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中国本土生态智慧的理念表达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杜香玉 周琼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7,共8页
“逆全球化”思潮使基于共同理念的全球生态治理策略出现“休克式”失效,推动了本土与传统生态理念的回归,中国本土传统的“天人合一”“仁爱万物”“以时发禁”等生态整体保护、生态和谐伦理、生态适时管理等理念,逐步得到国际环保社... “逆全球化”思潮使基于共同理念的全球生态治理策略出现“休克式”失效,推动了本土与传统生态理念的回归,中国本土传统的“天人合一”“仁爱万物”“以时发禁”等生态整体保护、生态和谐伦理、生态适时管理等理念,逐步得到国际环保社会的肯定与认同,是中国生态文明全球化进程中更应该被重视的理念,也是增强中国国际生态话语权、促进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转化的较好表达方式。在区域合作基础上拓宽全球生态治理合作路径,加强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并建立生态屏障,健全全球生物入侵联合防控及监督机制,既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的基础理论,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生态命运共同体 生态治理 逆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法哲学建构 被引量:5
2
作者 孙洪坤 孙少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2-139,共8页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论,将人类权利寄托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主张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又以动态视角分析:当前人类仍处于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状态中,需要有充足的物质资料保障,亦需要有美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两者存在交...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论,将人类权利寄托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主张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又以动态视角分析:当前人类仍处于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的状态中,需要有充足的物质资料保障,亦需要有美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两者存在交叉结合点。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建立在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平衡关系的双重法律关系之上,弥补了环境法理论应对生态灾难的不足之处,打破了现有环境法律规范仅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单一格局,拓展到人与自然生态平衡关系的领域。同时,调整传统法律价值原则、拓展生态环境法律规范制度,开创基于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人类—生态关系模式,以建构全新的生态法哲学理论为人类永续发展目标的达成注入东方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 生态法哲学 人类—生态关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拓新 被引量:34
3
作者 高惠珠 赵建芬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3,共6页
文章追溯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发端,立基于马克思原著,分析阐释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三大历史唯物主义特征:第一,马克思指出共同体之形成源于人的以劳动为基础的存在方式;第二,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指明了个人发展与... 文章追溯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发端,立基于马克思原著,分析阐释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三大历史唯物主义特征:第一,马克思指出共同体之形成源于人的以劳动为基础的存在方式;第二,从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指明了个人发展与共同体的关系;第三,"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主张的理想共同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利益的交合程度,是决定共同体形态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以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为重要内容、以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技术基础、以合作共赢为全球治理原则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拓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内涵、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8,共8页
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边疆地区探索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立足于边疆地区的现实生态问题,紧紧围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使命,可通过现代化的制度和手段克... 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边疆地区探索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立足于边疆地区的现实生态问题,紧紧围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使命,可通过现代化的制度和手段克服传统治理模式的弊端并提升生态治理效能。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复杂性在于需处理好安全与稳定、边疆与周边、发展与保护等多对关系。近年来边疆生态治理工作虽已取得重要成绩,但在治理思路、治理内容和治理策略的现代化转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针对当前治理中存在不足,边疆生态治理现代化要在体系优化、观念转换、机制构建和内容提升等方面进一步拓展,持续提升边疆地区生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探索形成具有边疆特色的治理方式,为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边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生态治理 现代化 生态命运共同体 民族生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问题历史展演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创新
5
作者 张成恩 岳天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19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经历了由城市到乡村、工业发达国家到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体系到人类社会的非正义圈层性延展。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术横空出世,宣扬“生态资本化”将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 19世纪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经历了由城市到乡村、工业发达国家到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体系到人类社会的非正义圈层性延展。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术横空出世,宣扬“生态资本化”将带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但从本质上看,毋宁说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术企图通过资本僭越、权力制衡、文化渗透维护特定地区与特殊人群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绿色发展的社会协同、因地制宜的区域统筹、文化驱动的思想融合,创制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自然环境及其资源保护与治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幸免于全球生态愈发脆弱这一事实,为此“,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弘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方法,为全球走向生态正义奏响时代最强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新自由主义生态治理术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态伦理反思 被引量:7
6
作者 余达淮 张文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7,I0002,I0003,共10页
新冠肺炎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检视了国家生态治理效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样态及人类生存根基的反思,触及国家生态治理的核心问题。尊重和关怀生命、不伤害动植物、负责任等道德诉求在危机解决过程中的价值愈发凸显。应改变人类中心主... 新冠肺炎疫情在某种程度上检视了国家生态治理效能,引发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样态及人类生存根基的反思,触及国家生态治理的核心问题。尊重和关怀生命、不伤害动植物、负责任等道德诉求在危机解决过程中的价值愈发凸显。应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树立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建立人对自然界的无限责任。为战胜疫情,要坚持共同体原则、利他主义原则、节制克己原则、终极关怀原则,要倡导新型生态伦理,尊重人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生态命运共同体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价值
7
作者 周光迅 杨梦芸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1,共7页
随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张,资本内在逻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在全球范围显现出来,许多国家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诸多抗拒性反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破狭隘的国家和地区生态利益,倡导全人类一起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为发展中国家... 随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张,资本内在逻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在全球范围显现出来,许多国家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诸多抗拒性反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破狭隘的国家和地区生态利益,倡导全人类一起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生态环境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思路,为建立新的世界经济发展和生态格局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树立了中国榜样,也为创立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治理 中国智慧 生态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