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MICAPS系统中提供的实况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4年6月18日夜间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配合500 h Pa层上切变所造成的,同时地面...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MICAPS系统中提供的实况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4年6月18日夜间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配合500 h Pa层上切变所造成的,同时地面辐合线的触发及地形起到重要的诱发作用;暴雨形成前的高温天气、西南气流的持续及逐渐加强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层强对流为此次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展开更多
2014年4月14—21日临夏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春季连阴雨过程,本文从500 h Pa环流特征、700 h Pa切变特征、水汽条件等方面对此次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阴雨是500 h Pa"两槽一脊"环流形式、700 h Pa切变线为影响...2014年4月14—21日临夏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春季连阴雨过程,本文从500 h Pa环流特征、700 h Pa切变特征、水汽条件等方面对此次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阴雨是500 h Pa"两槽一脊"环流形式、700 h Pa切变线为影响系统,中低层受槽前西南气流、低空急流影响下产生,在整个连阴雨期间都有充沛的水汽。展开更多
利用常规资料以及卫星、自动站、雷达等探测资料对2014年4月15日合作地区出现一次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开始前700 h Pa青海热低压维持3 d,同时偏南气流维持,对流层底层积聚了大量的能量,暖湿结构明显...利用常规资料以及卫星、自动站、雷达等探测资料对2014年4月15日合作地区出现一次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开始前700 h Pa青海热低压维持3 d,同时偏南气流维持,对流层底层积聚了大量的能量,暖湿结构明显,为这场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奠定了基础,15日巴湖冷空气南下自西向东影响甘肃,700 h Pa切变明显,产生强烈上升运动,低层暖湿气流抬升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爆发形成局地强对流。各种监测手段分析可知,云图对于本次强降水的短临预报效果良好,强降水过程开始时间滞后于降水云团;雷达对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监测效果良好,中小尺度系统在雷达资料上反应良好,相比于云图,雷达对于强降水落区的分辨率更高。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MICAPS系统中提供的实况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4年6月18日夜间陇南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配合500 h Pa层上切变所造成的,同时地面辐合线的触发及地形起到重要的诱发作用;暴雨形成前的高温天气、西南气流的持续及逐渐加强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层强对流为此次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文摘2014年4月14—21日临夏州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春季连阴雨过程,本文从500 h Pa环流特征、700 h Pa切变特征、水汽条件等方面对此次连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连阴雨是500 h Pa"两槽一脊"环流形式、700 h Pa切变线为影响系统,中低层受槽前西南气流、低空急流影响下产生,在整个连阴雨期间都有充沛的水汽。
文摘利用常规资料以及卫星、自动站、雷达等探测资料对2014年4月15日合作地区出现一次明显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开始前700 h Pa青海热低压维持3 d,同时偏南气流维持,对流层底层积聚了大量的能量,暖湿结构明显,为这场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奠定了基础,15日巴湖冷空气南下自西向东影响甘肃,700 h Pa切变明显,产生强烈上升运动,低层暖湿气流抬升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爆发形成局地强对流。各种监测手段分析可知,云图对于本次强降水的短临预报效果良好,强降水过程开始时间滞后于降水云团;雷达对于本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监测效果良好,中小尺度系统在雷达资料上反应良好,相比于云图,雷达对于强降水落区的分辨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