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服性传播的研究路径探究——数据驱动与理论驱动型论证采掘方法的比较
1
作者 陈彦瑾 鞠实儿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6,75,共15页
说服性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现代传播活动。针对隐藏论证意图的独白式语篇,该领域的研究路径可划分为数据驱动型论证采掘和理论驱动型论证采掘,主要体现为基于语用论辩学和广义论证理论框架的论证性语篇提取。这两种操作程序具有清晰的理论... 说服性传播是一种重要的现代传播活动。针对隐藏论证意图的独白式语篇,该领域的研究路径可划分为数据驱动型论证采掘和理论驱动型论证采掘,主要体现为基于语用论辩学和广义论证理论框架的论证性语篇提取。这两种操作程序具有清晰的理论边界:理论驱动型方法适用于在静态语境下重构强冲突型文本,其论证采掘不考虑目标及文体因素的影响,是一种依赖于分歧解决模型的“自上而下”式论证分析;数据驱动型方法既适用于在动态语境下直述强冲突型文本,也适用于识别弱冲突型文本,其论证采掘强调目标及文体因素的影响,是一种不具有模型依赖性的“自下而上”式论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理论驱动 广义论证 语用论辩 论证采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驱动与大国崛起——美国的经验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可金 《国际展望》 2013年第6期47-64,152,共18页
一个国家的崛起,根本上是思想的崛起,特别是理论的发展完善程度,对于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崛起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最初,美国对崛起的理论准备,是紧紧围绕美国面临的现实政... 一个国家的崛起,根本上是思想的崛起,特别是理论的发展完善程度,对于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崛起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最初,美国对崛起的理论准备,是紧紧围绕美国面临的现实政策问题而展开的。围绕"如何处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美国提出了与国内政治哲学相一致的国际政治哲学,确立了推动建立以自由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新美利坚帝国外交大战略,形成了一个内部充满竞争又有机统一的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尤其是美国战略界关于国际管制模式的现实主义理论设计,以摩根索、凯南、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国际战略家敢于直面美国国际政治现实,从美国大战略的高度为美国规划未来,为美国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同时,美国将理论研究纳入制度化轨道,先后建立了公共智库制度、情报制度和政策顾问制度,为美国理论的战略与政策转化提供了可靠的支点。因此,美国的经验在于一个大国崛起,必须在国内和国际问题上确立一个内在价值和外在制度相一致的大战略理论及其制度体系,使之成为世界强国的理论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驱动 大国崛起 美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驱动型评价:项目评价的新途径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翊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185,共4页
传统项目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方法导向型评价,其主要特征是:项目评价是以研究方法为主导的,评价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某种特定的研究方法进行设计。近年来,项目评价领域正在经历由方法导向型评价向理论驱动型评价转变。理论驱动型评价是一种以... 传统项目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方法导向型评价,其主要特征是:项目评价是以研究方法为主导的,评价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某种特定的研究方法进行设计。近年来,项目评价领域正在经历由方法导向型评价向理论驱动型评价转变。理论驱动型评价是一种以理论为基础的评价途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运用现有社会科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二者之间的组合理论以及与项目本身相关的理论等建构一个涵盖项目预期影响、项目运转、项目因果机制或干预机制以及环境因素等内容的项目理论,并以此来指导项目评价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驱动型评价 方法导向型评价 项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驱动”到“问题驱动”——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研究范式转变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寅猛 付诗涵 庄鹏冲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80,共5页
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浪潮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管理学界的研究重点也在转向这类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制度理论和产业基础理论为根基的"理论驱动"研究... 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浪潮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管理学界的研究重点也在转向这类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在此背景下,原有的以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制度理论和产业基础理论为根基的"理论驱动"研究范式对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的解释力已经被稀释。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原有理论的梳理和对新现象的关注,对"问题驱动"研究范式进行定义和探讨,从而构建出解释和指导新兴经济体企业国际化行为与战略的新研究范式。本文最后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问题驱动"研究范式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和挑战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国际化 理论驱动 问题驱动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理论驱动与殖民影响下的非洲职业教育
5
作者 张玉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8-73,共6页
在关于职业教育定位的理论争辩、国内外教育财政支持政策的改变中,非洲职业教育形成了一种钟摆式的发展路径,体现为一种理论驱动、外部牵引的发展模式。非洲不同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办学形式与治理主体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殖民地传统... 在关于职业教育定位的理论争辩、国内外教育财政支持政策的改变中,非洲职业教育形成了一种钟摆式的发展路径,体现为一种理论驱动、外部牵引的发展模式。非洲不同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地位、办学形式与治理主体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殖民地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差异。法语国家更重视普通教育,具有政府主导的办学特点,不重视小型企业的作用。英语国家更注重窄而专的职业教育,具有市场主导的办学特点,注重职业训练,但学术内容有限。非洲国家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可采取的策略包括协调部门合作,加大对非正式部门的支持;延迟教育分流,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连接;批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职业教育 外部理论驱动 殖民影响 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疲劳的“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腐蚀疲劳问题为例
6
作者 张清华 唐琨 +3 位作者 崔闯 马燕 袁晓鹏 李亚鹏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27,共14页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 数据源和表征指标单一导致的信息维度不足,是制约钢结构疲劳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文章结合钢结构数智化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钢结构疲劳的“模-数”(“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的理论模型与性能确定方法,以严重威胁钢结构安全的腐蚀疲劳问题作为示例,研究并讨论理论模型和方法应用的具体问题。确定腐蚀疲劳表征指标,提出信息提取方法;基于腐蚀焊接接头点云形貌以及断裂力学裂纹扩展理论,构建了数据驱动与物理驱动融合模型,通过调整数据与物理驱动损失函数的权重配比,建立适用的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模型。设计并完成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和疲劳试验,以腐蚀形貌点云数据及裂纹扩展信息作为模型的训练和验证数据,通过腐蚀疲劳寿命PINN预测模型,实现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多维、多源信息的有效融合。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能够融合试验数据与物理先验知识,显著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多源疲劳信息融合能够显著增强模型在应对复杂腐蚀疲劳行为时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所提出的“模型试验-数字仿真”融合驱动方法为解决钢结构疲劳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疲劳 “模-数”融合驱动理论模型 信息融合 模型试验 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高速铁路“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同军 李平 王万齐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当前围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1.0内容,国内多条新建高速铁路线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并投入到实际工程应用中。为进一步推进中国高速铁路智能化建设,从智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运营宏观层面,以智能高速铁路... 当前围绕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智能高速铁路体系架构1.0内容,国内多条新建高速铁路线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并投入到实际工程应用中。为进一步推进中国高速铁路智能化建设,从智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运营宏观层面,以智能高速铁路多专业全要素为研究内容,以整体综合能效为目标,提出“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的智能高速铁路复杂巨系统工程管理理论,设计包含多专业协同、需求为中心、与外部环境互动、全生命周期动态最优等多种要素在内的系统最优化方法,形成模数一体化驱动、全生命周期协同、全要素管理的系统管理机制,构建基于“模数一体、轴面协同”的系统总体效能最优化模型,为智能高速铁路设计、建造、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同时,分析福厦高速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在“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指导下构建的业务应用体系架构,总结最新的实践应用成果,为大量既有运营高速铁路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指导和借鉴,以提高国内整个高速铁路网的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高速铁路 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理论 复杂巨系统 智能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信息间隙理论的风光水储聚合商多元市场竞标决策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谭颖 管霖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9-989,共11页
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比例不断增加,新能源参与能量市场和备用市场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研究了含有风、光、水、储资源的RES聚合商在日前市场、备用市场及实时平衡市场等多个市场的... 随着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sources,RESs)比例不断增加,新能源参与能量市场和备用市场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研究了含有风、光、水、储资源的RES聚合商在日前市场、备用市场及实时平衡市场等多个市场的综合竞价策略。针对北欧顺序交易市场框架,提出了一套考虑备用资源和波动补偿耦合的数据驱动信息间隙理论(data-driven information gap theory,DIGDT)决策模型解决RES聚合商的多阶段竞价优化问题。在DIGDT中采用基于置信区间的模糊集构造方法(confidence interval-based ambiguity set,CIAS)估计风、光的预测误差,通过机会约束对水电和储能(batteryenergy storage,BES)补偿出力偏差的可能性进行建模,并考虑备用资源与补偿容量的多时间尺度耦合。在备用市场中,利用基于备用调用场景的随机优化确保日前备用计划的可行性。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聚合商 能量和备用市场 数据驱动信息间隙理论 波动补偿 多时间尺度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数据双驱动的社会分层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梁玉成 贾小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7,共13页
以往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归纳为理论和数据驱动两种范式,通过回顾和比较发现其都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结合二者优势的理论与数据双驱动的社会分层研究框架。该框架将社会阶层看作由类别和等级参数所构成的高维社... 以往社会分层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归纳为理论和数据驱动两种范式,通过回顾和比较发现其都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结合二者优势的理论与数据双驱动的社会分层研究框架。该框架将社会阶层看作由类别和等级参数所构成的高维社会空间中聚集的子群体,基于分层理论所提出的阶层测量指标建构“社会阶层空间”,并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空间中的不同群体,从而进行阶层划分。使用这一框架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7年的数据进行阶层划分,发现其既能区分出地位一致性高的、边界清晰的阶层,也能对地位不一致的、还未形成阶层的利益群体进行准确识别。此外还发现:(1)将当前中国社会划分为三个阶层是最好的划分方式,三个社会阶层在经济、声望、文化等维度上的特征分布都存在高、中、低的等级差异;(2)分层的指标并不是越多越好,对中国当前社会阶层划分和对个体阶层测量最有意义的指标是单位类型,其次是职业社会经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理论驱动 数据驱动 机器学习 社会阶层空间 阶层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技术”双轮驱动: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碳管理政策的创新框架
10
作者 龚璐 程欣炜 《现代农机》 2025年第5期24-27,共4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文章构建“制度与技术双元驱动理论”,旨在破解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碳管理中的治理难题。研究指出传统农业碳治理因制度滞后与技术悬浮而面临计量精度低、监管效能不...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文章构建“制度与技术双元驱动理论”,旨在破解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碳管理中的治理难题。研究指出传统农业碳治理因制度滞后与技术悬浮而面临计量精度低、监管效能不足等问题,需通过制度供给与技术赋能的协同演化实现治理范式创新。从理论层面提出“规则重塑-技术响应-反馈迭代”的动态适配机制,揭示制度包容性与技术嵌入性的均衡适配是释放协同效应的关键。该研究为农业碳治理提供了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可行性的创新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与技术双元驱动理论 高标准农田 数字化碳管理 动态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锻炼对道德人格的影响——基于海量线上逝者纪念文本的理论与数据双元驱动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玉成 政光景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5-480,共16页
依据理论与数据双元驱动的研究范式,分析运动锻炼对道德人格的影响。与以往大部分关于运动锻炼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不同的是,选择了一个相对较为全面的道德人格评价视角,并且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主要包括词典法结合词旋转器距... 依据理论与数据双元驱动的研究范式,分析运动锻炼对道德人格的影响。与以往大部分关于运动锻炼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不同的是,选择了一个相对较为全面的道德人格评价视角,并且对研究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主要包括词典法结合词旋转器距离法、词典法结合词向量法、LDA主题模型、词对主题模型(BTM)等文本分析方法和工具变量法,以152662名逝者的线上纪念文本为研究资料,逝者包括全年龄段人群。研究结果:相较于无运动锻炼者,有运动锻炼者的自我取向道德人格得分和发展取向道德人格得分均更高,但是他者取向道德人格得分和克制取向道德人格得分均更低。从运动锻炼类型对道德人格得分的影响效应分析发现,团体运动相较个体运动能使个体具有更高的发展取向道德人格水平,但是会使个体的他者取向道德人格水平下降;非竞技运动相较竞技运动能使个体具有更高的发展取向道德人格水平。团体运动与个体运动对道德人格水平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还被一些类似研究所证实,但是非竞技运动相较竞技运动能使个体具有更高的发展取向道德人格水平的内在影响机制还需后续研究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锻炼 道德人格 文本分析法 理论与数据双元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创业的资源拼凑——理论背景、独特属性与问题思考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振 管梓旭 +1 位作者 李志刚 管珺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0,共11页
在以现象驱动居多的社会创业研究中,诸如商业创业尚且面临资源稀缺的困境、社会创业如何应对资源稀缺、社会创业资源从何而来以及又创造何种结果等基础性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释,相关研究仍是"累积性碎片"。因此,遵循理论驱... 在以现象驱动居多的社会创业研究中,诸如商业创业尚且面临资源稀缺的困境、社会创业如何应对资源稀缺、社会创业资源从何而来以及又创造何种结果等基础性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释,相关研究仍是"累积性碎片"。因此,遵循理论驱动思路,本文基于现有社会创业资源拼凑研究,界定并论述相关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通过与商业创业对比,提炼出社会创业资源拼凑的3个核心维度的独特属性;总结文献研究,发现并提出可供未来研究思考的关键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业 资源拼凑 理论驱动 独特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耦合两转动一移动并联机构型综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雪敏 张彦斌 +1 位作者 芦风林 常振振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6,共10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无耦合两转动一移动3自由度并联机构型综合的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分支驱动力螺旋理论,建立了机构输入-输出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速度正、逆雅可比矩阵为对角阵的条件,研究了分支驱动力螺旋与主动螺旋的... 文中提出了一种无耦合两转动一移动3自由度并联机构型综合的系统设计方案。首先,基于分支驱动力螺旋理论,建立了机构输入-输出速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速度正、逆雅可比矩阵为对角阵的条件,研究了分支驱动力螺旋与主动螺旋的确定方法;同一分支中除主动螺旋外,根据驱动力螺旋与其他运动螺旋互易积为零的特性,确定出所有可行的非主动运动螺旋的形式,再按照分支连接度的不同,完成了机构分支运动链的构型设计;最后,基于分支运动链的装配条件,实现了无耦合两转动一移动并联机构的型综合。针对所综合出的CRRR-RCPR-PU并联机构,进行自由度分析和运动学建模,验证了所提出型综合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型综合 无耦合 驱动力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软件的全电动混合驱动式合模机构设计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邵珠娜 安瑛 +2 位作者 谢鹏程 丁玉梅 杨卫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7-49,53,共4页
针对现有全电动注塑机肘杆式合模机构,将混合驱动理论引进合模机构中,参考现有注塑机合模机构,设计出以常规电机和伺服电机为驱动源的二自由度混合驱动式合模机构;然后利用ADAMS(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对虚拟样机的开合模过程进... 针对现有全电动注塑机肘杆式合模机构,将混合驱动理论引进合模机构中,参考现有注塑机合模机构,设计出以常规电机和伺服电机为驱动源的二自由度混合驱动式合模机构;然后利用ADAMS(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对虚拟样机的开合模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并针对样机进行坐标参数化、设计研究分析,确定结构中各参数的灵敏度;最后以关键参数为设计变量,对动模板的速度曲线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将混合驱动理论引入到全电动注塑机合模机构中具有可行性,并为全电动注塑机的大型化、超高速化和低成本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驱动理论 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 运动学仿真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市场——创造竞争优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凌 徐文才 +2 位作者 孙涛 吕明 许玲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3年第5期30-31,共2页
营销理论发展到今天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这就使得驱动市场理念(marketdriven)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该理论强调企业应该努力跟随和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但是 ,消费者需求的模糊性和隐性需要的存... 营销理论发展到今天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这就使得驱动市场理念(marketdriven)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该理论强调企业应该努力跟随和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但是 ,消费者需求的模糊性和隐性需要的存在 ,降低了驱动市场理论的可操作性。研究发现 ,不少国际领先企业并不总是遵循市场驱动的途径 ,他们往往通过技术突变或营销突变来突破现有的市场空间 ,而无须被动等待消费者的模糊信息。这是企业驱动市场(marketdriving)的表现 ,是一种值得国内企业借鉴的营销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驱动理论 竞争优势 隐性需要 潜在需要 市场理念 市场营销 企业 消费者 营销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学习框架下的车辆跟驰行为建模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立 李仕琪 +2 位作者 徐志刚 李光泽 汪贵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5,共10页
为了提高复杂行驶环境下车辆跟驰行为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集成学习框架下融合理论驱动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的车辆跟驰行为建模方法。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选择理论驱动的智能驾驶模型(IDM)、考虑车辆队列和周围行驶条件因素的数据... 为了提高复杂行驶环境下车辆跟驰行为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集成学习框架下融合理论驱动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的车辆跟驰行为建模方法。基于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选择理论驱动的智能驾驶模型(IDM)、考虑车辆队列和周围行驶条件因素的数据驱动的长短时记忆(LSTM)网络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网络作为跟驰行为特征的一级学习算法,选择3种线性和8种非线性回归方法作为备选二级学习算法来融合一级学习器的输出特征。通过对比使用实际车辆轨迹数据计算的模型预测精度,确定了最优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包含车辆队列和周围行驶条件变量的数据驱动跟驰模型比IDM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多数情况下采用非线性二级学习算法的融合跟驰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IDM模型、数据驱动跟驰模型以及采用线性二级学习算法的融合跟驰模型;分别采用GBRT回归和随机森林回归作为二级学习算法的IDM-LSTM-stacking模型和IDM-GRU-stacking模型具有最高的预测精度;外界干扰下的融合跟驰模型稳定性优于单一的理论和数据驱动跟驰模型。集成学习为驾驶行为建模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模型 集成学习 理论驱动模型 数据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基本逻辑与关键方法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华忠 项健 石聿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9,共18页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 海洋油气勘探逐渐进入深水深层勘探领域,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横向变速剧烈)、目标油藏复杂(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向构造与地层岩性油气藏并重),同时还可能伴随海底地形及附近岩性的复杂变化,所有因素促使海洋油气地震勘探技术不断变革。提高海洋油气勘探效益的首要问题是发展尽可能满足高精度地震波成像需求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及对应的高精度地震波成像技术。当前,无论海上和陆上油气地震勘探,“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全波形反演(FWI)/最小二乘逆时偏移(LS_RTM)为代表的地震波成像技术是标志性的领先技术。海上油气地震勘探中,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是目前业界公认的、最有可能真正实现“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与拖缆数据采集相比,OBN数据采集具有宽方位照明、数据信噪比高、无检端鬼波、存在实测的(至少一阶自由表面相关)下行波场、四分量观测等优点。尤其是宽方位照明和存在至少一阶自由表面下行波场的特点,使得OBN数据具备了对中深层复杂构造和近海底介质进行高精度成像的能力。着重讨论了高精度地震波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要求,指出OBN数据采集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必要性;分析了OBN数据采集的地震波场的特点,据此提出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逻辑及相应的关键技术;认为海洋油气勘探中地震波成像处理的特殊问题主要由特征反射层引起,海水面、海底面和地下介质中若干强反射层构成了这些特征反射层,提出了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的技术路线,并对比了几种代表性的多次波预测的基础理论;指出对应当前的线性化偏移成像算子叠前数据域与叠前成像域是等价的,据此以成像道集后处理为中心,给出期望成像道集的定义,将弱旁瓣、定量的反射系数作为保真高分辨地震波成像的目标,在两个域中尽可能完美实现地下同一反(绕/散)射点、不同炮检距反(绕/散)射子波的同相位叠加,尽可能好地实现保真高分辨带限反射系数的成像;提出最好把带限反射系数成像推进到宽带波阻抗成像的技术路线;结合OBN数据的特点,给出了OBN数据地震波成像处理的基本技术流程,指出各环节的关键方法技术。最后,针对OBN数据四分量观测的特点,指出是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主要是P_SV波)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导致了当前多波成像结果达不到预期,建议重点研究实际观测的多波地震波场中的波现象与地震波传播及模拟理论不匹配的物理根源,而不是发展更高端的矢量波成像算法。期望本文的思想观点对OBN地震勘探在海洋油气勘探中的进一步应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采集及成像处理 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 模型驱动波动理论特征反射层相关多次波预测与压制 海底节点(OBN)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流程及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数应用题项目生成中的认知过程与任务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向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89,共15页
认知项目设计起源于理论驱动的测量模式,要求在详尽阐述测量建构理论的基础上,鉴别测验项目类型的任务特征,建立和标定与测量建构认知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系统变换任务特征生成项目。本文以Greeno(1994)提出的代理者-情境交互作... 认知项目设计起源于理论驱动的测量模式,要求在详尽阐述测量建构理论的基础上,鉴别测验项目类型的任务特征,建立和标定与测量建构认知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通过系统变换任务特征生成项目。本文以Greeno(1994)提出的代理者-情境交互作用(agent-situation interaction)的问题解决观为基础,对代数应用题解决的认知过程和任务蕴含性(affordance)进行了系统分析。具体而言,代数应用题被视为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嵌套在现实情境中的某种量化结构。在代数应用题解决的转译、整合、计划、执行的认知过程中需要形成三种不同的表征,即文本基、情境模型和问题模型。其形成及解决过程受到个体问题图式知识的深刻影响。对应于不同表征方式,对代数应用题语法/语义结构、量化元素及结构、问题情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该分析表明,为了保证代数应用题项目生成的科学性,当前研究的关键在于建立任务特征与问题解决认知变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并在问题领域整体水平上检验这种关系的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驱动的测量模式 项目生成 代数应用题 认知过程 任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研究中的线性回归模型设定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0,共3页
文章在作者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于经济学研究中线性回归模型设定的三个一般性原则,并提出了理论驱动型和数据驱动型两类线性回归模型设定方法,总结出了单方程线性回归模型设定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 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设定 理论驱动型设定法 数据驱动型设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性文献综述法及其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思红 关英杰 +2 位作者 常文婧 刘建平 陈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499-504,共6页
现实性文献综述法,也称为现实性文献整合法,是一种明确的、由理论驱动的证据综合方法,旨在解开复杂干预在特定环境下,如何工作(或失败的原因)机制的研究方法,具有解释性而非判断性。现实性文献综述法最初用来研究复杂社会干预,目前主要... 现实性文献综述法,也称为现实性文献整合法,是一种明确的、由理论驱动的证据综合方法,旨在解开复杂干预在特定环境下,如何工作(或失败的原因)机制的研究方法,具有解释性而非判断性。现实性文献综述法最初用来研究复杂社会干预,目前主要集中在卫生政策及医学领域。该方法根植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和评估等领域的哲学和应用,是一种综合医疗保健证据的方法。而其与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思维架构,根据患者及环境整体辨证施治的具有人文与医学科学双重属性的中医药研究不谋而合。因而,可以考虑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实践,从而助力于中医药研究的发展,为中医药研究带来新的可能。现详细介绍现实性综述法的定义及发展过程,比较现实性综述法与系统综述法的区别,并就其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研究及梳理,以便于应用和实践。最后,讨论其在中医药领域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性文献综述法 中医药 系统综述 研究方法 复杂干预 证据整合 理论驱动 定量和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