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容生动形象 课堂气氛活跃
1
作者 何兵 《地理教学》 1995年第1期32-32,共1页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关原理、理论性的矧识较多.综合性效强。针对教材枯燥的文字描述.我收集一些趣味性知识和形象事例.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生动形象 课堂气氛 学生学习 高中地理 教材 学习效果 文字描述 性知识 内容 综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生动形象 活化课堂气氛
2
作者 孙士莲 《地理教学》 1995年第6期37-37,共1页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可活化课堂气氛。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载俸,教学语言既要正确、准确、条理、简洁,又要生动形象、富有激情、适时融入幽默、留有适度空白,如此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活跃气氛、加深记忆,留下思考...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可活化课堂气氛。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载俸,教学语言既要正确、准确、条理、简洁,又要生动形象、富有激情、适时融入幽默、留有适度空白,如此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活跃气氛、加深记忆,留下思考余地.启发学生联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动形象 课堂气氛 学生 无意注意 教师 教学语言 适度 活化 适时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动形象的社会发展史——初学毛主席《贺新郎·读史》
3
作者 羊春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20-23,共4页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贺新郎·读史》这首词中,以极其形象的语言,经济的笔墨和精湛的思想,给我们写了一部生动形象的社会发展史,高度概括的阶级斗争史。他老人家挥动如椽的巨笔,拨开了封建史学家所散布的重重迷雾,指出了推动历史前进...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贺新郎·读史》这首词中,以极其形象的语言,经济的笔墨和精湛的思想,给我们写了一部生动形象的社会发展史,高度概括的阶级斗争史。他老人家挥动如椽的巨笔,拨开了封建史学家所散布的重重迷雾,指出了推动历史前进的是奴隶起义和农民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史 新郎 生动形象 毛主席 盗跖 统治阶级 战争 封建史学 奴隶起义 黄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形象生动 问题层层推进
4
作者 周颗 《地理教学》 1997年第2期38-38,共1页
教学语言作为一种刺激信号出现于课堂,无疑要讲究形象生动和趣味性,这样的讲授有助于条件刺激的强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直接兴趣,使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保持良性兴奋状态,使学生听讲精神集中,思维活跃。
关键词 学生 形象生动 直接兴趣 听讲 讲授 课堂 教学语言 良性 刺激信号 条件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板》教学设计
5
作者 李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57,共3页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泥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并对程序性说明文有基本认识。2.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泥活字印刷术“活”的特点,感受课文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平实质朴的语言特点。3.理解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认真严谨...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泥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并对程序性说明文有基本认识。2.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泥活字印刷术“活”的特点,感受课文简洁准确、生动形象、平实质朴的语言特点。3.理解善于思考、勇于创新、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增强探索科学领域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关键词 简洁准确 朗读 活板 特点 生动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喻:语义与形象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怀存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60-64,共5页
一、换喻与语义变化的规律性1.对所谓语义规律的理解:什么是语义规律,有没有这种规律,这种规律究竟有什么特点,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里,我们把“语义规律”理解为:“在一些凝聚较为紧密的词汇语义体系中,其组成词所具有的共同语... 一、换喻与语义变化的规律性1.对所谓语义规律的理解:什么是语义规律,有没有这种规律,这种规律究竟有什么特点,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里,我们把“语义规律”理解为:“在一些凝聚较为紧密的词汇语义体系中,其组成词所具有的共同语义变化趋势”。现作如下解释:一、和语音、形态变化规律一样,“语义规律”是涉及一批多少有点不同的词,而不是个别的词,否则就无规律价值可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规律 换喻 语义变化 语义结构 变化趋势 形象 发展趋势 生动形象 专有名词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化教学在计算机初级教学中的实践
7
作者 庹李榕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2-43,共2页
一、形象地"讲"计算机教学中要对一些概念、原理、语言的格式、用法等等进行大量的讲解,如何使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呢?重要的一点在于用一些通俗简单、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解那些学生尚未接触过的知识。举... 一、形象地"讲"计算机教学中要对一些概念、原理、语言的格式、用法等等进行大量的讲解,如何使这些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呢?重要的一点在于用一些通俗简单、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讲解那些学生尚未接触过的知识。举一个例子,在 DOS 内部命令的讲解中,有一个显示文件名命令 D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教学 讲解 生动形象 教学软件 学生 编程语言 磁盘 形象化教学 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形象思维
8
作者 覃允祈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0-21,共2页
形象思维是一种与抽象思维(用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思维形式的思维)相比较而言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形象特征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以形象观念作为基本形式的思维,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 形象思维是一种与抽象思维(用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作为基本思维形式的思维)相比较而言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形象特征及其规律的反映,是以形象观念作为基本形式的思维,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加工成新形象或新形象的过程系纺。客观事物除了具有一般形象特征外,还具有典型形象特征。例如,水有清沏和浑浊的形象特征,漓江的水有清沏的典型形象特征,红水河的水有红的黄型形象特征。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特征 形象思维 形象 客观事物 生动形象 抽象思维 思维形式 联想和想象 表象 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思维的道路
9
作者 何邦泰 《学术论坛》 1985年第8期20-24,共5页
对形象思维学的研究,最大的难题在于:典型形象在意识中是如何出现的?这是建立形象思维逻辑学的带关键性的问题。本文按照文艺创作的实际进程,对典型形象如何在意识中出现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典型形象 整体意象 生动形象 人物形象 形象思维学 全过程 契诃夫 个性与共性 意识 高尔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会形象的说理
10
作者 凌毅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8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说理技巧 议论文教学 引导学生 感性材料 形象生动 表现手法 高中 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改革的“开关”与“总开关”
11
作者 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64,共1页
人们喜欢用比喻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既生动形象又具有新意、深意。教育领域经常使用的比喻就很多,而且相当精彩。孙孔懿先生说,对教育的理解与表达有两种方式,可以概括为“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像什么”,它们分别从理性与感性的角度来... 人们喜欢用比喻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既生动形象又具有新意、深意。教育领域经常使用的比喻就很多,而且相当精彩。孙孔懿先生说,对教育的理解与表达有两种方式,可以概括为“教育是什么”和“教育像什么”,它们分别从理性与感性的角度来认识和把握教育的本质与内涵,而“教育像什么”更为教师所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改革 理性与感性 总开关 认识和把握 理解与表达 比喻 生动形象 本质与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贵的少数民族影像记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子丹 魏容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71,共3页
照相机、摄影机发明后不久,就被用来记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生动形象、真实可信的少数民族影像记录。这些影像记忆在保存、抢救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已受到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 照相机、摄影机发明后不久,就被用来记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生动形象、真实可信的少数民族影像记录。这些影像记忆在保存、抢救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已受到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利用影片、照片这种视觉语言,从中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影像 地区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 生动形象 民族文化 学科领域 视觉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对数学证明的一些新认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晓青 黄秦安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5,共4页
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特征.技术环境为进行解释性的证明提供了条件,由技术所带来的某些效果可拓展问题解决的思路并为证明提供方向.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把计算机当作一种现代化的教具,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一种媒介... 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网络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特征.技术环境为进行解释性的证明提供了条件,由技术所带来的某些效果可拓展问题解决的思路并为证明提供方向.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把计算机当作一种现代化的教具,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一种媒介;应加强学生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并进行相关的训练,正确处理好生动形象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学证明 生动形象 数学教学 问题解决 教具 多媒体教学 对数 条件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一春 周宗伟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制作 小学生 设计与制作 动画 计算机 教学内容 表现形式 生动形象 文字稿本 教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期刊刊名的虚与实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军 《出版科学》 2001年第4期32-34,共3页
就一首诗、一篇文章来说,标题是其旗帜或眼睛.它揭示主题,展示中心思想或内在意蕴.好的标题,能引导读者抓住文章主旨,产生阅读兴趣,进而一览全文.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家一向很重视诗文标题.清代郑板桥曾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
关键词 标题 期刊刊名 读者 生动形象 文章主旨 导读 题目 诗文 贾岛 中国古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输出教学信息的艺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霞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27-29,共3页
教师输出教学信息的艺术江苏盐城师专汪霞信息是关于事物存在状态和发展变化的新消息,它告诉人们尚未知道的情况。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信息的输出、传递、转换、加工和储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输出者,他把知识信息... 教师输出教学信息的艺术江苏盐城师专汪霞信息是关于事物存在状态和发展变化的新消息,它告诉人们尚未知道的情况。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信息的输出、传递、转换、加工和储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信息的输出者,他把知识信息转换成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再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信息 教师输出 课堂教学 突破口 启发思维 思维活动 文化技能 生动形象 信息传输 人体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毛主席著作中形象化的语言
17
作者 陈中英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95-98,共4页
毛主席著作(除诗词外),多是论说文。它们都是以逻辑思维方法为主来阐发理论、论证事理的。但是,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丝毫也不感到象看报刊上某些论说文那样枯燥无味,而觉得它们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原因,除了毛主席... 毛主席著作(除诗词外),多是论说文。它们都是以逻辑思维方法为主来阐发理论、论证事理的。但是,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丝毫也不感到象看报刊上某些论说文那样枯燥无味,而觉得它们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这原因,除了毛主席著作中具有充实的内容,深刻的思想,精辟的说理,以及无法抗拒的逻辑力量之外,还由于文章使用了大量形象化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主席 形象 形象生动 口头语言 论说文 著作 蒋介石 革命 逻辑思维方法 生动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板书和多媒体技术的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季雪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6,共3页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语文教学也升级为“现代版”,“三尺讲台,一根粉笔”的传统模式,被“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所取代。光线暗下来,屏幕拉下来,课件打出来,文字、图像、声音、影像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使语文课堂既...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语文教学也升级为“现代版”,“三尺讲台,一根粉笔”的传统模式,被“一台电脑,一个投影仪”所取代。光线暗下来,屏幕拉下来,课件打出来,文字、图像、声音、影像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使语文课堂既生动形象又丰富多彩。但是。随着“放映结束,单击鼠标退出”一行小字划过屏幕,打开灯,拉起幕,退出方才的万千声色,看着空白的黑板,心里好像缺少点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板书 语文教学 生动形象 语文课堂 投影仪 屏幕 讲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审视说明文的教学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良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1,共4页
说明文是相对朴实无华的-一种文体,也是人们接触相对频繁的一类文章。它既没有记叙文的生动形象与引人人胜,也没有议论文的雄辩逻辑与雄浑气势,甚至没有应用文的中规中矩与简明实用,因此说明文的可读性天生不强,写起来也难以潇洒... 说明文是相对朴实无华的-一种文体,也是人们接触相对频繁的一类文章。它既没有记叙文的生动形象与引人人胜,也没有议论文的雄辩逻辑与雄浑气势,甚至没有应用文的中规中矩与简明实用,因此说明文的可读性天生不强,写起来也难以潇洒自如、一挥而就。与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相比,说明文更是“缺情少趣”,难入文学爱好者的法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明文 教学价值 文学爱好者 生动形象 记叙文 议论文 应用文 可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草花养护:光照、温度、水分的黄金法则
20
作者 申建东 《花卉》 2024年第15期11-14,共4页
皮草花是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的植物,以其叶片表面的细密纤毛而得名,这些纤毛赋予它柔软的触感,仿佛覆盖着一层动物皮毛(图1)。在未开花时,它的形态与普通小草相似,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因此得名“皮草”。这个名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 皮草花是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的植物,以其叶片表面的细密纤毛而得名,这些纤毛赋予它柔软的触感,仿佛覆盖着一层动物皮毛(图1)。在未开花时,它的形态与普通小草相似,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因此得名“皮草”。这个名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易于记忆,使得皮草花在花友中广为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皮毛 皮草 黄金法则 触感 叶片表面 形象生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