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类非线性生态动力系统的持久性
1
作者
万新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45-450,共6页
考虑一类由常微分方程所描述的两种群捕食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其中被捕食者能在两个块地之间扩散,并且一个块地是它的避难所,捕食者被限制在另一块地上.讨论了系统的持久性,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全局稳定性,获得了系统持久与一致...
考虑一类由常微分方程所描述的两种群捕食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其中被捕食者能在两个块地之间扩散,并且一个块地是它的避难所,捕食者被限制在另一块地上.讨论了系统的持久性,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全局稳定性,获得了系统持久与一致持久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生态
学
持久性
捕食
生态动力系统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类三维生态动力系统的Hopf分支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云华
袁晓凤
刘世泽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7,共8页
考虑一类具偏食习惯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模型.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 Hopf分支理论讨论并证明了该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Hopf分支,得到中心流形、小振幅空间周期解的渐近表达式,同时给出了周期解稳定性判据.
关键词
中心流形
HOPF分支
周期解
三维
生态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数学教育意义下的“生长”
被引量:
12
3
作者
葛军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共4页
承继杜威关于“教育即生长”思维下的若干成果,依据现实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流变,拓展原有“生长的生物性”意义,赋予它在人的发展中,在成人、成才的数学教育领域内更具有深刻的活力意义,即数学教育意义下的生长就是以文化(优秀文化...
承继杜威关于“教育即生长”思维下的若干成果,依据现实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流变,拓展原有“生长的生物性”意义,赋予它在人的发展中,在成人、成才的数学教育领域内更具有深刻的活力意义,即数学教育意义下的生长就是以文化(优秀文化)为培养基,在文化培养基上形成的具有优化选择倾向的自然向上的态势。它是由二元基本因子——角度与高度耦合而呈现的状态。当今生长数学教育是由二元基本因子——角度与高度耦合而构成了时空中的生态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文化培养基
二元基本因子
“三基”内核
生态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类非线性生态动力系统的持久性
1
作者
万新敏
机构
空军雷达学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45-450,共6页
文摘
考虑一类由常微分方程所描述的两种群捕食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其中被捕食者能在两个块地之间扩散,并且一个块地是它的避难所,捕食者被限制在另一块地上.讨论了系统的持久性,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全局稳定性,获得了系统持久与一致持久的条件.
关键词
数学
生态
学
持久性
捕食
生态动力系统
非线性
Keywords
patch
persistence
uniform persistence
global stability
分类号
Q141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类三维生态动力系统的Hopf分支
被引量:
1
2
作者
吴云华
袁晓凤
刘世泽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所数理室
出处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7,共8页
文摘
考虑一类具偏食习惯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模型.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 Hopf分支理论讨论并证明了该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Hopf分支,得到中心流形、小振幅空间周期解的渐近表达式,同时给出了周期解稳定性判据.
关键词
中心流形
HOPF分支
周期解
三维
生态动力系统
Keywords
Center manifold, Hopf bifurcation, Periodic solution
分类号
Q141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数学教育意义下的“生长”
被引量:
12
3
作者
葛军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出处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共4页
文摘
承继杜威关于“教育即生长”思维下的若干成果,依据现实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流变,拓展原有“生长的生物性”意义,赋予它在人的发展中,在成人、成才的数学教育领域内更具有深刻的活力意义,即数学教育意义下的生长就是以文化(优秀文化)为培养基,在文化培养基上形成的具有优化选择倾向的自然向上的态势。它是由二元基本因子——角度与高度耦合而呈现的状态。当今生长数学教育是由二元基本因子——角度与高度耦合而构成了时空中的生态动力系统。
关键词
生长
文化培养基
二元基本因子
“三基”内核
生态动力系统
Keywords
growth
culture medium
two basic factors
tri-core
ecological dynamic system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类非线性生态动力系统的持久性
万新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类三维生态动力系统的Hopf分支
吴云华
袁晓凤
刘世泽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数学教育意义下的“生长”
葛军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