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6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本文从“网络社会”概念辨析入手,提出“网络社会化程度”和“数字假相”等概念,分析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差异的原因,并指出混淆两者关系和不能正确转换两者关系可能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良后果。网络伦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解... 本文从“网络社会”概念辨析入手,提出“网络社会化程度”和“数字假相”等概念,分析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差异的原因,并指出混淆两者关系和不能正确转换两者关系可能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良后果。网络伦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解决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如何调适、转换和兼容的问题,而关键在于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会伦理 现实社会伦理 网络伦理 赛博伦理 数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实社会中儿童学习若干现象的检讨——以“科学数学观”视域下数学学习为案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文彬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现实社会中"科学数学观"视域下儿童的数学学习,其"学习数学就是为了上一所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学习数学只要天天有所进步就值得肯定乃至鼓励""学习数学看书总比不看好,多看总比少看强"等极端表现,值得从"综... 现实社会中"科学数学观"视域下儿童的数学学习,其"学习数学就是为了上一所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学习数学只要天天有所进步就值得肯定乃至鼓励""学习数学看书总比不看好,多看总比少看强"等极端表现,值得从"综合数学观"的立场来批判反思."科学数学观"视数学学习为一个"吸收与准备"的活动或阶段,是为其它学科学习或未来社会生活与职业生涯做准备、而学习人类此前所创造的"客观具体与普遍有效"的数学规律的教育活动或人生阶段."综合数学观"视域下的数学学习非常强调数学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诸多主观、不确定、差异性和多样性等丰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 数学学习 批判反思 科学数学观 综合数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小敏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7-138,共2页
从国家安全、集体要求、个人交往、人权等4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从形成网络社会的 主体、客体、交互方式等3个方面提出了协调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关系的设想。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现实社会 冲突 协调关系 交互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逻辑关系及治理取向 被引量:4
4
作者 郝其宏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1,共9页
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必然带来生产关系乃至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社会关系、社会身份、社会组织、社会行动、社会问题发生变化进而生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网络社会。但新的社会形态并不意味着其现实性的本质特征发生改变,网络社会的交... 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必然带来生产关系乃至社会结构的变迁,促使社会关系、社会身份、社会组织、社会行动、社会问题发生变化进而生成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网络社会。但新的社会形态并不意味着其现实性的本质特征发生改变,网络社会的交往主体、交往时空、交往基础都是现实的,网络社会仍然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和现实社会是逻辑上的从属关系。产生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并列关系或交叉关系错误认知的原因在于“虚拟”一词在英语和汉语词义转换中的文化和语用误读造成了同一能指的歧义所指,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网络社会并存的现实和基于偶然性的生成往往导致社会成员被其匿名、多样的社会身份、跨时空的交往联结所迷惑。网络社会治理应摒弃虚无、虚拟的立场,立足于从Web1.0到Web3.0的现实环境,坚持国家主体的治理权利,处理好四组对立统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现实社会 互联网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是现实社会的镜子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国磐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1期44-48,共5页
历史有自然界的历史,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通常所言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即指过去的人类社会活动。关于自然界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也要谈到,但这不是从自然界本身出发来谈自然界的历史,而是从人类社会出... 历史有自然界的历史,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通常所言是指人类社会的历史,即指过去的人类社会活动。关于自然界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征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也要谈到,但这不是从自然界本身出发来谈自然界的历史,而是从人类社会出发,来谈与自然界的相关问题。既然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 《资治通鉴》 人类社会活动 隋文帝 历史著作 《史记》 历史学 因果关系 《贞观政要》 司马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温大同梦——人类大同理想与现实社会和人性本质之间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富仁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31-36,共6页
在 2 0世纪末 ,人类产生了普遍的精神缺失。对理想社会的追寻 ,仍是人类社会的梦想。中国本土的大同理想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资源 ,其现代意义日见显明。怎样处理大同理想与现实社会、人性本质间的深刻矛盾 ,克服乌托邦思想不可避免的悲... 在 2 0世纪末 ,人类产生了普遍的精神缺失。对理想社会的追寻 ,仍是人类社会的梦想。中国本土的大同理想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资源 ,其现代意义日见显明。怎样处理大同理想与现实社会、人性本质间的深刻矛盾 ,克服乌托邦思想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理想 乌托邦 现实社会 人性本质 文化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对现实社会与媒介的观照——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晓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传播心理 第五届 研讨会综述 新闻 现实社会 心理研究 观照 媒介 中国传媒 第二届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实社会”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虎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17,共5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生地,而在现实的历史中生成的"社会"概念,已成为考察唯物史观的崭新视角。"现实社会"是马克思的早期"社会"概念及其原则的具体落实和实现。通过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并对&...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生地,而在现实的历史中生成的"社会"概念,已成为考察唯物史观的崭新视角。"现实社会"是马克思的早期"社会"概念及其原则的具体落实和实现。通过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并对"社会"进行现实性、实证性和具体性考察,马克思发现并阐明了"现实社会"的"两大起点":现实的个人是社会的逻辑起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的历史起点。唯物史观体现了"社会"的逻辑起点与历史起点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 现实的个人 物质资料的生产 逻辑起点 历史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胡为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30,共3页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历程悉心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可以弄清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在社会发展客观进程中,"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近期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 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历程悉心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可以弄清我国现实社会的属性。在社会发展客观进程中,"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近期目标,是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现实表现。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等都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范畴,都不是指马克思所说的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总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至于"法治社会"、"学习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提法,都体现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它们都不是独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之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社会形态 中国现实社会属性 小康社会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瑞莹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76,共5页
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也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过渡时期",而是远未完成马克思恩格斯过渡时期历史任务的"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 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既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也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过渡时期",而是远未完成马克思恩格斯过渡时期历史任务的"社会主义"。这个"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它不是按照某种事先的理论设计形成的,而是在实践中一步步走出来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认识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位,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现实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历史起点的理论反思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剑锋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3,共3页
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 ,这是社会主义发生并成为现实的历史起点。 2 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得乎于此 ,亦失乎于此。本文系统考察了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及由此衍生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的过程 ,对 2 0世纪现... 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 ,这是社会主义发生并成为现实的历史起点。 2 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得乎于此 ,亦失乎于此。本文系统考察了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及由此衍生的“先天不足”与“后天失调”的过程 ,对 2 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历史的阐释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主义 发生学 历史起点 情结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到邓小平:永恒的探索——关于现实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49,共5页
从马克思恩格斯在思考东方社会出路所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到列宁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既表明了现实社会主义是相对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个具有历史内在依据的创新选择 ,也揭示... 从马克思恩格斯在思考东方社会出路所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到列宁指出“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既表明了现实社会主义是相对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个具有历史内在依据的创新选择 ,也揭示出这一选择是一个远未完结的异常艰辛的探索。邓小平理论是这一探索的最新成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主义 历史发展 东方社会 邓小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实社会中儿童学习若干现象的检讨——以“科学数学观”视域下数学学习为案例分析
13
作者 徐文彬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现实社会中“科学数学观”视域下儿童的数学学习,其“学习数学就是为了上一所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学习数学只要天天有所进步就值得肯定乃至鼓励”“学习数学看书总比不看好,多看总比少看强”等极端表现,非常值... 现实社会中“科学数学观”视域下儿童的数学学习,其“学习数学就是为了上一所好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学习数学只要天天有所进步就值得肯定乃至鼓励”“学习数学看书总比不看好,多看总比少看强”等极端表现,非常值得研究者从“综合数学观”的立场来批判反思.“科学数学观”视数学学习为一个“吸收与准备”的活动或阶段,是为其它学科学习或未来社会生活与职业生涯做准备,而学习人类此前(甚至前人或古人)所创造的“客观具体与普遍有效”的数学规律的教育活动或人生阶段.而“综合数学观”视域下的数学学习非常强调数学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诸多主观、不确定、差异性和多样性等丰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 数学学习 批判反思 科学数学观 综合数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中的主体性探析
14
作者 李高君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8年第7期136-139,共4页
现实社会中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中最集中地体现人的本质的部分,人的成熟的主体性就是人对自身认识以及实践行为、能力的自由把握和驾驭,是对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超越,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虚拟世界"认识系统极大地增强了... 现实社会中人的主体性是人性中最集中地体现人的本质的部分,人的成熟的主体性就是人对自身认识以及实践行为、能力的自由把握和驾驭,是对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超越,是人性发展的最高境界。"虚拟世界"认识系统极大地增强了人作为主体的力量,提高了人的认识活动效率,扩大了人的认识范围,增长了人的知识创新能力,促进了人的思想观念乃至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拓宽了人的交往范围和扩展了人的交往能力等等。网络积极主体是"有涨落前途的种子",他们的移情能量才能产生"蝴蝶效应",他们在文化上的创造能同化、融合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差异,传播并发展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 “虚拟世界” 主体性 “蝴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社会”的具体考察:《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
15
作者 王虎学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8期68-75,共8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生地,而在现实的历史中生成的"社会"概念,已成为考察唯物史观的崭新视角。在《形态》中,通过哲学信仰的清算和对"现实社会"的现实性、实证性和具体性考察,马克思发现了"社会&...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诞生地,而在现实的历史中生成的"社会"概念,已成为考察唯物史观的崭新视角。在《形态》中,通过哲学信仰的清算和对"现实社会"的现实性、实证性和具体性考察,马克思发现了"社会"的"两大起点",即社会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社会的历史起点:物质资料的生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阐明了唯物史观这一重大理论发现,并指出唯物史观以方法的革命性为先导,昭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 现实的个人 物质资料的生产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实社会主义阶级划分探因
16
作者 刘保国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3,共3页
现实社会主义存在阶级划分 ,是由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状况决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完善和三大分工的存在是现实社会主义存在阶级划分的主要原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消除私有制、完善公有制、... 现实社会主义存在阶级划分 ,是由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状况决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不完善和三大分工的存在是现实社会主义存在阶级划分的主要原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消除私有制、完善公有制、消灭三大分工 ,才能为逐步消除社会主义的阶级划分现象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主义 阶级划分 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答周振华同志
17
作者 洪韵珊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0-44,共5页
读了周振华同志对拙文《对社会主义所处时代的重新界定》的商榷,(见《理论与收革》1989年4、5期合刊),觉得大有益于讨论。
关键词 现实社会主义 周振华 历史方位 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弱环节与现实社会主义运动
18
作者 唐林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都发生在落后的国家,先进与落后如此矛盾的东西竟在它的身上统一起来。是特殊的历史铸成了这种选择,是不当的跨越让它演进艰难。所有的问题都聚焦于它的落后性上,都取决于对这种特性解读的正确与否。
关键词 薄弱环节 现实社会主义运动 选择 创造 特征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拟的《楚门的世界》透视现实社会的人性自由
19
作者 方敏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2期51-52,共2页
楚门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是虚拟的真实。有人说,人生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当然,它是对生活的一种文学描述。然而,你能想象生活在一个平静的小镇,其实原本是一个巨大的工作室吗?一个人,除了自己,亲戚和朋友都是演员?这正体现在著... 楚门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是虚拟的真实。有人说,人生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当然,它是对生活的一种文学描述。然而,你能想象生活在一个平静的小镇,其实原本是一个巨大的工作室吗?一个人,除了自己,亲戚和朋友都是演员?这正体现在著名的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中。我们还是有必要回顾一下电影的内容:这部电影是设置在一个假想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社会 世界 美国电影 虚拟 想象生活 工作室 人生 桃源 演员 制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与现实社会主义实践
20
作者 陈海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2,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设想与其“世界历史”理论相统一,前者属于策略原理,后者则具有理论原理与策略原理的双重含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是特定国际、国内环境下特殊“跨越”的实践结果;它开创的是一条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 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设想与其“世界历史”理论相统一,前者属于策略原理,后者则具有理论原理与策略原理的双重含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是特定国际、国内环境下特殊“跨越”的实践结果;它开创的是一条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未来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将取决于其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跨越”设想 现实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