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GAS-STING通路和突触融合蛋白17介导的自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航 高安邦 +2 位作者 倪莹 马跃 高名同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9-485,共7页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可进一步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其预后。自噬在CIRI的病理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其不同的激活程度以及在CIRI的不同时期,可对脑组织产生保护或损伤...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可进一步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其预后。自噬在CIRI的病理过程中是一把“双刃剑”,其不同的激活程度以及在CIRI的不同时期,可对脑组织产生保护或损伤的相反作用。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通路是先天免疫中重要的效应通路,突触融合蛋白17(syntaxin 17,STX17)是可溶性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敏感性因子附着蛋白受体亚家族成员,两者在CIRI过程中对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cGAS-STING通路和STX17在CIRI中调控自噬的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CIRI的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通路 突触融蛋白17 自噬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通过cGAS-STING通路影响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2
作者 辛欢 邹璟 乐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3,218,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EA)通过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Vehicle组、树脂素(RTX)组、RTX+EA组、RTX+cGAS抑制剂(RU.521)组、RTX+STING抑制... 目的探讨电针(EA)通过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影响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Vehicle组、树脂素(RTX)组、RTX+EA组、RTX+cGAS抑制剂(RU.521)组、RTX+STING抑制剂(C-176)组,每组10只。通过旷场实验、斜板实验、悬尾实验、机械退缩阈值检测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ELISA检测P物质(SP)、神经激肽1(NK-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0(IL-10)、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水平,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脊髓背角组织中Iba1、cGAS、STING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cGAS-STING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与Vehicle组比较,RTX组大鼠焦虑行为增加、运动功能降低、抑郁加重、机械退缩阈值降低,脊髓背角组织中疼痛递质相关因子水平增加、细胞凋亡增加、小胶质细胞激活并向M1极化且激活cGAS-STING通路,EA或cGAS-STING抑制剂则部分逆转上述结果,使小胶质细胞向M2极化(均P<0.05)。结论EA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中cGAS-STING通路发挥对PH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小胶质细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聚合酶η小分子抑制剂筛选 被引量:1
3
作者 曹佳佳 叶舒迈 赵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DNA损伤修复以及基因组稳定性维持对于动植物正常生长和防御逆境至关重要。针对DNA聚合酶错误掺入导致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本研究以DNA聚合酶η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子模拟对接的方式,对其可能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筛选,并对其酶动力学参... DNA损伤修复以及基因组稳定性维持对于动植物正常生长和防御逆境至关重要。针对DNA聚合酶错误掺入导致的基因组不稳定性,本研究以DNA聚合酶η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分子模拟对接的方式,对其可能的小分子抑制剂进行筛选,并对其酶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脱氧腺苷三磷酸(deoxyadenosine triphosphate,d ATP)对DNA聚合酶η的活性具有抑制效果,使其延伸的相对效率为36%~42%。分子模拟对接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dATP(亲和力为-26.7 kJ/mol),环鸟苷酸-腺苷酸(cyclic GMP-AMP,cGAMP)与DNA聚合酶η具有更低的结合能(亲和力为-35.1 kJ/mol)。酶动力学参数测定结果也表明,相较于dATP,cGAMP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且在浓度为0.5 mmol/L时达到最强(相对延伸效率为13%)。因此,本研究筛选获得了针对DNA聚合酶η的一种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同时,鉴于该蛋白质高表达导致细胞对抗肿瘤药物(DNA损伤剂)的耐受性,这为新型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修复 DNA聚 动力学 计算生物学 环鸟苷酸-腺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NG通路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简武 何璐 +2 位作者 屈洪涛 吴建华 张瑶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和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STING激活下游信号分子和炎症因子,诱发器官功能障碍,参与心血管疾病(CVD)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STING途径与CVD的密切联系作一综述,为CVD靶向...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和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STING激活下游信号分子和炎症因子,诱发器官功能障碍,参与心血管疾病(CVD)等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STING途径与CVD的密切联系作一综述,为CVD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酶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依赖相关的酶学研究进展
5
作者 洪仕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2-154,158,共4页
吗啡依赖形成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特定脑区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神经递质、酶学等多种复杂的机制,并且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蛋白激酶类、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腺苷酸环化酶、琥珀酸脱氢酶、3β-羟基类固醇脱... 吗啡依赖形成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特定脑区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神经递质、酶学等多种复杂的机制,并且相互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蛋白激酶类、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腺苷酸环化酶、琥珀酸脱氢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等几方面对吗啡依赖相关酶体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性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研究 -羟基类固醇脱氢 超氧化物歧化 吗啡依赖形成 超微结构变化 一氧化氮 腺苷酸环化 琥珀酸脱氢 蛋白激 神经递质 相关 复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应激介导线粒体DAMP对先天性免疫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戈哲 丁树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3-1492,共10页
线粒体是先天性免疫的关键调控者,具体表现为:线粒体可以通过释放多种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来诱发先天性免疫应答,如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线粒体是先天性免疫的关键调控者,具体表现为:线粒体可以通过释放多种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来诱发先天性免疫应答,如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线粒体N-甲酰肽(mitochondrial N-formyl peptides,F-MITs)、ATP等.然而,病毒也利用相应的机制抑制线粒体DAMPs诱导的先天性免疫.众所周知,适度的运动对机体免疫系统有着积极健康的影响,而大强度运动反之.再者,运动又与线粒体的关系密切.因此,运动很可能通过线粒体DAMPs的释放来调控先天性免疫.本文综述了线粒体DAMPs与先天性免疫的联系,并探讨了运动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从线粒体的视角为运动对先天性免疫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先天性免疫 Toll样受体9 线粒体外膜移位70 环鸟苷酸-腺苷酸-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 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