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4篇文章
< 1 2 2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常态下对桑植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德福 向延才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1期316-318,共3页
结合桑植县生态保护与发展现状以及建设背景,分析了发展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本发展策略和建设方案,以期促进该县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新常态 挑战 策略 湖南桑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减排增效”效应研究
2
作者 孟望生 黄芯 李丁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共10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减污降碳的同时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减排增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一种区位导向型环境治理创新形式,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生态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减污降碳的同时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减排增效”。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一种区位导向型环境治理创新形式,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设立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2年黄河流域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交错双重差分法探究其对“减排增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政策有效实现了减污降碳和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即具有显著的“减排增效”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提高公民环保关注度予以实现;在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城市和上游城市政策的“减排”效果更明显,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的城市和中下游城市政策的“增效”效果更明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政策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能够产生“减排增效”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减污降碳 能源利用效率 交错双重差分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保护古树名木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
作者 王晔平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5期28-30,共3页
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被称为“活化石”“绿色文物”,是宝贵的物种资源,具有重要的... 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被称为“活化石”“绿色文物”,是宝贵的物种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为了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1月3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5年1月25日发布,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让古树名木迎来了法治保护的春天,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石 古树 保护条例 生态文明建设 历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财政分权视角
4
作者 唐勇军 李晓哲 罗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8,共10页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中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中国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以2011~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这一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而降低;(3)进一步分析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企业和大规模企业中更显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主要是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企业转型、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全要素生产率 财政分权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异质性分析 中介机制 融资约束 企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5
作者 刘伟 白萍萍 张金磊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8-79,共2页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确保民众福祉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确保民众福祉安全至关重要,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管理不当,就可能导致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为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如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监管;2)增强环保意识;3)配备完善的生态环保设施;4)加强对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5)提升公众环保意识;6)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监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护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减少污染企业进入了吗?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小洪 徐怡然 陈浩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7,52,共20页
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1640个县级行... 从理论构建到实践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文章基于2009—2020年中国1640个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批作为准自然实验,在分析政策背景及其影响污染企业进入的理论机制基础上,采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了成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对污染企业进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成立显著抑制了当地污染企业的进入,且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显著。同时,环境规制和财政支出结构会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成立对污染企业进入的抑制作用;政策效果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数字乡村指数较高、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作用效果更显著。此外,政策的实施带来了PM2.5及碳排放的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专业技术服务业企业进入的增加,同时也对部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入产生了冲击。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应科学有序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试点政策实行范围,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禀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污染企业进入 多时点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渡口大桥建设对安徽利辛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影响与保护措施
7
作者 车磊 《吉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20-24,共5页
利辛县邵渡口大桥的建设对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邵渡口大桥和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桥梁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湿地公园的生态影响,阐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为今后湿地公园开展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 利辛县邵渡口大桥的建设对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邵渡口大桥和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桥梁施工期和运营期对湿地公园的生态影响,阐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为今后湿地公园开展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建设 湿地公园 生态影响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模式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红杰 宋永会 +3 位作者 吕纯剑 彭剑峰 李蕊 于会彬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对辽河流域水生态、社会经济和自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制约辽河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区域内生态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建设生态恢复与生态功能提高、污染阻控与水环境改善、... 在对辽河流域水生态、社会经济和自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制约辽河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区域内生态环境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建设生态恢复与生态功能提高、污染阻控与水环境改善、湿地公园与区域性休闲旅游度假、人居环境改善与河流城市景观建设、生态高值农业与新农村建设5种模式生态示范区。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可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可为全面建设生态经济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良好、社会稳定和谐、生态文化繁荣的生态辽河提供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保护 生态示范区 建设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对策
9
作者 隆丽梅 《南方农业》 2025年第8期207-209,共3页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当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为加强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分析该保护区...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在当地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为加强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分析该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存在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矛盾,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失衡,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矛盾,保护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机构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协调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优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促进生态保护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机构、加强人才培养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 重要性 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路径——以榆林市定边县为例
10
作者 王继平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期52-54,共3页
该文以榆林市定边县南部山区为例,首先介绍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建设的意义,然后探究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最后论述了定边县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举措,以期为山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该文以榆林市定边县南部山区为例,首先介绍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建设的意义,然后探究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径,最后论述了定边县进行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举措,以期为山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林业 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协调发展 定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专栏征稿启事
11
《宁夏农林科技》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探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和决策方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宁夏农林科技》拟于2025年第8期开设专栏“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现面向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诚征优秀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建设现状与优化路径
12
作者 杨旭龙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力量。该文首先介绍了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与演变历程,紧接着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现状,包括公众参与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影响公众参与...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参与已成为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力量。该文首先介绍了公众参与机制的构成与演变历程,紧接着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设现状,包括公众参与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明确了影响公众参与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公众参与机制的优化路径,旨在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机制 建设现状 优化路径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湿地保护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措施
13
作者 张学伟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1期247-249,共3页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污染问题加剧,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丧失。从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净化等方面,论述了湿地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如...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污染问题加剧,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丧失。从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净化等方面,论述了湿地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了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湿地退化、污染、生态功能损失和管理政策不完善。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湿地保护区的设立与管理、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等措施。通过研究湿地保护措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和稳定,促进社会和湿地环境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生态建设 环境修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市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思路探析
14
作者 翟光耀 马蓓莉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进程中,而在这种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就必须要加大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进程中,而在这种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更好的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就必须要加大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临沂市的发展进程中,应当在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展开合理建设。因此,文章首先对临沂市自然资源条件深入分析;其次,对临沂市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建设规划的具体思路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提出临沂水系洗林业生态保护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沂市 水系林业生态保护体系 建设规划 具体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衔接策略
15
作者 吴琼 陈丽娜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8期48-50,共3页
我国农村土地面积广阔,人口数量众多,但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城市。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实现农村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效衔接,该文首先探讨了农... 我国农村土地面积广阔,人口数量众多,但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滞后于城市。作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构成要素,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实现农村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有效衔接,该文首先探讨了农村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内涵和关系,其次分析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最后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衔接策略,旨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利用 环境保护 衔接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中的运用
16
作者 席小文 《现代园艺》 2025年第8期159-161,共3页
探讨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中的应用,特别是北斗林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北斗林业终端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四横三纵”式的云服务体系结构,平台实现了高效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应用,为林业管理者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 探讨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中的应用,特别是北斗林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北斗林业终端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四横三纵”式的云服务体系结构,平台实现了高效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应用,为林业管理者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北斗林业终端则通过集成高精度定位、实时通信、数据采集功能,显著提升了林业巡护管理效率。旨在为新技术手段在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现代林业生态 建设保护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呼伦贝尔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综合示范区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章力建 朱立博 胡育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根据呼伦贝尔草原的条件和优势,建立草原保护与建设综合示范区,集成现有的人才、项目、资金、研究成果等资源,用集成创新的途径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长效机制,带动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步伐。
关键词 综合示范区 集成创新 生态保护建设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策略
18
作者 崔秀杰 王德刚 郭韫锋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76-178,共3页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低碳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管护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焦点。森林资源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不仅面对森林资源还要面对保护区内其它物种,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发展。提...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低碳发展理念下,森林资源管护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焦点。森林资源管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自然保护区森林管护工作不仅面对森林资源还要面对保护区内其它物种,保持其生物多样性发展。提高森林管护水平可以直接起到稳定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 森林管护 生态环境建设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策略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9
作者 谭灿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稳步推进,已实现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和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有效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稳步推进,已实现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和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但是,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开发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仍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有效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稳定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此,简要探讨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高效植被恢复技术、智能化监测与管理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基因工程策略,对这些问题予以全面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创新措施,以期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可持续发展 天然林保护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结合研究
20
作者 唐丽琼 《河北农机》 2025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增产和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以保障粮食安全,但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新的挑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增产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但尚缺乏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针对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结合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结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建设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协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