“甩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西方气候正义话语”甚嚣尘上。它在简化或曲解发展中国家气候正义诉求的基础上对气候正义理念原则展开... 进入新世纪,一个带有浓郁“西方中心论”色彩、试图为欧美发达国家开脱义务责任并将全球气候治理责任“甩锅”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西方气候正义话语”甚嚣尘上。它在简化或曲解发展中国家气候正义诉求的基础上对气候正义理念原则展开重新诠释阐发,借助于“孤立主义方法”制造气候正义与社会正义间的对立,偏执于为气候应对中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进行辩解,突出或渲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责任,并配合以代际责任之名来转嫁责任,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正义观点立场发起了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分析方法及基本观点,不仅可以强有力地揭露这种貌似时尚话语的理论浅薄之处,重新规约气候正义理论在社会与生态双重向度上的伦理诉求,还可以对气候非正义的根源进行深层追问与追责,进而指明推进气候正义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正确方向,即指向并挑战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所决定的严重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环境)正义 历史责任 代际责任 现实责任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张滢 姜欣彤 王萍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95-1600,共6页
背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抑郁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女性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识别及干预中... 背景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且增长迅速,抑郁是老年人群常见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女性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的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多层次、全方位探讨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识别及干预中国女性老年人群的抑郁症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24年1月提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20年调查数据,选取≥60岁女性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n=4594)。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将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特征层、行为特征层、人际网络层、生活和工作条件层、政策环境层5个层面,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健康生态学模型。结果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8.06%(2208/459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OR=0.601,95%CI=0.449~0.804)、睡眠时间≥6 h(OR=0.561,95%CI=0.493~0.639)、对生活满意(OR=0.256,95%CI=0.199~0.330)、自评身体健康状况好(OR=0.459,95%CI=0.395~0.533)、城市户口(OR=0.717,95%CI=0.603~0.853)、对子女满意(OR=0.666,95%CI=0.472~0.940)、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OR=0.712,95%CI=0.582~0.871)、家庭收入>5万元(OR=0.822,95%CI=0.704~0.959)、所在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万~10万元(OR=0.841,95%CI=0.730~0.970)是中国女性老年人群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已失能(OR=1.786,95%CI=1.556~2.050)、患慢性病(OR=1.159,95%CI=1.014~1.324)、中部地区(OR=1.298,95%CI=1.107~1.522)和西部地区(OR=1.407,95%CI=1.183~1.675)是中国女性老年人群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个人特征层的年龄,行为特征层的睡眠时间、对生活满意度、自评身体健康情况、失能情况、慢性病情况,人际网络层的户口类型、对子女满意度、地理分布,生活和工作条件层的受教育情况、家庭收入,政策环境层的所在城市人均GDP。应从各个层面,针对重点人群,联合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少中国女性老年人群抑郁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健康生态学模型 老年人 女性 患病率 影响因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机关数字化转型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基于组织生态学的分析
18
作者 贺鹏皓 王会金 姚竹君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2-90,共9页
审计机关的数字化转型,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为支撑,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塑,从而提升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和审计价值的过程。本文以组织生态学为理论框架,系统梳理了世界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在战略规划、组织结构、技术运用... 审计机关的数字化转型,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为支撑,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重塑,从而提升审计效率、审计质量和审计价值的过程。本文以组织生态学为理论框架,系统梳理了世界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在战略规划、组织结构、技术运用、人员培养及文化塑造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经验。研究发现,审计机关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应用,更是组织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变革,需通过生态位重塑、平台化协同、技术创新、人才与组织互惠共生及数据驱动文化培育,来推动审计效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协同提升。基于中国国情,本文从实施“科技强审”战略、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组织体系、推进“金审工程”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审计“特种部队”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三立”数字文化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审计机关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机关 数字化转型 组织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考核中的薄弱环节与破解策略——基于恢复生态学的视角
19
作者 何峰 李婉婷 周义程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3,126,共8页
恢复生态学所蕴含的生态思维方式,为干部考核与生态学之间的双向耦合提供了新的契合点。从恢复生态学的独特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干部考核脆弱区所展现的脆弱性,主要体现为干部考核的静态化与体系割裂、趋同化与焦点模糊、松散... 恢复生态学所蕴含的生态思维方式,为干部考核与生态学之间的双向耦合提供了新的契合点。从恢复生态学的独特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干部考核脆弱区所展现的脆弱性,主要体现为干部考核的静态化与体系割裂、趋同化与焦点模糊、松散化与表层嵌入。为了破解干部考核脆弱区的脆弱性难题,亟待从建立“整体与动态”的考核生态体系、健全“多维与精准”的考核生态理念、构建“融合与发展”的考核生态模式等方面综合施策,从而进一步提升干部考核的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生态学 干部考核 脆弱区管理 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鱼类生物标志物在放射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20
作者 杜方旎 冯青靓 +1 位作者 原寒 曹少飞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2-1191,共10页
核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是全球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核电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核电站排放的核素对周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模式生物基因组同人类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并且对污染物十分敏感,常常被筛选出并应用于... 核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是全球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核电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到核电站排放的核素对周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模式生物基因组同人类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并且对污染物十分敏感,常常被筛选出并应用于污染物毒理效应和生态评估工作之中。其中,模式鱼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大量应用于以上研究中。该文阐述了生物标志物的定义及其应具备的特征。对不同种类的模式鱼类生物标志物进行总结分类,详述了其在分子层面、细胞组织和个体种群等不同层级上的毒理学效应。结合目前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讨论了亚生物标志物(分子、细胞等)和个体群体标志物在放射生态学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优缺点,强调了在环境监测中应考虑多层次标志物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而言,模式鱼类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广泛,但仍存在长期暴露的群体效应不明确、生物标志物随时间变化规律未知、环境中复合作用机理不明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应逐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推进其在放射性生态风险评估中的运用,为海洋核污染的环境评估和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鱼类 生物标志物 放射生态学 毒理效应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