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战时期现代散文的岗位意识
1
作者 魏继洲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进入中国社会生活的中心并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战局发展促使作家融入全民抗战的时代洪流,现代散文的岗位意识逐步明晰。抗战通过其强大的吸附作用使创作与政治形成深度关联,促使作家明确了以抗日救亡为价值核...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进入中国社会生活的中心并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战局发展促使作家融入全民抗战的时代洪流,现代散文的岗位意识逐步明晰。抗战通过其强大的吸附作用使创作与政治形成深度关联,促使作家明确了以抗日救亡为价值核心的抗战立场。抗战强化了作家作为一类责任主体的自我认知,促使他们立足反侵略语境进行文化身份的重新塑造,进而形成基于知识、信仰与坚强意志的文化战士的自我身份定位。抗战强化了作家心灵与现实碰撞的激烈程度,促使他们用怒火与血表达对侵略者暴虐行径的愤怒,对战火纷飞中生命价值的反思,对生死存亡之际民族灵魂的自省,使他们将对侵略者的仇恨化为文字从笔端倾泻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现代散文 岗位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散文叙述模式的演变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剑晖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6-153,共8页
散文的叙述问题历来被研究者忽视,这种狭隘的文学观念应予改变。必须将研究的重心从修辞、描写、意境和篇章结构转向叙述,确立叙述在散文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不能仅仅从传统文章学的层面来理解叙述,而应借鉴现代叙述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 散文的叙述问题历来被研究者忽视,这种狭隘的文学观念应予改变。必须将研究的重心从修辞、描写、意境和篇章结构转向叙述,确立叙述在散文中的核心地位;同时,不能仅仅从传统文章学的层面来理解叙述,而应借鉴现代叙述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与现代人的心理和思想感情相匹配的现代叙述方式。从创作上看,中国现代散文叙述模式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叙述方式从一元到多元;二是呈现型叙述取代概括型叙述;此外还有隐喻性叙述、跳跃断裂式叙述、反讽戏谑叙述等等。这些叙述模式的演变,拓展了散文的艺术空间,不仅给我们某种艺术革命的新启示,而且有可能使散文获得与小说和诗歌平起平坐的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叙述观念 叙述方式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主义”与中国现代散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颜水生 王景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4,共5页
个人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散文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而产生。五四时期,"个人主义"孕育了现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和散文理论的变革。1920年代,"个人主义"思想... 个人主义思想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散文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而产生。五四时期,"个人主义"孕育了现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和散文理论的变革。1920年代,"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了现代散文的发展与创作特征,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潮流分化。1930年代,"个人主义"的结构性矛盾促发了现代散文领域的论争。"个人主义"思想因其固有的局限性和矛盾性,在特定历史时期遭到了抵制和批判,但是它却丰富了现代散文的风格和特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 现代散文 论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词使用与鲁迅的现代散文实践——以《朝花夕拾》手稿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宇平 陈莉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8,66,共11页
作为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以虚词和语序作为主要的语法手段,在语言面貌上极为依赖虚词。“五四”以来,从文言和旧白话到新体白话的现代书写语言转变过程中,虚词成为人们观察语言演变的重要窗口。鲁迅是新体白话的倡导推动者与最有实... 作为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以虚词和语序作为主要的语法手段,在语言面貌上极为依赖虚词。“五四”以来,从文言和旧白话到新体白话的现代书写语言转变过程中,虚词成为人们观察语言演变的重要窗口。鲁迅是新体白话的倡导推动者与最有实绩的作者,除小说和杂文创作外,其散文创作亦占有重要地位。《朝花夕拾》是现存鲁迅手稿最全的作品集之一,该散文集手稿中大量的虚词改动主要在精密的文法与逻辑的外现两个方向上着力。鲁迅高频的创造性的虚词使用,朝向极致的精密性和充分敞开的语言世界,这与他在散文实践中打破自律的文类追求是一体的,同时也促成了鲁迅散文中现代情感的理性建构以及审美独特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词 新体白话 鲁迅 手稿 现代散文 《朝花夕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的当代复兴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立元 《中国文学研究》 1999年第1期2-8,共7页
本文从中国现代散文曾有的辉煌切入,引出当代散文的再次兴盛以及现代散文在当代的复兴。及其原因:一、中国现代散文具有健康的人生内函,积极的人生思索和真率的生命体验;二、高度的艺术成就和优雅的审美品格;三、八、九十年代中国... 本文从中国现代散文曾有的辉煌切入,引出当代散文的再次兴盛以及现代散文在当代的复兴。及其原因:一、中国现代散文具有健康的人生内函,积极的人生思索和真率的生命体验;二、高度的艺术成就和优雅的审美品格;三、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外部环境和新的时代条件下产生出的多样的审美趣味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当代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的回顾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锡庆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发展历史 郁达夫 鲁迅 周作人 体式 朱自清 艺术风格 中国 现代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与“追认”——现代散文理论吸纳古典资源的独特方式 被引量:1
7
作者 欧明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0,174,共5页
现代散文理论吸纳古典资源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独特的是"挖掘"与"追认"。"挖掘",即是将古代不少无人重视或极少有人视为散文作品及其理论的,以现代"纯文学"散文观念衡量,重新"挖掘"... 现代散文理论吸纳古典资源的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中独特的是"挖掘"与"追认"。"挖掘",即是将古代不少无人重视或极少有人视为散文作品及其理论的,以现代"纯文学"散文观念衡量,重新"挖掘"出来。"追认"就是追加认可,既有概念本身的追认,也有散文家、散文理论家的追认,有散文及其理论作品的价值及地位的追认。"追认"是一种文化心理上的"追宗认祖",由"古已有之"证明自己理论的合理性。散文理论家以晚明小品为重点,不仅向前"追认",还向后"追认"。"追认"是一种"文化命名",每一次"追认"都是对被追认者的重新评价,是文学史的"重写"。"追认"的弊端是明显的,往往"遮蔽"了文学史部分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 “追认” 现代散文理论 古典资源 “文化命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视域下中国现代散文的理想生活文化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冯鸽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52,共14页
现代散文既是中国新文化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文学表达方式之一,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方式。它以其形式的短小灵活、内容的无限包容、表达的直接浅显等文体优势,与现代期刊报纸传媒迅速结合,构建了现代性时间概念、自然空间概念、社会文... 现代散文既是中国新文化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文学表达方式之一,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方式。它以其形式的短小灵活、内容的无限包容、表达的直接浅显等文体优势,与现代期刊报纸传媒迅速结合,构建了现代性时间概念、自然空间概念、社会文化空间、审美意识、社会习俗等,形成现代理想的生活模式,传播着现代科学、民主等先进理念,具有都市工业化社会文化特征,呈现出"中等社会"(即社会变迁中形成的复杂的士、商、职业技术阶层)引领下层民众所认可的理想生活图景,反映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现代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形成,在社会文化建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并由此获得了现代散文的大众文化文类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散文 启蒙 大众文化 文化建构 理想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走向鸟瞰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心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16,共10页
现代散文是中外散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融合的产物。以初期的议论性散文特别是《语丝》派作家开创的"语丝文体"为发端,随后的"左联"作家群杂文、"鲁迅风"杂文和"野草派"杂文一脉相承,... 现代散文是中外散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融合的产物。以初期的议论性散文特别是《语丝》派作家开创的"语丝文体"为发端,随后的"左联"作家群杂文、"鲁迅风"杂文和"野草派"杂文一脉相承,犀利透辟;一些学者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的闲适派小品散文蕴藉睿智,耐人咀嚼;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派的纯粹型散文,温柔敦厚,别具风采;而从散文团体中诞生的属于广义散文范畴的报告文学,在战争年代则兴盛一时,蔚为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语丝》派作家 小品散文 作家型散文 报告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散文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司马晓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133,共8页
现代散文文体观念一开始就表现出文体上的自觉与成熟,注重散文文体建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散文观念的偏差与文体意识的失落,散文文体发展也面临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散文观念的多元化倾向,散文文体体式呈现出多种多样。中国现代... 现代散文文体观念一开始就表现出文体上的自觉与成熟,注重散文文体建设;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散文观念的偏差与文体意识的失落,散文文体发展也面临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后,散文观念的多元化倾向,散文文体体式呈现出多种多样。中国现代散文文体的演变轨迹不仅清晰可寻,而且体现出古今文学的历史传承与现代性延展的整合性。但就目前研究情况而言,对其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和粗放。鉴于此,本文从古今文学的传承与演变,散文的模糊混用与清晰划一,散文的坚守与破体,以及散文的审美性与自由性等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散文在百年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文体观念、文体形态、文体特征和文体精神,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散文史做出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文体观念 文体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散文的类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义贞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06-110,共5页
散文受制于主体对自我生命体验的呈示、咏叹与追问 ,其在艺术传达程式中存在着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三种常规类型 ,以及游记、日记、书信、随笔、杂文等若干种特殊类型。每种类型在遵守散文总体美学规范的前提下 。
关键词 记叙散文 抒情散文 议论散文 现代散文 常规类型 特殊类型 文体规范 游记 杂文 随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的现代散文源流观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文军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7-100,共4页
文章梳理了周作人的中国现代散文源流观 ,肯定了他将西方个性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本土化的散文源流阐释是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成熟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 周作人 中国现代散文 源流 散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规则”的“自由”阅读——由《想念地坛》例谈现代散文的选修教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仲玉梅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39,共3页
“阅读是自由的梦。”(萨特)相比较于必修教材的散文阅读,《现代散文选读》的阅读就是更为自由的活动。但是,这也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观看完梅兰芳的表演后所感叹的——“中国京剧是有规则的自由运动”;现代散文的选读还应该是... “阅读是自由的梦。”(萨特)相比较于必修教材的散文阅读,《现代散文选读》的阅读就是更为自由的活动。但是,这也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观看完梅兰芳的表演后所感叹的——“中国京剧是有规则的自由运动”;现代散文的选读还应该是这样一种有“规则”的“自由”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散文阅读 现代散文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教学 选修 地坛 必修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对现代散文内在规定性的理论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文军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6期51-54,共4页
本文从“‘人的自觉’的承当”、“自由与节制的平衡”、“情性与真的抒写”现代散文三个方面的内在规定性对周作人的理论贡献进行梳理,并对其价值做了阐释。
关键词 周作人 现代散文 内在规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抒情诗式的散文──从《白杨礼赞》看茅盾对中国现代散文的贡献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红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式散文 《白杨礼赞》 茅盾 中国 现代散文 语文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资料链接”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为民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9期42-44,共3页
在高中语文必修阶段,散文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但并非学得很系统。苏教版选修课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旨在通过教学,对学生“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 在高中语文必修阶段,散文虽是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但并非学得很系统。苏教版选修课教材《现代散文选读》是在必修基础上的拓展与提升,旨在通过教学,对学生“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尝试散文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苏教版 选读 散文作品 链接 高中语文 情感世界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白话”与现代散文文体建构
17
作者 丁晓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9,共8页
现代汉语是现代散文生成的必要置备。国语推行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成为其时国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国语的文学"中的国语散文,由于其体类的独特,语言与文体的关联也体现出某些独... 现代汉语是现代散文生成的必要置备。国语推行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成为其时国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国语的文学"中的国语散文,由于其体类的独特,语言与文体的关联也体现出某些独特性。"口语调和"和"欧化语",是"五四"散文语言的自觉设定。作为"五四"散文主要品类的杂文和美文,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语式。杂文多欧化、逻辑而"美术",美文多口语调和、"记述"而个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 白话 现代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现代散文的特征
18
作者 葛乃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6期35-38,共4页
该文从宏观视角全面论述了香港现代散文的特征。这些特征构筑起香港散文的独特风景线,使它在香港文学中越发绚丽悦目。该文从主客观方面论述了香港散文繁荣的诸种原因,强调指出香港作家对文学的执著追求,以及他们的那种勤于笔耕与锐... 该文从宏观视角全面论述了香港现代散文的特征。这些特征构筑起香港散文的独特风景线,使它在香港文学中越发绚丽悦目。该文从主客观方面论述了香港散文繁荣的诸种原因,强调指出香港作家对文学的执著追求,以及他们的那种勤于笔耕与锐意创新精神。香港散文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他们的成功经验应该认真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现代散文 特征 成就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述论
19
作者 高翔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3-196,共4页
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由于东北现代散文发展的滞后性而呈落后状态,但所遗留下的成果依然值得珍视。在散文批评文本中,已然显露出某种程度的宏观性、综合性特征,内涵着性别意识、群体意识的方法论意义。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在呈现出一... 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由于东北现代散文发展的滞后性而呈落后状态,但所遗留下的成果依然值得珍视。在散文批评文本中,已然显露出某种程度的宏观性、综合性特征,内涵着性别意识、群体意识的方法论意义。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在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众多的遗漏,主要者包括对具有汉奸意识之散文的批判与清理的缺失,关内散文对东北现代散文的影响研究的缺失,以及对关内东北题材散文研究的缺失,这些应是东北现代散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使整体的东北现代散文研究获得充分的文学史、社会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现代散文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艺术与非艺术之间──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20
作者 沈义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6-170,共5页
“崇文”与“载道”的艰难选择始终贯穿于中国散文的发展历史。周作人等在回答“散文是什么”的问题时提出的“表现自我”说,未能厘清“自我”仍然属于对象范畴,并非决定散文何以能成为艺术的真正关键的驱动因素。20世纪30年代爆... “崇文”与“载道”的艰难选择始终贯穿于中国散文的发展历史。周作人等在回答“散文是什么”的问题时提出的“表现自我”说,未能厘清“自我”仍然属于对象范畴,并非决定散文何以能成为艺术的真正关键的驱动因素。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散文观念之争实质已经越出了散文层面,指向的是两个不同的价值理念。1949年之后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研究,仍然停留在现代话语的转述层面,散文的创作实践继续在失范的状态下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散文理论 非艺术 文体规范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