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发展生产力到变革生产关系:20世纪30年代苏联生产教育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1
作者 周楠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112,共11页
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具有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两大内涵的“生产教育”被奉为中国教育的出路,涉及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的历史主题。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涵的“生产教育”经国民政府与部分教育界提倡迅速兴起,... 20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具有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两大内涵的“生产教育”被奉为中国教育的出路,涉及近代中国革命与改良的历史主题。以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涵的“生产教育”经国民政府与部分教育界提倡迅速兴起,反映了改良主义的救国探索。进步教育学人在极为注重经济的唯物史观指引下,通过译介苏联“生产教育”,积极传播以认识、变革生产关系为主要内涵的“生产教育”,推崇以劳动阶级为教育主体的阶级斗争教育,并借助对于乡村建设运动中“生产教育”的批驳,强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变革的出路首要在于变革生产关系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而非发展生产力的改良主义途径。苏联生产教育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反映出近代中国出路在于社会变革的认识深入教育界,表明寻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已为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教育 唯物史观 社会变革 革命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生产企业及粮食作物种植龙头企业负责人专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
作者 周文文 赖玉昆(图) 《云南农业》 2024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6月18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和省植保植检站联合举办了全省农药生产企业及粮食作物种植龙头企业负责人专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昆明农药有限公司、云南省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专家及... 2024年6月18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和省植保植检站联合举办了全省农药生产企业及粮食作物种植龙头企业负责人专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昆明农药有限公司、云南省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主要负责人、相关专家及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管理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生产企业 粮食作物种植 粮食产业 植保植检站 龙头企业 云南省农业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种植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生产教育云平台设计与研究
3
作者 景妮 《河北农机》 2021年第2期46-47,共2页
面对教育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针对煤矿一线职工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特点,借鉴"学习强国"平台设计、资源建设和学习积分激励机制的理念和经验,开发和设计面向一线矿工的煤矿安全生产教育云平台,建设&q... 面对教育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针对煤矿一线职工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特点,借鉴"学习强国"平台设计、资源建设和学习积分激励机制的理念和经验,开发和设计面向一线矿工的煤矿安全生产教育云平台,建设"乐学、易学、实用"的煤矿安全生产教育资源,通过对学习者行为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采用基于Item CF推荐算法,将适合的煤矿安全教育资源推荐给一线矿工和安全管理人员学习,可以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一系列问题,变传统培训学习为休闲娱乐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操作规范,消除"无知型"违章行为,转变安全心态,塑造本质安全型矿工,降低煤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矿工 煤矿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资源 推荐服务 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生产教育思潮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洪宇 《教育与经济》 1993年第4期47-52,共6页
生产教育是一种运用教育方法来培养具有生产技能和意识的人才,以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经济生活的教育。本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教育家乃至政府当局若干主管人士都对生产教育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纷纷发表意见,加以提倡和推行,... 生产教育是一种运用教育方法来培养具有生产技能和意识的人才,以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经济生活的教育。本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教育家乃至政府当局若干主管人士都对生产教育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纷纷发表意见,加以提倡和推行,形成一个颇有规模和声势的生产教育思潮,在旧中国的教育界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生产教育问题的讨论,加强教育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结合,本文拟对中国现代生产教育思潮作一简要的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教育 教育思潮 生活教育 教育生产 教育问题 加强教育 陶行知 述评 社会生产发展 教育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诠释
5
作者 董艳 王晶 杨韵莹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1,89,共7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培养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之为纲的生产教育思想急需在当代教育学术领域中进行理论创新,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厘定其内涵,并与学校劳动教育进行辨析和区分。新时代要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培养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之为纲的生产教育思想急需在当代教育学术领域中进行理论创新,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厘定其内涵,并与学校劳动教育进行辨析和区分。新时代要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与以能力为中心的应用型人才,生产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促进对先进生产技术和方式的认识,更是启发对社会重大问题和个人价值的再认识。围绕此,研究分析生产教育思想的新时代价值、实践路径和实现困境,并试图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教育思想 产生式学习 跨学科教育 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民国教育学术——以1930年代生产教育思潮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曹天忠 周楠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9,共8页
在民国教育学术领域,唯物史观作为全新的社会科学理论成为影响教育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1930年代,政治与经济危机并发,朝野各界为挽救危亡,大力提倡生产教育,生产教育思想成为备受瞩目的教育思潮,引起广泛讨论。持唯物史观或倾向唯物史... 在民国教育学术领域,唯物史观作为全新的社会科学理论成为影响教育学术发展的重要力量。1930年代,政治与经济危机并发,朝野各界为挽救危亡,大力提倡生产教育,生产教育思想成为备受瞩目的教育思潮,引起广泛讨论。持唯物史观或倾向唯物史观者以唯物史观为依据积极参与讨论,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理论探讨生产教育可行性及其作用,进而提出革命主张;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与方法,建构劳动阶级性质的生产教育理论,突出其现实革命意义。相关讨论是唯物史观在教育学术领域的具体运用,呈现明显的"左倾"进步特征,起到了以教育言革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教育学术 生产教育思潮 左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生产教育诸主张之比较与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洪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71-76,共6页
中国现代生产教育诸主张之比较与评价周洪宇关键词生产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嬗变而来、并与职业教育互为表里、相互推促的一种教育。它主张运用教育方法来培养具有生产技能和意识的人才,以促... 中国现代生产教育诸主张之比较与评价周洪宇关键词生产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教育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在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嬗变而来、并与职业教育互为表里、相互推促的一种教育。它主张运用教育方法来培养具有生产技能和意识的人才,以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经济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变拖驾驶员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安全生产教育
8
作者 王连云 郭翠琴 钱军 《江苏农机化》 2009年第1期52-53,共2页
拖拉机变型运输机作为农村运输的主要机具,因能满足臼益增长的农村运输发展需要,较好地适应农村道路运输作业,且购霭和使用成本低、操作使用简便而备受广大农民的亲睐,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农村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拖拉机变型... 拖拉机变型运输机作为农村运输的主要机具,因能满足臼益增长的农村运输发展需要,较好地适应农村道路运输作业,且购霭和使用成本低、操作使用简便而备受广大农民的亲睐,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农村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的快速增长,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合理分流、减轻农民劳动强度等方面成效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教育 职业技能培训 拖拉机变型运输机 驾驶员 农村运输 农村劳动力 运输作业 农村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教育”向何处去?——1930年代教育界关于“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争论
9
作者 周楠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59,共6页
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中国发展道路"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发生激烈争论,影响深远。这场争论在教育领域同样有所反应,集中体现在1930年代教育界关于生产教育的讨论中。围绕生产教育中"生产"... 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中国发展道路"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发生激烈争论,影响深远。这场争论在教育领域同样有所反应,集中体现在1930年代教育界关于生产教育的讨论中。围绕生产教育中"生产"究竟以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为主,教育界先后形成了"农业为主"论、"工业为主"论、"农工并重"论等三派观点。表面上看,"农工并重"论获得一致认可;就实质而言,应是"工业为主"论占据优势。回顾这场教育领域的争论,可以为认识中国发展道路"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争提供更为丰富的历史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以农立国 以工立国 生产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安全生产教育
10
作者 续存有 高改梅 《兵工安全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8-20,共3页
现代化生产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运动过程。人机环境中潜伏着本质的和人为的危险因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不仅伤害个体,而且危及整体,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往往是由于个体的失误所导致的,所以抓好安全生产教育是维持正常生产的需要,也... 现代化生产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运动过程。人机环境中潜伏着本质的和人为的危险因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不仅伤害个体,而且危及整体,群死群伤的重大恶性事故往往是由于个体的失误所导致的,所以抓好安全生产教育是维持正常生产的需要,也是一项长期的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教育工作 安全教育 危险因素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技术 规章制度 职业卫生知识 自我保护意识 作业环境 基础知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姚市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大行动
11
《现代农机》 2011年第5期45-45,共1页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大行动,近日,余姚市农机局在三七市田螺山专业合作社举办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农机合作社社员、农机大户、农机手共40余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主要内容为农机安全生产及农机维护保养等技术知...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大行动,近日,余姚市农机局在三七市田螺山专业合作社举办农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班,农机合作社社员、农机大户、农机手共40余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主要内容为农机安全生产及农机维护保养等技术知识,详细讲解了有关农机生产及道路交通的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驾驶操作技能、简易故障排除等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教育 余姚市 专业合作社 教育培训 技术知识 农机大户 维护保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要性
12
作者 李森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10期46-46,共1页
中国职工安全素质普遍较低,劳动生产也是如此,所以对于我们农业生产安全教育尤为重要。江泽民主席曾要求我们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看安全生产,要以人为本,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 中国职工安全素质普遍较低,劳动生产也是如此,所以对于我们农业生产安全教育尤为重要。江泽民主席曾要求我们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看安全生产,要以人为本,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为了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使职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必须进行经常的安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教育 职工安全素质 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教育 农业生产 三个代表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教育新质生产力:作用机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文正 杨俊锋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2,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向度,教育系统是其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场域。教育新质生产力是教育系统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和智能技术而形成的一种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型生产力,代表教育领域对未来教育形态和教育方式的探索和追... 新质生产力是智能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向度,教育系统是其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场域。教育新质生产力是教育系统深度融合数据要素和智能技术而形成的一种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新型生产力,代表教育领域对未来教育形态和教育方式的探索和追求。数据要素和智能技术构成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内核。其中,数据要素是教育新质生产力孕育的源泉,智能技术是教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智融合引领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数智赋能助推教育新质生产力的涌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与深入应用,数智赋能将推动知识生产范式的变革,实现知识的增值;使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化,促进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的协同进化;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师智慧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互补;优化学习环境,构建“具身沉浸”的交互式学习空间;革新教学工具,实现人机双向赋智;促进学习资源进化,构建“动态适需”的适应性资源;加速新质人才培养,充分激发学生潜能。未来仍需在确保技术向善、服务教育的前提下,防范技术滥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充分发挥数智赋能教育创新的正向效应,促进教育新质生产力的全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教育新质生产 数智赋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技关系视角看教育生产力发展:历史回溯、理论逻辑与实践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晓晗 刘三女牙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2,73,共14页
人技关系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生产关系的变迁,并映射出教育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研究从人技关系视角,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全面审视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其理论逻辑与实践进展,旨在加深人们对教育生产力的理解... 人技关系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生产关系的变迁,并映射出教育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研究从人技关系视角,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全面审视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其理论逻辑与实践进展,旨在加深人们对教育生产力的理解,进一步挖掘并释放教育领域的技术生产力潜能。研究发现,人技关系依次经历了朴素期、变动期以及飞跃期,相应推动教育生产力依次进入由“人际”关系、“人机”关系和“人智”关系驱动的演进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人技关系的迭代触发了知识生产由线性积累到非线性涌现的质态跃迁,从整体上勾勒出教育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脉络,从而驱动教育实践的革新。具体表现为,知识供给从以往的“大水漫灌”模式转向“精准滴灌”,人才培养从“千人一面”迈向“千人千面”,基础设施建设从单纯的“物理基建”升级为“数智化基建”,促使教育实践成功实现从“人人可学”到“人人优学”的破局与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技关系 教育生产 生成式人工智能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行知先生的生产教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白韬 《安徽史学》 1958年第6期21-25,共5页
近来,有不少人询问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产劳动教育和我们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什么区别.也有人认为陶先生所提倡的"生产教育"和我们今天的"勤工俭学"没有多大区别.我在这个问题方面,发表一些意见,供大家... 近来,有不少人询问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产劳动教育和我们所提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什么区别.也有人认为陶先生所提倡的"生产教育"和我们今天的"勤工俭学"没有多大区别.我在这个问题方面,发表一些意见,供大家评价陶先生的学术思想时做个参考.陶先生开始提倡生产教育大约在1927年左右.他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要教农民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国,村民都变成快乐的活神仙."大家都知道当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教育 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 克思主义 劳动教育 陶行知 中国共产党 教育思想体系 改良主义思想 中国乡村教育 教育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机理与进路——兼论教育的生产力属性
16
作者 吴河江 吴砥 谢晶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教育生产力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从狩猎时代到智能时代,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从“表现不明显”提升到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绝对性因素”。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得益于教育功能的强化,即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强化。技术、教育与生产之间具... 教育生产力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从狩猎时代到智能时代,教育对生产力的影响从“表现不明显”提升到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绝对性因素”。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得益于教育功能的强化,即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强化。技术、教育与生产之间具有本质上的耦合性。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机理在于可提升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从提升教育的个体功能来看,人工智能可变革教育中介系统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以提高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水平。从提升教育的社会功能来看,人工智能可引导社会价值观以强化教育服务生产能力,促进教育公平以增强社会生产活力。依据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机理分析,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生产力的进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教育中介系统,培养智能时代所需的人才素养;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社会价值观,聚合社会生产力;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劳动力结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生产 数字素养 教育功能 新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机器驱动的教育学知识生产及其中国化
17
作者 李永梅 谭维智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
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转型已成为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融合、共同推动教育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智能机器已参与到教育研究的全流程,并基于组合技术与机器机理实现了教育学知识的机器生产,形成了区别于... 在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转型已成为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融合、共同推动教育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智能机器已参与到教育研究的全流程,并基于组合技术与机器机理实现了教育学知识的机器生产,形成了区别于人类的教育学知识生产模式。在此背景下,教育研究者应当借助机器的研究能力,“负责任”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弥补机器研究限度,“关怀性”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发展高阶研究能力,“高质量”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引导机器研究方向,“反思性”地进行教育学知识生产。在智能机器的驱动下,教育学知识生产范式的转型使人与机器构成复合智能的教育研究共同体,形成了数字化的教育问题域与教育学新知识,创新了教育现实数据转换、教育世界虚拟镜像、教育知识链接生成三种模式下的知识生产方式。鉴于此,中国教育学人应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知识生产范式并推动“以中国为方法”“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标准”的自主知识生产,进而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实现中国教育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知识生产 教育研究 智能机器 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共同富裕的逻辑证成、困境检视与实践路径
18
作者 赵书琪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1,共8页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在目标价值层面存在深度耦合,其旨在以职业教育高效能跃迁加快协同发展全面共富,高科技迭代赋能持续发展全民共富,高质量升级嵌入自由发展共建共富。其发展进程中存在新质人才培育结构性矛盾突出、职业教...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在目标价值层面存在深度耦合,其旨在以职业教育高效能跃迁加快协同发展全面共富,高科技迭代赋能持续发展全民共富,高质量升级嵌入自由发展共建共富。其发展进程中存在新质人才培育结构性矛盾突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低、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智能鸿沟”加剧受教育群体差异等现实堵点。为此,应增进民生福祉的保障性,确保教育公共服务的“普”与“惠”;坚守目标主题的统一性,激发产教融合协同的“稳”与“增”;激发文化振兴的有效性,敏捷柔性空间治理的“和”与“美”;夯实数据要素的流通性,筑牢职教智改数转的“强”与“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新质生产 共同富裕 逻辑证成 问题检视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教育空间的现代性表征、生产逻辑及其必要改造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岭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共11页
空间塑造着主体,而主体与空间的交互又再造了空间。现代学校教育空间基本延续了工业时代的特征,其标准化、封闭性和分割性的特征服务于个体的客观知识增长这一教育生产目的。它顺应了工业社会对批量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发展... 空间塑造着主体,而主体与空间的交互又再造了空间。现代学校教育空间基本延续了工业时代的特征,其标准化、封闭性和分割性的特征服务于个体的客观知识增长这一教育生产目的。它顺应了工业社会对批量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教育的制度化发展和现代化进步,但也造成了割裂、限制和规训等问题。而当下功利和异化的教育观念与目的也凭借空间再生产出针对性的制度与规范;这些制度与规范在空间中运行发挥其管理学功能,并通过空间得以管控空间主体的身体及其行为,使规训得以实现,异化的权力关系也得以形成。传统学校教育空间的沿用已经阻碍了新教育理念的落实,亦限制了新型教育空间样态的产生。学校教育空间的改造,需要在满足必要的标准和基本生理学与教育学保障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交互性与多样化的发展,以满足当下教与学的本真需要,真正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空间 现代性 教育生产 身体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述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应强 唐宇聪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做出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列经典论述。这些经典论述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立足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主要讨论工人的劳动问题;二是针对特定群体,主要讨论工人阶级及其子...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做出了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列经典论述。这些经典论述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立足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主要讨论工人的劳动问题;二是针对特定群体,主要讨论工人阶级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三是突出特定内容,主要讨论作为“教育内容”的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四是基于教育与生产劳动“双向命题”,阐发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辩证关系;五是基于策略式阶段划分,阐发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劳结合”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教育方针 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恩格斯教劳结合思想 全面发展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