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生态亚区土壤和气候对浓香型烤烟光合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宏建
王发勇
+3 位作者
罗静
陈永明
叶卫国
陈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目的】探讨主要生态因子对浓香型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风格特征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粤烟97’为材料,利用南雄烟区帽子峰和古市生态亚区生态条件与地域的微观差异,在2个生态亚区之间互相置换相同质地土壤,设置4个处理,研...
【目的】探讨主要生态因子对浓香型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风格特征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粤烟97’为材料,利用南雄烟区帽子峰和古市生态亚区生态条件与地域的微观差异,在2个生态亚区之间互相置换相同质地土壤,设置4个处理,研究不同生态亚区土壤和气候因子对烟叶光合作用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的影响。【结果】移栽50 d时,帽子峰土壤置换到古市(T1处理)后种植的烤烟的净光合速率比古市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T2处理)下种植的烤烟高3.66%;中部叶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分别降低5.74%、4.77%和10.73%,烟碱、K+和总氮含量分别提高6.49%、11.07%和11.34%。同时,古市土壤置换到帽子峰(T3处理)后种植的烤烟的净光合速率比帽子峰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T4处理)下种植的烤烟高1.81%;中部叶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分别降低10.02%和13.14%,淀粉含量提高9.30%。气候对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淀粉含量,氮碱比,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土壤与气候互作对还原糖、烟碱、总氮和淀粉含量,氮碱比及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土壤仅对K+和总氮含量及糖碱比有显著影响。【结论】气候是浓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形成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尤其是伸根期与旺长期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其次是土壤与气候互作,土壤因子的影响最小。古市的气候条件更适合浓香型优质烟叶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烤烟
生态亚区
土壤
气候
光合特性
化学成分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郭年冬
李恒哲
+2 位作者
李超
陈召亚
许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73-1480,共8页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亚区空间尺度,将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亚区,应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模型,对环京津地区73个县(市)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亚区空间尺度,将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亚区,应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模型,对环京津地区73个县(市)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进行了计算,并从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亚区、县(市)3个空间尺度分析了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的优先领域。结果表明: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优先级总体较高,且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明显高于中东部及东南部平原地区。不同生态亚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不大;而不同县(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明显,最低的涞水县为2 440元·hm?2,最高的滦南县达10 060元·hm?2。各生态亚区中坝上高原草原与农业生态亚区、永定河上游间山盆地林农草生态亚区、冀北及燕山山地落叶阔叶林生态亚区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各县(市)中位于研究区北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9个县(市)的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而位于东部及南部地区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等49个县(市)应率先支付生态补偿。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经济补偿强度模型相比,量化了区域间生态补偿的迫切程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环京津地区生态经济关系,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高持续效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京津地
区
生态亚区
区
域
生态
补偿
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
补偿优先级(EC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大豆种质资源生育期性状的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傅蒙蒙
王燕平
+11 位作者
任海祥
王德亮
包荣军
杨兴勇
田中艳
傅连舜
程延喜
苏江顺
孙宾成
杜维广
赵团结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1-549,共9页
生育期是大豆重要的生态性状,为明确东北大豆生育期性状的生态特性,搜集东北地区代表性品种361份,于2012-2014年在东北地区9个代表性地点进行生育期试验。结果表明:(1)将东北地区按熟期和生态条件划分为4个亚区。第一亚区包括以北安...
生育期是大豆重要的生态性状,为明确东北大豆生育期性状的生态特性,搜集东北地区代表性品种361份,于2012-2014年在东北地区9个代表性地点进行生育期试验。结果表明:(1)将东北地区按熟期和生态条件划分为4个亚区。第一亚区包括以北安、扎兰屯为代表的黑龙江、内蒙古北部地区,该地区积温偏低,5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成熟(初霜),主要适合MG 000、MG 00熟期组;第二亚区包括以克山、佳木斯、牡丹江、长春为代表的黑龙江中南部至吉林省长春等地,该地区气候适宜,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成熟(初霜),主要适合MG 0、MGⅠ熟期组;第三亚区包括以白城、大庆为代表的黑龙江省西南部、吉林省东北部降水量低的地区,播种从4月下旬至5月上旬,9月中下旬成熟(初霜),适合MG 0、MGⅠ熟期组;第四亚区包括以铁岭为代表的辽宁省大部分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初霜),主要适合MGⅡ和MGⅢ熟期组。(2)明确了各熟期组大豆的生态特征。MG 000和MG00熟期组主要分布在第一生态亚区,在当地生长季节内正常成熟,在其他亚区生育前期、后期略有缩短、提前成熟,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生长季节。MG 0和MGⅠ熟期组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生态亚区,在当地生长季节内正常成熟,在第一亚区比当地品种晚20~30 d、前期晚7~10 d,在第四生态亚区比当地品种早10~20 d、前期早3~5 d,不适合在这些地区种植。MGⅡ、MGⅢ熟期组仅在第四生态亚区正常成熟,部分品种可以在第二、三生态亚区成熟,生育前期在第二、三亚区比当地品种晚约10 d、在第一亚区晚约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生育期性状
遗传变异
生态
特征
生态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生态亚区土壤和气候对浓香型烤烟光合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宏建
王发勇
罗静
陈永明
叶卫国
陈建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
广东省烟草公司南雄市公司
广东省烟草南雄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基金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粤烟科[2011]28号
201101)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粤烟工05XM-QK[2015]-003)
文摘
【目的】探讨主要生态因子对浓香型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风格特征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粤烟97’为材料,利用南雄烟区帽子峰和古市生态亚区生态条件与地域的微观差异,在2个生态亚区之间互相置换相同质地土壤,设置4个处理,研究不同生态亚区土壤和气候因子对烟叶光合作用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的影响。【结果】移栽50 d时,帽子峰土壤置换到古市(T1处理)后种植的烤烟的净光合速率比古市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T2处理)下种植的烤烟高3.66%;中部叶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分别降低5.74%、4.77%和10.73%,烟碱、K+和总氮含量分别提高6.49%、11.07%和11.34%。同时,古市土壤置换到帽子峰(T3处理)后种植的烤烟的净光合速率比帽子峰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T4处理)下种植的烤烟高1.81%;中部叶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分别降低10.02%和13.14%,淀粉含量提高9.30%。气候对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淀粉含量,氮碱比,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有显著影响;土壤与气候互作对还原糖、烟碱、总氮和淀粉含量,氮碱比及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土壤仅对K+和总氮含量及糖碱比有显著影响。【结论】气候是浓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形成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尤其是伸根期与旺长期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其次是土壤与气候互作,土壤因子的影响最小。古市的气候条件更适合浓香型优质烟叶的生产。
关键词
浓香型烤烟
生态亚区
土壤
气候
光合特性
化学成分
协调性
Keywords
strong-flavor flue-cured tobacco
ecological subregion
soil
climat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
chemical constituent
coordination
分类号
S572 [农业科学—烟草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量:
26
2
作者
郭年冬
李恒哲
李超
陈召亚
许皞
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73-1480,共8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项目(201311060)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Y2012015)资助~~
文摘
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生态亚区空间尺度,将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划分为7个生态亚区,应用生态补偿优先级模型,对环京津地区73个县(市)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进行了计算,并从环京津地区整体、生态亚区、县(市)3个空间尺度分析了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的优先领域。结果表明: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优先级总体较高,且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明显高于中东部及东南部平原地区。不同生态亚区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距不大;而不同县(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明显,最低的涞水县为2 440元·hm?2,最高的滦南县达10 060元·hm?2。各生态亚区中坝上高原草原与农业生态亚区、永定河上游间山盆地林农草生态亚区、冀北及燕山山地落叶阔叶林生态亚区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各县(市)中位于研究区北部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9个县(市)的生态补偿优先级较高,应优先获得生态补偿;而位于东部及南部地区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等49个县(市)应率先支付生态补偿。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经济补偿强度模型相比,量化了区域间生态补偿的迫切程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环京津地区生态经济关系,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资源高持续效利用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环京津地
区
生态亚区
区
域
生态
补偿
生态
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
补偿优先级(ECPS)
Keywords
Area surrounding Beijing and Tianjin
Sub-ecological region
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riority sequence(ECPS)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大豆种质资源生育期性状的生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
18
3
作者
傅蒙蒙
王燕平
任海祥
王德亮
包荣军
杨兴勇
田中艳
傅连舜
程延喜
苏江顺
孙宾成
杜维广
赵团结
盖钧镒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分局农科所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
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长春市农业科学院
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呼伦贝尔市农科所
出处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1-54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7165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1093)
+6 种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203026-4)
教育部111项目(B08025)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项目(PCSRT1307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KYZ201202-8)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4)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专项
江苏省JCIC-MCP项目
文摘
生育期是大豆重要的生态性状,为明确东北大豆生育期性状的生态特性,搜集东北地区代表性品种361份,于2012-2014年在东北地区9个代表性地点进行生育期试验。结果表明:(1)将东北地区按熟期和生态条件划分为4个亚区。第一亚区包括以北安、扎兰屯为代表的黑龙江、内蒙古北部地区,该地区积温偏低,5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成熟(初霜),主要适合MG 000、MG 00熟期组;第二亚区包括以克山、佳木斯、牡丹江、长春为代表的黑龙江中南部至吉林省长春等地,该地区气候适宜,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成熟(初霜),主要适合MG 0、MGⅠ熟期组;第三亚区包括以白城、大庆为代表的黑龙江省西南部、吉林省东北部降水量低的地区,播种从4月下旬至5月上旬,9月中下旬成熟(初霜),适合MG 0、MGⅠ熟期组;第四亚区包括以铁岭为代表的辽宁省大部分地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初霜),主要适合MGⅡ和MGⅢ熟期组。(2)明确了各熟期组大豆的生态特征。MG 000和MG00熟期组主要分布在第一生态亚区,在当地生长季节内正常成熟,在其他亚区生育前期、后期略有缩短、提前成熟,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生长季节。MG 0和MGⅠ熟期组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生态亚区,在当地生长季节内正常成熟,在第一亚区比当地品种晚20~30 d、前期晚7~10 d,在第四生态亚区比当地品种早10~20 d、前期早3~5 d,不适合在这些地区种植。MGⅡ、MGⅢ熟期组仅在第四生态亚区正常成熟,部分品种可以在第二、三生态亚区成熟,生育前期在第二、三亚区比当地品种晚约10 d、在第一亚区晚约20 d。
关键词
东北春大豆
生育期性状
遗传变异
生态
特征
生态亚区
Keywords
Northeast spring soybean
Growth period trait
Genetic variatio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sub-region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生态亚区土壤和气候对浓香型烤烟光合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张宏建
王发勇
罗静
陈永明
叶卫国
陈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环京津地区生态补偿研究
郭年冬
李恒哲
李超
陈召亚
许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北大豆种质资源生育期性状的生态特征分析
傅蒙蒙
王燕平
任海祥
王德亮
包荣军
杨兴勇
田中艳
傅连舜
程延喜
苏江顺
孙宾成
杜维广
赵团结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