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6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服务、生产要素替代机制与绿色转型——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岩 徐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103,共15页
基于2019年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究智能服务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智能服务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成功实现企业绿色转型的内生驱动力。从路径机制来看,智能服务能通过技术要素和劳动... 基于2019年中国制造业969家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探究智能服务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智能服务显著提升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成功实现企业绿色转型的内生驱动力。从路径机制来看,智能服务能通过技术要素和劳动要素对资本要素的有效替代,从源头上促进企业绿色转型。通过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数据要素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影响,新基建对智能服务绿色转型效应发挥具有重要作用。以上结论表明,制造业绿色转型的政策重点是,围绕发展智能服务,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和配套机制,通过新基建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外溢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服务 绿色转型 生产要素替代 新基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夏播玉米产区生产要素替代关系实证研究
2
作者 盛积祥 刘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8期12-15,共4页
基于玉米生产成本的上涨,建立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1999—2018年20年的面板数据探究玉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结果表明,种子对土地的替代关系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态势;机械要素对土地的替代呈现出略有下滑、基本平稳的趋势;化... 基于玉米生产成本的上涨,建立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利用1999—2018年20年的面板数据探究玉米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关系。结果表明,种子对土地的替代关系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态势;机械要素对土地的替代呈现出略有下滑、基本平稳的趋势;化肥对土地的替代关系呈现波浪形趋势,但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替代水平。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关系基本呈现平稳态势,但从其他各类要素对劳动力替代效应的程度来看,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要素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要素替代 黄淮海玉米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产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强 李昭漫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3,共12页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制于供应链韧性,不断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企业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以2018-2...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制于供应链韧性,不断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企业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以2018-2022年ICT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新型生产要素代理变量,构建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揭示新型生产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管理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要素、技术要素呈显著负向影响,当组合作用时数据要素和知识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即数据要素水平普遍提升时,知识悖论风险对供应链韧性的负面影响受到一定程度抑制;(2)ICT制造业产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韧性存在显著差异,下游企业供应链韧性优于上游企业,且新型要素对上下游供应链韧性具有不同作用;(3)产业地区间竞争格局分化明显,新型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据此,提出如下建议:促进各要素间协同应用,加强安全管理;促进上下游供应链伙伴间沟通合作,深化供应链各环节协同配套;鼓励中西部地区ICT制造业企业发展,引导新型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双向流动,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产要素 ICT制造业 供应链韧性 资源基础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冷志杰 张馨月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针对原粮产业链上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结合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了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农业社会... 针对原粮产业链上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结合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了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难度增加一个等级的相对概率至少提高140%,其中,先进设施设备使用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显著。经营者年龄和耕地受灾情况具有负向作用,而经营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存在省域间的异质性。综上,一要鼓励主销区针对主产区制定现代生产要素支持和保障补贴政策;二要优化农业融资信贷政策,降低企业偿还压力;三要精准省域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产要素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企业 保障补贴 农业融资信贷 精准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内在机理与法治进路
5
作者 冯果 吕佳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7,共12页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在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协调、保障与促进功能,紧紧抓住交易机制、...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在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协调、保障与促进功能,紧紧抓住交易机制、规制面向、培育环境三大环节,立足中国国情,以整体主义和功能主义为视角,着力打通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扫除制约生产要素有效流动的机制障碍,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营造公开、透明、有序的生产要素配置环境,推动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就法治的协调功能而言,亟须完善生产要素交易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就法治的保障功能而言,要充分重视政府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规制作用,对市场竞争与要素价格进行有效规制;就法治的促进功能而言,要着力优化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社会环境,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创新提供长远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要素市场化配置 要素交易 全国统一大市场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韧性--基于新型生产关系与生产要素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达 王晓丹 +1 位作者 王淑瑶 石玉堂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从新型生产关系和多样化的新型生产要素入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实现安全与质量生产、降低运营成本与风险、赋能员工工作自主性与个体韧劲作用于企业韧性... 文章基于2012-2022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从新型生产关系和多样化的新型生产要素入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实现安全与质量生产、降低运营成本与风险、赋能员工工作自主性与个体韧劲作用于企业韧性,内部控制和创新能力是其中重要的影响机制;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内外部竞争程度较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及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表现出更强的赋能效果。由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地区政府政策及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企业韧性 新型生产要素 新型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范欣 宋晓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5,207,共17页
新征程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国际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而且是党中央领导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出发,才能回答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何在此时提出发展... 新征程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国际环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而且是党中央领导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实践探索。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出发,才能回答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何在此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命题,从而厘清新质生产力的演化逻辑。基于对新质生产力“要素新、技术新、载体新”现实特征的考量,多维度地剖析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理,发现:“要素新”呼吁新的要素组合方式;“技术新”对要素配置主体间的协同提出了新要求;“载体新”有赖于新的配套设施及制度支撑。变革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规范数据要素发展、促进传统要素提质增效,破解要素配置瓶颈、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合理优化存量要素、充分汇聚创新资源三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生产要素流动视域下驻村帮扶制度的意蕴、困境与路径
8
作者 刘沛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驻村帮扶制度是开展乡村治理的有效机制,在脱贫攻坚结束后驻村帮扶制度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持续进行中。该研究从区域生产要素流动视角审视驻村帮扶制度的价值意蕴,梳理驻村帮扶制度存在与实际不符、主客双方互不兼容和权责... 驻村帮扶制度是开展乡村治理的有效机制,在脱贫攻坚结束后驻村帮扶制度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持续进行中。该研究从区域生产要素流动视角审视驻村帮扶制度的价值意蕴,梳理驻村帮扶制度存在与实际不符、主客双方互不兼容和权责不匹配等困境,提出完善遴选机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注重关系搭建,打造互动协作工作环境;挖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转型升级3个方面提升驻村帮扶制度,更好地实现区域内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乡村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帮扶制度 生产要素 区域 困境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使用与农户家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效应及机制
9
作者 马亚飞 陈强强 吕剑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90,共13页
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农业要素市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使用... 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农业要素市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使用显著促进了农户家庭农地非熟人流转,提升了非农就业参与率和生产经营投资水平,且非农就业对农地非熟人流转具有正向影响,说明数字金融使用有助于优化农户家庭生产要素配置。(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使用主要通过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提升金融素养和改变风险态度的路径促进农户家庭生产要素优化配置。(3)拓展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种植结构的“非粮化”调整。基于以上发现,建议进一步完善农村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数字金融与农业要素市场的深度融合,加强农户数字金融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审慎应对数字金融使用可能带来的“非粮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生产要素 信息获取 金融素养 风险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价值释放策略思考
10
作者 曾建勋 《图书情报知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4,40,共10页
[目的/意义]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释放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释放模式和释放策略,以推动我国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市场的实践应用。[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对科技文献... [目的/意义]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释放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释放模式和释放策略,以推动我国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市场的实践应用。[研究设计/方法]通过对科技文献的数据生产要素特征、我国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发展状况的梳理和分析,提出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释放模式和价值释放策略。[结论/发现]科技文献的数据生产要素具有流动性、协同性、复用性和融合性等特征,然而在我国科技文献领域数据生产要素发展中,仍然存在国际资源受制于人、缺乏数据深度加工和数据市场流通机制不畅等问题。为此,提出建立文献数据多级注册登记制度、强化文献数据规模采集和深度加工、推进文献数据可信流通和合规应用的释放模式,同时应该明晰数据产权,培育多元数据市场主体和文献情报领域“数商”,推进试点示范工程,加强行业监管以实现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释放。[创新/价值]探讨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释放模式和策略,有助于提高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的价值和利用效率,推动科技文献数据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的倍增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 数据生产要素 价值释放 数据市场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生产要素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11
作者 宋韩琪 付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3-128,共6页
产业链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13—202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哈肯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 产业链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13—202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哈肯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主要通过提升生产要素效率的机制路径来实现,具体涵盖技术革新、劳动优化和资本配置三种重要方式。在静态视角下,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还会对邻近地区产生积极的带动效应;在动态视角下则呈现独特的时空演化特征,即由短期的抑制作用逐步转变为长期的促进作用。此外,通过哈肯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在数字经济的多元构成中,数字化治理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要素 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零售模式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生产要素投入优化视角
12
作者 袁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4-167,共4页
新零售是提高零售业生产效率、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港澳台地区及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零售模式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并讨论生产要素投入优化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新零... 新零售是提高零售业生产效率、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模式。本文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港澳台地区及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零售模式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并讨论生产要素投入优化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新零售模式会显著提高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新零售模式发展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间接提高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数字发展程度高和经济规模相对较低的地区,新零售模式对零售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促进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零售模式 要素生产 生产要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挑战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海杰 王开阳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共11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度依赖数据要素的有效利用。数据要素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在丰富劳动资料、融合生产要素、拓展劳动领域以及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中展现出多重驱动机制。数据要素凭借其可重复使用、低... 数字经济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度依赖数据要素的有效利用。数据要素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在丰富劳动资料、融合生产要素、拓展劳动领域以及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中展现出多重驱动机制。数据要素凭借其可重复使用、低边际成本和强整合能力,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通过与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深度融合,数据要素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加速生产力体系的升级。数据要素的应用延展了劳动的边界,助力智能制造、平台经济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催生出灵活多样的新型劳动模式。此外,数据要素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推动柔性生产、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和精准营销等新模式的形成。同时,数据要素的发展面临产业化能力不足、数据质量不达标、流通机制不完善等挑战,需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治理机制等措施加以应对。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对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构建以数据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数据要素 生产要素融合 劳动领域拓展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组合与演进阶段
14
作者 黄群慧 盛方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4,F0002,共11页
具有鲜明时变性、地域性、流动性、集聚性等特性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催生并驱动生产力系统的量变积累与质变跃迁。本文构建了一个生产力系统质变跃迁演进阶段的理论框架模型,认为单次生产力系统质变跃迁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 具有鲜明时变性、地域性、流动性、集聚性等特性的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催生并驱动生产力系统的量变积累与质变跃迁。本文构建了一个生产力系统质变跃迁演进阶段的理论框架模型,认为单次生产力系统质变跃迁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质变孕育阶段、质变摩擦阶段、质变加速阶段、整体质变阶段。根据构建的理论框架模型分析得出,我国新质生产力演进正处于质变摩擦阶段。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围绕生产力质变跃迁演进阶段中的不同特征持续增强全社会动态能力,加快促进社会-制度体系与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动态适配,建立健全“创造性破坏”与“创造性转型”相统筹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系统 生产要素组合 演进阶段 质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少国 句国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共21页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典型农户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决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在农户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和风险投资方面的作用。...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典型农户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决策的影响机制,并基于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联立方程模型进一步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在农户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和风险投资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决策的影响是逐步递进的,总体而言能够促进农户参与非农就业、土地流转和风险投资,且该影响主要通过提升农户生产组织水平和增加农户信息获取渠道两条途径得以实现。同时,互联网使用对所在地区、经济状况和土地稳定性不同的农户的生产要素配置表现出差异化影响效果,因此可以根据农户各自特征优化其生产要素配置决策,从而改善农户收入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农户生产要素配置 非农就业 土地流转 风险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绿色生产力培育:关键要素、驱动路径与政策建议
16
作者 刘宏伟 马酉儒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8,共11页
新阶段下绿色生产力的培育亟需前沿人工智能的助力。从本质上来看,绿色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在要素上具有同源性、在驱动路径上具有创新驱动性,二者有着高度的共同区间。在关键要素维度,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 新阶段下绿色生产力的培育亟需前沿人工智能的助力。从本质上来看,绿色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在要素上具有同源性、在驱动路径上具有创新驱动性,二者有着高度的共同区间。在关键要素维度,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要素组合”多层级要素的组合优化,是培育绿色生产力的关键。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重新定义生态效益和绿色转型模式,从而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上建立起全面的驱动机制。需要正视的问题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上,尚存在伦理困境、数据隐私危机、算法偏见、计算机资源消耗下的环境负担等问题。注重培养劳动者的技能与落实其生态责任并举、优化算法算力和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其他生产要素协同等政策建议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绿色生产 新质生产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土空间的生产要素属性及其理论意蕴 被引量:1
17
作者 姚树荣 张明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8,共9页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与土地的内在关系、国土空间的生产要素属性及其理论意蕴,为促进土地科学的发展与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学理基础。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土地要素的...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与土地的内在关系、国土空间的生产要素属性及其理论意蕴,为促进土地科学的发展与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学理基础。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土地要素的功能与内涵认知不断深化而生成的;相较于土地要素,国土空间更加突出空间属性、生态属性和人地和谐,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协同性和多维性,响应了新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国土空间脱胎于土地,一方面继承了土地的基本生产要素属性,具有生产功能和价值功能;另一方面又展现出新的生产要素特性,主要表现为数量丰度的非稀缺性、资源配置的效率倍增性和要素功能的不可替代性。(3)对国土空间生产要素属性的深化认识具有重要理论意蕴,有利于促进空间经济理论的创新发展,拓展土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认知,推动土地开发利用方式的创新与治理升华。研究结论:从生产要素视角透析国土空间,为探索土地资源高效、公平与可持续利用路径提供了新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产要素 理论意蕴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产业链视角探寻河北省水果产业发展规律——评《河北省水果生产要素配置及竞争力研究》
18
作者 张建军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期154-154,共1页
近年来河北省水果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水果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三老”问题突出、科技支撑不足、品牌化不强等制约了水果产业... 近年来河北省水果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水果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三老”问题突出、科技支撑不足、品牌化不强等制约了水果产业进一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生产要素配置 农业经济增长 乡村振兴 产业结构性 水果产业 农民收入增加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环境下面向生产要素需求的服务推荐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强 康国胜 +2 位作者 刘建勋 文一凭 丁领航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44-2853,共10页
随着服务型制造模式的出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可配置所需的生产要素服务来完成生产任务。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任务可能需要多个或多种生产要素服务的协同来完成。随着制造服务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服务组合变得更加... 随着服务型制造模式的出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可配置所需的生产要素服务来完成生产任务。在工业互联网环境下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任务可能需要多个或多种生产要素服务的协同来完成。随着制造服务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服务组合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服务协同的有效性和服务质量是整个服务组合流程执行成功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中服务调用历史数据,结合FP-Growth和SimRank算法来评估候选服务协作的有效性。随后,基于该协作有效性指标并结合多目标进化算法,提出一种过滤方法MOEA+CEIF,为用户推荐具有高协作有效性且服务质量优化的服务组合方案。最后,以船舶的生产组装流程为例,通过仿真数据集验证同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生产要素 服务组合 协作有效性 进化算法 服务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如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化机制 被引量:32
20
作者 苑泽明 尹琪 于翔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73,共20页
数据资产的资产属性和数据属性决定了其可以改善企业传统生产要素的配置状态,从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企业年报,运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种子词筛选+AutoPhrase相似词扩充+SnowNLP情感极性分析”对企业的数据资产水平进行评估,以... 数据资产的资产属性和数据属性决定了其可以改善企业传统生产要素的配置状态,从而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企业年报,运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种子词筛选+AutoPhrase相似词扩充+SnowNLP情感极性分析”对企业的数据资产水平进行评估,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数据资产增加显著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该作用主要由数据资产的处理和应用产生,数据资产获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数据资产增加能够改善劳动力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抑制非效率投资、降低管理成本,从而通过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化机制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外部环境对数据资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环境不确定性、信息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和数字经济政策供给水平的提高会强化数据资产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企业应积极开发、积累和利用数据资产,政府应持续推进地区信息化、市场化和数字经济发展,以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高质量发展 传统生产要素 劳动力结构 资本配置效率 技术水平 管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