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氨酰组氨酰赖氨酸及其与铜的络合物的合成和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1
作者 陈钧辉 王文刚 +1 位作者 周峰泉 史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研究甘氨酰组氨酰赖氨酸(GHL)及其与铜的络合物(GHL-Cu)的生物功能。方法:采用液相合成法合成了GHL和GHL-Cu,并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参入法测定了它们对多种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在低血清培养体系中GHL和GHL-Cu能促使... 目的研究甘氨酰组氨酰赖氨酸(GHL)及其与铜的络合物(GHL-Cu)的生物功能。方法:采用液相合成法合成了GHL和GHL-Cu,并用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参入法测定了它们对多种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在低血清培养体系中GHL和GHL-Cu能促使人的鳞状表皮癌细胞(A431)、人肝癌细胞(772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人成纤维细胞(HFB)的DNA合成.当培养液中GHL或GHL-Cu的浓度为5×10(-8)~5×10(-7)mol·L(-1)时,促使DNA合成作用最强。结论:GHL和GHL-Cu对A431、7721、HUVEC和HFB细胞的DNA合成均有促进作用。这些为GHL-Cu促使创面愈合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L 络合物 NDA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酰甘氨酸-铜(Ⅱ)-芳香氮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丁杨 任祥祥 +1 位作者 汪彩霞 乐学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287,共5页
本文应用电子吸收光谱、溴化乙锭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甘氨酰甘氨酸-铜(Ⅱ)-芳香氮碱型配合物:[Cu(Gly-gly)(TATP)].2H2O(1)及[Cu(Gly-gly)(Phen)].3H2O(2)(Gly-Gly=甘氨酰甘氨酸,TATP=1,4,8,9-四氮三联苯,Phen... 本文应用电子吸收光谱、溴化乙锭荧光光谱、粘度测定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甘氨酰甘氨酸-铜(Ⅱ)-芳香氮碱型配合物:[Cu(Gly-gly)(TATP)].2H2O(1)及[Cu(Gly-gly)(Phen)].3H2O(2)(Gly-Gly=甘氨酰甘氨酸,TATP=1,4,8,9-四氮三联苯,Phen=1,10-邻菲咯啉)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通过插入作用与DNA结合,结合能力大小为:配合物1>2;在维生素C存在下对pBR322 DNA具有显著的氧化断裂作用;活性大小为:配合物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配合物 芳香氮碱配体 化学核 DNA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丝氨酸缓解环磷酰胺导致的小鼠肾损伤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园蕾 张红蕾 +2 位作者 董佳昱 姜苏 唐云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3-163,共11页
目的:研究富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丝氨酸(docosahexaenoic acid-enriched phosphatidylserine,DHAPS)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小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组)、模型组(MOD组)... 目的:研究富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酰丝氨酸(docosahexaenoic acid-enriched phosphatidylserine,DHAPS)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小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组)、模型组(MOD组)、50 mg/kg mb DHA-PS组(50 DHA-PS组)和100 mg/kg mb DHA-PS组(100 DHA-PS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80 mg/kg mb CTX建立小鼠肾损伤模型,5 d后,MOD组和DHA-PS组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或DHA-PS,7 d后处死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肾脏指数、血清生化指标、肾脏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析组织病理变化及肾脏组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与MOD组相比,DHA-PS可显著降低小鼠肾脏指数以及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和肾损伤分子-1水平(P<0.05);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显著下调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显著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P<0.05)。染色结果显示,DHA-PS组小鼠肾脏组织结构明显恢复。此外,肾脏组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DHA-PS主要通过影响甘油磷脂代谢、嘌呤代谢及其代谢物缓解CTX导致的小鼠肾脏代谢紊乱。结论:DHAPS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节甘油磷脂代谢和嘌呤代谢等途径缓解CTX导致的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 富二十二碳六烯-磷脂 肾损伤 代谢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酰组氨酰赖氨酸 (GHK)的液相合成及其酶促降解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小三 陈钧辉 +2 位作者 张昕 张冬梅 王新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6-409,共4页
Gly\| L His L Lys(GHK) was synthesized by liquid\|phase method. The HPL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olysis of GHK was initiated at the N terminal in liver homogenate.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GHK was rapidly de... Gly\| L His L Lys(GHK) was synthesized by liquid\|phase method. The HPL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proteolysis of GHK was initiated at the N terminal in liver homogenate.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GHK was rapidly degraded by aminopeptidases in l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K 液相合成 酶促降解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1,10-二氮杂菲三元配合物的光致变色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利亚 郑向军 +4 位作者 王宏志 金林培 郭建权 吴永仁 尹承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35-838,共4页
合成了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并以元素分析、IR、1HNMR和质谱进行表征.实验中发现铕(Ⅲ)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和1,10-二氮杂菲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光致变色的性质.在铕变色物... 合成了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并以元素分析、IR、1HNMR和质谱进行表征.实验中发现铕(Ⅲ)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和1,10-二氮杂菲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光致变色的性质.在铕变色物种里,铕离子与N,N-二(N-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甘氨酸中的羧基,1,10-二氮杂菲中的氮原子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N-亚甲基琥珀亚胺) 光致变色 1 10-二氮杂菲 三元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多肽层层自组装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菲 张云涛 +2 位作者 马向瑞 张雅杰 王云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203-208,共6页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 目的研究层层自组装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多肽修饰钛片对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影响。方法将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组:纯钛组(PT组)、NaOH处理钛片组(NT组)、RGD修饰钛片组(RT组)。根据分组对纯钛试件进行相应表面处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试件表面形貌。将MC3T3-E1细胞在试件表面培养,采用SEM、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成骨细胞骨钙素、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结果 SEM观察到PT组试件表面存在均匀、较清晰的划痕结构,NT组试件表面出现微孔结构,RT组试件表面有类似小凸起结构,似网状。SEM观察到RT组细胞呈多边形且有大量丝状伪足,细胞伸展状态明显好于其余2组;MTT法显示RT组细胞的黏附率最高,无钛片对照组和PT组的细胞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组细胞黏附率最低;RT组的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其余3组(P<0.05),在1和3 d最为明显;RT-qPCR检测14 d时RT组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均高表达。结论 RGD多肽修饰钛片能促进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的黏附和增殖,并且能够上调骨钙素mRNA和骨保护素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层自 --天冬多肽 小鼠成骨样细胞MC3T3-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Ⅱ)与取代酞酰苯胺酸和β-苯丙氨酸混配配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晓晖 任丽萍 +3 位作者 祝忠民 刘爱芳 胡书新 董发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0-584,共5页
Five new mixed ligand complexes Cu(X PTLA)phe[PTLA=2 (COO)C6H4CONHC6H4,X=H,2 Cl,2 CH3,2 OCH3,4 OCH2CH3,Phe=β phenylalanin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 Five new mixed ligand complexes Cu(X PTLA)phe[PTLA=2 (COO)C6H4CONHC6H4,X=H,2 Cl,2 CH3,2 OCH3,4 OCH2CH3,Phe=β phenylalanine]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as well as thermogravimetical analysis. It is indicated that in mixed ligand complexes coordination occurs through carboxylate oxygen, oxygen of amino in 2 [(substituted phenylamino) carbonyl] benzoic acid and carboxyl oxygen, nitrogen of amino in amino acid.Stereo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lex is plane square. Three ways,MacCllum and Tammer ,Coats and Redfern and Zsako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values of the apparent decomposition activation energies, the activation entropies, the reaction orders and the frequency factor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ction orders are all 2/3. Studie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se reactions state that these reactions all fit the kinetic equation 1-(1-α)1/3=kt.The changes of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activation entropie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酞苯胺 混配配合物 热重分析 反应机制 合成 β-苯丙 热分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的合成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小丽 吕坤 +2 位作者 方桂珍 田水清 孔维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为了增强桦木酮酸的生物活性,以桦木酮酸为原料,草酰氯为酰化剂,合成桦木酮酸酰氯,再与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合成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甲酯,水解得到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采用红外、核磁和质谱对产物进行化学结构分析,并用四唑盐比色试验(... 为了增强桦木酮酸的生物活性,以桦木酮酸为原料,草酰氯为酰化剂,合成桦木酮酸酰氯,再与甘氨酸甲酯盐酸盐合成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甲酯,水解得到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采用红外、核磁和质谱对产物进行化学结构分析,并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对人源肺腺癌细胞(A549)、人源鼻癌细胞(CNE)、人源舌鳞癌细胞(Tca8113)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合成了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合成产物纯度为97.8%;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与桦木酸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相比明显降低;对Tca8113细胞,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的IC50值约为桦木酸IC50值的1/11;对CNE细胞,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的IC50值约为桦木酸IC50值的1/53。由此说明3-羰基-桦木酰-甘氨酸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活性方面明显优于桦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木酮 3-羰基-桦木- 肿瘤细胞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对甲苯磺酰-α-丙氨酸、邻菲咯啉铜、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表征
9
作者 黄妙龄 解庆范 马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91-2096,共6页
N-对甲苯磺酰-α-丙氨酸(Ts-α-Hala),邻菲咯啉(phen)与金属氯化物在pH=3-4的水和有机溶剂中反应,合成了2个新颖的单核配合物[Cu(phen)(Ts-α-ala)2(H2O)](1)和[Mn(phen)(Ts-α-ala)(HCOO)(H2O)2](2)。X-射线单... N-对甲苯磺酰-α-丙氨酸(Ts-α-Hala),邻菲咯啉(phen)与金属氯化物在pH=3-4的水和有机溶剂中反应,合成了2个新颖的单核配合物[Cu(phen)(Ts-α-ala)2(H2O)](1)和[Mn(phen)(Ts-α-ala)(HCOO)(H2O)2](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746(2)nm,b=1.1828(2)nm,c=1.4936(3)nm,α=70.22(3)°,β=88.26(2)°,γ=62.14(3)°,V=1.7060(8)nm3,Z=2,F(000)=774,R1=0.0553,wR2=0.1189;中心铜离子的配位多面体为畸变的四角锥体,配合物中存在分子间氢键,将配合物扩展为一维无限超分子链。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2.3944(2)nm,b=0.99292(11)nm,c=1.08029(11)nm,β=92.750(2)°,V=2.5654(4)nm3,Z=4,F(000)=1152,R1=0.0569,wR2=0.1105;有6个原子与中心锰离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合物中存在丰富的氢键,将配合物扩展为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对甲苯磺-α- 1 10-邻菲咯啉 配合物 锰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基因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静海 陈春悠 +1 位作者 郭欣 张静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3-550,共8页
目的:探讨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Kat5)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阐明Kat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目的:探讨赖氨酸乙酰基转移酶(Kat5)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作用,阐明Kat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HP10-3、TPC-1、K1细胞和甲状腺上皮Nthy-ori3-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对数生长期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沉默Kat5组(si-Kat5组)。空白对照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不转染,阴性对照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转染阴性对照siRNA,si-Kat5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转染Kat5 siRNA。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TPC-1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TPC-1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TPC-1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TPC-1细胞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P21、P53、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PI3K、磷酸化PI3K(p-PI3K)、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水平。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BHP10-3、TPC-1和K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甲状腺上皮Nthy-ori3-1细胞(P<0.05)。各组TPC-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中CDK2、P21、P53、cleaved caspase-3、PI3K、p-PI3K、AKT及p-AKT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si-Kat5组TPC-1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细胞克隆形成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CDK2、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21、P5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Kat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沉默Kat5基因可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转移酶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磷脂肌醇3-激酶/丝/苏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天瑞 吁松瑞 +1 位作者 薛思佳 卞王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在室温及DCC(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存在下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油菜Brassica juncea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均有... 在室温及DCC(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存在下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甘氨酰肼二酰基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油菜Brassica juncea和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初步讨论了其结构与除草活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氯苯氧乙 5-取代苯基-2-呋喃甲 除草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大黄酸对KK/HlJ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彩 魏洁 +4 位作者 甄永占 代明鹤 胡刚 郭立新 林雅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探讨赖氨大黄酸(RHL)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KK/HlJ糖尿病(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STZ(50mg·kg^(-1))并给予DM专属饲料制备KK/HlJ小鼠DM模型。将48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 目的:探讨赖氨大黄酸(RHL)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KK/HlJ糖尿病(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STZ(50mg·kg^(-1))并给予DM专属饲料制备KK/HlJ小鼠DM模型。将48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RHL治疗组(25mg·kg^(-1))和高剂量RHL治疗组(50mg·kg^(-1)),每组12只,共治疗16周。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胰腺组织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胰岛组织中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和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糖原合成相关基因(PI3K、AKT和GSK-3β)的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RHL治疗组小鼠FBG、TG和TC水平降低(P<0.05),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RHL治疗组小鼠血清CRP水平和肝脏组织中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1)。HE染色,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RHL治疗组小鼠胰岛形态有一定恢复,偶见炎症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RHL治疗组小鼠棕色颗粒状物质明显减少,而高剂量RHL治疗组小鼠胰岛中未见棕色颗粒状物质。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RHL治疗组小鼠糖原合成相关基因PI3K、AKT和GST-3β磷酸化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RHL对STZ所致KK/HlJ DM小鼠胰岛素抵抗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HL促进糖原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小鼠 KK/HlJ 胰岛素抵抗 磷酯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激活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英 邹晓华 +3 位作者 付再林 方慧 陈素红 吕圭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P)在体内对小鼠肝微粒体谷胱甘肽S-转移酶Ⅰ(mGST-Ⅰ)活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苯巴比妥75 mg·kg-1诱导小鼠CYP2B后,ip CP,测定9 h内mGST-Ⅰ酶活性,观察二巯基丁二醇(DTT)对酶激活的逆转作用和巯基烷化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NEM)对酶再激活效应,用SDS-PAGE和负染凝胶法评价CP对mGST-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P引起小鼠微粒体中mGST-Ⅰ活性增加;NEM在mGST-Ⅰ半胱氨酸-49-巯基(cys-49-SH)上的活化效应减弱,而CP引起的mGST-Ⅰ激活效应不被二硫键还原剂DTT逆转。激活的mGST-Ⅰ电泳图谱未见蛋白分子量变迁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剂量CP致mGST-Ⅰ激活效应机制主要是酶分子cys-49-SH上单个巯基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 微粒体 谷胱肽S-转移酶Ⅰ 二巯基丁二醇 N-乙基马来亚胺 半胱-49-巯基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和肠道营养代谢改善D-半乳糖诱导小鼠衰老
14
作者 王静 华梅 +8 位作者 何宇光 苗欣宇 孙慕白 李达 牛红红 杨璐然 卢金媛 徐红艳 王景会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32-145,共14页
目的:从肝脏、肌肉和肠道角度揭示纳豆对衰老小鼠行为能力和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以500 mg/kg D-半乳糖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给予纳豆饲料(质量分数2.5%)干预10周。通过生化检测、行为学检测与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免疫... 目的:从肝脏、肌肉和肠道角度揭示纳豆对衰老小鼠行为能力和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以500 mg/kg D-半乳糖腹腔注射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给予纳豆饲料(质量分数2.5%)干预10周。通过生化检测、行为学检测与组织病理学分析,以及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基因检测探究肝脏功能与信号通路表达水平,并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肠道代谢组进行分析。结果:纳豆明显抑制了衰老小鼠的体质量下降、行为和记忆能力减退及脏器组织损伤,显著改善了肝、肾和骨骼肌的氧化应激水平。纳豆还显著降低了肝脏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异常升高。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分析显示,纳豆主要通过增加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的相对丰度,降低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罗氏菌属(Roseburia)相对丰度,改变了衰老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并通过富集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代谢等途径的基因表达数量改善肠道功能。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ATP结合盒转运蛋白和色氨酸代谢是纳豆缓解衰老小鼠症状的主要调节通路。纳豆组显著富集的差异代谢物5-羟基吲哚乙酸和黄尿酸以及豆类特有的大豆黄素、黄豆黄素等黄酮类代谢物与体质量、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等指标呈正相关,与行为学指标、尿酸和肝脏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纳豆主要通过抑制肝脏PI3K/Akt信号通路,增加Akkermansia、Sutterella和Enterococcus丰度,降低Streptococcus、Desulfovibrio丰度,提高色氨酸、黄酮类代谢物含量以及增强营养吸收和能量代谢,从而缓解由衰老引起的肝脏及肠道损伤。上述研究可为“适老”纳豆食品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 衰老 肝脏 肠道菌群 磷脂肌醇-3-激酶/丝/苏激酶信号通路 非靶向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中iNOS、NO、GSH和GSH-PX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志刚 李凯杰 张玲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61-464,467,共5页
目的:了解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a、b组和治疗a、b组,在感染同时给预... 目的:了解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预防a、b组和治疗a、b组,在感染同时给预防a、b组、感染后第6周给治疗a、b组分别以200 mg/kg和400 mg/kg NAC两种剂量灌胃,2次/d。正常组、模型组和预防组分别在第42天、56天时,治疗组在第56天时处死小鼠,取血清和肝脏,观察各组血清和肝组织中NO、GSH的含量及GSH-PX的活性、肝组织中iNOS的活性。结果:日本血吸虫肝病小鼠血清中NO的变化趋势和GSH与肝组织中的变化趋势不一致。预防a组和预防b组肝组织中iNOS活性和NO水平均介于正常组和模型组之间(P<0.05)。预防a组和治疗a组肝组织和血清中GSH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和模型组(P<0.05)。NAC调节肝组织中iNOS、NO和GSH-PX等指标所达到的水平只与NAC的剂量有关(P<0.05),而与NAC的作用时间及NAC的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没有关系(P>0.05)。NAC调节肝组织和血清中GSH的水平与NAC的剂量、作用时间和交互作用均有关(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病时,血清中NO和GSH等指标不能反映肝组织中含量。NAC可以改善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内NO的含量i、NOS和GSH-PX活性。这可能是小剂量NAC减缓日本血吸虫病肝脏病变的早期效果最好的机制之一。但肝组织内NO的含量i、NOS和GSH-PX活性具有一个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日本血吸虫 一氧化氮合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K-Cu脂质体的制备与表征及对小鼠生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坤坚 代奎星 +5 位作者 王雅平 张翠丽 于家文 郭美华 赵春晖 冯斌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5-989,共5页
目的制备甘氨酰组氨酰赖氨酸-铜(GHK-Cu)脂质体,观察其对脱发模型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反向蒸发法制备包含GHK-Cu脂质体。将脱发模型小鼠随机分组,各组分别以0.6 mol.L-1GHK-Cu溶液、0.6 mol.L-1GHK-Cu脂质体溶液和纯化水(对照... 目的制备甘氨酰组氨酰赖氨酸-铜(GHK-Cu)脂质体,观察其对脱发模型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反向蒸发法制备包含GHK-Cu脂质体。将脱发模型小鼠随机分组,各组分别以0.6 mol.L-1GHK-Cu溶液、0.6 mol.L-1GHK-Cu脂质体溶液和纯化水(对照组)涂擦脱毛区,记录小鼠新生毛发生长时间,观察脱毛区病理及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各组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差异。结果 GHK-Cu脂质体和GHK-Cu均能促进小鼠毛发生长;与对照组比较,GHK-Cu脂质体和GHK-Cu组小鼠毛囊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小鼠毛发完全长出之前,GHK-Cu脂质体和GHK-Cu组小鼠VEGF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结论脂质体既能够有效包裹GHK-Cu,又能保持GHK-Cu对小鼠的促生发功效。GHK-Cu脂质体和GHK-Cu均能增加生发初期小鼠皮肤组织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酰组氨酰赖氨酸-铜 脂质体 脱发 生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Ka轻链D5区及其合成肽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秀月 杨威 +3 位作者 吴斌 王彪 迟昨非 刘卓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4-496,499,共4页
目的探讨Hka轻链D5区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发挥活性作用的功能区。方法通过制备HKaD5区重组蛋白(r-HRD)及其D5区合成肽P-5、P-5n、P-5m、P-5c,采用WST法和AnnexinⅤ/PI双标记法检测HKa轻链D5区及其合成肽对MDA-MB-231细胞增... 目的探讨Hka轻链D5区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发挥活性作用的功能区。方法通过制备HKaD5区重组蛋白(r-HRD)及其D5区合成肽P-5、P-5n、P-5m、P-5c,采用WST法和AnnexinⅤ/PI双标记法检测HKa轻链D5区及其合成肽对MDA-MB-2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合成肽P-5、P-5n、P-5m能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5c无抑制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发现肽P-5、P-5n、P-5m处理组细胞体积缩小、变圆,细胞生长受抑制,活力下降;P-5c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结论合成肽P-5、P-5n、P-5m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组-甘-赖氨酸序列可能是其发挥活性作用的核心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型高分子量激肽原 MDA-MB-231细胞 增殖 凋亡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揭示不同生长速度番鸭胸肌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思雨 朱炜健 +4 位作者 季从亮 郭利金 郑茗 徐海平 聂庆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0期132-139,共8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长速度番鸭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影响番鸭生长性能的基因与信号通路,为阐明生长性能差异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不同生长速度两尾样番鸭的胸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无参考基因组...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生长速度番鸭的基因表达差异,挖掘影响番鸭生长性能的基因与信号通路,为阐明生长性能差异的遗传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不同生长速度两尾样番鸭的胸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采用无参考基因组的分析手段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Blast2 GO软件对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KAAS网站进行DEGs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快速生长型番鸭与缓慢生长型番鸭相比共有186个显著DEGs,其中49个表达量上调,137个表达量下调。这些DEGs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三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结论】PI3K-AKT、MAPK、AMPK这3条信号通路是控制番鸭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调节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转录 生长性状 磷脂肌醇三激酶-/苏激酶(PI3K-AKT)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正电子药物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霍焱 王荣福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6-380,共5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肿瘤受体研究中,用18F标记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靶向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膜细胞和肿瘤细胞膜上高表达的αvβ3整合素以揭示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已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其研...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肿瘤受体研究中,用18F标记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arg-gly-asp,RGD)肽靶向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膜细胞和肿瘤细胞膜上高表达的αvβ3整合素以揭示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已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其研究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18 F标记多肽的发展历程。本文就目前国内外18F标记正电子药物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18F标记 --天冬 αvβ3化学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离子液体为载体液相合成RGD三肽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中义 陈卓 +1 位作者 李梅 董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3-1616,共4页
以甲基咪唑、氯乙醇和四氟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含羟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l-(2-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2-hydemim][BF4]),并以其为液相载体,精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原料,探讨了液相支载合成了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三肽(RGD)... 以甲基咪唑、氯乙醇和四氟硼酸钠为原料制备了含羟基的功能化离子液体l-(2-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2-hydemim][BF4]),并以其为液相载体,精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原料,探讨了液相支载合成了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三肽(RGD)的新方法,最后在温和的条件下用氢氧化钠进行切割反应,得到了产率和纯度较高的RGD三肽,目标化合物不需要进一步的色谱纯化,产率为84%,纯度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化离子液体 液相有机合成 载体 合化学 --天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