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生存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春晓 庞怡 +4 位作者 顾凯 颜佳颖 王春芳 向詠梅 施燕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297,共7页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统计资料。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仍在上升,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诊断病例的生...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统计资料。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仍在上升,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诊断病例的生存情况。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全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随访资料,按诊断年份、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诊断时期别分层分析,计算数量、构成比和生存率指标。5年观察生存率应用寿命表法计算,应用Elandt-Johnson模型推算0~99岁逐岁的生存概率,再根据EdererⅡ方法计算期望生存率,最终获得5年相对生存率。应用Joinpoint软件计算生存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诊断病例共73600例,其中病理学诊断67681例,占91.96%。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死亡23745例(32.26%),因肿瘤死亡19466例,占所有病例的26.45%;已死亡和随访生存期满5年的完全随访病例共68332例(92.84%);失访病例5268例(7.16%)。纳入观察队列73538例,占99.92%。逐年观察病例数从2002年的3330例增长至2017年的6095例,增幅接近翻倍;5年观察生存率从2002年的78.77%动态变化至2017年的84.55%,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年均增速为0.50%(APC=0.50%,t=8.75,P<0.001);5年相对生存率也从83.46%缓慢增长至89.24%,年均增速为0.47%(APC=0.47%,t=9.80,P<0.001)。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总体5年观察生存率为83.24%(82.96%~83.52%),5年相对生存率为87.58%(87.29%~87.87%),并随着时间变化持续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着诊断时期别的增加而降低。其中,15~64岁各组间的5年相对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数以期别不详组最多,其次是Ⅱ期组,再是Ⅰ期组。Ⅰ期病例的5年相对生存率达到99.10%(98.78%~99.42%),但仅占25.51%;Ⅳ期病例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52.54%(50.98%~54.11%),占6.13%;期别不详组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82.04%(81.42%~82.65%),占31.05%。结论:上海市女性乳腺癌诊断水平和生存率较高,且仍在不断改善,但组织学类型和期别不详病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Ⅰ期病例所占比例不高,Ⅳ期病例生存率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女性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存 流行病学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Lp-PLA2、MCP-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梁媛媛 彭鑫 +3 位作者 毛黎黎 杨欣怡 刘晶晶 邵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与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炎性因子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于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炎性因子水平、Lp-PLA2、MCP-1、sICAM-1水平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5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42/60)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均较对照组有更为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在胸闷、胸痛、气短喘促、身体困重、痰多纳呆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均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且观察组在各症状积分的改善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炎性因子降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p-PLA2、MCP-1、sLCA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有效提高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浊痹阻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患者Lp-PLA2、MCP-1、sICAM-1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痰浊痹阻 LP-PLA2 MCP-1 SICAM-1 炎性因子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数据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的法治回应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士青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2,共20页
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思维存在物的三位一体,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统一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是诉求物资、交往互动、能动创新等方面构成的有机系统。人的生存方式随着根植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演进而迭变,作为第一生产力... 人是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思维存在物的三位一体,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的统一决定了人的生存方式是诉求物资、交往互动、能动创新等方面构成的有机系统。人的生存方式随着根植于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演进而迭变,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是人的生存方式变革添新的重要助力。大数据技术的勃兴推动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也推动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形成。以法治方式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作出回应,是实现人们美好生活期盼的必然之举,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内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的法治回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从加强以释放大数据正能为目标的大数据法律制度供给、提高以公共服务高效化为目标的行政执法数字化水平、推进以提高民众公正感为目标的司法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综合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数字化生存方式 法治回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研究生导师成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国内351位导师履历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烨 胡璎杰 肖敏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在当前加快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探索优秀导师成长阶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我国5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351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在履历信息梳理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性... 在当前加快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进程中,探索优秀导师成长阶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聚焦我国54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351名优秀研究生导师,在履历信息梳理的基础上,采用生存分析法探讨其不同成长阶段的差异性和影响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表明,在晋升为副教授阶段,不同学科背景对优秀研究生导师的职业成长生涯发展影响不大,不同高等教育背景和博士后经历会产生显著性影响;在晋升为正教授阶段,不同学科背景和博士后经历对其职业成长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不同高等教育背景对其职业成长发展影响显著。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晋升为副教授阶段,年龄、地域、海外经历、博士后经历和高等教育背景均对其成长产生显著影响;在晋升为正教授阶段,年龄、性别和高等教育背景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研究启示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研究生导师 职业成长 生存分析法 履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主播类型、生存伦理与直播带货的道德经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吕鹏 江峥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共24页
近年来,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数字劳动方式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成为带货主播。既有关于带货主播的研究已经展示了该群体的劳动过程及情感实践,但是未曾论及全民带货趋势的成因。为此,本文基于道德经济学的理论视角,通过参与式观察... 近年来,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数字劳动方式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成为带货主播。既有关于带货主播的研究已经展示了该群体的劳动过程及情感实践,但是未曾论及全民带货趋势的成因。为此,本文基于道德经济学的理论视角,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两种研究方法,试图深入剖析大众选择直播带货的深层因由。为了厘清带货主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文依据阶层维度和收入维度提出了一个带货主播的类型学框架,将现有的带货主播分为精英复制、草根逆袭、中产迷茫及底层边缘四种类型。继而从社会情境、外在环境和内在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大众为什么能以及为什么都要去直播带货。研究发现,道德经济渗透于直播带货的商品价值和社会互动中。同时在流量经济下,道德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不同类型的带货主播面临着道德资本增值和道德反噬两种结果。直播带货是理解当下数字中国社会的一个最为直观的切面和窗口之一,以道德经济学为视角,加大对理论和现实的反思,才能更好地寻求直播行业长远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带货 带货主播 类型 生存伦理 道德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多种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肺移植术后受者生存
6
作者 史灵芝 刘亚灵 +7 位作者 严浩吉 喻赠玮 侯森林 刘明昭 杨航 吴波 田东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1,共8页
目的 比较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后模型在预测肺移植(LTx)受者生存期方面的性能和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483例行LTx手术的受者资料,所有受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收集到的24个变量基于变量重要性(VIMP)进行筛选,利用随... 目的 比较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预后模型在预测肺移植(LTx)受者生存期方面的性能和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483例行LTx手术的受者资料,所有受者按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收集到的24个变量基于变量重要性(VIMP)进行筛选,利用随机生存森林(RSF)和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构建预后模型,使用综合曲线下面积(iAUC)和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t AUC)进行模型性能评估。结果 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各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于VIMP筛选排名前15的变量用于建模并确定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为最重要的因素。与XGBoost模型相比,RSF模型在预测受者生存期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性能(i AUC0.773比0.723)。在预测受者6个月生存期(tAUC6个月0.884比0.809,P=0.009)和1年生存期(tAUC1年0.896比0.825,P=0.013)方面,RSF模型也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基于两种算法的预测截断值,将LTx术后受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两种模型的生存分析结果均显示高风险组受者的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P<0.001)。结论 与XGBoost相比,基于RSF算法开发的机器学习预后模型可以更好地预测LTx受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随机生存森林 极端梯度提升树 生存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重症监护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长疗程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存分析及影响因素
7
作者 孔繁聪 纪德香 +6 位作者 喻敏 齐凌 宋宝全 陈志未 李甜甜 张卢涛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至少4个疗程VEN-based方案治疗的初治AML患者资料,分析其复合完全缓解率(composite complete response rate,cCR)、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阴性率、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 survival,R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初治AML患者,中位年龄65(53~78)岁,中位治疗7(4~20)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后cCR和MRD阴性率分别为80.0%和63.3%。累积cCR为96.7%,MRD阴性率为80.0%。中位随访21.3(95%CI:14.7~27.9)个月,中位OS为32.3个月,中位RFS未达到,2年OS率和RFS率分别为70.6%和54.8%。单因素分析提示2017版欧洲白血病网(ELN)危险度分层预后不良及复发影响RFS及OS(P<0.05),多因素分析未提示上述因素与生存率有关(P>0.05)。安全性方面以血液学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为感染,总体耐受性良好。结论:VEN-based方案长疗程治疗AML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50%以上患者可获2年以上生存。VEN-based方案可作为AML患者有效维持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奈克拉 维持治疗 疗效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参与状态对结直肠癌发病、分期及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彭鹏 窦剑明 +5 位作者 吴春晓 庞怡 龚杨明 吴梦吟 施燕 顾凯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7-664,共8页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从201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12年。本研究旨在以筛查参与状态分组,分析筛查对结直肠癌发病、分期及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注册的队列研究方法,将2013—2017年上海市户籍居民中符合筛查年...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从201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12年。本研究旨在以筛查参与状态分组,分析筛查对结直肠癌发病、分期及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注册的队列研究方法,将2013—2017年上海市户籍居民中符合筛查年龄范围的人群分为筛查组和非筛查组,通过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收集入组后5年期间诊断为结直肠癌的病例,按性别、年龄和诊断年份等分类计算结直肠癌年龄标准化累积发病率和年龄组累积发病率、诊断时分期及生存率。使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进行累积发病率趋势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Ⅱ法计算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期望生存率,最终获得相对生存率。结果:分别纳入50~74岁筛查组对象1687689人和非筛查组对象4713307人,随访5年期间两组分别新发结直肠癌病例10333例和20904例。筛查组年龄标准化5年累积发病率为555.33/10万,平均每年增长33.32%(P<0.05),非筛查组年龄标准化5年累积发病率为529.85/10万,平均每年增长48.13%(P<0.05)。筛查组与非筛查组年龄标准化5年累积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25,P=0.804);年龄组越低,筛查组年龄标准化累积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增长与非筛查组相比差异越大。筛查组和非筛查组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诊断时0~Ⅰ期分别占14.70%和7.46%,两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组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为73.94%,显著高于非筛查组(5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女性生存率均高于男性,生存率随诊断时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实施,筛查参与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速度得到遏制,结直肠癌病例诊断时早期比例和5年生存率均得到显著提升。要实现全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需大力提高适宜人群筛查覆盖率,特别是促进低年龄组人群参与筛查的比例;应关注高年龄组筛查质量,提高高风险人群肠镜检查的依从性。同时进一步优化不同性别、年龄和风险人群筛查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筛查 累积发病率 分期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叶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T_(1a) N_(0)M_(0))肺鳞癌的远期生存比较研究
9
作者 付浩 杨永波 +1 位作者 梁震 熊宏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0,共8页
目的 探讨在早期(T_(1a) N_(0)M_(0))肺鳞癌患者中,亚叶切除术是否能与肺叶切除术获得相当的远期生存。方法 本研究从美国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筛选出接受亚叶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的早期(T_(1a) N_(0)M_(0))肺鳞癌患者。采用倾向... 目的 探讨在早期(T_(1a) N_(0)M_(0))肺鳞癌患者中,亚叶切除术是否能与肺叶切除术获得相当的远期生存。方法 本研究从美国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筛选出接受亚叶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的早期(T_(1a) N_(0)M_(0))肺鳞癌患者。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平衡两组基线特征,并使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率。结果 共纳入1156例患者进行分析。在未调整的多因素分析中,亚叶切除术组OS率差于肺叶切除术组(HR=1.356,95%CI:1.047~1.754,P=0.021)。然而,两组在CSS率方面无显著差异(HR=1.288,95%CI:0.865~1.918,P=0.213)。经倾向评分匹配后,亚叶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在OS率(HR=1.266,95%CI:0.942~1.701,P=0.117)和CSS率(HR=1.823,95%CI:0.757~1.848,P=0.461)上均无显著差异。竞争风险分析同样证实,手术方式与肺癌CSS率无显著相关性(HR=1.372,95%CI:0.869~2.167,P=0.170)。结论 对于T_(1a) N_(0)M_(0)的肺鳞癌患者,亚叶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远期生存相似。亚叶切除术可作为早期肺鳞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肺叶切除 肺叶切除 肺鳞癌 远期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在T≤3 cm N0M0合并胸膜侵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远期生存比较
10
作者 付浩 杨永波 +1 位作者 梁震 熊宏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2-2740,共9页
目前研究表明对于分期为T1N0M0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亚肺叶切除的远期疗效不亚于肺叶切除术。但这部分早期肺癌患者仍有可能发生胸膜侵犯,胸膜侵犯与不良预后相关。为此,需对比分析亚肺叶切除和肺叶切除对T≤3 cm N0M0合并胸膜侵犯的非... 目前研究表明对于分期为T1N0M0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亚肺叶切除的远期疗效不亚于肺叶切除术。但这部分早期肺癌患者仍有可能发生胸膜侵犯,胸膜侵犯与不良预后相关。为此,需对比分析亚肺叶切除和肺叶切除对T≤3 cm N0M0合并胸膜侵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远期疗效。现基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数据库,将2010—2020年肿瘤分期为T≤3 cm N0M0伴有胸膜侵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亚肺叶切除组和肺叶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cancer specific survival,CS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的CSS和OS均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亦显示,手术方式并非T≤3 cm N0M0合并胸膜侵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SS(HR=1.185,95%CI:0.745~1.885,P=0.472)和OS(HR=1.171,95%CI:0.869~1.577,P=0.299)的独立的预后因素。亚组分析显示,在各亚组中,两组的CSS和OS均无显著差异。竞争风险模型多因素亦显示,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的肺癌特异性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对于分期为T≤3 cm N0M0合并胸膜侵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亚肺叶切除的远期生存与肺叶切除相当,可作为该患者群体的手术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亚肺叶切除 肺叶切除 远期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对肺癌病人疼痛介质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姜荣 闫静 +3 位作者 王昭 高玮 李若兰 朱瑞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7-1172,共6页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对肺癌病人疼痛介质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癌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对肺癌病人疼痛介质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癌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介质水平、自我感受负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物质(SP)、前列腺素E_(2)(PGE_(2))、多巴胺(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家庭/经济负担、治疗负担、照护负担、情感负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安宁疗护可降低肺癌病人的疼痛程度和自我感受负担,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 安宁疗护 肺癌 疼痛介质 自我感受负担 生存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距离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衣长军 李楚薇 +1 位作者 李蕾 陈初昇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0,共9页
在制度套利逻辑框架下,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营商环境距离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距离(包括顺差和逆差)对跨国企业O... 在制度套利逻辑框架下,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跨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营商环境距离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距离(包括顺差和逆差)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国际化速度在二者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冗余资源会弱化营商环境距离与国际化速度的关系,且非沉淀性冗余的负向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制造业跨国企业中,营商环境距离对跨国企业OFDI生存绩效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距离 跨国企业OFDI 生存绩效 制度套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村镇公路车辆跟驰冲突暴露时间生存分析
13
作者 戢晓峰 李金 +2 位作者 普永明 卢梦媛 韩春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9-360,共12页
为揭示穿村镇公路车辆跟驰冲突风险的严重性和持续性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以云南省某二级公路穿村镇段为例,利用无人机采集车辆跟驰视频数据,并引入碰撞角度改进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 TTC)计算方法,使其适用于二维冲突风险... 为揭示穿村镇公路车辆跟驰冲突风险的严重性和持续性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以云南省某二级公路穿村镇段为例,利用无人机采集车辆跟驰视频数据,并引入碰撞角度改进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 TTC)计算方法,使其适用于二维冲突风险评估。以二维碰撞时间(Two-dimensional Time To Collision, TTC_(2D))15%分位数为阈值,提取跟驰冲突轨迹数据,获取跟驰冲突暴露时间。选取路侧行人、交通流和车辆跟驰行为等特征作为变量,并基于生存分析确定影响跟驰冲突暴露时间的关键协变量及其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碰撞角度大于20°后,经典TTC计算方法平均低估碰撞时间约1.15 s,导致高估跟驰冲突风险,TTC_(2D)可规避由碰撞角度带来的风险评估误差;穿村镇公路跟驰冲突暴露时间均值为3.6 s,Weibull AFT(Accelerated Failure Time)模型对跟驰冲突暴露时间的拟合效果最好;目标车纵向速度每增加1 m·s^(-1),跟驰冲突暴露时间增加30.21%,前车纵向速度和最短碰撞距离对应每增加1 m·s^(-1)和1 m时,跟驰冲突暴露时间减少23.66%和3.44%;跟驰冲突暴露时间大于6.13 s或目标车与前车纵向速度差大于6.2 m·s^(-1),最短碰撞距离小于12.53 m时,是较为危险的跟驰状态,存在严重冲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冲突暴露时间 生存分析 穿村镇公路 二维碰撞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之生存意蕴——一种生存论字源学考释
14
作者 李章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7,228,229,共12页
中国古代的“地”既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中对象化的“地球”和现代宗教信仰中人格化的土地神,也不同于现代社会生活中资本化的“土地”,而具有丰富的生存意蕴。“地”字构形所指乃承载和陈列万物者,由这种构形意义引出的生存史本义就在... 中国古代的“地”既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中对象化的“地球”和现代宗教信仰中人格化的土地神,也不同于现代社会生活中资本化的“土地”,而具有丰富的生存意蕴。“地”字构形所指乃承载和陈列万物者,由这种构形意义引出的生存史本义就在于生存世界之中的承载和陈列万物者。这种原初生存意蕴意味着“地”实乃生存之依寓,与生存本身一样具有时间性和历史性。一方面,作为生存之依寓的“地”后发于作为生存空间的“天”,并且“顺”“天”、“助”“天”和“法”“天”;另一方面,相对于万物而言,“地”既是生存世界中的万物之本原,又是生存世界中的万物之归宿。在人-地关系上,中国古人通过“地理”“地祇”等,而“事地”和“亲地”,以“报本反始”,不忘大地的生养、承载和庇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意蕴 生存依寓 构形意义 生存史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域”到“虚境”:数字化生存中个体生命的自我重构
15
作者 陈琦 陈家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8,共8页
在移动互联网与智能设备全面普及、算法与数据技术持续革新的背景下,虚实交融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已基本形成。个体生命作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在“建构-认同-重构”的动态循环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在这一过程中,流动性身... 在移动互联网与智能设备全面普及、算法与数据技术持续革新的背景下,虚实交融的数字化生存环境已基本形成。个体生命作为数字化生存环境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其在“建构-认同-重构”的动态循环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在这一过程中,流动性身份形态与分布式认知方式引发了个体生命自我认同的三重困境。基于现代性的理论,假设个体生命在身份、认知两个主要层面完成自我重构。研究发现,通过确立核心自我、优化技术互动、深化虚拟关系等方式,个体生命生存方式在数字环境中能够逐步实现适应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个体生命 个体身份 认知主体 自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空下的生存哲学:《星空与半棵树》中的隐喻与象征
16
作者 侯业智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6-192,共7页
《星空与半棵树》是陈彦最新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也是他对生存哲学的一次深刻洞察。小说借助“星空”“半棵树”“猫头鹰”三个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隐喻又富含哲理的精神世界,探讨了理想与现实、困境与抗争、人类与自然之间复杂关... 《星空与半棵树》是陈彦最新创作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也是他对生存哲学的一次深刻洞察。小说借助“星空”“半棵树”“猫头鹰”三个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隐喻又富含哲理的精神世界,探讨了理想与现实、困境与抗争、人类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在这部小说中,陈彦巧妙运用隐喻与象征的技法,从形而下的现实主义到形而上的“天人合一”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体生存问题的哲学探索。从隐喻和象征的角度切入,通过深入挖掘意象背后的现实意义,有助于理解作品中呈现的生存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空与半棵树》 隐喻 象征 生存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权类契约条款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基于生存分析法的研究
17
作者 张雪莹 谢堂坤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7,共10页
本文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与企业债为研究样本,手工整理债券募集说明书和债券发行公告书中可提前偿还、可调整利率、可赎回、可回售等期权类条款信息,并构建生存分析模型,探讨期权类契约条款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 本文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与企业债为研究样本,手工整理债券募集说明书和债券发行公告书中可提前偿还、可调整利率、可赎回、可回售等期权类条款信息,并构建生存分析模型,探讨期权类契约条款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可提前偿还、可赎回、可回售条款可能使债务提前到期,增加企业短期内的偿债压力,进而提高债券违约风险;可调整利率条款通常与可回售条款捆绑使用,当大量投资者要求回售债券,发行人可能选择上调利率避免回售,但这会提高发行人融资成本并加重其债务压力,继而提高债券后续违约风险;因获取外部融资的难易程度不同,期权类条款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在发行人违约预期高、融资约束高的债券中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尽管期权类条款的设置增加了债券上市后的违约风险,但却降低了债券发行成本、提高了投资者认购意愿并降低了债券发行首日净价偏离度,使得债券在发行时有更好的市场表现,因此发行人仍有动机在债券募集说明书中加入期权类条款。本文丰富了债券设置期权类契约条款的经济后果研究,并为降低债券违约风险、保护债券持有人利益和维护债券市场稳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权类条款 债券违约风险 生存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病理图像和基因组学多模态的癌症生存预测
18
作者 张雪芹 李悦欣 +1 位作者 刘畅 周韵斓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513,共9页
融合病理图像和基因组学多模态数据进行生存预测有助于提高癌症患者生存预测的准确性,从而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为了提高生存预测的准确性,针对病理图像和基因组学两个模态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期特征融合的生... 融合病理图像和基因组学多模态数据进行生存预测有助于提高癌症患者生存预测的准确性,从而为个性化医疗和精准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为了提高生存预测的准确性,针对病理图像和基因组学两个模态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中期特征融合的生存预测方法,从“全局-局部-全局”3个层面来挖掘多模态数据间的潜在关系。该方法采用多示例学习,基于ResNet50网络提取全尺寸病理图像示例级特征,采用自归一化网络提取基因组学特征;使用相似性度量方法学习模态间的全局相似语义信息,利用双向交叉注意力模块挖掘模态间的密集局部联系,通过最优传输方法捕获模态间的全局结构一致性,同时使用基于Transformer编码器和门控注意力池化层构建的聚合器聚合形成包级特征,最后采用估计危险函数预测得到癌症患者生存风险。在膀胱尿道上皮癌(BLCA)、肺腺癌(LUAD)和子宫体内膜癌(UCEC)这3个公共全尺寸病理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优于其他对比方法,能够有效融合病理图像和基因组学数据,显著提高生存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图像 基因组学 多模态数据融合 深度神经网络 生存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观:一种关于生存之道的哲学
19
作者 刘福森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1,共13页
当代生态哲学是在西方近代哲学——形而上学存在论哲学的危机中产生的,是在对这种哲学的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中才得以构建起来的,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生存之道的哲学。生态哲学的构建经过了从实体到关系、从属性到功能、从“生命的个体性”到... 当代生态哲学是在西方近代哲学——形而上学存在论哲学的危机中产生的,是在对这种哲学的自觉的反思和批判中才得以构建起来的,是一种关于生命的生存之道的哲学。生态哲学的构建经过了从实体到关系、从属性到功能、从“生命的个体性”到“生命的系统整体性”的哲学视阈的根本转换。如果说西方近代的存在论哲学所阐释的是物的“存在之理”,那么当代的生态生存论哲学所阐释的则是生命的“生存之道”。生态哲学确立了“生态生存论”的哲学路向,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自然界不再被理解为一种与人无关的“客观事实”,而是被理解为一个生命生存的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被理解为“人的生命生存”与“自然生命生存”构成的“生命生存的共同体”。生态哲学消解了不能从“是”中推导出“应当”的伦理困境,确立了一个建立在人与自然“共同生存价值”基础之上的、非理性的、后现代的生命生存的生态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观 存在之理与生存之道 因果决定论 后果决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洋 屈舸 +2 位作者 王培宗 曾维安 闫芳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4-730,共7页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地塞米松是否会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方法回顾性收集1629例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1∶2的比例产生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队列,分别为283例术中使用地塞米松组和53...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地塞米松是否会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长期生存。方法回顾性收集1629例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1∶2的比例产生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队列,分别为283例术中使用地塞米松组和532例术中未使用地塞米松组。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多因素cox回归模型验证在术后恶心呕吐(PONV)高危因素亚组中术中地塞米松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可缩短患者的总生存时间(P=0.005),而无病生存时间不受影响(P=0.12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术中使用地塞米松为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HR=1.233,95%CI:1.002~1.516,P=0.048)。在PONV高危因素亚组中,女性、胸腔镜、麻醉时间长和使用吸入麻醉药亚组术中使用地塞米松与更差的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结论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可能会缩短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而对无病生存时间没有影响。而对于女性、胸腔镜、麻醉时间长和使用吸入麻醉药的患者,术中使用地塞米松可能会导致更短的总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 地塞米松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时间 倾向性评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