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儒家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契合与冲突 被引量:3
1
作者 范高社 高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70,共5页
先秦儒家文化对国人有着深远复杂的影响,并进而影响着现代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进程。先秦儒家提出的民本、公平、慎刑、预防犯罪等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高度相契合;而其强调的无讼、德主刑辅、等级、义务本位等思想,则与现代法治精神有所... 先秦儒家文化对国人有着深远复杂的影响,并进而影响着现代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进程。先秦儒家提出的民本、公平、慎刑、预防犯罪等思想,与现代法治精神高度相契合;而其强调的无讼、德主刑辅、等级、义务本位等思想,则与现代法治精神有所背离和冲突。在构建现代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既要积极汲取先秦儒家思想中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的精华理念,又需克服其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冲突的过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文化 现代法治精神 文化的契合和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抗、继承与生成:对中国法治文化根基的现代性反省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昌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37,共5页
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在不断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展现出诸多问题。在文化根基上,中西方法治一直存在明显的差异。当下中国法治文化根基具有双重来源:其一是对特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扬弃;其二是对现代西方法治文化精神的合理吸收。文化根基是法治... 当代中国法治发展在不断走向成熟的同时,也展现出诸多问题。在文化根基上,中西方法治一直存在明显的差异。当下中国法治文化根基具有双重来源:其一是对特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扬弃;其二是对现代西方法治文化精神的合理吸收。文化根基是法治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处理好传统文化结构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张力关系。当代中国法治文化根基的构筑在面对中西方文化对抗与自有文化继承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使传统文化在自我反思中获得新的内涵,并最终促使法治文化根基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治文化根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现代法治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礼治、人治与法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应凯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5-77,共3页
关键词 “礼治” “人治” 现代法治精神 “礼” 民主政治 贤人政治 封建社会 法治国家 礼法互补 封建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伦理法的价值生态及其现代互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爱教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7,共5页
就哲学的辩证法而言,概念与理念实为精神的两面。儒家伦理法作为概念,定在于中华法文化中,具有文化生态的合理性,是儒家伦理法的潜在。儒家伦理法作为理念,显现于社会现实中,具有会生态的合理性,是儒家伦理法的自在。儒家伦理法如何从... 就哲学的辩证法而言,概念与理念实为精神的两面。儒家伦理法作为概念,定在于中华法文化中,具有文化生态的合理性,是儒家伦理法的潜在。儒家伦理法作为理念,显现于社会现实中,具有会生态的合理性,是儒家伦理法的自在。儒家伦理法如何从潜在与自在互动中成为自为,自为地成为现代法治精神主体性的需求,是现代法治精神现实建构的历史性难题。只有对儒家伦理法进行生态转换,才能从互动中滋养现代法治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法 价值生态 现代法治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法律观念的转换 被引量:11
5
作者 严励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刑事政策 法律观念 重刑主义 刑罚制度 中国刑法学 刑事法制 刑事诉讼法学 现代法治精神 统治阶级意志 两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师调查取证权立法的法理学评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红 赵素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7-60,共4页
我国律师调查取证权立法存在诸多不合法治理念的缺陷。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看,将律师调查取证权和被调查对象的拒证权并行规定是不科学的;从权利和权力的关系看,抑权利扬权力的立法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看,对律师调... 我国律师调查取证权立法存在诸多不合法治理念的缺陷。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看,将律师调查取证权和被调查对象的拒证权并行规定是不科学的;从权利和权力的关系看,抑权利扬权力的立法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看,对律师调查取证权的规定缺失了法律后果,因而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从法制统一的角度来看,对律师调查取证权的限制违背了《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导致了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查取证权 律师 立法 法理学 《行政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规范性法律文件 现代法治精神 法律规范 法治理念 调查对象 逻辑结构 法律后果 法制统一 权利 拒证权 权力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民法思维方式研究法理学 被引量:2
7
作者 郝铁川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15,共1页
用民法思维方式研究法理学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郝铁川副教授拓展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编者按:值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绝好时期,法学基础理论面临着亟须不断开拓、深化和更新的挑战;法学基础理论既要善于及时切入生... 用民法思维方式研究法理学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郝铁川副教授拓展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编者按:值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绝好时期,法学基础理论面临着亟须不断开拓、深化和更新的挑战;法学基础理论既要善于及时切入生动活泼的法制建设实践,又要精于汲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民法 法理学 研究法 法学基础理论 泛刑主义 基础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学思维方式 现代法治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重构:我国律师回避制度的缺失及克服——以回避制度的法价值为视野
8
作者 张善燚 李德文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6期71-74,共4页
回避制度源于“自然正义”法则中的“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基本要求。回避制度具有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司法形象公正的多重公正价值。而律师回避与回避制度的基本法则相悖 ,缺乏应有的法理基础 ;律师回避与我国现行法律相悖 ... 回避制度源于“自然正义”法则中的“任何人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的基本要求。回避制度具有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司法形象公正的多重公正价值。而律师回避与回避制度的基本法则相悖 ,缺乏应有的法理基础 ;律师回避与我国现行法律相悖 ,缺乏基本的法制保障 ;律师回避与建构司法公正的逻辑相悖 ,缺乏追求司法公正的法治理性。从我国律师回避的形成法律来看 ,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形式 ,也有悖于我国法律解释权的法律规制 ,不符合法律解释的现代法治精神与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制度 律师 法价值 缺失 重构 反思 最高人民法院 现代法治精神 司法公正 法律解释权 自然正义 实体公正 公正价值 形象公正 程序公正 基本法则 法理基础 法制保障 司法解释 法律规制 价值取向 法官 案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调查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彦增 粟远荣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49,共2页
法律信仰的产生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早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就有了这一概念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界人士郑重提出了"法律信仰"这一命题并逐渐为社会公众所熟知、接受。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 法律信仰的产生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产物,早在古希腊罗马的时期,就有了这一概念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学界人士郑重提出了"法律信仰"这一命题并逐渐为社会公众所熟知、接受。法律信仰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敬畏。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形成和发展有其自然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信仰 信仰缺失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学生 现代法治精神 调查 古希腊罗马 社会公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所规则制定如何体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10
作者 陈彬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共1页
2014年以来,资本市场一系列重要制度创新对交易所业务规则的制定与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引入股票发行注册制后,交易所与上市公司、保荐机构、承销商产生了更紧密的法律关系,或者说产生了直接的法律授权之下的注册审核法律关系。其... 2014年以来,资本市场一系列重要制度创新对交易所业务规则的制定与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引入股票发行注册制后,交易所与上市公司、保荐机构、承销商产生了更紧密的法律关系,或者说产生了直接的法律授权之下的注册审核法律关系。其次,沪港通、深港通、前海共同市场等跨境证券投资业务的开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关系 股票发行 注册制 证券投资 资本市场 沪港 法律授权 现代法治精神 市场发展规律 适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