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个井冈蜜柚品种糖酸组分含量和采后甜酸风味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峰 林雄 +3 位作者 占敏宣 李宏祥 陈金印 马巧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6-264,共9页
井冈蜜柚是江西吉安地区的特色柚类,包括3个主要品种桃溪蜜柚、金沙柚和金兰柚,明确其采后糖酸组分及甜酸风味变化可为贮藏品质调控提供依据。在贮藏150 d内每30 d检测蔗糖、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奎宁酸、抗坏血酸和酒... 井冈蜜柚是江西吉安地区的特色柚类,包括3个主要品种桃溪蜜柚、金沙柚和金兰柚,明确其采后糖酸组分及甜酸风味变化可为贮藏品质调控提供依据。在贮藏150 d内每30 d检测蔗糖、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奎宁酸、抗坏血酸和酒石酸含量,以甜度值、固酸比、糖酸比及甜酸比评价甜酸风味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47%以上的糖为蔗糖,52%以上的酸为柠檬酸。贮藏过程中蔗糖波动下降,葡萄糖、果糖先上升后下降;柠檬酸和总酸上升并在90~120 d达到峰值。甜酸比与糖酸比变化趋势类似但与固酸比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金沙柚>金兰柚>桃溪蜜柚。金沙柚和金兰柚的甜酸比在120 d时下降至谷值,桃溪蜜柚甜酸比在60 d时达峰值。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品种的糖酸风味变化具有特异性,共性为甜度值与总糖含量正相关、甜酸比和糖组分(葡萄糖和果糖)分别与柠檬酸和总酸负相关。桃溪蜜柚甜酸比与葡萄糖正相关,金沙柚和金兰柚的甜酸比均与蔗糖正相关。根据甜酸比变化规律,桃溪蜜柚采后甜酸风味变化的关键期为60 d,金沙柚和金兰柚的关键期为1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品质 采后 甜酸 柠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感官评定方法确定甜酸比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魏慧贤 钟芳 +1 位作者 麻建国 宗迪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研究以白砂糖为甜味剂,柠檬酸为酸味剂,通过感官评定方法确定使溶液体系具有适宜甜酸度的甜酸比的配方,为真实的饮料配方中的甜酸比的确定提供方法指导和试验依据。所确定的溶液体系中适宜的甜酸比配方为:糖酸质量比50∶1(W∶W),白砂糖... 研究以白砂糖为甜味剂,柠檬酸为酸味剂,通过感官评定方法确定使溶液体系具有适宜甜酸度的甜酸比的配方,为真实的饮料配方中的甜酸比的确定提供方法指导和试验依据。所确定的溶液体系中适宜的甜酸比配方为:糖酸质量比50∶1(W∶W),白砂糖质量百分浓度8%,柠檬酸质量百分浓度0.16%,体系的pH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酸 感官评定 饮料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感官评价法确定乳饮料体系最佳甜酸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辉 李树森 李洪亮 《饮料工业》 2019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确定酸性含乳饮料最佳甜酸比,研究采用B.I.B平衡不完全分块设计法对不同甜酸比乳饮料进行感官喜好度排序实验。研究发现以白砂糖为甜味原料,柠檬酸为酸味剂,蛋白质含量为1.0g/100mL乳饮料体系,不同柠檬酸量的酸性含乳饮料最佳甜酸质... 为确定酸性含乳饮料最佳甜酸比,研究采用B.I.B平衡不完全分块设计法对不同甜酸比乳饮料进行感官喜好度排序实验。研究发现以白砂糖为甜味原料,柠檬酸为酸味剂,蛋白质含量为1.0g/100mL乳饮料体系,不同柠檬酸量的酸性含乳饮料最佳甜酸质量比均为30∶1(W∶W)。且产品黏度、产品pH值及酸度、产品风味均会影响最佳甜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饮料 甜酸 感官评价 平衡不完全分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山特色甜酸泡菜制作工艺研究
4
作者 周书来 刘学文 伍学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60,73,共4页
甜酸泡菜口味咸甜、微酸、爽口开胃,是四川乐山居民喜欢食用的特色家常小菜。文章以红皮萝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甜酸泡菜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作甜酸泡菜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制备成熟泡菜水,第二... 甜酸泡菜口味咸甜、微酸、爽口开胃,是四川乐山居民喜欢食用的特色家常小菜。文章以红皮萝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甜酸泡菜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作甜酸泡菜可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制备成熟泡菜水,第二步泡制红皮萝卜;泡菜水制备工艺条件是温度为30℃,时间6天,食盐浓度6%,白酒使用量2%;最佳泡制工艺条件为温度25℃,时间18 h,萝卜与泡菜水的比例1∶1,冰糖使用量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萝卜 甜酸泡菜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酸洋姜加工技术
5
作者 王克勤 王学武 何芬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7-48,共2页
甜酸洋姜加工技术王克勤,王学武,何芬(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长沙410125)洋姜,学名菊芋,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质地细致、脆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钙、磷、铁等含量较高,有利水去湿、和中... 甜酸洋姜加工技术王克勤,王学武,何芬(湖南省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长沙410125)洋姜,学名菊芋,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质地细致、脆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是钙、磷、铁等含量较高,有利水去湿、和中益胃、清热解毒之功效,对糖尿病也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姜 甜酸洋姜 工艺流程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甜酸荞头生产中的应用
6
作者 夏桂珍 夏红广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HACCP体系 甜酸荞头 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出口甜酸薤加工中的应用
7
作者 夏桂珍 杨建功 成英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4年第3期16-19,共4页
根据HACCP原理的应用 ,探讨了出口甜酸薤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分析 ,确定关键控制点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
关键词 HACCP体系 甜酸薤生产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酸型花生蛋白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8
作者 楼明 田正文 《山西食品工业》 1995年第4期20-22,37,共4页
本文对酸性花生蛋白饮料的脂肪上浮、挂壁、乳固形物分散不良造成的凝结沉淀等工艺难点进行了探讨,通过离心分离油脂,加水稀释,加乳化剂、稳定剂等方法基本解决了上述难题。
关键词 花生 花生蛋白 饮料 甜酸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酸酱的制作工艺
9
作者 陈苍林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1年第2期28-28,共1页
简要介绍了甜酸酱从原料各制、原科配比、加热配料、杀菌、品质要求到用量等几方面要求。
关键词 甜酸 生产工艺 配方 品质要求 调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甜酸藠头的腌制与加工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桂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5-25,31,共2页
蕌头原名薤(Scallion),为百合科,属于葱类。蕌头中的辛辣成分与大蒜很相似,都含有大蒜氨酸(alliin),甲基大蒜氨酸,大蒜糖(Scorodose)。其结构式为。(?)蕌头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栽培,其内含有蛋白质、脂质、糖分、纤维、维生素 B_1、维生... 蕌头原名薤(Scallion),为百合科,属于葱类。蕌头中的辛辣成分与大蒜很相似,都含有大蒜氨酸(alliin),甲基大蒜氨酸,大蒜糖(Scorodose)。其结构式为。(?)蕌头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栽培,其内含有蛋白质、脂质、糖分、纤维、维生素 B_1、维生素 B_2、维生素 C。蕌头中的蒜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能分解出一种具有强烈杀菌作用的挥发性物质——蒜素。故可防止多种疾病,特别是通过腌制发酵加工出来的精制甜酸蕌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o头 甜酸JIAO头 腌制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传统甜酸茶中乳酸菌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11
作者 徐世航 郑妍 +3 位作者 岳松烨 朱琼瑶 赵宇 边鑫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1期86-90,共5页
本文采用传统分离法从东北传统发酵饮品甜酸茶中得到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同时评价乳酸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BIAN-tsc1和BIAN-tsc2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无溶血... 本文采用传统分离法从东北传统发酵饮品甜酸茶中得到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同时评价乳酸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BIAN-tsc1和BIAN-tsc2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无溶血性和抗生素抗性,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酸 菌分离鉴定 安全性评价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酸汁的配制
12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共1页
甜酸汁以番茄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调味料,经科学处理,调配而成,既可做菜,也可直接食用。
关键词 配制 科学处理 调味料 食用 甜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酸什锦菜罐头制作工艺
13
作者 王占明 李英伟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2-73,共2页
甜酸什锦菜罐头制作工艺王占明,李英伟黑龙江肇源罐头厂151300甜酸什锦菜罐头是采用北方普遍种植的青萝卜、胡萝卜、红甜椒为主要原料,辅以鲜姜、大素及调味料等加工制成。该产品具有甜、酸、微辣、脆嫩等特点,其风味独特,外... 甜酸什锦菜罐头制作工艺王占明,李英伟黑龙江肇源罐头厂151300甜酸什锦菜罐头是采用北方普遍种植的青萝卜、胡萝卜、红甜椒为主要原料,辅以鲜姜、大素及调味料等加工制成。该产品具有甜、酸、微辣、脆嫩等特点,其风味独特,外观色泽宜人。自投放市场以来,颇受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酸什锦菜 蔬菜 罐头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酸瓜罐头
14
作者 张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2-33,共2页
甜酸瓜罐头是我们厂最近开发的罐头新品种,它采用成熟的种黄瓜为原料,经去皮、去籽等工序加工而成。其特点是瓜体组织细嫩,口感似桃、苹果等水果罐头,甜酸适口,尤其经过一个月贮藏后。
关键词 甜酸 罐头 黄瓜罐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酸豆角蜜饯的加工技艺
15
作者 黄天友 钟燕钧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38-38,共1页
豆角,是一种在我国南北各省栽种很普遍的蔬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其当作蔬菜鲜吃,少数用于加工成酸泡菜食用。目前国内还未见到单独用豆角为原料加工成甜酸豆角蜜饯的公开报道。为了拓宽蜜饯加工资源,给蜜饯加工行业增添新的花色... 豆角,是一种在我国南北各省栽种很普遍的蔬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其当作蔬菜鲜吃,少数用于加工成酸泡菜食用。目前国内还未见到单独用豆角为原料加工成甜酸豆角蜜饯的公开报道。为了拓宽蜜饯加工资源,给蜜饯加工行业增添新的花色品种,提高豆角的利用价值。笔者就甜酸豆角蜜饯加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就有关甜酸豆角蜜饯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酸 豆角蜜饯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水的甜酸比值及配方设计
16
作者 周勇 《软饮料工业》 1993年第1期37-40,共4页
1、前言果汁和果味型汽水配方是根据每种产品相符品名的鲜水果特性和结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及习惯而设计的,它决定了产品的营养成分。构成了不同的组织状态和风味特点,其核心是产品的甜酸结构比值。而甜味和酸味物质有互相掩盖风味的作用,... 1、前言果汁和果味型汽水配方是根据每种产品相符品名的鲜水果特性和结合当地消费者口味及习惯而设计的,它决定了产品的营养成分。构成了不同的组织状态和风味特点,其核心是产品的甜酸结构比值。而甜味和酸味物质有互相掩盖风味的作用,其甜酸比值不能盲目放宽或缩小,应有一个适宜的规定范围。否则不但风味口感贫乏,清凉止渴效果差而且成本过高。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水 甜酸比值 配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甜芒果条的制作及半成品的贮藏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红 杨定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芒果 芒果条 制造 半成品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甜佛手瓜加工技术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0-93,共4页
以佛手瓜为原料,以白砂糖、柠檬汁、酱油等为辅料,通过工艺和配方研究,制作出新型腌制产品—酸甜佛手瓜,并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是:CaCl20.2%,切分厚度3 mm,发酵12 h,热烫1.5 min,糖渍浓度40%;... 以佛手瓜为原料,以白砂糖、柠檬汁、酱油等为辅料,通过工艺和配方研究,制作出新型腌制产品—酸甜佛手瓜,并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是:CaCl20.2%,切分厚度3 mm,发酵12 h,热烫1.5 min,糖渍浓度40%;最佳原料配方是:佛手瓜212 g(43%),白砂糖148 g(31%),柠檬汁21 g(4%),酱油107 g(22%);通过测定其总酸度为0.836 6%,VC含量0.088 52 mg/100 g,亚硝酸盐含量为19.38 mg/kg,大肠菌群<30个/100 g。根据上述方法制得的酸甜佛手瓜清爽脆口、酱香味浓、营养丰富、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瓜 工艺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酸制甜话消渴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忠民 刘晓东 乔丽 《国医论坛》 2014年第3期59-60,共2页
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辨证论治研究颇多,笔者得于先贤之精华,从临证中体悟到苦酸药味配合在消渴病的治疗中尚有重要的意义。故不揣浅陋,简述于后,以期就正于同道。
关键词 治法 消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语言内涵转化为学生内在视象——童敏《酸的和甜的》课例写真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小刚 《四川教育》 2008年第2期41-43,共3页
一、激起生活体验引入高挑的身材,素洁的衣着掩不住青春的洋溢,大而有神的眼忽闪着灵动的光,沉着自信的童敏走上讲台,听课席上所有的目光顿时聚焦于这位来自泸州的年轻教师身上。她淡定的微笑、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立刻吸引了所有在场... 一、激起生活体验引入高挑的身材,素洁的衣着掩不住青春的洋溢,大而有神的眼忽闪着灵动的光,沉着自信的童敏走上讲台,听课席上所有的目光顿时聚焦于这位来自泸州的年轻教师身上。她淡定的微笑、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立刻吸引了所有在场的人。童敏以充满童趣的语气与孩子们开始了谈话,她问孩子们在家妈妈都以什么昵称叫自己,学生立即活跃起来,各种不同的答案都极具一分“爱”,有孩子答出“宝宝”,童敏哈哈大笑,她说着“这大概是通用的爱称吧”,然后示意上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和的》 语言内涵 学生 写真 课例 转化 生活体验 年轻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