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粗蛋白质(CP)饲粮中添加甘氨酸(Gly)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3组分别为:正对照(PC)组,前...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粗蛋白质(CP)饲粮中添加甘氨酸(Gly)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3组分别为:正对照(PC)组,前期和后期饲粮CP水平分别为22.0%和20.0%;负对照组,前期和后期饲粮CP水平分别为18.0%和15.5%;Gly组,在负对照组基础上添加Gly,使饲粮Gly和丝氨酸水平为2.32%。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饲粮CP水平降低4.0-4.5个百分点,试验1-21 d的料重比(F/G)显著升高(P〈0.05),22-42 d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添加Gly后,1-21 d F/G显著降低(P〈0.05),22-42 d ADG显著升高(P〈0.05),达到了与PC组相似的生长性能。2)CP水平降低,肉仔鸡42日龄胸肌率降低了9.5%(P〈0.05)、腹脂率提高了60.3%(P〈0.05);添加Gly后,胸肌率提高了17.6%(P〈0.05),腹脂率降低了34.6%(P〈0.05),获得了与PC组相似的胴体组成。CP水平降低、添加Gly均未显著影响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3)各组间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低CP饲粮中添加Gly可以改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结果提示了Gly在肉仔鸡低CP饲粮中的可应用性。展开更多
蛋白质Tat转运系统不同于细菌中普遍存在的Sec转运系统 ,而与植物叶绿体中蛋白质转运的ΔpH依赖系统相似 .通过Tat系统转运的蛋白质底物含有特征性的双精氨酸保守序列核心S/T R R x F L K的信号肽 ,其h区的疏水性低 ,c区有由高赖氨酸、...蛋白质Tat转运系统不同于细菌中普遍存在的Sec转运系统 ,而与植物叶绿体中蛋白质转运的ΔpH依赖系统相似 .通过Tat系统转运的蛋白质底物含有特征性的双精氨酸保守序列核心S/T R R x F L K的信号肽 ,其h区的疏水性低 ,c区有由高赖氨酸、高精氨酸构成的避开Sec系统信号 ,信号肽和成熟蛋白质的组成对蛋白质的转运都有影响 .TatA、TatB、TatC和TatE四种蛋白质参与了大肠杆菌的Tat转运系统 .被转运的底物蛋白质绝大多数为与细菌厌氧呼吸有关的含氧化还原辅因子的酶 ,并以折叠形式转运 .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插入甘氨酸(G ly)对H IV Tat-TK融合蛋白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叠(gene sp lic ing by overlap ex-tension,gene SOE ing)PCR技术,将不同长度的甘氨酸密码子(0、2、4、6个)插入H IV Tat-TK融合基因,经转染、鉴定证实后...目的:探讨插入甘氨酸(G ly)对H IV Tat-TK融合蛋白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叠(gene sp lic ing by overlap ex-tension,gene SOE ing)PCR技术,将不同长度的甘氨酸密码子(0、2、4、6个)插入H IV Tat-TK融合基因,经转染、鉴定证实后诱导表达,并经偶联Tat单克隆抗体的Sepharose CL-4B亲和层析柱纯化。4种H IV Tat-(G ly)n-TK系列融合蛋白(n=0、2、4、6)、H IV Tat蛋白、TK蛋白(1μg/m l)分别与HepG2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共培养24 h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各自透过细胞膜效率;在加入更昔洛韦的培养基培养3 d后,锥虫蓝染色计算细胞死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精确克隆出H IV Tat-(G ly)n-TK系列融合基因,成功表达H IV Tat-(G ly)n-TK系列融合蛋白以及H IV Tat和TK蛋白。H IV Tat-(G ly)n-TK系列融合蛋白与H IV Tat蛋白透过细胞膜的效率相似,但单独TK蛋白无法进入细胞;在含有更昔洛韦的培养基中H IV Tat-(G ly)4-TK融合蛋白致HepG2细胞凋亡率最高(14.77%),其余依次为H IV Tat-(G ly)2-TK融合蛋白(12.69%)、H IV Tat-TK(8.31%)、H IV Tat-(G ly)6-TK(4.36%)和H IV Tat组(1.0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死亡率也发现类似的结果(分别为80.2%、65.4%、58.4%、56.7%、9.1%,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插入2、4、6个甘氨酸对H IV Tat-TK融合蛋白上游Tat蛋白的细胞融合穿透功能不产生影响,而对融合蛋白下游TK蛋白介导的更昔洛韦的细胞毒作用干扰较大,其中插入4个甘氨酸对TK蛋白介导的更昔洛韦的细胞毒作用影响最小。展开更多
从棉花cDNA文库中分离了3个编码富含甘氨酸蛋白(glycine-rich proteins,GRPs)的基因,分别命名为GhGRP1、GhGRP2、GhGRP3.推断的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都富含甘氨酸,甘氨酸含量超过40%.而且GhGRP1和GhGRP2蛋白质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仅在...从棉花cDNA文库中分离了3个编码富含甘氨酸蛋白(glycine-rich proteins,GRPs)的基因,分别命名为GhGRP1、GhGRP2、GhGRP3.推断的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都富含甘氨酸,甘氨酸含量超过40%.而且GhGRP1和GhGRP2蛋白质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仅在C末端有1个氨基酸残基(Arg/Pro)的差别.这3个蛋白在富含甘氨酸区相互显示较高的同源性,GhGRP1与GhGRP2达到100%,而GhGRP2与GhGRP3达到45·1%,但它们与基因数据库中其它蛋白质的同源性很低.根据结构域的组织特点,将GhGRP1和GhGRP2归为C端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C-cysteine-rich)类GRP,将GhGRP3归为N端有信号肽的GRP.GhGRP1和GhGRP2都含有12个GGX(此处X代表P/W/F)重复,GhGRP3含有22个GGX(此处X代表A/F/V/L/T/P)重复.此外,它们还含有不同数量GX,GGGX等的重复.实时RT-PCR分析表明,GhGRP1在花药中优势表达.GhGRP2在10dpa(day post anthesis)胚珠中表达最强,10dpa纤维和下胚轴次之,而在花药、根和花瓣中表达量相对较低.GhGRP3在花药,根和下胚轴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子叶,花瓣、纤维和胚珠中表达较低.上述结果表明,GhPRP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可能分别在棉花不同组织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低粗蛋白质(CP)饲粮中添加甘氨酸(Gly)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3组分别为:正对照(PC)组,前期和后期饲粮CP水平分别为22.0%和20.0%;负对照组,前期和后期饲粮CP水平分别为18.0%和15.5%;Gly组,在负对照组基础上添加Gly,使饲粮Gly和丝氨酸水平为2.32%。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 d)和后期(22-42 d)2个阶段。结果表明:1)饲粮CP水平降低4.0-4.5个百分点,试验1-21 d的料重比(F/G)显著升高(P〈0.05),22-42 d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添加Gly后,1-21 d F/G显著降低(P〈0.05),22-42 d ADG显著升高(P〈0.05),达到了与PC组相似的生长性能。2)CP水平降低,肉仔鸡42日龄胸肌率降低了9.5%(P〈0.05)、腹脂率提高了60.3%(P〈0.05);添加Gly后,胸肌率提高了17.6%(P〈0.05),腹脂率降低了34.6%(P〈0.05),获得了与PC组相似的胴体组成。CP水平降低、添加Gly均未显著影响屠宰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3)各组间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低CP饲粮中添加Gly可以改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结果提示了Gly在肉仔鸡低CP饲粮中的可应用性。
文摘蛋白质Tat转运系统不同于细菌中普遍存在的Sec转运系统 ,而与植物叶绿体中蛋白质转运的ΔpH依赖系统相似 .通过Tat系统转运的蛋白质底物含有特征性的双精氨酸保守序列核心S/T R R x F L K的信号肽 ,其h区的疏水性低 ,c区有由高赖氨酸、高精氨酸构成的避开Sec系统信号 ,信号肽和成熟蛋白质的组成对蛋白质的转运都有影响 .TatA、TatB、TatC和TatE四种蛋白质参与了大肠杆菌的Tat转运系统 .被转运的底物蛋白质绝大多数为与细菌厌氧呼吸有关的含氧化还原辅因子的酶 ,并以折叠形式转运 .
文摘目的:探讨插入甘氨酸(G ly)对H IV Tat-TK融合蛋白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重叠(gene sp lic ing by overlap ex-tension,gene SOE ing)PCR技术,将不同长度的甘氨酸密码子(0、2、4、6个)插入H IV Tat-TK融合基因,经转染、鉴定证实后诱导表达,并经偶联Tat单克隆抗体的Sepharose CL-4B亲和层析柱纯化。4种H IV Tat-(G ly)n-TK系列融合蛋白(n=0、2、4、6)、H IV Tat蛋白、TK蛋白(1μg/m l)分别与HepG2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共培养24 h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各自透过细胞膜效率;在加入更昔洛韦的培养基培养3 d后,锥虫蓝染色计算细胞死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精确克隆出H IV Tat-(G ly)n-TK系列融合基因,成功表达H IV Tat-(G ly)n-TK系列融合蛋白以及H IV Tat和TK蛋白。H IV Tat-(G ly)n-TK系列融合蛋白与H IV Tat蛋白透过细胞膜的效率相似,但单独TK蛋白无法进入细胞;在含有更昔洛韦的培养基中H IV Tat-(G ly)4-TK融合蛋白致HepG2细胞凋亡率最高(14.77%),其余依次为H IV Tat-(G ly)2-TK融合蛋白(12.69%)、H IV Tat-TK(8.31%)、H IV Tat-(G ly)6-TK(4.36%)和H IV Tat组(1.0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死亡率也发现类似的结果(分别为80.2%、65.4%、58.4%、56.7%、9.1%,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插入2、4、6个甘氨酸对H IV Tat-TK融合蛋白上游Tat蛋白的细胞融合穿透功能不产生影响,而对融合蛋白下游TK蛋白介导的更昔洛韦的细胞毒作用干扰较大,其中插入4个甘氨酸对TK蛋白介导的更昔洛韦的细胞毒作用影响最小。
文摘从棉花cDNA文库中分离了3个编码富含甘氨酸蛋白(glycine-rich proteins,GRPs)的基因,分别命名为GhGRP1、GhGRP2、GhGRP3.推断的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都富含甘氨酸,甘氨酸含量超过40%.而且GhGRP1和GhGRP2蛋白质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仅在C末端有1个氨基酸残基(Arg/Pro)的差别.这3个蛋白在富含甘氨酸区相互显示较高的同源性,GhGRP1与GhGRP2达到100%,而GhGRP2与GhGRP3达到45·1%,但它们与基因数据库中其它蛋白质的同源性很低.根据结构域的组织特点,将GhGRP1和GhGRP2归为C端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C-cysteine-rich)类GRP,将GhGRP3归为N端有信号肽的GRP.GhGRP1和GhGRP2都含有12个GGX(此处X代表P/W/F)重复,GhGRP3含有22个GGX(此处X代表A/F/V/L/T/P)重复.此外,它们还含有不同数量GX,GGGX等的重复.实时RT-PCR分析表明,GhGRP1在花药中优势表达.GhGRP2在10dpa(day post anthesis)胚珠中表达最强,10dpa纤维和下胚轴次之,而在花药、根和花瓣中表达量相对较低.GhGRP3在花药,根和下胚轴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子叶,花瓣、纤维和胚珠中表达较低.上述结果表明,GhPRP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可能分别在棉花不同组织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文摘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探索其中的机制。方法:以乳腺癌细胞Bcap37和MDA-MB- 453为体外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小(0.01 mmol/L)、中(0.10 mmol/L)、大(2.00 mmol/L)剂量的维生素C。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乳酸脱氢酶比色法测定乳酸含量。同时,取10只6周龄雌性BALB/c裸鼠,采用皮下接种乳腺癌Bcap37细胞建立荷瘤小鼠移植瘤模型,取5只小鼠腹腔注射维生素C( 4 g/kg ),观察肿瘤重量和小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作用下Bcap37和MDA-MB- 453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均 P < 0.01 ),Glut1转运蛋白表达减少(均 P <0.05),乳酸分泌量减少(均 P < 0.01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均 P < 0.05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维生素C组肿瘤重量明显减小( P <0.05),但体质量增长无明显变化。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这一效果可能与大剂量维生素C抑制乳腺癌细胞能量摄取和下调mTOR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