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在辽西北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辅强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8年第4期45-47,共3页
在辽西北地区,除了特殊的气候、地形地貌外,人为扰动也是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垦殖与开发,粗放的经营与管理使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若通过必要的产业引领,实施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不仅能够有效的减控水土流失,... 在辽西北地区,除了特殊的气候、地形地貌外,人为扰动也是引发或加剧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垦殖与开发,粗放的经营与管理使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若通过必要的产业引领,实施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不仅能够有效的减控水土流失,也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促成生态受损型开发向生态可持续型经营的转变。本文就辽西北地区现有的生态产业型水土保持模式的适用对象、关键点、措施配置等展开分析,并以典型小流域为例研究其作用机理及效益,目的在于为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措施布局及产业化经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型 水土保持 辽西北 水土流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服务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谭伟文 文礼章 黄明元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136,共5页
在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和生态型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型产业集群生态服务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比较,以及对生态型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的分析,明晰了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内容,确定了其评价方法,... 在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和生态型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型产业集群生态服务功能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的比较,以及对生态型产业集群内部结构的分析,明晰了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服务功能内容,确定了其评价方法,初步构建了其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等绝对指标和生态经济价值比等相对指标,并确定了计算方法、相关二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没有明确的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空白,为分析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经济效益提供了定量化的工具,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集群 生态服务功能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经济效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型第三产业发展探讨——以江苏省吴县市、邗江县、邳州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盛静芬 邹欣庆 葛晨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08,共5页
文中分析了在区域城市化水平初级阶段选择以生活服务基础性第三产业 ,在加速发展阶段选择生产服务性行业 ,在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 ,选择新兴技术服务行业不断升级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以江苏省吴县市、邗江县、邳州市三个不同经济水平的... 文中分析了在区域城市化水平初级阶段选择以生活服务基础性第三产业 ,在加速发展阶段选择生产服务性行业 ,在城市化稳定发展阶段 ,选择新兴技术服务行业不断升级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以江苏省吴县市、邗江县、邳州市三个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为例做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示范区 城市化水平 生态第三产业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生态型产业集群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荻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126-128,共3页
本文以复杂网络结构理论为基础,首先将生态型产业集群划分为规则网络型、小世界型和随机网络型,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禀赋、区域环境和政治环境三维度构建起生态型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的六因... 本文以复杂网络结构理论为基础,首先将生态型产业集群划分为规则网络型、小世界型和随机网络型,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禀赋、区域环境和政治环境三维度构建起生态型产业集群模式选择的六因子影响因素集,并对模式选择的条件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业集群 模式选择 复杂网络结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产业集群的半封闭性及其生态足迹分析
5
作者 黄明元 邹冬生 谭伟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107,共4页
文章对生态型产业集群是一个内循环的闭合系统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生态型产业集群应该是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经济生态系统。对于半封闭半开放的经济生态系统就存在生态补偿问题,最后提出了生态型产业集群的生态足迹分析思路。
关键词 生态产业集群 半封闭性 生态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生态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6
作者 吴涵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2期125-127,共3页
笔者以生态视角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我国农村生态型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了目前农村生态型产业融合发展遇到的困境,并从发展机制、发展要素、发展结构和发展体系四方面对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态型融合发展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产业 融合发展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生态化:演进机理与路径 被引量:13
7
作者 吕明元 陈维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53,共8页
本文创新性地从经济学角度概括了产业结构生态化的理论内涵、演进机理和路径,根据产业结构的刚性特征将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演进路径分为强生态化和弱生态化两个维度。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从粗放型产业结构向生态型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通过不... 本文创新性地从经济学角度概括了产业结构生态化的理论内涵、演进机理和路径,根据产业结构的刚性特征将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演进路径分为强生态化和弱生态化两个维度。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从粗放型产业结构向生态型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通过不同生态绩效水平产业的交替发展、产业间生态关联程度和协调能力的提高,促进生态要素在产业间合理配置与流动,提高生态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现阶段,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权衡、技术水平与成本约束的经济"新常态"条件下,我们认为沿着弱生态化路径的结构调整是应对这些矛盾的可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生态 生态产业结构 生态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8
作者 罗开新 《绿色大世界》 2000年第3期40-41,共2页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富民是根本的目标。如何使资源增量,经济增长,林农增收,林业后劲增强,关键还在于壮大支柱产业,兴办龙头企业。湖北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不仅是石首市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石首市最大的龙头企业。吉象公司从诞生...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富民是根本的目标。如何使资源增量,经济增长,林农增收,林业后劲增强,关键还在于壮大支柱产业,兴办龙头企业。湖北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不仅是石首市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石首市最大的龙头企业。吉象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技术设备世界一流,生产规模全国第一,森工产业居全省第一,单个项目利用外资金额居全省县市第一等'四个第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工企业 龙头企业 生态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农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4
9
作者 李文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3,共3页
阐述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特点、取得的主要成效与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并提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策略。
关键词 中国 生态农业 发展策略 规模 层次 生态产业 组织管理体系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生态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勇 姚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
从内涵上看,生态效率化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的“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就必须追求生态效率,采取措施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率,发... 从内涵上看,生态效率化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的“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就必须追求生态效率,采取措施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率,发展生态效率型农工一体化产业,培育生态效率型农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循环农业 生态效率农工一体化产业 生态效率农户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与对策研究——以广东韶关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忠龙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2,12,共3页
"内发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特质,将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实现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地处广东省欠发达山区的韶关,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大部分地区都被列入了国家级或省级生态发展区。选... "内发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特质,将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实现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地处广东省欠发达山区的韶关,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大部分地区都被列入了国家级或省级生态发展区。选择内发式发展模式,必将有力促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在韶关的顺利实施,同时,对于欠发达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山区 生态文明 内发式发展 主体功能区 生态产业集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设计——以简阳南冲堰示范园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鲍玉海 殷燕利 +2 位作者 秦伟 陈尚书 贺秀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8-154,共7页
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规划理论和规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提高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技术水平和建设质量,亟需开展园区建设规划技术体系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 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规划理论和规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提高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技术水平和建设质量,亟需开展园区建设规划技术体系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相关文件,结合四川省典型园区规划实践,探讨了园区规划设计中的有关技术要点。针对园区规划实际工作中未形成统一和系统的技术路线的现状,本文阐述了园区建设规划的设计思路,明确了规划应涵盖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并以简阳市南冲堰示范园区规划为例,介绍了基础条件分析、规划范围与功能分区划定、建设内容与进度部署安排等方面的规划成果。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编制应满足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本要求,可按照园址踏勘遴选、数据资料获取、目标定位确立、边界分区划定、内容布局设计、投资进度安排、保障措施制定、文本图件编绘的工作步骤和技术思路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规划 生态产业型 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