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新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万忠 乔学亮 +3 位作者 邱小林 陈建国 罗浪里 李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91,共3页
针对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工业生产技术,从提高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产品的纯度出发,概括和总结了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酯化和磺化合成技术,及合成工艺中催化剂、温度、助剂和体系真空度等主要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该表面活性剂在反... 针对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工业生产技术,从提高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产品的纯度出发,概括和总结了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的酯化和磺化合成技术,及合成工艺中催化剂、温度、助剂和体系真空度等主要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该表面活性剂在反胶束制备纳米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新进展,指出了目前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生产工艺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合成技术催化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双子琥珀酸二正辛酯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娇 华平 喻红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390-1392,1395,共4页
采用碳基固体酸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在常压下合成乙二醇双子琥珀酸二正辛酯磺酸钠。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双酯化反应:n(顺酐)∶n(正辛醇)=1.00∶1.05,反应温度180℃;磺化反应:n(顺酐)∶n(亚硫酸氢钠)=1.00... 采用碳基固体酸为酯化反应催化剂,在常压下合成乙二醇双子琥珀酸二正辛酯磺酸钠。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双酯化反应:n(顺酐)∶n(正辛醇)=1.00∶1.05,反应温度180℃;磺化反应:n(顺酐)∶n(亚硫酸氢钠)=1.00∶1.05,反应温度110℃。该产物具有目标产物特征官能团,表面性能、应用性能优异,毒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醇双子琥珀酸磺酸钠 碳基固体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对琥珀酸酯磺酸钠的增稠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启刚 宋伟明 何锡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27-228,共2页
主要研究了棉籽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CEEO)与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体系黏度特性。结果表明:CEEO对AOT体系具有好的增稠效果,随着CEEO量的增加,体系黏度峰值不断增加。与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Ninol)相比,CEEO的增稠效果更好。
关键词 棉籽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 黏度 琥珀酸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包水微乳液中抗体酶催化布洛芬酯选择性水解的酶学特性(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根生 戚映丹 +1 位作者 欧志敏 姚善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9,共8页
根据过渡态理论设计和合成了能诱导产生催化选择性水解布洛芬甲酯的催化抗体的四面体硫酸盐半抗原,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成免疫源,通过免疫手段成功筛选出具有加速选择性水解生成S-布洛芬的特异性催化抗体.其Kcat,app/Kuncat,... 根据过渡态理论设计和合成了能诱导产生催化选择性水解布洛芬甲酯的催化抗体的四面体硫酸盐半抗原,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制备成免疫源,通过免疫手段成功筛选出具有加速选择性水解生成S-布洛芬的特异性催化抗体.其Kcat,app/Kuncat,app达1.6×104.进一步地将催化抗体运用到W/O微乳体系(反胶束)中进行布洛芬酯的选择性水解研究,其动力学研究证明其催化过程同样遵循Michaelis-Menten方程.考察了pH值和温度对催化初速度影响,wo(体系中水和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AOT)的摩尔比)对催化初速度影响呈现为钟罩型,最适的wo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抗体 选择性水解 布洛芬 W/O微乳 酶学 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AOT添加物对大豆分离蛋白基生物可降解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强 段纯明 +1 位作者 董海洲 侯汉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78,共4页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pH和AOT(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添加物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基生物可降解膜机械性质的影响,确定了影响该种膜机械性能的最优工艺参数。测试的膜的机械性质包括抗拉强度、穿刺强度、断裂伸长率。分析结果表明,在pH...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pH和AOT(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添加物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基生物可降解膜机械性质的影响,确定了影响该种膜机械性能的最优工艺参数。测试的膜的机械性质包括抗拉强度、穿刺强度、断裂伸长率。分析结果表明,在pH为8.795,AOT的添加量为13.00%时,膜的综合机械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膜 响应面分析法 大豆分离蛋白 琥珀酸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AOT添加物对大豆分离蛋白基可降解膜机械性能影响
6
作者 王强 段纯明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11期21-23,共3页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pH和AOT(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添加物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基生物可降解膜机械性质影响,确定影响该种膜机械性能最优工艺参数;测试膜机械性质,包括抗拉强度、穿刺强度、断裂伸长率;分析结果表明,在pH为8.95,AOT添...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pH和AOT(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添加物对大豆分离蛋白(SPI)基生物可降解膜机械性质影响,确定影响该种膜机械性能最优工艺参数;测试膜机械性质,包括抗拉强度、穿刺强度、断裂伸长率;分析结果表明,在pH为8.95,AOT添加量为13.00%(w/w)时,膜综合机械性能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膜 大豆分离蛋白 琥珀酸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