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强强 赵荣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7-396,407,共11页
[目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厘清其“人—地”关系及影响因子,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加权法测评2005—2019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两... [目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厘清其“人—地”关系及影响因子,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运用加权法测评2005—2019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类活动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及两者关系,采用响应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分析人地关系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2005—2019年,人类活动强度不断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历经了“良好—下降—有限恢复”。人地关系综合状态体现出“中高度宽松—中轻度紧张—中高度紧张”的演变特征,且区域分异明显,牧区、半农半牧区人地关系较农区趋紧。人类活动强度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作用效应体现出显著的时空演变特征。时间演变方面,体现为“胁迫效应”减弱—“促进效应”递减—“胁迫效应”增强。空间演变方面,合作市体现出“胁迫效应”减弱向“促进效应”增强变化;临夏、和政和积石山3县由2015年前的“促进效应”变为“促进效应”减弱;康乐、临潭、卓尼、玛曲、碌曲和夏河6个县表现出“促进效应”减弱向“胁迫效应”增强。畜牧业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成为影响人地关系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且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呈现出非线性增强和双因子增强关系。[结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且空间分异特征明显,未来应重点从区域畜牧业绿色转型与农牧民生计能力提升方面探索实现人地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社会效益分析
2
作者 周九菊 《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第2期47-48,51,共3页
甘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藏族群众生产发展、社会进步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黄河重要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生态优势和社... 甘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藏族群众生产发展、社会进步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黄河重要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不仅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对生态优势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黄河 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 生态优势 社会效益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牧民定居及其对策
3
作者 王文浩 《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第2期44-46,共3页
甘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藏族众生产发展,社会进步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实行牧民定居,即可以避免人为破坏生态环境,又有利于依法保护自然区的生态环境。... 甘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藏族众生产发展,社会进步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实行牧民定居,即可以避免人为破坏生态环境,又有利于依法保护自然区的生态环境。论述了牧民定居的重要性、前瞻性、必要性、选择性,并提出了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黄河 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 牧民定居 建设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畜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强强 李晓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8-871,共14页
为探究“双碳”目标下畜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模型分解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借助Tapio脱钩模型解析各驱动因素与畜牧业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并检验其脱钩努力。结果表明:1)2000—2022年,甘南黄河水源... 为探究“双碳”目标下畜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模型分解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借助Tapio脱钩模型解析各驱动因素与畜牧业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并检验其脱钩努力。结果表明:1)2000—2022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畜牧业碳排放量为53.690万~114.808万t,年均增长率为1.72%。玛曲县、夏河县、碌曲县等纯牧业县畜牧业碳排放量占主要地位。2)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是畜牧业碳排放增加的重要推力,并以“U”型趋势演变;畜牧业强度、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是畜牧业低碳化发展主要因素。3)畜牧业生产强度、城镇化因素有利于碳排放脱钩,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因素则主要表现出碳排放脱钩的抑制效应,大部分年限畜牧业生产结构因素表现出对碳排放脱钩的促进作用。4)考察期内,畜牧业产业结构以及畜牧业生产强度对应的分脱钩努力指数大部分时期为正,说明二者目前是补给区畜牧业碳排放“脱钩”与否的关键因素。最后,建议从高碳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低碳畜牧业生产技术创新等方面鼓励传统畜牧业的低碳绿色转型,助力补给区畜牧业的生态合理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碳排放 LMDI模型 脱钩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压力下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计脆弱性——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雪雁 母方方 +4 位作者 何小风 苏慧珍 介永庆 兰海霞 薛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7479-7492,共14页
农户作为农村社会中最小的生计单元,面临着多重压力的冲击,这些压力不仅加剧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更威胁到该区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当前亟需准确评估多重压力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为制定可持续的生计政策提供借鉴。以甘南... 农户作为农村社会中最小的生计单元,面临着多重压力的冲击,这些压力不仅加剧了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更威胁到该区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当前亟需准确评估多重压力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为制定可持续的生计政策提供借鉴。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利用入户调查数据,评估了多重压力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分析了多重压力下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形成过程。结果发现:(1)家人患病、子女学费开支高和自然灾害三种生计压力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生计的影响最为剧烈,经济压力是该区农户面临最频繁的压力类型,但自然压力对该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影响最大;(2)经济示范区农户的生计敏感性最高,重点保护区农户的适应能力最低;(3)重点保护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最高,经济示范区次之,恢复治理区最低,自然压力冲击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最高;(4)不同类型的生计压力影响农户生计脆弱性的路径不同,自然压力通过影响自然资源依赖度与自然资本、社会压力通过影响饮水条件与社会资本、经济压力通过影响家庭抚养比与金融资本来影响生计脆弱性,生计压力之间的交互作用会增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适应能力 生计脆弱性 多重压力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压力下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生计适应性研究——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26
6
作者 赵雪雁 介永庆 +4 位作者 何小风 母方方 苏慧珍 兰海霞 薛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农户作为该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和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单元,其对生计压力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发挥。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基... 重点生态功能区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农户作为该区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主体和最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单元,其对生计压力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发挥。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基于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的生计压力、适应能力及适应策略,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明了影响适应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有近90%的农户遭受多重生计压力的冲击,其中,“自然+社会+经济”型压力是该区农户面临最多的生计压力组合。②经济示范区农户的适应能力最高,恢复治理区次之,重点保护区最低;遭受“自然+社会”型压力冲击的农户适应能力最高,遭受“自然+社会+经济+政策”型压力冲击的农户适应能力最低。③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有87.45%的农户采取多种适应策略来应对生计压力,其中,选择“扩张+援助+收缩”型适应策略的农户占比最大。④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压力的严重程度和生计压力的多样化程度是影响适应策略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政府应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建立多元化信贷机制,加强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户在面临生计压力时的适应能力,促进生计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压力 生计适应性 农户 适应策略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风险及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雪雁 苏慧珍 +3 位作者 何小风 介永庆 母方方 薛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4-1133,共10页
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入户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计风险及生活满意度特征的基础上,探明生计风险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自然灾害、家人患病和子女学费开支,其对农户的冲击最... 基于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入户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计风险及生活满意度特征的基础上,探明生计风险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自然灾害、家人患病和子女学费开支,其对农户的冲击最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②农户大多遭受多重风险的冲击,其生计风险多样化指数为4.12,面临家人患病与自然灾害、家人患病与子女学费开支、家人患病与建房开支等风险组合冲击的家庭较多;③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且经济示范区高于重点保护区和恢复治理区;④农户生活满意度除受子女学费开支、草场/耕地质量下降、人畜饮水困难、家人去世开支、生态政策等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家人患病风险的持续时间以及金融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生计方式多样化程度的影响外,受家人患病与子女学费开支、自然灾害与子女就业困难及生计风险的综合严重性程度与综合持续性程度交互作用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提出防范生计风险、提高生活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计风险 生活满意度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重点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经济功能区区划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薛中正 李文龙 +2 位作者 徐丹丹 王迅 杨占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3-1098,共6页
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以下简称甘南黄河源区)TM遥感影像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选用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重要性、土地利用格局、人口密度、农产品提供、动物产品提供等生态因子,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因子权重,进行分析计算... 以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以下简称甘南黄河源区)TM遥感影像数据及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选用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重要性、土地利用格局、人口密度、农产品提供、动物产品提供等生态因子,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因子权重,进行分析计算,将甘南黄河源区划分为城镇建设与生态农业经济区、沿黄河水源生态补给区、沿洮河农林生态经济区、畜牧业产品提供与生态旅游区、玛曲畜牧业产品提供区。通过对区域内在联系的分析,阐明不同区域的生态特征和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区域的发展方向、途径和对策,从而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对甘南黄河源区区域保护、建设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黄河 3S技术 生态经济功能 AH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价值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文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2-63,共2页
甘南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具有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湿地辽阔、生境多样等生态优势。该区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
关键词 水源补给 经济效益 生态 黄河 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主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草原植被的修复思路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文浩 《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6期29-32,共4页
草原是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农业自然资源的主体。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效地保护好草地生态环境,是该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保持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提出了草原植被修复的思路。
关键词 甘南 黄河 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 修复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措施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文浩 《畜牧兽医杂志》 2012年第6期33-35,共3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措施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效。甘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止,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牧场的功能开始逐步加强,生态效益更趋于明显,充分发挥了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推动...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退耕还林措施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效。甘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止,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牧场的功能开始逐步加强,生态效益更趋于明显,充分发挥了维系国家生态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甘南牧工商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改善和提高,林业在促进自治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黄河 重要水源生态功能 退耕还林 措施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浩 《草业与畜牧》 2011年第11期29-31,34,共4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青藏高原具有很高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的大型多功能生态区域。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将对控制该区域湿地萎缩、减轻草地生态压力、保护森林资源、增加对黄河水资源的补给产生巨大作用,对改...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青藏高原具有很高生态服务价值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的大型多功能生态区域。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将对控制该区域湿地萎缩、减轻草地生态压力、保护森林资源、增加对黄河水资源的补给产生巨大作用,对改善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黄河 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 生态优势 生态效益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生计风险多维感知及影响因素--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马艳艳 赵雪雁 +1 位作者 兰海霞 薛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10-1824,共15页
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任务,农户作为该区最重要的生态保护主体,面临着多重风险的冲击,其对生计风险的多维感知不仅会影响其生产行为决策,更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急需准确地... 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担着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任务,农户作为该区最重要的生态保护主体,面临着多重风险的冲击,其对生计风险的多维感知不仅会影响其生产行为决策,更关系到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的发挥,因此,急需准确地了解农户的生计风险多维感知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生计风险防范体系提供借鉴。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基于多维度生计风险感知测量框架,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的生计风险感知,并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生计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为家庭发展需求风险、健康风险、社会风险,且重点保护区农户面临环境风险、家庭发展需求风险、政策风险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恢复治理区和经济示范区农户。②农户对家庭发展需求风险的熟悉性、自愿性、持续性感知均最高,对健康风险的恐慌性、严重性及可能性感知均最高,对社会风险的可控性感知最高。其中,重点保护区农户对政策、市场及健康风险的可控性感知均高于其他区域。③人力资本对可能性感知、严重性感知、恐慌性感知、熟悉性感知产生了显著影响;物质资本对自愿性感知产生了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农户防范生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生计风险感知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重点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翔舜 魏金平 《甘肃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这些保存较为原始的生态系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指标体系估算表明,本区域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补给河流、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计约318.1...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这些保存较为原始的生态系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指标体系估算表明,本区域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补给河流、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计约318.1亿元。因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保育生态过程和维系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水源补给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农户参与意愿分析 被引量:39
15
作者 赵雪雁 路慧玲 +1 位作者 刘霜 严江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1,共6页
生态补偿是非常有效的解决世界生态问题的政策工具集,农户作为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主体,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绩效和可持续性。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承担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属国家级限制开发区,自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 生态补偿是非常有效的解决世界生态问题的政策工具集,农户作为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主体,其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绩效和可持续性。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承担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属国家级限制开发区,自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在此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牧民对生态补偿项目的认知水平很低,主要是客观条件限制和政府宣传力度不足所致;②受生产方式的影响,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内,农区农户的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强于半农半牧区、纯牧区;③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农户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影响最显著因素是农户对现行退牧还草政策的满意度,其次为农户家庭年收入、牲畜存栏数、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后的收入变化及其对生态补偿项目的支持度,再次为农牧民对生态补偿的了解度及其环境意识。基于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提高农户参与意愿的措施,为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生态补偿 农户参与意愿 二项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畜牧业碳足迹估算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榕 陈强强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7-241,共15页
客观认知畜牧业碳动态及其时空格局是夯实区域畜牧业低碳和生态化发展的科学基础。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县域尺度的畜牧业生产投入数据,运用全生命周期法估算畜牧业碳足迹,揭示其时空变化和结构特征,应用空间自相关... 客观认知畜牧业碳动态及其时空格局是夯实区域畜牧业低碳和生态化发展的科学基础。本研究基于2000-2020年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县域尺度的畜牧业生产投入数据,运用全生命周期法估算畜牧业碳足迹,揭示其时空变化和结构特征,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畜牧业碳足迹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畜牧业碳足迹整体呈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80%,且历经快速增长-缓慢下降后回升-波动下降3个时序变化阶段。2)产中环节的牲畜肠胃发酵和粪便管理环节产生的大量CH_(4)、N_(2)O是温室气体“俱乐部”,羊、牛的CH_(4)、N_(2)O排放量不断增加且远高于其他牲畜。3)玛曲县一直是畜牧业碳足迹的超重型区,重型区演化表现出波动态势,但主要集中于碌曲县和夏河县,临夏县、积石山县、和政县畜牧业碳足迹处于轻型,合作市、卓尼县、临潭县则处于中型排放;畜牧业碳足迹总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4)补给区畜牧业碳足迹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北冷南热”“西热东冷”的特征;县域尺度下,玛曲县、碌曲县是高碳集聚区,合作市、和政县、康乐县呈“低碳锁定”效应。因地制宜制订差异化的区域畜牧业发展策略,有助于推动减少畜牧业碳足迹数量以实现畜牧业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温室气体 全生命周期法 畜牧业 时空格局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补偿对牧民社会观念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8
17
作者 侯成成 赵雪雁 +3 位作者 赵敏丽 江进德 张丽 李建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0-655,共6页
牧民的生态环境行为受制于牧民的社会观念,全面评估生态补偿对牧民社会观念带来的影响是牧区环境不断改善的必要前提。本研究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基于多准则模糊分析模型,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对牧民家庭进行调查,并根据分布区... 牧民的生态环境行为受制于牧民的社会观念,全面评估生态补偿对牧民社会观念带来的影响是牧区环境不断改善的必要前提。本研究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基于多准则模糊分析模型,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对牧民家庭进行调查,并根据分布区域将其分成纯牧区牧户、半牧区牧户和农区牧户,就实施生态补偿后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内牧民的社会观念变化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生态补偿对牧民的维权意识影响指数为3.53,影响程度较高,但全区仅有41.13%的牧民选择维权,农区要好于纯牧区和半牧区,牧民的维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2)生态补偿对牧民的监督意识影响指数为4.02,影响程度很高,受牧民文化程度的影响,在半牧区和农区表现较为强烈;(3)牧民对环境变化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大,生态补偿对牧民的环保意识的影响较为深刻,影响指数为3.95,且3组之间差异不大;(4)生态补偿对牧民参与意识的影响指数为3.94,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导致半牧区和农区牧民受到更大影响。从整体来看,生态补偿的实施对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牧民的社会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纯牧区牧民具有更好的维权意识,而半牧区和农区牧民则对监督意识、参与意识具有更深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社会观念 牧民 多准则模糊分析模型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数据方法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 被引量:25
18
作者 赵雪雁 董霞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8-754,共7页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蓄水、补水功能对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调节起了关键作用,亟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采用最小数据方法模拟出了草地水源涵养服务供给曲线,根据不同的生态恢复目标,确定补偿标准,估算新增水源涵养量。研究结果...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蓄水、补水功能对整个黄河流域水资源调节起了关键作用,亟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采用最小数据方法模拟出了草地水源涵养服务供给曲线,根据不同的生态恢复目标,确定补偿标准,估算新增水源涵养量。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生态补偿提高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水源涵养能力是可行的;(2)当合作、夏河、玛曲、碌曲、卓尼、临潭的补偿额分别达1024.3、999.79、861.74、1008.54、585.54、983.22元/hm2时,该区退化草地将全部禁牧,将新增水源涵养量2.253×109m3;(3)草地提供的水源涵养服务和农户经济行为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应建立差别化、动态化补偿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黄河水源补给 最小数据方法 新增水源涵养量 生态补偿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甘南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思路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文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25-27,共3页
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甘南黄河上游水源补给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在维系黄河安危和整个流域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视和加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关系到甘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 黄河发源于青海,成河于甘南。甘南黄河上游水源补给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地位,在维系黄河安危和整个流域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视和加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不仅关系到甘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安危,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黄河上游水源补给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战略思路 甘南 黄河上游水源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20
作者 王姝 李巍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3,共3页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划,将甘南州5县1市划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属限制开发区。基于新的功能定位,分析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在经济、生态方面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城乡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黄河水源补给 生态功能 城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