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抗战时期现代散文的岗位意识 |
魏继洲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现代散文叙述模式的演变 |
陈剑晖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3
|
“个人主义”与中国现代散文 |
颜水生
王景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虚词使用与鲁迅的现代散文实践——以《朝花夕拾》手稿为中心 |
王宇平
陈莉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5
|
中国现代散文的当代复兴 |
朱立元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9 |
3
|
|
6
|
中国现代散文的回顾 |
刘锡庆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2002 |
2
|
|
7
|
“挖掘”与“追认”——现代散文理论吸纳古典资源的独特方式 |
欧明俊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8
|
启蒙视域下中国现代散文的理想生活文化建构 |
冯鸽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9
|
中国现代散文走向鸟瞰 |
蒋心焕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10
|
现代散文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 |
司马晓雯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论现代散文的类型 |
沈义贞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2
|
周作人的现代散文源流观 |
安文军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13
|
有“规则”的“自由”阅读——由《想念地坛》例谈现代散文的选修教学 |
仲玉梅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4
|
周作人对现代散文内在规定性的理论贡献 |
安文军
|
《重庆社会科学》
|
2006 |
1
|
|
15
|
政治抒情诗式的散文──从《白杨礼赞》看茅盾对中国现代散文的贡献 |
程红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6
|
谈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资料链接” |
冯为民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8 |
1
|
|
17
|
“五四白话”与现代散文文体建构 |
丁晓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8
|
香港现代散文的特征 |
葛乃福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
19
|
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述论 |
高翔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20
|
在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
沈义贞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