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理性人”到“理性生态人”——论教育观的后现代性转向及重构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炎欣 陈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16,共8页
"理性人"教育观是现代以理性为核心的教育观,处于备受责难的时代困境中。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理性人"教育观,批判和解构其时代局限性,重构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理性生态人"教育观是教育学发展的必然路径。
关键词 理性 理性生态人 后现代主义 教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企业环境责任的伦理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军 陈绪新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1期56-57,60,共3页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责任 理性经济人” 理性生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与理性生态人培育 被引量:1
3
作者 路日亮 王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20世纪中叶,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这种生态觉悟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命运给予关注。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就蕴含着极... 20世纪中叶,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这种生态觉悟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命运给予关注。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就蕴含着极其深刻而普遍的哲学意义,尤其是在伦理学领域的深刻变革,产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理论成果。生态伦理学试图用伦理信念调节和约束人类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生态伦理学坚持"生态本位"的伦理学方法,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哲学基础,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标准,建构和确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伦理与经济生态、伦理与社会生态、伦理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去确证当代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实现伦理生态的辩证复归。生态伦理是当代伦理精神的价值诉求,则成为生态伦理精神能否成为化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生态理性 理性生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作为“理性生态人”:内涵、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爱宝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5期40-44,共5页
“理性生态人”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基于理性生态人的狭义内涵,政府作为“理性生态人”存在着三个维度的结构,即明确的政府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的政府生态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政府生态管理行为;表现为四个层面的功能,即凸现政府的公共性... “理性生态人”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基于理性生态人的狭义内涵,政府作为“理性生态人”存在着三个维度的结构,即明确的政府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的政府生态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政府生态管理行为;表现为四个层面的功能,即凸现政府的公共性质,展示政府的主导地位,促进政府改革的进程和丰富政府创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理性生态人 内涵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企业环境责任的伦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军 陈绪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78-79,共2页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唯一的目标和主要责任,因而企业是典型的"理性经济人"。然而现代文明的际遇和"理性生态人"的觉悟已越来越不能容忍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逐利行为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威胁与破坏,现代社会和当代的企业理论都以强烈的姿态反对企业逐利行为造成人类与自然的分离,强烈要求企业自觉遵守环境伦理规范,承担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环境伦理责任,从"理性经济人"走向"理性生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责任 理性经济人 理性生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生态人的本体论解析
6
作者 王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19,共4页
在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状态的境况下,理性生态人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解决环境危机提供了理论路向。明晰理性生态人的内涵,首先应对其进行本体论解析。从理性生态人的自我超越维度、生存论维度和类意识维度三方面对理... 在全球性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状态的境况下,理性生态人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解决环境危机提供了理论路向。明晰理性生态人的内涵,首先应对其进行本体论解析。从理性生态人的自我超越维度、生存论维度和类意识维度三方面对理性生态人进行本体论解析,有利于对理性生态人概念的深层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生态人 人与自然 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理性生态人”的行政价值体系
7
作者 徐凌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4期137-141,共5页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种学科也打开了原有的壁垒,“用系统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眼光来看待各种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大趋势。本文力图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视角来寻找建构当代中国行政价值体系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在结合具体国情... 当今世界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种学科也打开了原有的壁垒,“用系统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眼光来看待各种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大趋势。本文力图从经济学和生态学视角来寻找建构当代中国行政价值体系的新思路和新理念。在结合具体国情和时代潮流与趋势前提下,本文大胆提出了“理性生态人”的新型行政价值理念,并对之以体系化的思索与探讨,力争为当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文化建构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价值观 理性生态人”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性生态人”假设的消费模式分析
8
作者 胡永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25-26,共2页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塑造"理性生态人"的行为模式。作为"理性生态人"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具有体现消费主客体的统一、遵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追求产品使用价值的最大化的特征,其消费模式体现为消费水平上的适度消...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塑造"理性生态人"的行为模式。作为"理性生态人"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具有体现消费主客体的统一、遵循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追求产品使用价值的最大化的特征,其消费模式体现为消费水平上的适度消费、消费结构上的共生型消费、消费方式上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消费。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培育理性生态消费主体、构建理性生态消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经济人 理性生态人 消费行为 消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理性视角下我国环境立法的优化路径
9
作者 杨未名 《学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186,共9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源于国家理性的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强调环境保护的生态理性可以弥补以经济理性为代表的工具主义国家理性的内生危机。环境立法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生态理性要求的首要环节。我国环境立法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源于国家理性的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强调环境保护的生态理性可以弥补以经济理性为代表的工具主义国家理性的内生危机。环境立法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生态理性要求的首要环节。我国环境立法数量的快速增加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及时有力的规范依据,但仍然存在浅层生态化、地方立法对上位法简单重复以及抵触的问题,与生态理性蕴含的环境立法整体主义、“保护优先”以及严密性要求有所脱节。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方面的效能,未来我国环境立法的体系化发展应当在目标、构成、形式、程序与限度方面深度践行生态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环境立法 生态理性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生态理性: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以Y市典型实践为例
10
作者 胡世文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2,共11页
生态理性建构与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目标、主体、价值和资源上具有高度耦合性。Y市典型实践表明,创新推进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就在于把生态理性建构作为重要路径。可从限度生存、关系联结、声誉约束、权力统摄和精神重塑五个生... 生态理性建构与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在目标、主体、价值和资源上具有高度耦合性。Y市典型实践表明,创新推进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就在于把生态理性建构作为重要路径。可从限度生存、关系联结、声誉约束、权力统摄和精神重塑五个生成维度具体化推进建构,以有效动员和多维吸纳各类乡村环境治理主体,并遵循党建激活和找回群众、再组织化和韧性治理、政策优化和共治认同之逻辑,推进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建构生态理性”路径下,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不仅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的低成本、高质量,而且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治理共同体建设和生态文化培育得到扎实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性 乡村环境治理现代化 治理有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理性还是生态理性?农户耕地保护的行为逻辑研究 被引量:69
11
作者 姚柳杨 赵敏娟 徐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5,156,共10页
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不仅是为了短期的经济收益,而且是追求综合收益最大化的行为。经济理性是影响保护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但农户内在的耕地保护积极性同样关键,特别是在种植业收益持续较低时,就更需要研究生态理性能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 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不仅是为了短期的经济收益,而且是追求综合收益最大化的行为。经济理性是影响保护积极性的重要方面,但农户内在的耕地保护积极性同样关键,特别是在种植业收益持续较低时,就更需要研究生态理性能否和在什么程度上影响耕地保护行为。本文建立了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逻辑框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包含"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的逻辑框架通过了整体适配性检验;生态理性因子,包括认知、态度和个性,是影响保护行为的主动因;其次为种植规模,对保护行为有正向影响;经济理性因子,包括绝对收益、比较收益和边际收益,对保护行为的影响最小。因而,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需要更多地从农户生态理性形成的机理出发,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保护 经济理性 生态理性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理性的理论演进及其现实应用——基于环境认知的视角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炜 薛建宏 张兴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2期83-88,共6页
生态理性引起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后两个学科。但对该概念的本质、内涵、行为机制以及对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尚不统一和存在分歧。对生态理性的概念及其演变进行梳理,认为生态理性是与环境信息结构相匹配的具有... 生态理性引起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后两个学科。但对该概念的本质、内涵、行为机制以及对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尚不统一和存在分歧。对生态理性的概念及其演变进行梳理,认为生态理性是与环境信息结构相匹配的具有多标准、多策略的演化理性或适应性理性,是比经济理性更符合实际的行为假定,其内涵的行为机制是人类心智对环境结构的适应过程。因此,在解决现实的环境生态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制度安排应在生态理性的前提下侧重引导和激励行为人作出有利于实现公共目标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性 环境信息结构 适应性 启发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理性视角下风险决策的情绪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爱梅 高训浦 田婕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5,共3页
情绪对风险决策影响研究目前已成为决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认为情绪启发式是情绪影响风险决策的直接作用机制;正性情绪具有拓展人类思维功能的生态价值;消极情绪则能提高个体警觉水平,对危险刺激做出快速反应以保护个体的生存,具... 情绪对风险决策影响研究目前已成为决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认为情绪启发式是情绪影响风险决策的直接作用机制;正性情绪具有拓展人类思维功能的生态价值;消极情绪则能提高个体警觉水平,对危险刺激做出快速反应以保护个体的生存,具有积极的适应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性 情绪启发式 风险决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济人”走向“生态理性经济人” 被引量:18
14
作者 焦君红 孙万国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83,共3页
"经济人"的自利本性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始推动力,但如果不对其加以规限、弥补,也会成为破坏生态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经济人"对经济利益的渴求导致了对生态利益的忽视,而且他的自利本性与生态利益的公共... "经济人"的自利本性是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始推动力,但如果不对其加以规限、弥补,也会成为破坏生态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经济人"对经济利益的渴求导致了对生态利益的忽视,而且他的自利本性与生态利益的公共性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应当摒弃传统"经济人",走向经济理性和生态理性兼备的、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生态理性经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 生态理性经济人” 环境危机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生态合理性评价 被引量:20
15
作者 任丽军 尚金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对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是极为重要的。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生态合理性进行... 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胁迫,对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估是极为重要的。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构建了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生态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性属Ⅲ级,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产业结构 生态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情绪的生态理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庄锦英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9-816,共8页
生态理性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强调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获得的功能作用.该文在全面解读生态理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寻找证据论证情绪具有生态理性:(1)情绪是环境自然塑造的结果,携带着丰富的环境信息;(2)情绪的功能反映环境结构... 生态理性强调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强调人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获得的功能作用.该文在全面解读生态理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寻找证据论证情绪具有生态理性:(1)情绪是环境自然塑造的结果,携带着丰富的环境信息;(2)情绪的功能反映环境结构,自动调节人类行为。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提出情绪影响个体行为的工作机制,并在一定范围内分析了不良情绪与生态理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生态理性 理性 环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化视野中生态理性与生态信仰的统一--现代人的“生态幸福观”何以可能 被引量:22
17
作者 袁祖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49,共5页
关于幸福的传统理解,通常是扑朔迷离,难以捉摸。其原因在于思维方式上的两种观念缺陷:一种是纯粹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一种是简单的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按照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所谓幸福被等同于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等,其直接结果是... 关于幸福的传统理解,通常是扑朔迷离,难以捉摸。其原因在于思维方式上的两种观念缺陷:一种是纯粹工具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一种是简单的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按照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所谓幸福被等同于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等,其直接结果是造成了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与价值观制导下的以"占有性生存"为基础的"物役"性生存体验;按照价值理性的思维方式,幸福被理解为差异化个体之间的一种不可通约、不可捉摸的模糊的主观性心理体验。着眼于人类长远的、持久的幸福生活理想,我们需要确立一种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时代的新的理性思维形态——"生态理性",并以此为新的基点,塑造现代人的"生态信仰",建构能够真正体现现代人之生存之本真境界的"生态幸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理性 生态信仰 生态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时空特征及生态经济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40
18
作者 刘钦普 濮励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42-150,共9页
研究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状况能够为化肥减量增效、防治化肥损失引起的面源污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参考。该研究在分析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大田粮食作物对氮磷钾的养分要求,提出化肥施用生态... 研究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状况能够为化肥减量增效、防治化肥损失引起的面源污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决策参考。该研究在分析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大田粮食作物对氮磷钾的养分要求,提出化肥施用生态经济合理性评价方法,并对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生态经济合理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从1993到2017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强度从205.5 kg/hm^2增加到319.9 kg/hm^2,其中氮、磷、钾化肥的施用强度分别从133.8、48.0、23.7 kg/hm^2增加到162.6、84.2、73.2 kg/hm^2;总化肥及氮、磷、钾化肥施用生态经济适宜量分别从217.4、108.7、54.4、54.4 kg/hm^2增加到300.6、150.3、75.2、75.2 kg/hm^2;氮肥施用强度在1993年已经超过了其生态经济适宜量,磷肥从2001年开始超过了其生态经济适宜量,钾肥在2009年后逼近其生态经济适宜量;1993-2007年间,河南、山东、江苏一直是高强度施肥省份,其他次高强度施肥的省份由高强度施肥省份逐步向周围扩散。2017年,河南为化肥施用生态经济不合理区,化肥施用明显过量;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和湖北则属于经济合理生态不合理区,化肥施用有所过量;湖南、吉林、辽宁和内蒙古施肥适当,属于施肥生态经济合理区;黑龙江、四川和江西为施肥生态合理经济不合理区,化肥施用不足。因此,中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强度及生态经济合理性差异较大,总体施肥过量,部分地区存在施肥不足的情况。节肥增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要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减量的原则,完善配方测土施肥政策和技术手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有机肥利用,走有机无机肥相结合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化肥 环境安全 时空特征 生态经济适宜量 环境安全系数 生态经济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洪泛区生态毒理性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阮晓红 宫莹 宋世霞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2期11-13,共3页
介绍荷兰科学家们在洼河流域 (莱茵河的三大支流之一 )洪泛区应用BKH模型进行的生态毒理性风险评价 ,通过对洪泛区生态毒理的潜在影响评估 ,对某个特定区域的特定风险进行准确量化 ,为洪泛区的区域风险管理提供依据。该方法主要特点有 ... 介绍荷兰科学家们在洼河流域 (莱茵河的三大支流之一 )洪泛区应用BKH模型进行的生态毒理性风险评价 ,通过对洪泛区生态毒理的潜在影响评估 ,对某个特定区域的特定风险进行准确量化 ,为洪泛区的区域风险管理提供依据。该方法主要特点有 :将风险源以及风险受体等在区域的空间异质性及生物多样性引入风险评价 ;充分利用GIS对空间属性的处理特点 ,形成地形图、土壤图和污染物浓度分布图 ;将GIS与暴露物模型结合 ,生成较客观的生态风险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洪泛区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理性 荷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的价值回归——生态理性经济人假设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丽 周清华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5,共7页
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对人性和社会价值关怀的缺失使得"理性经济人"预设因然而生,然而"理性经济人"假设仍然存在理念上的不足。理性经济人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日益破坏着愈发严重的自然生... 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对人性和社会价值关怀的缺失使得"理性经济人"预设因然而生,然而"理性经济人"假设仍然存在理念上的不足。理性经济人在促进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日益破坏着愈发严重的自然生态关系。生态危机便是"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后果。克服当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困境,必须以"生态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点。循环经济作为本质上的生态经济是"生态理性经济人"的活动,"生态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 生态理性经济人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