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油醛-3-磷酸对羊肉色泽稳定性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辛建增 李铮 +3 位作者 李欣 李桂霞 任驰 张德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12-117,共6页
目的:甘油醛-3-磷酸(3-phosphoglyceraldehyde,GAP)是糖酵解过程的代谢产物,其能够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的催化下,生成还原型辅酶I(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而NADH... 目的:甘油醛-3-磷酸(3-phosphoglyceraldehyde,GAP)是糖酵解过程的代谢产物,其能够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的催化下,生成还原型辅酶I(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而NADH会通过促进高铁肌红蛋白的还原而提高宰后肌肉色泽的稳定性。但GAPDH催化GAP产生的NADH能否直接作用于高铁肌红蛋白的还原并不明确。因此,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添加GAP对肉色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方法:采用原位模型和离体模型,在原位模型中将GAP添加到羊肉样品中,测定色差值及NADH含量;离体模型中,提取羊心肌中的线粒体,分别与高铁肌红蛋白、GAP等共同孵育,测定高铁肌红蛋白的占比。结果:原位模型中,向羊肉中添加GAP,显著升高了样品的红度值和NADH含量。离体模型中,GAP与GAPDH共同孵育显著降低了高铁肌红蛋白的占比,并且会增加孵育体系的氧气消耗率。结论:添加GAP提高羊肉的色泽稳定性,是由于GAP在肉中GAPDH催化下生成的NADH能够直接被用于还原高铁肌红蛋白,进而延缓了高铁肌红蛋白的累积,肉色稳定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色 甘油醛-3-磷酸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还原型辅酶I 高铁肌红蛋白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柽柳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丽丽 高彩球 +4 位作者 王玉成 姚启超 刘桂丰 杨传平 刘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5-108,共4页
从柽柳(Tamarix hispida)cDNA文库中分离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ThGAPDH)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1294bp。其中:5′非翻译区84bp,3′非翻译区184bp,开放阅读框1206bp,编码含34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00,理... 从柽柳(Tamarix hispida)cDNA文库中分离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ThGAPDH)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全长1294bp。其中:5′非翻译区84bp,3′非翻译区184bp,开放阅读框1206bp,编码含34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7200,理论等电点(pI)为6.97。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研究了刚毛柽柳在PEG、NaCl、NaHCO3及CdCl2胁迫下不同时间该基因ThGAPDH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EG、NaCl及CdCl2处理均能诱导ThGAPDH基因在根中的表达而抑制其在茎和叶中的表达,而NaHCO3处理均能诱导该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基因ThGAPDH的cDNA序列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GQ478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柽柳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实时定量RT-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卢倩 弭晓菊 崔继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共6页
糖酵解、卡尔文循环是植物体供能和碳代谢的关键路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近年的研究不断揭示其作用及其调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概述GAPDH的类型与作用,着重阐述GAPDH与NAD(P)互作的特异性,PRK/GAPDH/CP12复... 糖酵解、卡尔文循环是植物体供能和碳代谢的关键路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近年的研究不断揭示其作用及其调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概述GAPDH的类型与作用,着重阐述GAPDH与NAD(P)互作的特异性,PRK/GAPDH/CP12复合体及其调节和逆境胁迫下GAPDH的应答及机理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作用机制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叶越桔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VdGAPDH1的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熊宏 陈海涛 +3 位作者 宋健 赵平 刘小烛 丁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24,30,共9页
应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和RT-PCR技术首次从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中克隆了全长1 570 bp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Vd GAPDH1,其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由3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Vd GAPDH1。Vd GAPDH1理论相对分子量为36.57 k D,等... 应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和RT-PCR技术首次从樟叶越桔Vaccinium dunalianum中克隆了全长1 570 bp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Vd GAPDH1,其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由33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Vd GAPDH1。Vd GAPDH1理论相对分子量为36.57 k D,等电点为7.06,负电荷残基(Asp+Glu)总数为42个,正电荷残基(Arg+Lys)总数为42个,不稳定系数为23.27,属稳定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主要由随机卷曲、延伸链、α-螺旋和β-转角等构件组成。Vd GAPDH1为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的亲水性蛋白质,推测其为NAD+-GAPDH的新成员,与已知细胞质型GAPDH之间存在高度保守性。Vd GAPDH1包含2个保守超家族结构域Gp_dh_N和Gp_dh_C,Gp_dh_N为辅酶NAD+结合结构域,Gp_dh_C是行使糖运输和代谢的催化功能域。推测Vd GAPDH1基因产物在樟叶越桔细胞质中参与糖酵解过程。该研究为后期Vd GAPDH1基因的生理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叶越桔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基因克隆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盐穗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霞 张桦 张富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83-1288,共6页
为研究盐胁迫下植物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藜科盐生植物盐穗木中克隆获得1 381bp GAPDH基因(HcGAPDH)全长c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14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cGAPDH属于胞质GAPDH家族成员... 为研究盐胁迫下植物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利用RACE技术,从藜科盐生植物盐穗木中克隆获得1 381bp GAPDH基因(HcGAPDH)全长cDNA序列,其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14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cGAPDH属于胞质GAPDH家族成员。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HcGAPDH的转录水平受盐胁迫和ABA上调。通过荧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cGAPDH在正常情况下定位于细胞质中,盐胁迫可促使其从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中,此过程与细胞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信号途径不具有相关性。研究表明,HcGAPDH通过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信号传导在植物盐胁迫中发挥一定作用,为进一步揭示盐穗木耐盐分子机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盐胁迫 亚细胞定位 细胞质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桂欢 王蓓 +4 位作者 鲁义善 汤菊芬 黄郁葱 吴灶和 简纪常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5-180,共6页
为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ZQ0910株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进行克隆及表达进行研究,根据GenBank上已登录的相关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该株细菌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然后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 为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ZQ0910株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进行克隆及表达进行研究,根据GenBank上已登录的相关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该株细菌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然后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结果显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有1011个碱基,编码336个氨基酸;同源基因序列比对显示,无乳链球菌ZQ0910株与无乳链球菌2603V/R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的同源性最高;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后,SDS-PAGE电泳显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蛋白表达的最优条件为: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浓度为0.06mmol/L、温度37℃、诱导5h,蛋白表达量最大;HisTrap HP柱纯化后融合蛋白的质量浓度为560μg/mL;Western Blot验证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分子量为36.01ku。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与表达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这将为进一步研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免疫原性及亚单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筈豌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磊 刘志鹏 +2 位作者 张吉宇 张妙青 王彦荣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3-757,共5页
本研究预期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的部分片段,为研究箭筈豌豆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根据近缘物种GAPDH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一段长度1 141 bp... 本研究预期通过同源克隆获得了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的部分片段,为研究箭筈豌豆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根据近缘物种GAPDH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一段长度1 141 bp的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编码的381个氨基酸,与其他植物同源GAPDH基因序列的相似度达83%,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在95%以上。可以确定,克隆获得的片段即为箭筈豌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片段。将此片段命名为VsGAPDH,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HM117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筈豌豆 GAPDH基因 RT-PCR 同源克隆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玉蕈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津京 陈辉 +2 位作者 冯志勇 陈明杰 汪虹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9,共5页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和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斑玉蕈菌丝的GAPDH表达随培养基中葡萄糖添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首次克隆了斑玉蕈GAPDH的DN...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是糖酵解和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本实验室之前的研究发现斑玉蕈菌丝的GAPDH表达随培养基中葡萄糖添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首次克隆了斑玉蕈GAPDH的DNA和cDNA序列,结果斑玉蕈gpd基因长2 724 bp,对比基因组DNA和cDNA序列知其中有7个内含子、8个外显子;其理论分子量为36.15 kD、编码蛋白质含338个氨基酸、等电点(PI)为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蕈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斑紫菜细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cDNA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马凌波 张凤英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4期300-305,共6页
利用已知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 (GAPDH)的特征性保守区域获得的探针筛选条斑紫菜cDNA文库 ,获得了 1个全长的cDNA克隆GAP2 ,编码细胞质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 (GAPC)。其中GAP2cDNA插入片段为15 96bp ,包括一个 10 0 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 利用已知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 (GAPDH)的特征性保守区域获得的探针筛选条斑紫菜cDNA文库 ,获得了 1个全长的cDNA克隆GAP2 ,编码细胞质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 (GAPC)。其中GAP2cDNA插入片段为15 96bp ,包括一个 10 0 8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 336个氨基酸的细胞质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 (GAPC)蛋白。将获得的GAPC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物种的GAPDH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较后 ,发现条斑紫菜的GAPC氨基酸序列包含了 4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条斑紫菜GAPC的cDNA序列中GC含量很高 ,为 6 4 .2 % ,与紫菜EST分析中得到的结果 ( 6 5 .2 % )近似。通过GAPDH的分子发育进化分析 ,对红藻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条斑紫菜的细胞质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的cDNA序列已登记到GenBank数据库 ,序列号分别为 :AY2 738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细胞质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竹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洋 张智俊 罗淑萍 《经济林研究》 2010年第3期7-13,24,共8页
为了分离毛竹抗逆相关基因,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毛竹叶片中克隆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PeGAPDH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GU356597)。该序列全长1368bp,完整阅读框1013bp,编码一个具有33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 为了分离毛竹抗逆相关基因,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毛竹叶片中克隆出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PeGAPDH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GU356597)。该序列全长1368bp,完整阅读框1013bp,编码一个具有33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PeGAPDH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eGAPDH蛋白分子量为36.643kDa,等电点为6.33;该蛋白含有2个保守区,即N端的NAD+结合区和靠近C端的催化功能区。PeGAPDH是一种亲水性、非分泌型蛋白,定位于膜的表面,属于氧化还原酶系,主要在中间产物代谢和能量代谢中起作用。蛋白质进化树的构建结果表明:PeGAPDH与水稻等禾本科植物来自细胞质中的GAPDH蛋白的亲缘关系很近,同双子叶植物的GAPDH则相差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毛竹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隐核虫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分子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国良 单金红 +3 位作者 胡燕红 谢金珠 晏燕花 黄晓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9,共9页
从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滋养体/包囊前体c DNA文库中筛选出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Ci GAPDH),定点诱变Ci GAPDH基因开放阅读框内的非通用密码子后,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3/Ci GAPDH,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 从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滋养体/包囊前体c DNA文库中筛选出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Ci GAPDH),定点诱变Ci GAPDH基因开放阅读框内的非通用密码子后,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3/Ci GAPDH,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用异丙基硫式-B-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结果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r Ci GAPDH蛋白。用抗r Ci GAPDH蛋白的鼠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抗血清能够识别刺激隐核虫各期虫体的天然Ci GAPDH蛋白,其表观分子质量为37.3 ku,与根据氨基酸序列推算的理论值相符;实验表明r Ci GAPDH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而且Ci GAPDH在生活史的各阶段均有表达,符合持家基因的特征。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实验(IFAT)检测天然Ci GAPDH蛋白在刺激隐核虫幼虫上的定位,结果表明天然Ci GAPDH蛋白主要分布在幼虫的细胞质内,且在胞口位置分布最多。对Ci GAPDH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为刺激隐核虫感染的药物靶点的寻找多条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原核表达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核转位与高糖应激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传波 高景红 +3 位作者 胡亮 张竞文 魏立 李庆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74-379,共6页
目的:探讨高糖应激是否引起心肌细胞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核转位以及GAPDH核转位是否与细胞凋亡有关。方法:高糖培养H9c2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进行细胞凋亡的测定,用DCFH-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中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用Western Blo... 目的:探讨高糖应激是否引起心肌细胞中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核转位以及GAPDH核转位是否与细胞凋亡有关。方法:高糖培养H9c2细胞48 h后,收集细胞进行细胞凋亡的测定,用DCFH-DA荧光探针测定细胞中活性氧簇(ROS)的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细胞质和细胞核中GAPDH以及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用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测定GAPDH的核转位情况。结果:与低糖培养组相比,高糖培养组H9c2细胞凋亡率增高,ROS生成和iNOS表达增多,GAPDH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位;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抑制剂鱼藤酮和iNOS抑制剂1400W均阻断GAP-DH的转位,并减少高糖诱导的H9c2细胞的凋亡。结论:高糖诱导H9c2细胞中GAPDH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位;鱼藤酮和1400W可抑制高糖Flavonoids诱导的细胞凋亡,这一作用与抑制GAPDH核转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C2细胞 高糖 细胞凋亡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核转位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C2参与番茄果实成熟的调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敏 龙宇 +4 位作者 王良新 刘晓阳 侯国艳 蒋语嫣 罗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2,171,共8页
【目的】研究异源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2(cytoplasm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C2)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方法】构建“红颜”草莓FaGAPC2过表达载体,采用瞬时过表达技术在樱桃番茄“罗纳”的破色期过表达FaGA... 【目的】研究异源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2(cytoplasm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C2)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方法】构建“红颜”草莓FaGAPC2过表达载体,采用瞬时过表达技术在樱桃番茄“罗纳”的破色期过表达FaGAPC2。【结果】FaGAPC2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2.39倍,过表达FaGAPC2能够显著抑制番茄果皮颜色变红并显著提高其硬度(3.76N)、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其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0.37倍和1.5倍。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过表达FaGAPC2较对照能显著降低乙烯合成途径中ACO1(12.89倍)、ACO3(3.87倍)和ERF1(3.51倍);类胡萝卜合成途径中PSY1(12.39倍)、CYC-B(1.49倍);果实成熟相关基因E4(4.48倍)、PG(41.35倍)和MADS转录因子RIN(6.67倍)的表达量,其中果实成熟相关基因E8、LOXB相比于对照表达量几乎为零。【结论】表明FaGAPC2作为一个负调节因子参与番茄果实成熟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果实成熟 胞质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20(s)-Rg3对llc-pk1细胞中顺铂所致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胜斌 王应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2010-201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20(s)-Rg3对llc-pk1细胞中顺铂所致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基于细胞的肾脏保护试验,研究了发酵黑参(FBG)及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20(S)-Rg3对猪肾(LLC-PK1)细胞中顺铂(化疗药物)诱导的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由顺铂...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20(s)-Rg3对llc-pk1细胞中顺铂所致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基于细胞的肾脏保护试验,研究了发酵黑参(FBG)及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20(S)-Rg3对猪肾(LLC-PK1)细胞中顺铂(化疗药物)诱导的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由顺铂诱导的细胞活力降低,再使用FBG提取物和人参皂苷20(S)-Rg3依赖剂量后明显恢复。用FBG提取物或人参皂苷20(S)-Rg3处理后会降低顺铂诱导升高与磷酸化c-Jun N-末端激酶(JNK),p53和裂解的半胱天冬酶-3升高的蛋白。通过用FBG和人参皂苷20(S)-Rg3的共同处理,由于顺铂的诱导导致凋亡LLC-PK1细胞升高的百分比显著降低。结论:人参皂苷20(s)-Rg3可改善LLC-PK1的细胞毒性,人参皂苷20(S)-RG3可能是通过阻断JNK-P53-caspase-3信号级联反应来介导这种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人参皂苷20(S)-Rg3 llc-pk1细胞 c-Jun N-末端激酶 肾毒性 发酵黑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磷酸脱氢酶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actin在小鼠外侧腓肠肌3个亚体中的表达差异
15
作者 朱道立 陈佩林 +1 位作者 王康乐 秦红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58,共2页
研究成年小鼠后肢外侧腓肠肌的3个肌亚体即内侧亚体、外侧浅亚体、外侧深亚体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中半定量RT-PCR的表达差异。采用RT-PCR方法分别抽提各个肌亚体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通过PCR扩增,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作为内参... 研究成年小鼠后肢外侧腓肠肌的3个肌亚体即内侧亚体、外侧浅亚体、外侧深亚体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中半定量RT-PCR的表达差异。采用RT-PCR方法分别抽提各个肌亚体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通过PCR扩增,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作为内参,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成年小鼠β-肌动蛋白基因在3个肌亚体的表达差异。研究结果,β-肌动蛋白主要在外侧腓肠肌内侧亚体表达(0.63),外侧浅亚体较少(0.42),外侧深亚体最少(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亚体 Β-肌动蛋白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截短蛋白mp-tGAPDH的微小支原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和应用
16
作者 付媛 石团员 孙洪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9-815,共7页
猪源嗜血支原体(Hemotropic mycoplasma,HM)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及骨髓中,引起猪传染性贫血,给我国养猪产业造成危害。近年来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流行三种HM,猪支原体(Mycoplasma suis,M.suis猪附红细胞体),微小支原体(M.parvum)和... 猪源嗜血支原体(Hemotropic mycoplasma,HM)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及骨髓中,引起猪传染性贫血,给我国养猪产业造成危害。近年来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流行三种HM,猪支原体(Mycoplasma suis,M.suis猪附红细胞体),微小支原体(M.parvum)和新种Candidate Mycoplasma hemosuis(CMh)。且M.parvum在是我国浙江和海南猪群中的主要流行嗜血支原体,目前仅M.suis有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报道。本研究根据M.parvum ZJ9330株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404 bp的部分基因片段、原核表达纯化15 ku截短蛋白mp-tGAPDH,Western-blot表明纯化蛋白mp-tGAPDH与小鼠抗mp-tGAPDH血清有较好的反应性。以mp-tGAPDH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M.parvum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实验表明,建立的ELISA方法不与猪圆环病毒病、猪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弓形虫阳性血清交叉反应。重复性实验表明,该ELISA方法批间和批内重复性低于18.4%,表明该法有较好的重复性。用建立的ELISA方法对浙江省上虞地区5个猪场248份临床送检血清进行了检测,M.parvum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69%(91/248)。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为猪微小支原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支原体 微小支原体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重组无乳链球菌GapC1-150作抗原的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硕 王欣 +7 位作者 李皖豫 马骏 范钊伟 王然 段旭阳 周玉龙 朱战波 崔玉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83-88,102,共7页
为了检测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GapC1-150抗原相关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我们用重组蛋白GapC1-150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牛血清抗体检测方法。通过方阵法确定包被抗原浓度和血清稀释度;通过对阴性牛血清和免疫牛血清的OD450值检测分析... 为了检测奶牛乳腺炎无乳链球菌GapC1-150抗原相关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我们用重组蛋白GapC1-150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牛血清抗体检测方法。通过方阵法确定包被抗原浓度和血清稀释度;通过对阴性牛血清和免疫牛血清的OD450值检测分析确定cut-off值;通过与多种抗原免疫血清和病原感染血清进行检测确定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对阳性和阴性血清倍比稀释检测确定该检测方法灵敏性较好,并对临床收集的牛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以上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可用于GapC1-150抗原相关疫苗免疫血清抗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C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IbGAPCp1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表达及上游调控因子筛选
18
作者 曹艳东 白楠楠 +9 位作者 罗状 郑亚婷 赵彩良 唐锐敏 武小平 贾峥嵘 吴宇浩 陈伟 贺立恒 贾小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9-1131,共13页
质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Cp,plastid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在植物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和逆境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栗子香为材料,成功克隆了IbGAPCp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IbGAP... 质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Cp,plastid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在植物生长发育、能量代谢和逆境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栗子香为材料,成功克隆了IbGAPCp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IbGAPCp1编码的蛋白质定位于叶绿体中。定量PCR分析显示,IbGAPCp1在甘薯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随着块根的发育,IbGAPCp1基因的表达逐渐升高,在105 d时达到最高水平。为进一步探索IbGAPCp1基因的调控机制,克隆了长为1940 bp的IbGAPCp1基因启动子序列Pro-IbGAPCp1。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表明,Pro-IbGAPCp1中含有多个与光响应、激素响应及分生组织表达等相关的元件。干旱和盐胁迫处理下IbGAPCp1基因的表达动态结果显示,IbGAPCp1基因对干旱和盐胁迫均有一定的响应。进一步通过构建诱饵载体并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出了35个与IbGAPCp1启动子区相互作用的上游调控因子,其中包括乙烯不敏感蛋白2、CCCH型锌指蛋白47及MYB44等。这些因子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能量产生及多种逆境响应相关。本研究为深入探讨IbGAPCp1在甘薯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质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酵母单杂交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型单磷酸腺苷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19
作者 龚霞 胡莹莹 +3 位作者 尤祥宇 谷晶 邓教宇 谢卫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11期27-31,共5页
以聚苯乙烯微球(CP)为内核、单磷酸腺苷(AMP)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核壳型单磷酸腺苷分子印迹聚合物(AMP-MIP),讨论了不同洗脱方式、洗脱溶剂和聚合时间对AMP-MIP吸附性能的影响... 以聚苯乙烯微球(CP)为内核、单磷酸腺苷(AMP)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核壳型单磷酸腺苷分子印迹聚合物(AMP-MIP),讨论了不同洗脱方式、洗脱溶剂和聚合时间对AMP-MIP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水中悬浮实验和吸附实验对AMP-MIP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洗脱方式为超声、洗脱溶剂为甲醇-乙酸(4∶1,体积比)、聚合时间为30min。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对小分子模板有吸附作用,而且对大分子ADP-核糖基化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A)具有识别作用,吸附量可达3.9μg·m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磷酸腺苷 核壳聚合 分子印迹技术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3个持家基因表达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江波 王伟英 +1 位作者 邹晖 戴艺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5-1129,共5页
从金线莲转录组数据中筛选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0)、肌动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1)和α-微管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2)3个Unigenes,以不同温度处理和不同生长期的金线莲样品为材料,分析3个... 从金线莲转录组数据中筛选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0)、肌动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1)和α-微管蛋白基因(GenBank登录号:MH899012)3个Unigenes,以不同温度处理和不同生长期的金线莲样品为材料,分析3个基因的表达稳定性。结果表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和α-微管蛋白基因的表达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且不同生长期表达量也存在差异;肌动蛋白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表达稳定,不受温度变化和生长期的影响。分析温度处理和生长期金线莲功能基因表达水平可选择肌动蛋白基因作为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 肌动蛋白 Α-微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