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翻译后修饰在固有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韦雅芳 刘纪实 +2 位作者 李怡素 潘诗琪 唐又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作为一种核酸转移酶,主要通过感受核酸、激活下游通路并调控Ⅰ型干扰素的合成参与固有免疫反应。cGAS蛋白功能的调节与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而翻译后修饰是目前研究最深入...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作为一种核酸转移酶,主要通过感受核酸、激活下游通路并调控Ⅰ型干扰素的合成参与固有免疫反应。cGAS蛋白功能的调节与细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相关,而翻译后修饰是目前研究最深入和广泛的cGAS蛋白功能调节方式之一。cGAS蛋白翻译后修饰主要有磷酸化、乙酰化、泛素化、小泛素相关修饰(SUMO)化、肽链剪切及谷氨酰化。本文不但系统总结了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cGAS的翻译后修饰如何调控cGAS功能,而且深入挖掘了以cGAS翻译后修饰作为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 固有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裔科学家陈志坚发现感知DNA免疫监控的cGAS-STING信号通路——2024年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
2
作者 周妍 吴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3-927,共5页
北京时间2024年9月19日,生物医学领域重要奖项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揭晓,华人学者陈志坚博士(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因发现感知自身及外源DNA的环鸟嘌呤-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GMP)-adenosine m... 北京时间2024年9月19日,生物医学领域重要奖项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揭晓,华人学者陈志坚博士(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因发现感知自身及外源DNA的环鸟嘌呤-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GMP)-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synthase,cGAS],阐明了DNA如何刺激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荣获基础医学研究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斯克奖 环鸟嘌呤-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酶 环鸟苷酸-腺苷酸 免疫疗法 DNA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核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的机制及其肿瘤免疫功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沈琴 徐平龙 梅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可监测微生物入侵和组织损伤等生理病理异常状态,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DNA感受器,cGAS主要识别异常定位于细胞质的双链DNA(dsDNA),通过催化合成二级信使...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可监测微生物入侵和组织损伤等生理病理异常状态,是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DNA感受器,cGAS主要识别异常定位于细胞质的双链DNA(dsDNA),通过催化合成二级信使环鸟苷酸-腺苷酸启动由STING介导的Ⅰ型干扰素和炎症信号通路。微核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错误分离的产物,也是细胞质dsDNA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一类不稳定的亚细胞器结构,微核核膜倾向于不可逆的破裂,导致微核基因组DNA暴露在细胞质中。暴露的微核基因组DNA招募并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诱导STING下游信号通路活化,包括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和经典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导致细胞衰老、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发生,从而介导免疫系统的活化以清除肿瘤细胞,或者直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另外,STING持续激活诱导的内质网应激,以及慢性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和非经典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营造了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导致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促进肿瘤转移和肿瘤细胞存活。因此,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活化的cGAS-STING免疫通路扮演着抑制或促进肿瘤的双重作用。本文阐述了肿瘤微环境中微核诱导cGAS-STING免疫通路活化的机制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潜在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染色体不稳定 微核 肿瘤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GAS-STING信号通路的细胞间信号传递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梦秋 徐平龙 吴芑柔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4,共10页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备受关注的靶点。模式识别受体cGAS识别胞质双链DNA(dsDNA),生成第二信使2´3´-环鸟苷酸-腺苷酸(cGAMP),活化接头蛋白STING,介导干扰素和促炎...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是肿瘤免疫治疗中备受关注的靶点。模式识别受体cGAS识别胞质双链DNA(dsDNA),生成第二信使2´3´-环鸟苷酸-腺苷酸(cGAMP),活化接头蛋白STING,介导干扰素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促进肿瘤免疫。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GAS-STING通路的细胞间信号传递维持并增强天然免疫应答,推动适应性免疫的发展。基于膜系统的细胞外囊泡运输、吞噬作用和细胞膜融合传递dsDNA、cGAMP以及活化的STING蛋白,加强免疫监视和炎症应答。基于膜蛋白的缝隙连接、膜转运蛋白传递cGAMP和dsDNA对免疫调节至关重要。此外,配体-受体反应传递干扰素进一步放大抗肿瘤免疫反应。本文描述了肿瘤免疫微环境中cGAS-STING通路的细胞间信号传递及其调控,讨论这些机制如何影响和调节肿瘤免疫过程,以及针对这些信号传递机制的潜在干预和免疫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细胞间信号传递 双链DNA 肿瘤免疫 免疫应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DNA病毒信号通路cGAS-STING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欧阳婷 刘晓慧 任林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07,共5页
病毒感染后,宿主的固有免疫系统快速地识别病毒并作出应答反应,但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细胞识别和检测病毒主要通过受体完成,而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是一种新发现的DNA... 病毒感染后,宿主的固有免疫系统快速地识别病毒并作出应答反应,但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病毒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细胞识别和检测病毒主要通过受体完成,而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MPAMP synthase,cGAS)是一种新发现的DNA识别受体,它将信号传递给下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蛋白,诱导产生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IFN-I),从而启动细胞抗病毒免疫反应。本文综述了cGAS-STING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抗病毒相关研究,以期为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 干扰素刺激基因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通路异常激活及其抑制剂在免疫和炎症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文欣 张贺峰 +1 位作者 谢作权 段文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01-2005,共5页
cGAS-STING通路是针对多种类型病原体进行免疫防御的主要途径之一,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通过识别细胞质的DNA分子,催化生成第二信使cGAMP(cyclic GMP-AMP)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结合,诱导产生I型干扰素(IFN-I),激活机体先... cGAS-STING通路是针对多种类型病原体进行免疫防御的主要途径之一,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通过识别细胞质的DNA分子,催化生成第二信使cGAMP(cyclic GMP-AMP)与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结合,诱导产生I型干扰素(IFN-I),激活机体先天免疫系统。cGAS-STING通路的适当激活有助于机体实现自我保护,因此,近年来STING激动剂在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些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用于多种肿瘤治疗。与此同时,cGAS-STING通路异常激活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获得了药物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开发其抑制剂。该文总结了cGAS-STING通路的机制和调控位点,概述了cGAS-STING通路相关的免疫和炎症疾病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环状二核苷酸 I型干扰素 抑制剂 免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GAS基因启动子的克隆鉴定及功能初探
7
作者 陈海燕 徐妍妍 +1 位作者 周国平 徐华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6-861,共6页
目的:构建人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基因启动子,确认其活性,进而对转录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cGAS基因5′上游1 254 bp(-1 178^+76 bp)... 目的:构建人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基因启动子,确认其活性,进而对转录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cGAS基因5′上游1 254 bp(-1 178^+76 bp)的片段,酶切后连接到pGL3-basic质粒,以该质粒为模板合成不同长度的启动子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不同质粒在Hela细胞中的活性,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启动子区存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通过点突变实验验证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人cGAS启动子质粒初步构建成功。转染后,cGAS启动子重组质粒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增加(P<0.05)。人cGAS近端启动子区域(-414^+76 bp)经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可能含有Sp1、CREB、USF1、RAP1、C-JUN、OCT-1等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点突变实验证实Sp1、CREB正向调控该启动子区域。结论:人cGAS近端启动子区域(-414^+76bp)存在较强的启动子活性,该区域含有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转录因子Sp1、CREB调控人cGAS启动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启动子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靶向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黄小娟 张锦 岳红云 《眼科新进展》 2025年第9期752-756,共5页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该通路的治疗新策略,如cGAS小分子...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可能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靶向该通路的治疗新策略,如cGAS小分子抑制剂RU.521和STING抑制剂H-151,能有效减轻青光眼相关的病理变化,其作用机制研究日益深入。本文旨在综述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基本机制及其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并回顾靶向cGAS与STING的化合物在青光眼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青光眼的免疫治疗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青光眼 cgas小分子抑制剂 STING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衰老的机制及意义
9
作者 常允闯 吴辛娜 +2 位作者 邓伶俐 王三应 毛根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0,共11页
病毒诱导的衰老(VIS)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对机体产生多方面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机体的加速老化。多种常见RNA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DNA病毒(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以及蛋白... 病毒诱导的衰老(VIS)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对机体产生多方面影响,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机体的加速老化。多种常见RNA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DNA病毒(疱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以及蛋白质病毒(朊病毒)均能诱导宿主细胞发生VIS,主要涉及cGAS-STING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及DNA损伤应答等机制,也可能与细胞内相分离引起的整合应激反应相关。研究发现,病毒感染与细胞衰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细胞衰老是宿主细胞限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一种防御机制,而一些病毒也会利用细胞衰老来增强其感染和复制。目前,基于病毒感染与细胞衰老相关性机制的治疗靶点和药物的研究仍缺乏。虽然清除衰老细胞的抗衰老药物可能有助于治疗病毒感染和衰老相关疾病,但仍需要进一步临床试验证明。理解VIS的机制对于研发针对性的病毒感染治疗策略以及促进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揭示病毒感染与细胞衰老之间的联系,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视角,并为干预机体老化进程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病毒感染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DNA损伤应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免疫识别的机制和功能及酪氨酸磷酸化修饰调控
10
作者 刘盛铎 徐平龙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6,共12页
核酸天然免疫识别是一种普遍存在且高度保守的免疫应答机制,负责监测和响应病原体入侵或组织损伤,进而在宿主防御、自身免疫反应、细胞命运决定以及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酪氨酸磷酸化作为一类主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机制,在核... 核酸天然免疫识别是一种普遍存在且高度保守的免疫应答机制,负责监测和响应病原体入侵或组织损伤,进而在宿主防御、自身免疫反应、细胞命运决定以及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酪氨酸磷酸化作为一类主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机制,在核酸识别通路中发挥重要调控功能。其中,介导核酸免疫识别通路的核心成员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以及TANK结合激酶1(TBK1)等蛋白均受到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引发的活性调控,进而影响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宿主的抗病毒防御和抗肿瘤免疫能力。本文综述了酪氨酸激酶和酪氨酸磷酸化修饰在核酸免疫识别中的调控作用及研究现状,讨论了靶向酪氨酸磷酸化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功能和潜在应用,以期为理解并拓展全新的抗肿瘤手段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肿瘤免疫 酪氨酸磷酸化 酪氨酸激酶 信号转导 蛋白质修饰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应激介导线粒体DAMP对先天性免疫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戈哲 丁树哲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83-1492,共10页
线粒体是先天性免疫的关键调控者,具体表现为:线粒体可以通过释放多种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来诱发先天性免疫应答,如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线粒体是先天性免疫的关键调控者,具体表现为:线粒体可以通过释放多种线粒体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来诱发先天性免疫应答,如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线粒体N-甲酰肽(mitochondrial N-formyl peptides,F-MITs)、ATP等.然而,病毒也利用相应的机制抑制线粒体DAMPs诱导的先天性免疫.众所周知,适度的运动对机体免疫系统有着积极健康的影响,而大强度运动反之.再者,运动又与线粒体的关系密切.因此,运动很可能通过线粒体DAMPs的释放来调控先天性免疫.本文综述了线粒体DAMPs与先天性免疫的联系,并探讨了运动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从线粒体的视角为运动对先天性免疫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先天性免疫 Toll样受体9 线粒体外膜移位酶70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 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