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于生产持续性视角 被引量:4
1
作者 邵利敏 王建秀 阎俊爱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41,共6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是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匹配性,以支撑整个经济有机体再生产过程持续更新。依据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动力源于再生产过程的持续更新。再生产的持续进行依赖于"部门"之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是重塑经济发展新动能,增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匹配性,以支撑整个经济有机体再生产过程持续更新。依据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经济增长动力源于再生产过程的持续更新。再生产的持续进行依赖于"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产品的成功交换,以及生产要素的再次投入。从生产持续性视角探究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并着重强调从"去杠杆化",防范金融风险;淘汰落后产能,扩大"有效供给",避免"生产危机";以及部门间按比例协调发展,解决"社会总产品实现"问题这三方面加快改革,寻求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的平衡,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生产持续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耕地粮食生产率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若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以界定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内涵为起点,采用耕地粮食生产率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方法衡量耕地的生产可持续性,以单位耕地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对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进行调整衡量耕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利用统计数据、以基期与报告... 以界定耕地利用可持续性内涵为起点,采用耕地粮食生产率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方法衡量耕地的生产可持续性,以单位耕地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对可比系数和标准化分值进行调整衡量耕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利用统计数据、以基期与报告期的时间尺度和分省份的空间尺度实现可持续性的测度。研究发现:(1)以耕地粮食生产率测量的全国耕地生产可持续性呈现出递增趋势,但以化肥使用过量程度作为生态因子调整后的耕地生态可持续性明显低于生产可持续性;(2)耕地生产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区域差异明显,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的稳定性和递增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意味着差异性的耕地保护政策会更有助于稳定和提升耕地利用的可持续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粮食生产 可比系数 生产持续性 生态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持续性食物生产 被引量:2
3
作者 安晓宁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2-76,共5页
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持续性食物生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安晓宁从现在起到21世纪前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确保粮食安全与食物保障。要实现食物安全的基础是持... 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持续性食物生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安晓宁从现在起到21世纪前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确保粮食安全与食物保障。要实现食物安全的基础是持续性食物生产,而持续性食物生产的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食物生产 中国 粮食生产 农业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红壤丘岗区不同生态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大付 陈红卫 +2 位作者 王小龙 李忠佩 何园球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01-1207,共7页
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江西省余江县121个农户进行逐户调查。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原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纯粮、农牧林、农牧果、农牧加、农牧蔬、农果、农牧药材和农牧等8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 利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江西省余江县121个农户进行逐户调查。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原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纯粮、农牧林、农牧果、农牧加、农牧蔬、农果、农牧药材和农牧等8种生态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生态农业模式可持续指数在0.200 0-0.596 2间;其中以纯粮模式可持续指数最小,农牧加模式可持续指数最大。纯粮农业模式可持续性指数为0.200 0;农牧药材、农牧、农果、农牧蔬和农牧林等模式可持续性指数处于0.31-0.47之间;农牧加和农牧果模式可持续性指数分别为0.596 2和0.513 3。为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性增长,必须拉长生态链条,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强化生态农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丘岗区 生态农业模式 生产持续性 经济持续性 生态持续性 持续性指数 余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农业内涵的目标界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靳乐山 张法瑞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7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试用持续农业的目标来界定持续农业的内涵。持续农业就是具有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可持续性的农业。首先分别阐述了持续农业的4个目标,然后就目标之间的相关与独立关系。
关键词 持续农业 生产持续性 经济可持续性 目标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农业目标和保证体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靳乐山 张法瑞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7年第3期59-62,共4页
持续农业的目标界定了持续农业的内涵,即农业生产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可持续性,实现这些目标的保证体系主要由法律、技术、教育和农村基本建设投资等手段构成。
关键词 持续农业 生产持续性 生态可持续性 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畜牧业的本质及其特征
7
作者 闵令江 潘庆杰 李春芳 《山东畜牧兽医》 2003年第4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持续畜牧业 社会可持续性 生态可持续性 生产持续性 技术先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平原农业持续发展技术配置
8
作者 耿立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9-10,23,共3页
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松嫩平原应用的农业技术概括为生态可持续性技术、生产可持续性技术和经济可持续性技术,并详细阐述了各项技术所包括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农业 持续发展 松嫩平原 生态可持续性技术 生产持续性技术 经济可持续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衡施肥对紫色土稻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红陵 王定勇 石孝均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7-490,共4页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1991-2001年的部分监测结果,分析了养分非均衡化对稻麦产量和紫色土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均衡施肥,随着试验年份的延长,稻麦产量逐年降低,紫色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差。NPK化肥平衡施用以及NPK化肥与有...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1991-2001年的部分监测结果,分析了养分非均衡化对稻麦产量和紫色土生产力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均衡施肥,随着试验年份的延长,稻麦产量逐年降低,紫色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差。NPK化肥平衡施用以及NPK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稻麦产量稳定,紫色土生产力的可持续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实验 稻麦产量 生产力可持续性 紫色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