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芍药甘草汤对ERCP术后胰腺炎大鼠胰腺自噬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陈萌 蔡淦 +5 位作者 龚彪 张晞文 吕婵 李涛 胡永红 李甫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9-766,共8页
目的探索芍药甘草汤调控胰腺自噬水平预防泛影葡胺诱导大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低、高剂量组(1.5、3.0 g/kg),消炎痛栓组。采用恒压向胰胆管注射泛影葡胺以诱导大... 目的探索芍药甘草汤调控胰腺自噬水平预防泛影葡胺诱导大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机制研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芍药甘草汤低、高剂量组(1.5、3.0 g/kg),消炎痛栓组。采用恒压向胰胆管注射泛影葡胺以诱导大鼠ERCP术后胰腺炎模型。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炎性细胞浸润、胰腺组织出血及坏死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MS、IL-1β、IL-6、IL-8、TNF-α、IL-10水平;透射电镜观察胰腺腺泡细胞自噬泡情况;IHC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TRAF2、p-JNK表达;RT-qPCR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TRA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Beclin1、LC3B、p62、p-JNK、TRAF2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甘草汤高剂量组大鼠胰腺组织无明显出血,腺泡细胞及间质水肿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血清AMS活性及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腺泡细胞内自噬小体数量减少,Beclin1、LC3、p62、TRAF2、p-JNK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可通过改善胰腺组织损伤,降低血清炎性反应水平,干预胰腺腺泡细胞异常自噬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且其分子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RAF2蛋白表达、干预p-JNK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ERCP术后胰腺炎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
2
作者 王文雯 孙颖 +3 位作者 李哲 王爱丽 赛佳洋 董莹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126,共5页
目的评价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79例,分为A组(39例)与B组(4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进行... 目的评价加味芍药甘草汤缓解中晚期结肠癌患者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血液科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癌性疼痛患者79例,分为A组(39例)与B组(4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A组于此基础上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B组则在A组治疗方案上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治疗期间镇痛剂应用情况,不同时间NRS得分,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炎性因子、疼痛因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镇痛剂每日平均剂量低于A组;平均起效时间短于A组;平均持续时间长于A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数字分级法(NRS)得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B组同期NRS得分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S100钙结合蛋白A8(S100A8)、S100A9、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内皮素1(ET-1)水平降低,且B组更低;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升高,且B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相较于单一西药治疗疗效更佳,可有效改善镇痛剂使用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阻断负向循环,改善疼痛因子,并缓解癌性疼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结肠癌 癌性疼痛 硫酸吗啡缓释片 加味芍药甘草 炎性因子 疼痛因子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在皮肤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进展
3
作者 王悦竹 杨顶权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06,共6页
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论》的经典名方,是临床常用方剂,可治疗多种疾病。古籍中鲜有治疗皮肤病的记载。现代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和甘草酸具有良好的抗炎、免疫调节和止痛作用,对于多种免疫相关炎症性皮肤病有治疗价... 芍药甘草汤为《伤寒论》的经典名方,是临床常用方剂,可治疗多种疾病。古籍中鲜有治疗皮肤病的记载。现代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和甘草酸具有良好的抗炎、免疫调节和止痛作用,对于多种免疫相关炎症性皮肤病有治疗价值,临床实践亦发现该方对于上述皮肤病疗效显著。通过总结该方主要药理作用和治疗皮肤病的作用机制,重点介绍该方在斑秃、带状疱疹、过敏性紫癜、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等疾病中的应用,结合中医理论及药理研究,进一步挖掘该方防治上述皮肤病的临床价值和科研价值,推动该方在“异病同治”“老药新用”方面的思考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作用机制 免疫相关炎症性皮肤病 斑秃 带状疱疹 湿疹 白芍总苷 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芍药甘草汤的质量标志物
4
作者 余灵静 鲁方奇 +4 位作者 陈诺 吴薇 张云羽 郑云枫 程建明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8-725,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芍药甘草汤干膏粉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0批芍药甘草...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芍药甘草汤的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其进行质量分析,筛选差异标志物。方法: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芍药甘草汤干膏粉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0批芍药甘草汤中3种指标性成分,并应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比较样品间的差异性,筛选差异标志物。结果:30批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相似度0.924~0.996,并指认了10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芹糖甘草苷、甘草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没食子酰芍药苷、芹糖异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酸;并以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为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将芍药甘草汤样品分成3类,筛选出10个色谱峰为质量标志物。结论:建立了芍药甘草汤指纹图谱,筛选出引起批次间差异的质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化学模式识别 质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抑制卒中大鼠肢体痉挛
5
作者 尚颖 黄雅琪 +4 位作者 王菲 赵海龙 张生富 许能贵 郭斌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2-991,共10页
目的 探索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对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巴氯芬组、针药结合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前及造模后1、3、6天行旷场实验、肌电检测,使用ATP酶染... 目的 探索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对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巴氯芬组、针药结合高中低剂量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造模前及造模后1、3、6天行旷场实验、肌电检测,使用ATP酶染色观察股四头肌肌纤维组成,液相因子技术检测M1区炎症因子。ELISA技术、Westernblot技术检测M1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突触素(SYP)、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巢蛋白(Nestin)、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结果 与模型组及其他干预组相比,针药结合中剂量组第6天总路程最长(P=0.021),平均速度最快(P=0.021)、第3天股四头肌积分肌电值较高(P=0.006)、Ⅱ型纤维比例较高、能更好地促进IL-10(P=0.006)、GMcsf(P=0.045)分泌。ELISA检测BDNF(P=0.040)、SYP(P=0.035)、PSD95(P=0.031)、Nestin(P=0.039)、β-catenin(P=0.001)发现,针药结合中剂量组更有优势,Western blot结果也提示该组干预效果最佳。结论 电针联合芍药甘草汤抑制卒中大鼠肢体痉挛疗效明确,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损伤部位炎性环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突触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芍药甘草 阳陵泉 曲池 脑卒中 肢体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减轻炎性肠病大鼠炎症反应和肠黏膜屏障损伤
6
作者 刘重洋 吴苗苗 +4 位作者 王越 冯志芳 杨越雯 蔺双双 贺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8-1687,共10页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大鼠炎症反应及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500 mg/kg)、中剂量(250 mg/kg)和低剂量(125...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大鼠炎症反应及肠黏膜屏障损伤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500 mg/kg)、中剂量(250 mg/kg)和低剂量(125 mg/kg)芍药甘草汤组,巴柳氮钠(1 g/kg)组。所有组别预给药3 d,实验第4天禁食不禁水24 h,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以TNBS(100 mg/kg)与50%乙醇等体积混匀进行灌肠造模,造模结束后继续给药5 d,并对大鼠进行疾病活动度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估,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测定大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密封蛋白2(claudin 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下降、结肠缩短,DAI及结肠组织宏观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肠病理损伤严重,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NO和MPO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TNF-α、COX-2、iNOS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紧密连接蛋白ZO-1和claudin 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芍药甘草汤干预能有效缓解上述状况,与模型组相比,芍药甘草汤组大鼠体重下降和结肠缩短有所缓解,结肠组织DAI及结肠组织宏观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肠病理损伤有所减轻,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NO和MPO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中TNF-α、COX-2、iNOS和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ZO-1和claudin 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能够有效减轻TNBS诱导大鼠IBD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及肠黏膜屏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炎性肠病 炎症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鑫 解晓芳 +1 位作者 张光 刘泽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96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依据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给予对照... 目的 探讨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21年10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癌性疼痛患者96例,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依据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给予对照组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必要时可加用三阶梯止痛药物,均给予两组1个月的治疗时间。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字分级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评分、止痛起效和持续时间、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介质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一的对比与分析。结果 治疗后较对照组(64.58%,31/48)比,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83.33%,40/48)处于较高水平;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止痛起效时间更短,持续时间更长;治疗后,两组患者NRS评分、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_(2),PGE_(2))、内皮素(endothelin, ET)-1、P物质(SP)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均处于较低水平;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各项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其中较对照组比,观察组处于较高水平,P<0.05,提示其数据经计算有显著性差异;经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P>0.05,提示其数据经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玄乌止痛膏穴位贴敷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玄乌止痛膏 穴位贴敷 芍药甘草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通过调节NDUFS1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缓解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3
8
作者 夏侯志楷 肖红 +1 位作者 宋亚锋 韩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4-1190,共1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并阐明芍药甘草汤(Shakuyakukanzoto,SKT)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极化来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构建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并阐明芍药甘草汤(Shakuyakukanzoto,SKT)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极化来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给予3%葡聚糖硫酸钠盐(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构建小鼠UC模型并通过灌胃SKT进行治疗。首先,对两个数据集GSE21157和GSE210415进行单细胞测序分析和代谢通路富集。其次,对UC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提取和代谢组学验证。然后,根据标准逆方差加权两样本的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差异代谢物富集的通路和UC风险相关性。接着,分析在GSE128682和GSE102746数据集转录水平差异。最后,使用定量反转录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结果。结果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SKT可以显著缓解DSS引起的结肠损伤。单细胞测序分析在肠壁中发现了巨噬细胞、NK细胞、T细胞等10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在疾病组中,通过比较这两组数据发现,有49条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的巨噬细胞代谢途径的活性显著上调。能量代谢组学中,治疗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空白组分别鉴定了10种和18种显著上调和下调的差异表达代谢物,这些差异表达的代谢物主要与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有关。根据标准逆方差加权两样本的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预测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相关基因泛醌NADH脱氢酶Fe-S蛋白1(recombinant NADH dehydrogenase ubiquinone Fe-S protein 1,NDUFS1)(OR:0.56,95%CI:0.48~0.98,P=0.000068)与UC风险降低相关。通过对两组数据集转录水平差异分析,与正常组相比,UC中NDUFS1的转录水平降低。q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验证结果显示,SKT可以促进NDUFS1蛋白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此外,敲低/过表达NDUFS1可以影响SKT对巨噬细胞M1型极化的影响。结论SKT通过调节NDUFS1蛋白水平,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从而缓解小鼠UC。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SKT对UC的治疗机制,也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巨噬细胞M1型极化 氧化磷酸化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中6种活性成分在正常、胃溃疡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和蓉 金阳 +5 位作者 张环 伍天苔 温健 唐超 程雪怡 刘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72-3578,共7页
目的比较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在正常、胃溃疡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75%乙醇诱导胃溃疡模型,取胃组织。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灌胃给药(9.9 g/kg),于不同时间点取血,... 目的比较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和甘草酸在正常、胃溃疡大鼠体内药动学。方法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建立75%乙醇诱导胃溃疡模型,取胃组织。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灌胃给药(9.9 g/kg),于不同时间点取血,UP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活性成分T_(max)延长(P<0.05,P<0.01);芍药苷T_(1/2)、MRT_(0~t)延长(P<0.05,P<0.01),C_(max)、AUC升高(P<0.05,P<0.01),Vd/F、CL/F降低(P<0.05,P<0.01);芍药内酯苷C_(max)、AUC升高(P<0.05,P<0.01),CL/F降低(P<0.05);甘草苷MRT延长(P<0.05),AUC升高(P<0.05),CL/F降低(P<0.01);异甘草苷MRT延长(P<0.05,P<0.01),Vd/F降低(P<0.05);甘草素药动学参数(除T_(max)外)无明显变化(P>0.05);甘草酸T_(1/2)、MRT_(0~∞)延长(P<0.05,P<0.01),C_(max)、AUC升高(P<0.05,P<0.01),CL/F降低(P<0.01)。结论胃溃疡对芍药甘草汤中活性成分体内吸收、代谢的速度和程度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活性成分 胃溃疡 体内药动学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的作用
10
作者 张琼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01-203,共3页
目的: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及对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62例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加巴喷丁治疗,研究组接受芍药甘... 目的: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及对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宁化县总医院收治的62例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加巴喷丁治疗,研究组接受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结果:治疗后6周、12周的国际不宁腿综合征自评量表(RL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更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生化指标更优(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优(P<0.05)。结论: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患者治疗过程中,芍药甘草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和睡眠质量,优化各项生化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加巴喷丁 阴血亏虚型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 IRLS评分 PSOI评分 血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白芍和酒炒白芍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薛建国 徐立 +2 位作者 时乐 赵芳 谭秋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的对由不同比例生白芍或酒炒白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作用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对芍药甘草汤的解痉镇痛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的肠推进和扭体试验,观察不同比例生白芍和酒炒白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对镇痛作用和胃肠... 目的对由不同比例生白芍或酒炒白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作用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对芍药甘草汤的解痉镇痛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的肠推进和扭体试验,观察不同比例生白芍和酒炒白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对镇痛作用和胃肠平滑肌兴奋性的影响。结果单用酒炒白芍可使肠推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同比例酒炒白芍和甘草配伍均未见对肠平滑肌有明显影响。生白芍、甘草以1∶1比例配伍可显著降低肠推进率,而单用生白芍或以其他不同比例生白芍和甘草配伍组成的芍药甘草汤对肠推进均未见明显影响。单用酒炒白芍或酒炒白芍、甘草以3∶1比例配伍和生白芍、甘草以1∶1比例配伍均可见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他各组均未见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芍药甘草汤以生白芍与甘草按1∶1比例配伍时兼有抑制肠蠕动和镇痛的作用,且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解痉 镇痛 白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刺法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效果 被引量:57
12
作者 刘未艾 岳增辉 +3 位作者 付磊 戴思佳 陈建宏 贺新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 目的观察中医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9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n=30)、巴氯芬组(n=30)和针药结合组(n=30)。三组均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针药结合组加经筋针刺和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巴氯芬组加巴氯芬口服。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并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基础康复组总有效率53.3%,巴氯芬组66.7%,针药结合组86.7%。三组治疗后MAS、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6.500,P<0.001),针药结合组评分最优(F>12.332,P<0.0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结合中医针刺和中药能更好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 经筋刺法 加味芍药甘草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芍药甘草汤总有效部位中4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杨玲娟 赵晓莉 +3 位作者 狄留庆 朱蓉蓉 钱桂英 陈晓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522-524,共3页
目的:建立芍药甘草汤总有效部位(TPG)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TPG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Lichrospher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1%磷酸... 目的:建立芍药甘草汤总有效部位(TPG)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TPG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色谱柱:Lichrospher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0.1%磷酸,作梯度洗脱。0、18、30、40、50、55、60、65min时,A(%)为14、20、28、35、40、60、14、14;流速:1mL.min-1;测定波长:230nm;柱温:25℃。结果:测得TPG中芍药苷、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单铵盐的含量。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TPG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全面控制TPG的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有效部位 芍药 甘草 甘草 甘草酸单铵盐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蕊 林大勇 +2 位作者 付勇强 关庆增 谷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芍药甘草附子汤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复制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1天,采血测定白介素-1β(IL-1β)、...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附子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组、芍药甘草附子汤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复制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连续灌胃给药21天,采血测定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取左踝关节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芍药甘草附子汤组血清中IL-1β、PGE2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关节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结论:芍药甘草附子汤能够降低IL-1β、PGE2含量从而减轻其对关节的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附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IL-1Β PG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药甘草汤对子宫腺肌症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姜心禅 范为之 +2 位作者 王帅 关永格 李坤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2-295,I0005,I0006,共6页
目的:研究加味芍药甘草汤对人子宫腺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人子宫腺肌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中药实验组(加味芍药甘草汤水提液)、西药对照组(米非司酮片)和空白对照组3组,分别予对应的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通... 目的:研究加味芍药甘草汤对人子宫腺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人子宫腺肌细胞进行细胞培养,随机分为中药实验组(加味芍药甘草汤水提液)、西药对照组(米非司酮片)和空白对照组3组,分别予对应的药物处理24 h和48 h后,通过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细胞中EGFR、p-EGFR、STAT3、p-STAT3、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西药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中药实验组的人子宫腺肌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划痕实验后细胞愈合能力减弱,并且EGFR、p-EGFR、STAT3、p-STAT3、COX-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子宫腺肌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迁移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EGFR/STAT3/COX-2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加味芍药甘草 细胞迁移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有效组分芍甘多苷利胆退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军 赵军宁 +3 位作者 王晓东 戴瑛 邓治文 易进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0-871,共2页
目的探讨芍甘多苷(DSM)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和小鼠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小鼠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红... 目的探讨芍甘多苷(DSM)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和小鼠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小鼠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观察药物对胆红素和转氨酶的影响。结果 DSM具有增加正常大鼠胆汁流量,降低异硫氢酸-1-奈酯黄疸模型小鼠总胆红素、1 min胆红素及AST作用(P<0.05或0.01)。结论 DSM具有利胆退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芍甘多苷 肝脏保护 退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的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性疼痛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春柳 雷斌 +1 位作者 张红 李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9-242,I0041,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DrugBank、TTD数据库分别建立了芍药甘草汤的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和疾病靶点网络,基于Cytoscape 3.7.0软件建立了芍药甘草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芍药甘草汤治疗神经性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DrugBank、TTD数据库分别建立了芍药甘草汤的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和疾病靶点网络,基于Cytoscape 3.7.0软件建立了芍药甘草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补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构建了包含46个节点、2070条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核心靶点GO功能注释得到24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13条,分子功能4条,细胞组成7条;富集得到10条核心的KEGG通路,包含神经组织交互通路、钙信号通路、唾液分泌、胆碱能突触、脂肪细胞脂解调控、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含血清素的神经突触、心肌细胞肾上腺素能信号、cGMP-PKG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结论芍药甘草汤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钙离子传导、胆碱突触信号传递、肾上腺素信号传递等通路协同作用于神经性疼痛,分析结果可为芍药甘草汤在神经性疼痛的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网络药理学 神经性疼痛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价指标对芍药甘草汤提取工艺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平 刘文 +2 位作者 卿勇军 金阳 姚晓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88-219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评价指标对芍药甘草汤提取工艺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指标成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含有量综合评分、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之和、提取指纹图谱共有峰主成分所得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药材粒度、提取次数... 目的比较不同评价指标对芍药甘草汤提取工艺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以指标成分(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铵)含有量综合评分、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之和、提取指纹图谱共有峰主成分所得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药材粒度、提取次数、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优化提取工艺。结果不同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优化的影响较大,其中将提取指纹图谱共有峰主成分所得综合评分与指标成分含有量综合评分或指纹图谱共有峰峰面积之和结合时,优化效果更理想。结论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可用于优化芍药甘草汤提取工艺,不仅更客观全面,还能兼顾大多数成分种类与含有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提取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及其制剂止痛作用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王均宁 刘更生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9期483-485,共3页
对芍药甘草汤及其制剂的基础方的临床、药理和制剂的研究作系统的分析,提示该方具有明显的解疼、镇痛作用,广泛应用于消化、运动、神经系统、肿瘤疼痛等病症。
关键词 芍药甘草 解痛 镇痛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46
20
作者 王文萍 王垂杰 +4 位作者 谷松 曹琦琛 吕玉萍 高晶晶 王淑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3期382-387,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 药物代谢动力学 配伍规律 芍药 甘草次酸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