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的新型装配式支架碳排放分析
1
作者 李松骏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文章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新型装配式支架在生产阶段、运输阶段、装配与拆除阶段进行碳排放计算,旨在形成新型装配式支架在整个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提出节能减排建议,对降低造价成本与实现绿色建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 生命周期评价法 绿色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价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环境特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晓平 周定国 于艳春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0-216,共7页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价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环境特性,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特性进行了定性评价,并与木质人造板的环境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人造板可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 为了全面了解和评价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的环境特性,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特性进行了定性评价,并与木质人造板的环境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人造板可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和林地资源,有利于固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生产线的建设、管理和经营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农作物秸秆人造板生产能够更适应人造板工业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人造板 环境特性 生命周期评价法 低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对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涌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年第11期262-262,F0003,共2页
该文针对高速公路养护问题进行对策探讨和研究。首先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法在高速公路养护方面的主要措施,其次通过对生命周期评价法逐年分析和概况,总结出对于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法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命周期评价法”科学选择瓦楞纸箱印制工艺
4
作者 李发春 《印刷工业》 2011年第6期67-69,共3页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产品或服务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与其直接相关的环境影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产出进行汇集和测定的一套系统方法。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瓦楞纸箱制作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企业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印刷材料、印刷产品和... 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产品或服务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与其直接相关的环境影响、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产出进行汇集和测定的一套系统方法。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瓦楞纸箱制作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有利于企业选择环境友好型的印刷材料、印刷产品和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法 瓦楞纸箱 印制工艺 科学选择 生命周期评价 服务系统 印刷产品 环境友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结合视角下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全周期碳平衡测度及分区
5
作者 路昌 王之语 +3 位作者 郭沁林 蔡雪芹 郝灿书 孙增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23,共15页
研究目的:构建粮食生产全周期碳收支体系,基于“动—静”结合视角测算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平衡水平,针对不同碳平衡水平分区提出差异化调控策略,可为全面反映粮食生产碳平衡水平、协同推进粮食绿色生产提供支持与参考。研究方法:生命... 研究目的:构建粮食生产全周期碳收支体系,基于“动—静”结合视角测算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平衡水平,针对不同碳平衡水平分区提出差异化调控策略,可为全面反映粮食生产碳平衡水平、协同推进粮食绿色生产提供支持与参考。研究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碳转化系数法,经验公式法,静态平衡指数,动态平衡指数,信息熵模型。研究结果:(1)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排放和碳吸收均为增长趋势,空间上均呈“西北低,东南高”态势。(2)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收支静态平衡指数呈“西北低,东南高”分布,地区均值波动下降,各地市存在直升型、直降型、U型和倒U型4种演变趋势,粮食生产碳收支动态平衡指数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3)黄河中下游粮食生产碳平衡水平分区呈“西北失衡,东南平衡”分布,格局结构有序性历经“较有序—较无序—有序—无序”波动。研究结论:贡献度视角下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市粮食生产碳收支仍存在失衡情况,需进一步施行针对性和差异性的粮食绿色生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碳平衡 静态平衡水平 动态平衡水平 生命周期评价法 分区格局 黄河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建材产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研究
6
作者 段兴梅 陈彦苏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期131-133,208,共4页
为了实现绿色建材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章介绍了绿色建材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概述了全生命周期评价法的内涵,构建了绿色建材产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此模型可以将建材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资源、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以可量化的数值... 为了实现绿色建材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文章介绍了绿色建材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现状,概述了全生命周期评价法的内涵,构建了绿色建材产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此模型可以将建材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资源、能源消耗及对环境的影响以可量化的数值表示,表示建材产品对资源、能源消耗及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大小。此环境影响评价模型能对不同的绿色建材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绿色建材的绿色度比较奠定基础。文章以宁夏地区三星级烧结煤矸石页岩砖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通过计算确定产品最终环境影响,以此为基础可搭建重点绿色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库,提高企业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材产品 生命周期评价法 层次分析 环境影响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系统碳足迹及氮足迹综合评价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中督 徐春春 +1 位作者 纪龙 方福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25-1133,共9页
【目的】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稻麦轮作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源,定量评估稻麦系统碳足迹和氮足迹对实现该地区低碳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农户调查... 【目的】长江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稻麦轮作区,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源,定量评估稻麦系统碳足迹和氮足迹对实现该地区低碳绿色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农户调查问卷,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法,系统分析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系统碳足迹和氮足迹构成及大小,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系统单位面积碳足迹和氮足迹分别为CO2-eq 7728.8 kg/hm^2和N-eq 190.6 kg/hm^2。CH4排放和NH3排放分别是长江中游地区稻麦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和活性氮排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稻麦生产碳足迹和氮足迹的39.0%和91.8%。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稻麦生产碳足迹和氮足迹主要受柴油和肥料的影响。在调研的稻麦生产农户中发现种植规模与碳足迹和氮足迹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小规模稻麦种植相比,大规模种植单位产量碳足迹和氮足迹分别降低了22.6%和43.9%。稻麦生产系统单位产量碳足迹、氮足迹随着产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大力发展节肥节水技术,同时构建机械化、规模化农作种植模式是实现长江中游地区农业节能减排和绿色高效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氮足迹 稻麦生产系统 生态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养-经济-生态耦合模型的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碳足迹研究
8
作者 罗美丽 梁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1期67-71,共5页
基于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江县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单位面积碳足迹(CF_(A))、单位产值碳足迹(CF_(V))及单位营养密度碳足迹(CF_(NDU))进行测算,并与传统的稻鱼共生和常规稻作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 基于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江县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单位面积碳足迹(CF_(A))、单位产值碳足迹(CF_(V))及单位营养密度碳足迹(CF_(NDU))进行测算,并与传统的稻鱼共生和常规稻作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稻鱼鸭复合系统的CF_(A)、CF_(V)、CF_(NDU)分别为8338.31 kg(CO_(2)eq)/hm^(2)、0.05 kg(CO_(2)eq)/元、8.32 kg(CO_(2)eq)/NDU;稻鱼共作模式的CF_(A)、CF_(V)、CF_(NDU)分别为8057.02 kg(CO_(2)eq)/hm^(2)、0.10 kg(CO_(2)eq)/元、9.85 kg(CO_(2)eq)/NDU;常规稻作系统的CF_(A)、CF_(V)、CF_(NDU)分别为9908.22 kg(CO_(2)eq)/hm^(2)、0.30 kg(CO_(2)eq)/元、14.49 kg(CO_(2)eq)/NDU。稻鱼鸭共作模式具有最高的营养密度产出(NDU),提供了多种食物来源,有助于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并且,其单位产值碳足迹最小,具有较高的推广潜力,是一种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兼顾的农业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渔复合系统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稻鱼鸭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韶冶ISP铅锌生产过程环境负荷评价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伟健 肖松文 +1 位作者 郭学益 张传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55,59,共4页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对韶冶帝国熔炼法 (ImperialSmeltingProcess ,简称ISP)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清单分析 ,运用总能源需求、全球温暖指数、酸性指数、重金属毒性及固体废弃物 5个生态因子对其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进行了评价 ,定量...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对韶冶帝国熔炼法 (ImperialSmeltingProcess ,简称ISP)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清单分析 ,运用总能源需求、全球温暖指数、酸性指数、重金属毒性及固体废弃物 5个生态因子对其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进行了评价 ,定量地确定了该过程的环境影响 ,以此为基础 ,指出了韶冶ISP工艺改进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韶冶ISP过程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污染控制以及最终实现环境协调性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工艺改造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熔炼 环境负荷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法 炼铅 炼锌 I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处理模式的环境因子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芳芳 胡天军 刘园园 《物流技术》 2015年第17期147-150,共4页
界定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环境因子,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分析不同回收处理模式在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负荷及对资源的消耗,以期寻找降低环境污染及减少资源消耗的回收模式。通过分析,得到采用多元回收处理模式处理废旧家电... 界定了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的环境因子,使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分析不同回收处理模式在废旧家电的回收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负荷及对资源的消耗,以期寻找降低环境污染及减少资源消耗的回收模式。通过分析,得到采用多元回收处理模式处理废旧家电对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达到国家标准。最后提出应大力推进多元回收处理模式在国内的应用,并对构建废旧家电逆向物流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生命周期评价法 废旧家电 逆向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污水厂碳足迹计算方法的介绍与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肇倩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12期21-21,共1页
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各国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污水处理是一种易被人忽视的、高能耗的产业,其碳排放的统计与计算多种多样。对两种最常用的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和IPCC法进行了介绍并概括其局限性与... 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各国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并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污水处理是一种易被人忽视的、高能耗的产业,其碳排放的统计与计算多种多样。对两种最常用的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和IPCC法进行了介绍并概括其局限性与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IP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的改扩建公路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雄慧 章胜平 +1 位作者 肖镇江 宋志刚 《公路工程》 2024年第6期151-157,共7页
为对公路基础设施的能耗及碳排放进行量化评估,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总结确定了资源性改变、人工活动、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作为碳排放源的四大主体,提出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源分组的混合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法;其次,采用LCA理论,基于实... 为对公路基础设施的能耗及碳排放进行量化评估,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总结确定了资源性改变、人工活动、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作为碳排放源的四大主体,提出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源分组的混合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法;其次,采用LCA理论,基于实际案例构建碳排放计算模型进行碳排放分析;最后,对比分析各组分碳排放量,确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可溯源组碳排放占总量的81.93%,其中,材料消耗占比最大为67.26%,主要以水泥和钢材为主,以此提出注重设计优化、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或增加绿色建材的使用降碳减排的研究重点;人工和机械消耗对碳排放贡献不大,机械施工柴油比重占67.9%,表明提高工人劳动效率、促进清洁能源使用是降低建设施工阶段碳排放的合理化途径;不可溯源组占17.95%,其排放量也不容忽视,并提供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并强化管理的节能减排新途径,以期为改扩建公路建设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节能减排 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法 碳排放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人造肉碳排放量追踪及其减排策略
13
作者 陈芊舟 吴雁资 范方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2期160-171,共12页
该研究使用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全面计算5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牛肉饼(artificial beef patties,BPa)、熏牛肉片(artificial pastrami slices,PSa)、切片火腿(artificial sliced ham,SHa)、狮子头(artificial stewed m... 该研究使用生命周期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全面计算5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牛肉饼(artificial beef patties,BPa)、熏牛肉片(artificial pastrami slices,PSa)、切片火腿(artificial sliced ham,SHa)、狮子头(artificial stewed meatball,SMa)和香脆鸡排(artificial crispy cutlets,CCa)]的总碳与单位碳排放量,并与相应养殖肉产品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5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的总碳减排量分别为45.20、34.06、3.61、3.23、2.87 kg CO_(2)e,平均减排效果超过78%。5种植物基人造肉制品的总碳排放量(total carbon emissions,TCE)远小于养殖肉产品。此外,植物基人造肉与养殖肉在原材料获取环节产生的单元碳排放量(unit carbon emissions,UCE)均大于生产加工和分销运输环节。其中,植物基人造肉原料获取环节的UCE主要由其他原料、植物蛋白生产和化肥产生构成,而养殖肉原料获取环节的UCE主要由饲料排放构成。综上,借助植物基人造肉来代替养殖牛肉的减碳效果最好,养殖肉生产可以通过改进养殖方式、更换饲料种类和粪污处理技术方式实现进一步减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人造肉 养殖肉 碳排放量计算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 减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果类农产品碳足迹核算研究——以海南芒果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明洁 张京红 +3 位作者 李文韬 张亚杰 杨静 林绍伍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57-62,共6页
为识别热带果类农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热点,以海南芒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了芒果生产的碳足迹。结果表明,芒果生产碳足迹9.22 t·CO_(2)/hm^(2),碳排放量高于碳固定量,即每公顷芒果园在生产过程中CO_(2)净排... 为识别热带果类农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足迹热点,以海南芒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了芒果生产的碳足迹。结果表明,芒果生产碳足迹9.22 t·CO_(2)/hm^(2),碳排放量高于碳固定量,即每公顷芒果园在生产过程中CO_(2)净排放量为9.22 t;芒果总碳排放为19.72 t·CO_(2)/hm^(2),其中芒果园土壤呼吸、种植过程中的氮肥施用是芒果碳足迹的主要排放源,分别占总排放量的73.39%、15.41%;芒果园固碳量为10.50 t·CO_(2)/hm^(2),芒果树树体本身的固碳是主要的固碳途径,占总固碳量的84.2%。研究结果可为有效制定碳减排方案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有利于热带高效低碳农业的发展和减排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海南 芒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的不同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及温室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耿川雄 任家兵 +3 位作者 马心灵 龙光强 鲁耀 汤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7,共9页
为了探究间作体系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效应和产量优势的影响,本文选用小麦/蚕豆和玉米/马铃薯间作种植体系,通过为期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以小麦/蚕豆间作和小麦单作、玉米/马铃薯间作和玉米单作为研究对象,以生产... 为了探究间作体系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效应和产量优势的影响,本文选用小麦/蚕豆和玉米/马铃薯间作种植体系,通过为期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以小麦/蚕豆间作和小麦单作、玉米/马铃薯间作和玉米单作为研究对象,以生产1000 kg作物为评价的功能单元,建立农资系统和农作系统生命周期资源消耗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了不同种植体系的作物产量、全球增温潜势和能源消耗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单作小麦相比,间作小麦两年的产量分别增加18.04%和39.94%;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的产量分别增加2.65%和23.16%;小麦/蚕豆间作系统两年平均增幅高于玉米/马铃薯间作系统。小麦/蚕豆间作的土地当量比两年均大于1,玉米/马铃薯间作的土地当量比仅有1年大于1。与单作小麦相比,两年间作小麦的全球变暖潜值分别降低15.28%和28.53%,能源消耗分别减少15.29%和28.53%;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的全球变暖潜值分别降低2.61%和19.05%,能源消耗分别减少2.61%和18.83%。小麦/蚕豆间作的间作产量优势优于玉米/马铃薯,但玉米/马铃薯间作的增温潜势低于小麦/蚕豆间作。合理间作具有显著增产效应,同时可以降低温室效应以及能源消耗,以更低环境代价获得作物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生命周期评价法(LCA) 温室效应 玉米/马铃薯 小麦/蚕豆 产量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纱产品工业碳足迹的核算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文珊 吴雄英 丁雪梅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7-61,共5页
基于《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规范》及相应的使用指南,建立了毛纱工业碳足迹的核算模型,核算了6类毛纱产品的工业碳足迹值。核算结果显示:纱线的生产工艺越复杂对应工业碳足迹值越大;染色工序的碳排放对毛... 基于《PAS 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规范》及相应的使用指南,建立了毛纱工业碳足迹的核算模型,核算了6类毛纱产品的工业碳足迹值。核算结果显示:纱线的生产工艺越复杂对应工业碳足迹值越大;染色工序的碳排放对毛纱工业碳足迹值贡献最大,纺纱工序其次;纱线颜色和支数对毛纱工业碳足迹影响较大,颜色越深、纱线越细,对应的毛纱工业碳足迹值均越大;运输碳排放是纺织品工业碳足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略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纱产品 工业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和Ecotect的塑料连栋温室节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艳玲 周素涓 高新南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21期179-182,共4页
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某三连栋塑料温室为例,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定量估算该温室生产单位产量作物所需能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情景分析法提供依据。利用建筑物理模拟软件Ecotect,从温室建造、作物生产管理两方面研究该温室可能的节... 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某三连栋塑料温室为例,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定量估算该温室生产单位产量作物所需能耗,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情景分析法提供依据。利用建筑物理模拟软件Ecotect,从温室建造、作物生产管理两方面研究该温室可能的节能优化方案,并对具有节能效果的方案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提出具有节能效果并且经济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温室节能 生命周期评价法 情景分析 ECOT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otect的连栋温室夏季遮阳节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雨洁 蒋文杰 高新南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4期207-211,共5页
长期以来,夏季生产能耗大、产量低一直是制约设施蔬菜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确保高质高产的前提下寻求低能耗的温室生产方式是当前设施农业的基本要求之一。针对夏热冬冷地区连栋温室夏季遮阳问题,以南京市某连栋温室为例,采用Ecotect Analy... 长期以来,夏季生产能耗大、产量低一直是制约设施蔬菜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确保高质高产的前提下寻求低能耗的温室生产方式是当前设施农业的基本要求之一。针对夏热冬冷地区连栋温室夏季遮阳问题,以南京市某连栋温室为例,采用Ecotect Analysis模拟分析温室内部光热环境,结合作物生长的适宜条件,确定夏季外遮阳网的改进方案及揭盖网时间,并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法得出优化后的遮阳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这可为外遮阳网的设计及揭盖网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栋温室 夏季遮阳 节能优化 ECOTECT 生命周期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