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蔗根系内生真菌染色方法探讨
被引量:
11
1
作者
廖楠
张金莲
+6 位作者
李冬萍
汪茜
龙艳艳
谭裕模
李松
陆祖军
陈廷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4-819,共6页
为了建立一种甘蔗根系内生真菌最佳的染色方法,便于更好观察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对甘蔗根系的侵染情况。将甘蔗根样置于20%的KOH溶液中90℃水浴透...
为了建立一种甘蔗根系内生真菌最佳的染色方法,便于更好观察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对甘蔗根系的侵染情况。将甘蔗根样置于20%的KOH溶液中90℃水浴透明90~120 min;接着加入碱性H2O2脱色60 min;5%的乙酸酸化5 min后,用5%的墨水醋染液(Quink牌纯黑墨水、北京牌蓝黑墨水)、酸性品红、苏丹红Ⅳ、台酚蓝、苯胺蓝为染液,在66℃水浴染色30 min,后用清水浸泡(12 h)脱色后即可镜检。经过碱性H2O2脱色60 min后Quink牌纯黑墨水染色的根系,AM真菌的菌丝和泡囊以及DSE微菌核能够清晰可见。此实验建立的墨水醋染法安全性高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相对于其他染色方法毒性低,对环境的污染小,而且染色效果稳定,更适于观察和镜检拍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根系
内生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5
2
作者
黄杏
杨丽涛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为探明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用甘蔗内生固氮菌GGS6、LCT2和QZT2的混合菌液对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8(RB86-7515)和广西当家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固氮菌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在不同时期测定根系活力、碳水化合物、蛋白...
为探明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用甘蔗内生固氮菌GGS6、LCT2和QZT2的混合菌液对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8(RB86-7515)和广西当家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固氮菌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在不同时期测定根系活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和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与不接菌处理相比,接菌处理使两供试甘蔗品种根系碳水化合物总量、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明显提高了不同时期B8根系活力,在7月12日、8月17日ROC22的根系活力也有所提高;接菌处理在7月30日、8月17日提高了B8根系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而提高了不同时期ROC22的酶活性。因此,固氮菌接种有助于甘蔗根系的生长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
接种
甘蔗根系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根系内生真菌
被引量:
1
3
作者
廖楠
张金莲
+5 位作者
汪茜
谭裕模
龙艳艳
李冬萍
陆祖军
陈廷速
《中国糖料》
2016年第3期6-9,共4页
在酸性赤红壤条件下,通过对大田甘蔗施用不同的化肥量和接种AM菌剂的试验,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根系内生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根系内同时存在两种内生真菌,即丛枝菌根(AM)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通过对甘蔗根系进行染色...
在酸性赤红壤条件下,通过对大田甘蔗施用不同的化肥量和接种AM菌剂的试验,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根系内生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根系内同时存在两种内生真菌,即丛枝菌根(AM)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通过对甘蔗根系进行染色观察后发现,凡是施复合肥的处理,在甘蔗根系中除了存在丛枝菌根(AM)真菌,还检测到较多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的菌丝和微菌核。大田甘蔗施用AM菌剂影响土著AM真菌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根系
内生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蔗根系土壤浸提液GC-MS检测预处理工艺优化
4
作者
王士龙
朱景焕
+1 位作者
孙晓波
宾彩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65-67,81,共4页
以甘蔗根系土壤为原料,采用甲醇试剂浸提并辅助超声波预处理方法处理甘蔗根系土壤,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样品检测,以质谱数据库检索出的化感物质种类数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
以甘蔗根系土壤为原料,采用甲醇试剂浸提并辅助超声波预处理方法处理甘蔗根系土壤,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样品检测,以质谱数据库检索出的化感物质种类数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预处理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5(g∶mL)、超声波功率210 W、超声波时间100 min,检测出来的化感物质有17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根系
土壤
化感物质
预处理
工艺优化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保护地蔗田对土壤优先流与根系生物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黄俞铭
罗维钢
+11 位作者
胡钧铭
韦翔华
黄嘉琪
陈仕林
蒙炎成
俞月凤
李婷婷
张俊辉
周慧蓉
黄忠华
韦本辉
陈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54-1864,共11页
为探明保护性耕作对蔗田土壤及甘蔗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设置2种耕作方式(常规耕作、粉垄耕作)与2种施肥水平(减量施肥20%、常规施肥),并于甘蔗苗期后在甘蔗行间近根部覆盖豆科秸秆,以第二年宿根蔗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示踪法测定秸秆覆盖...
为探明保护性耕作对蔗田土壤及甘蔗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设置2种耕作方式(常规耕作、粉垄耕作)与2种施肥水平(减量施肥20%、常规施肥),并于甘蔗苗期后在甘蔗行间近根部覆盖豆科秸秆,以第二年宿根蔗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示踪法测定秸秆覆盖下蔗田土壤优先流特征,同时测定分析甘蔗株高、茎围、地下根系生物量、产量及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粉垄耕作方式下蔗田土壤优先流发生速度快且活跃,添加秸秆覆盖降低了土壤优先流发生程度,增加了土壤水分在10~25 cm土层的横向运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2)粉垄保护性耕作在秸秆覆盖下提高了甘蔗根系生物量和产量,秸秆覆盖下粉垄免耕宿根蔗根系生物量提高了8.97%~25.54%,并且减量施肥处理中秸秆覆盖宿根蔗伸长期地下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无秸秆覆盖,秸秆覆盖下甘蔗株高提高了4.2%~13.1%;在减量施肥处理中,粉垄耕作添加秸秆覆盖甘蔗产量提高了16.27%,并且添加秸秆覆盖较常规施肥中无秸秆覆盖,产量提高了5.95%。(3)粉垄保护性耕作利于提高甘蔗品质,对比无秸秆覆盖处理,粉垄耕作下秸秆覆盖后显著提高了甘蔗蔗汁视纯度,并且宿根蔗纤维分、蔗汁锤度、转光度和蔗糖分均有提升。综上认为,免耕秸秆覆盖可作为粉垄红壤坡耕地蔗田保护性生产调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覆盖
土壤优先流
甘蔗根系
粉垄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根系内生真菌染色方法探讨
被引量:
11
1
作者
廖楠
张金莲
李冬萍
汪茜
龙艳艳
谭裕模
李松
陆祖军
陈廷速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4-81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56)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0-3-5)
+2 种基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重点项目和学科团队项目(2014YP06
2015YT81
2015YZ10)
文摘
为了建立一种甘蔗根系内生真菌最佳的染色方法,便于更好观察甘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对甘蔗根系的侵染情况。将甘蔗根样置于20%的KOH溶液中90℃水浴透明90~120 min;接着加入碱性H2O2脱色60 min;5%的乙酸酸化5 min后,用5%的墨水醋染液(Quink牌纯黑墨水、北京牌蓝黑墨水)、酸性品红、苏丹红Ⅳ、台酚蓝、苯胺蓝为染液,在66℃水浴染色30 min,后用清水浸泡(12 h)脱色后即可镜检。经过碱性H2O2脱色60 min后Quink牌纯黑墨水染色的根系,AM真菌的菌丝和泡囊以及DSE微菌核能够清晰可见。此实验建立的墨水醋染法安全性高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相对于其他染色方法毒性低,对环境的污染小,而且染色效果稳定,更适于观察和镜检拍照。
关键词
甘蔗根系
内生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染色
Keywords
Sugarcane root
Endophytic fungi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Dark septate endophytes
Staining
分类号
S154.3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5
2
作者
黄杏
杨丽涛
李杨瑞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60054
3066085)
+1 种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基0778006-5
0448092)
文摘
为探明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用甘蔗内生固氮菌GGS6、LCT2和QZT2的混合菌液对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8(RB86-7515)和广西当家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固氮菌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在不同时期测定根系活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和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与不接菌处理相比,接菌处理使两供试甘蔗品种根系碳水化合物总量、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明显提高了不同时期B8根系活力,在7月12日、8月17日ROC22的根系活力也有所提高;接菌处理在7月30日、8月17日提高了B8根系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而提高了不同时期ROC22的酶活性。因此,固氮菌接种有助于甘蔗根系的生长代谢。
关键词
固氮菌
接种
甘蔗根系
生理特性
Keywords
nitrogen fixation bacteria
inoculation
sugarcane root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566.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根系内生真菌
被引量:
1
3
作者
廖楠
张金莲
汪茜
谭裕模
龙艳艳
李冬萍
陆祖军
陈廷速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中国糖料》
2016年第3期6-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56)
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CARS-20-3-5)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项目(2014YP06,2015YT81,2015YZ10)
文摘
在酸性赤红壤条件下,通过对大田甘蔗施用不同的化肥量和接种AM菌剂的试验,分析不同施肥水平对甘蔗根系内生真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根系内同时存在两种内生真菌,即丛枝菌根(AM)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通过对甘蔗根系进行染色观察后发现,凡是施复合肥的处理,在甘蔗根系中除了存在丛枝菌根(AM)真菌,还检测到较多的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的菌丝和微菌核。大田甘蔗施用AM菌剂影响土著AM真菌种群。
关键词
甘蔗根系
内生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Keywords
sugarcane root
endophytic fungus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dark septate endophytes
分类号
S435.6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蔗根系土壤浸提液GC-MS检测预处理工艺优化
4
作者
王士龙
朱景焕
孙晓波
宾彩艳
机构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6期65-67,81,共4页
基金
来宾市委人才办市级人才小高地项目(来人才发[2019]12号)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糖料蔗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GXKSKYPT2021006)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糖蔗资源绿色高效技术开发与应用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GXKS2020QNTD01)。
文摘
以甘蔗根系土壤为原料,采用甲醇试剂浸提并辅助超声波预处理方法处理甘蔗根系土壤,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样品检测,以质谱数据库检索出的化感物质种类数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料液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预处理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5(g∶mL)、超声波功率210 W、超声波时间100 min,检测出来的化感物质有17个。
关键词
甘蔗根系
土壤
化感物质
预处理
工艺优化
超声波
Keywords
Sugarcane root soil
Allelopathic substances
Pretreatment
Process optimization
Ultrasonic
分类号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保护地蔗田对土壤优先流与根系生物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黄俞铭
罗维钢
胡钧铭
韦翔华
黄嘉琪
陈仕林
蒙炎成
俞月凤
李婷婷
张俊辉
周慧蓉
黄忠华
韦本辉
陈渊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南宁市灌溉试验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处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54-186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074)
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2018221)
+1 种基金
广西创新驱动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37-3)
广西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桂农科2018YT08,桂农科2021YT040)。
文摘
为探明保护性耕作对蔗田土壤及甘蔗生长的影响,该研究设置2种耕作方式(常规耕作、粉垄耕作)与2种施肥水平(减量施肥20%、常规施肥),并于甘蔗苗期后在甘蔗行间近根部覆盖豆科秸秆,以第二年宿根蔗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示踪法测定秸秆覆盖下蔗田土壤优先流特征,同时测定分析甘蔗株高、茎围、地下根系生物量、产量及品质等重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粉垄耕作方式下蔗田土壤优先流发生速度快且活跃,添加秸秆覆盖降低了土壤优先流发生程度,增加了土壤水分在10~25 cm土层的横向运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2)粉垄保护性耕作在秸秆覆盖下提高了甘蔗根系生物量和产量,秸秆覆盖下粉垄免耕宿根蔗根系生物量提高了8.97%~25.54%,并且减量施肥处理中秸秆覆盖宿根蔗伸长期地下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无秸秆覆盖,秸秆覆盖下甘蔗株高提高了4.2%~13.1%;在减量施肥处理中,粉垄耕作添加秸秆覆盖甘蔗产量提高了16.27%,并且添加秸秆覆盖较常规施肥中无秸秆覆盖,产量提高了5.95%。(3)粉垄保护性耕作利于提高甘蔗品质,对比无秸秆覆盖处理,粉垄耕作下秸秆覆盖后显著提高了甘蔗蔗汁视纯度,并且宿根蔗纤维分、蔗汁锤度、转光度和蔗糖分均有提升。综上认为,免耕秸秆覆盖可作为粉垄红壤坡耕地蔗田保护性生产调控方式。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覆盖
土壤优先流
甘蔗根系
粉垄耕作
Key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straw mulching
soil preferential flow
sugarcane root system
smash ridging
分类号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蔗根系内生真菌染色方法探讨
廖楠
张金莲
李冬萍
汪茜
龙艳艳
谭裕模
李松
陆祖军
陈廷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黄杏
杨丽涛
李杨瑞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甘蔗根系内生真菌
廖楠
张金莲
汪茜
谭裕模
龙艳艳
李冬萍
陆祖军
陈廷速
《中国糖料》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甘蔗根系土壤浸提液GC-MS检测预处理工艺优化
王士龙
朱景焕
孙晓波
宾彩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保护地蔗田对土壤优先流与根系生物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黄俞铭
罗维钢
胡钧铭
韦翔华
黄嘉琪
陈仕林
蒙炎成
俞月凤
李婷婷
张俊辉
周慧蓉
黄忠华
韦本辉
陈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