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1
作者 郜国明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8期5-10,共6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多年来,在水利部、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领导下,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一代代水保人扎根黄土大地,接续奋斗,默默奉献。目前,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曾经沟壑纵横、黄土满坡,现在满眼绿色、生机盎然,为保障黄河安澜作出了重要贡献。介绍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机构沿革、发展历程和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等,总结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试验观测和科学研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淤地坝坝系安全运用管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六方面工作开展情况。未来将积极探索实践,砥砺奋进、久久为功,推动流域保护治理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展示新气象,推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再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地区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 面向重大国家战略 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推介
2
作者 肖培青 焦鹏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I0001-I0004,共4页
一、实验室简介“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2月由水利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原名“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21年1月经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改革重组... 一、实验室简介“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2月由水利部批准成立,依托单位为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实验室原名“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2021年1月经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改革重组后正式更名为“水利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肖培青正高级工程师(二级),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崔鹏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实验室 水土保持 黄河水利委员会 黄土高原 实验室简介 水土流失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 实验室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高质量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蕾 王凯博 +2 位作者 汪晓珍 李继伟 上官周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F0002,共8页
水土保持是新时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核心,在保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黄土高原地区自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以来,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等成绩斐然.基于长期监测及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等研究基础,分析了黄土高原水... 水土保持是新时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核心,在保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黄土高原地区自实施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以来,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等成绩斐然.基于长期监测及生态系统关键过程等研究基础,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成效,剖析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脆弱的生态环境仍未根本改变、生态系统稳定性仍面临巨大挑战、灾害风险依然较为严重、水土保持监管水平薄弱等方面.据此,从该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未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治理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4
作者 梁宗锁 左长清 焦巨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生态修复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可利用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能力,在人口密度较小的范围内开展封禁加补植的措施,加快西部植被恢复、生态重建和水土流失的控制。对生态修复的概念、内涵及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黄土高... 生态修复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可利用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能力,在人口密度较小的范围内开展封禁加补植的措施,加快西部植被恢复、生态重建和水土流失的控制。对生态修复的概念、内涵及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应遵循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采取"一退(退耕农田)、二封(封禁)、三改造(人工补植)"的方法,可以减少工作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不大面积动土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青峰 王九军 +1 位作者 田鹏 雷金银 《陕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6期58-60,共3页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综合调查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及生态 退化的现状,以恢复生态学、土壤侵蚀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提 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内容、模式。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潜力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董雨亭 黄成志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4年第5期25-28,共4页
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分析了黄土高原实施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从生态脆弱性、植被生产潜力、气候资源潜力、粮食农产品自给潜力等方面探讨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潜力 ,进而提出了实施生态修复的对策 :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分析了黄土高原实施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从生态脆弱性、植被生产潜力、气候资源潜力、粮食农产品自给潜力等方面探讨了黄土高原生态修复潜力 ,进而提出了实施生态修复的对策 :首先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干扰和侵害 ,充分利用生态自我恢复能力 ,提高植被覆盖度 ,同时加强相应的配套措施 ,植被恢复才能稳定长久。注重自然修复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人工促进生态修复 ,缩短修复周期。充分考虑黄土高原社会经济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多样性 ,根据各类型水土流失及生态退化区的具体特点 ,因地制宜地确定修复措施。水土保持科研院所应加强生态修复的基础研究工作 ,为大面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是制定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和措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潜力 对策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助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信息化监管
7
作者 林英春 朱鹏帅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特点,成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领域... 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特点,成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领域的新宠。该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基础,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信息化监管应用的实践意义,并提出了信息化助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信息化监管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中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研究
8
作者 柏育材 褚国红 +1 位作者 毛海亮 唐又林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2期61-63,共3页
随着全球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以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为例,对其水土保持中运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农业生态修复重要性的阐述,对具体技术应用要点进行概括总结,之后结合具体案例,对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运用效果进行详... 随着全球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以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为例,对其水土保持中运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农业生态修复重要性的阐述,对具体技术应用要点进行概括总结,之后结合具体案例,对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运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结果表明,通过对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农业生态修复 技术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冬草种植对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协同效应
9
作者 李雅茹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5年第5期166-168,共3页
麦冬草在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中展现出显著协同效应,通过根茎结构增强土壤稳定性,冠层调控降雨径流。水平梯度配置与复合种植及根系固土与微地形集成三种技术体系的应用,优化了坡面径流控制与土壤改良及水文调控。麦冬草可促进植... 麦冬草在小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中展现出显著协同效应,通过根茎结构增强土壤稳定性,冠层调控降雨径流。水平梯度配置与复合种植及根系固土与微地形集成三种技术体系的应用,优化了坡面径流控制与土壤改良及水文调控。麦冬草可促进植被群落演替,驱动土壤-植被-水文良性循环,并通过药用价值与生态景观实现经济生态双效益,其多功能特性为小流域治理提供了可持续技术路径,可为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草 小流域治理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康玲玲 王云 +1 位作者 王云璋 魏义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98-200,共3页
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改善了试区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和林草植被盖度 ,改善了局地气候 ,减少了自然灾害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生态效益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土壤理化性质 盖度 土壤肥力 林草植被 改善 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估算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锋刚 蔡焕杰 +2 位作者 孟毅 田永宏 王宏兴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0-784,共5页
立足于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内涵,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框架,以黄山高原地区泾河流域为例,估算其1970-1996年水土保持年生态环境用水... 立足于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探讨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内涵,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框架,以黄山高原地区泾河流域为例,估算其1970-1996年水土保持年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536 8亿m3。研究成果丰富了生态环境用水量的理论研究,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用水量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态优先的观点搞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景发 张绒君 冉大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在植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这就是必须树立起生态优先的观点 ,因地制宜 ,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 植被建设 生态优先观点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申元村 杨勤业 +1 位作者 景可 许炯心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共2页
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也是西部开发的关键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治理程度低,治理速度慢。在分析了其原因后认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确立自然观的科学理念,治理的战略目标应是有限的和分阶段的... 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也是西部开发的关键区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效治理程度低,治理速度慢。在分析了其原因后认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确立自然观的科学理念,治理的战略目标应是有限的和分阶段的。提出了加快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工矿城镇水土保持型生态环境调控研究—以大柳塔镇区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成基 宋保平 甘枝茂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31,共7页
通过对大柳塔镇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分析 ,揭示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系统中的矛盾 ,探讨了系统调控的思路 ,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工矿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应建立在水土保持的基础上 ,建立了大柳塔镇区生态环境治理的调控模式。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调控模式 黄土高原 工矿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耗水量宏观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建华 李雪梅 王志勇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1-22,共2页
黄土高原地区水利水土保持工程现状减少入黄泥沙约3亿t,减少入黄水量约10亿m3。通过按径流组成分析、水土保持规划措施预估、减沙目标分析等,黄土高原地区2010、2030和2050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需耗水约为20亿、40亿和50亿m3。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上官周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的科学考察,在该地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与治理实践认识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总结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即: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基...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安全的科学考察,在该地区水土保持科技成果与治理实践认识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现状进行评价,总结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即:不能急功近利,必须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基本农田建设是治黄减沙、促进稳定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群众生活的一项关键措施;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强化机制创新,不断创新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政策机制和组织形式。在考虑黄土高原资源与经济现状条件下,提出当前5个方面的发展思路: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基本思路;遵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生态效益优先的理念;必须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封育保护,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城镇体系规划,促进城镇建设快速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发展战略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对策 被引量:5
17
作者 代亚丽 温铁民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年第4期39-41,共3页
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对策。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18
作者 蒋旭光 《水利经济》 1999年第2期2-5,13,共5页
反思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严重的洪涝灾害,可以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即是要切实加强江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 反思1998年长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严重的洪涝灾害,可以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即是要切实加强江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防御旱涝等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治理 治理开发 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效益 股份合作制 生态 《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与黄土高原的治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宗凡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5年第4期38-43,共6页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与黄土高原的治理卢宗凡(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1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水土保持为主要手段,以建设良性生态经... 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建设与黄土高原的治理卢宗凡(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1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以水土保持为主要手段,以建设良性生态经济系统为中心,形成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推进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月鲁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5,共3页
科学推进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就是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求出发,科学、系统、全面地统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阶段和环节,坚持科学思维、科学治理、科学管理,以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 科学推进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就是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需求出发,科学、系统、全面地统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阶段和环节,坚持科学思维、科学治理、科学管理,以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为手段,推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快速、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在水土保持理念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存与发展“双赢”的思想;在水土保持方略上,坚持“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在治理的战略布局上,坚持以多沙粗沙区为重点,集中突破;在治理措施安排上,坚持把淤地坝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重视生态自我修复;在管理决策上,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的理念、程序、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