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
1
作者 金君健 斯日古楞 +4 位作者 李子怡 牛雅如 于雯 贺星川 么宏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5,共5页
旨在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是否可改善由HepG2细胞模拟的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中的胰岛素抵抗。用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IR)模型,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消耗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I3K/... 旨在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是否可改善由HepG2细胞模拟的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中的胰岛素抵抗。用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IR)模型,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葡萄糖消耗量,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当胰岛素浓度为0.1μmol/L时,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最低,产生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最高;EETs、TPPU干预后,IR-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均有所提升,表明可以有效改善IR-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测定发现IR-HepG2细胞中的p-PI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降低,而EETs组和TPPU组的PIK/PI3K和p-AKT/AKT比值显著上升,表明EETs能够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 HEPG2细胞 胰岛素抵抗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邱笑违 王雯 +7 位作者 蒋东桥 王红霞 闫丽 王晓燕 马立权 芦玲巧 唐朝枢 张立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3-807,I0007,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影响,了解EET血管保护的可能途径,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11,12-EET对照组、11,... 目的通过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对缺氧/复氧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影响,了解EET血管保护的可能途径,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11,12-EET对照组、11,12-EET缺氧/复氧组、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抑制组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组。通过向培养瓶内通入混合气体(2%O2,5%CO2,93%N2)3h,复氧1h复制缺氧/复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ERK1/2的表达。结果11,12-EET在常氧条件下可对细胞造成轻度损伤,而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内皮细胞的存活率,降低LDH的漏出率,提高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且促进eNOS、磷酸化ERK1/2的表达。结论11,12-EET具有拮抗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这与其提高缺氧/复氧内皮细胞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减少缺氧/复氧对eNOS及磷酸化ERK1/2表达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内皮细胞 /复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预处置对心肌组织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曾翔俊 王雯 +2 位作者 芦玲巧 朱盈芬 张立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9-270,共2页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处置和再灌注损伤时心肌内源性 1 1 ,1 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1 1 ,1 2 -epoxye icosatrienoicacid ,1 1 ,1 2 -EET)的改变 ,探讨内源性 1 1 ,1 2 -EET在缺血预处置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 ,通过结扎 (...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处置和再灌注损伤时心肌内源性 1 1 ,1 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1 1 ,1 2 -epoxye icosatrienoicacid ,1 1 ,1 2 -EET)的改变 ,探讨内源性 1 1 ,1 2 -EET在缺血预处置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 ,通过结扎 (60min)和松开 (30min)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复制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采用缺血 5min ,再灌注 5min两次造成缺血预处置。实验分 5组 :①假手术组 (sham) ;②缺血再灌注组 (I/R) ;③短阵缺血预处置组 (SI) ;④短阵缺血预处置缺血 /再灌注组 (SI+I/R)。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心肌 1 1 ,1 2 -EET的含量 ,并观察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I/R组 +dp/dtmax、-dp/dtmax以及LVDP均低于、心肌 1 1 ,1 2 -EET高于sham组及SI +I/R组 (P <0 0 1 ) ;而SI+I/R组心肌 1 1 ,1 2 -EET也高于sham组 (P <0 0 1 )。结论 :整体动物心肌再灌注使大量内源性 1 1 ,1 2 -EET释放 ,是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 ;缺血预处置抑制再灌注时心肌 1 1 ,1 2 -EET的增加 ,可能与缺血预处置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置 大鼠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介导的脑基底动脉舒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标 陈志武 范一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2O2)和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在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dependent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介导的基底动脉舒张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舒缩功能测定实验,检测乙酰胆碱(ACh)、H2O2、11,12-EET及过氧化氢酶(CAT)等对大鼠离体脑基底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结果:在30 mmol/L的KCl预收缩的大鼠脑基底动脉环上,ACh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血管用NO合酶抑制剂(L-NAME,3×10-5mol/L)和前列环素(PGI2)合酶抑制剂(In-do,10-5mol/L)预处理后,ACh对基底动脉仍存在部分舒张作用,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应用L-NAME和Indo后,11,12-EET对大鼠基底动脉无明显的舒张作用,H2O2仅有轻微舒张作用,CAT对ACh介导的非NO和非PGI2反应没有影响。结论:在大鼠基底动脉中ACh介导的EDHF反应即非NO和非PGI2介导的舒张中不涉及H2O2和11,12-E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 血管舒张 化氢 化氢酶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老年糖尿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亚莉 汪燕 +3 位作者 邓宪 沈若宇 吴玲 陆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比较观察老年糖尿病(DM)、老年糖尿病肾病(DN)和健康老年人之间血清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的代谢产物14,15-双羟二十碳三烯酸(14,15-DHET)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196例志愿者和患者分... 目的比较观察老年糖尿病(DM)、老年糖尿病肾病(DN)和健康老年人之间血清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的代谢产物14,15-双羟二十碳三烯酸(14,15-DHET)的含量变化,并分析与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196例志愿者和患者分为3组:健康老年人组(A组)60例、老年DM组(B组)78例和老年DN组(C组)58例,每组男、女匹配。应用酶联法检测3组血清中14,15-DHET、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keto-PGF1α和血栓素TXA2代谢产物TXB2的含量,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肱动脉基础内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V)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V)进行测定。结果 B组和C组分别与A组比较:(1)血清14,15-DHET和6-keto-PGF1α含量下降(P<0.01),TXB2含量升高(P<0.01);(2)TXB2/6-keto-PGF1α比值和TXB2/14,15-DHET比值升高(P<0.01);(3)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均升高(P<0.01);(4)EDV和NEDV降低(P<0.01)。(5)14,15-DHET含量与DM病程、HbA1c、UAE、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和TXB2/14,15-DHET比值负相关,与EDV和NEDV正相关。结论老年DM和老年DN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舒血管因子代谢产物14,15-DHET含量下降发生在DM早期阶段。与PGI2一样,14,15-DHET含量变化可作为判断DM、DN相关的血管EDV和NEDV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细胞色素P-450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缺血前和再灌注前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艳霞 曾翔俊 +7 位作者 芦玲巧 马立权 蒋东桥 穆晶 王晓燕 张立克 唐朝枢 郝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探讨11,12-EET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将3...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钙调节蛋白的影响,探讨11,12-EET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通过停灌40min/复灌30min复制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将33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EET预处理组(Pre-EET)及EET后处理组(Post-EET)。采用BL-420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监测心功能,比色法检测肌浆网Ca2+-ATPase变化,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钙泵(SERCA)、磷酸受纳蛋白(PLB)、兰尼碱受体2型(RyR2)及1,4,5-三磷酸肌醇受体2型(IP3R2)表达变化。结果Pre-EET及Post-EET组与IR组相比,心功能改善、Ca2+-ATPase活性增高(P<0.05,P<0.01);IP3R2表达增强,PLB表达降低(P<0.05,P<0.01);Pre-EET组SERCA表达增强(P<0.05)。Pre-EET与Post-EET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各组RyR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1,12-EET预处理与后处理具有拮抗IR损伤的作用,这与其诱导肌浆网IP3R2表达上调,PLB表达下调以及改善Ca2+-ATPase的活性有关;同时,预处理肌浆网SERCA表达上调,也可能是其抗IR损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钙调节蛋白 预处理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生物学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静 乌云额尔敦 +1 位作者 吉日木图 玉斯日古楞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0-706,共7页
花生四烯酸经过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表氧化酶途径生成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EETs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通道和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促进血管舒张、抗炎和细胞增殖等作用。EETs也可通过激活信号转导... 花生四烯酸经过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表氧化酶途径生成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EETs可以通过调节离子通道和基因表达,从而发挥促进血管舒张、抗炎和细胞增殖等作用。EETs也可通过激活信号转导途径和调节基因表达或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EETs也可快速与细胞膜磷脂结合后以共吸收的方式被细胞摄取。文章主要从EETs的来源、去路、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膜受体 离子通道 胞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促进颅骨缺损骨再生 被引量:3
8
作者 党海霞 霍欣茹 +2 位作者 张文园 张琳 王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2-695,共4页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能否促进骨再生,为骨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C57BL/6小鼠颅中缝两侧建立直径5mm的全层颅骨圆形缺损,小鼠右侧(实验侧)...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颅骨缺损模型,研究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能否促进骨再生,为骨组织再生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C57BL/6小鼠颅中缝两侧建立直径5mm的全层颅骨圆形缺损,小鼠右侧(实验侧)缺损处植入14,15-EET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左侧(对照侧)植入未用14,15-EET处理的BMSCs。术后第3天于实验侧缺损处局部皮下注射含14,15-EET(10μmol/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对照侧缺损处皮下注射等量PBS,隔日注射,持续4周。术后8周将小鼠处死,CBCT放射诊断观测缺损面积大小,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新骨形成相关组织结构。结果:术后8周小鼠实验侧缺损面积比对照侧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缺损区新生血管数、新生骨量均较对照侧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侧颅骨缺损区可明显观察到骨质及胶原纤维,而对照侧不明显。结论:通过局部提高14,15-EET水平可促进新生骨形成,推测可能与14,15-EET改善局部微循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 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骨缺损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通过线粒体途径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永才 陈哲璇 +3 位作者 李想 谭伟江 杨丰华 张良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能够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在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中线粒体途径在这些作用机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I/R损伤...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能够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在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中线粒体途径在这些作用机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作为I/R损伤防治的重要靶点,线粒体途径在EETs介导的I/R损伤保护机制中却未得到很深入的探讨。本文就线粒体K+通道、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线粒体促凋亡蛋白以及线粒体结构完整性在EETs减轻I/R损伤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为以后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这对于寻找I/R新的防治方式和靶点、保护重要组织器官、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5⁃羟色胺与缝隙连接蛋白在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10
作者 宋新婷 尹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9-744,共6页
目的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五羟色胺(5-HT)、缝隙连接蛋白40(Cx40)和43(Cx43)在慢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所致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BALB/c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5~29 g。实验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两组:对照组(O... 目的探讨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五羟色胺(5-HT)、缝隙连接蛋白40(Cx40)和43(Cx43)在慢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所致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BALB/c小鼠40只,8周龄,体重25~29 g。实验一: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两组:对照组(O组,n=8)和慢性缺氧模型组(H组,n=32)。所有小鼠正常饮食,O组在正常环境喂养4周,H组予低氧舱(每天吸入10%氧气10 h)喂养4周后,监测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随后处死小鼠,取心肺组织称量并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实验二:O组和H组于显微操作下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远端肺小动脉血管,采用荧光免疫组化法鉴定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H组分离得PAEC和PASMC进一步分为三组:缺氧+si-Cx40组(H40组)、缺氧+si-Cx43组(H43组)和缺氧+无义siRNA组(HN组),H40组和H43组PAEC和PASMC分别接受Cx40基因和Cx43基因的特异性siRNA脂质体siPORTNeoFX转染,HN组接受无义siRNA转染。所有细胞在10%氧气条件下进行传代培养。采用qPCR检测Cx40和Cx43 mRNA表达量,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EET和5-HT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SM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平滑肌蛋白-22α(SM22α)和2r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r)含量。结果实验一:H组MAP、mPAP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明显高于O组(P<0.05)。实验二:与HN组比较,H40组PAEC和PASMC中Cx40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43组PAEC和PASMC中Cx43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H43组和H40组PAEC中EET浓度明显升高(P<0.05),PASMC中EET和5-HT浓度、α-SMA和SM2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ASMC中BMP2r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H40组比较,H43组PAEC中EET浓度明显升高(P<0.05),PASMC中EET和5-HT浓度、α-SMA和SM22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ASMC中BMP2r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PAEC感受缺氧信号,合成分泌增加的EET、5-HT通过Cx40和Cx43转移至PASMC中,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收缩蛋白α-SMA、SM22α的表达。通过阻断缝隙连接之间EET、5-HT的转运,有助于减轻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和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性肺血管收缩 缝隙连接蛋白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5-羟色胺 慢性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与心脏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翔俊 王雯 张立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7-579,共3页
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are the metabolic products of arachidonic acid(AA). They have the function of stimulating cell division, inhibi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regulating the transfer of cell calcium. In r... 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are the metabolic products of arachidonic acid(AA). They have the function of stimulating cell division, inhibiting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regulating the transfer of cell calcium.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paid their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EETs on heart. This article will give a review about EE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ETs and he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烯酸 花生四烯酸 细胞色素P-450 心脏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系统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立克 唐朝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9-542,共4页
近年细胞色素P450(CYP450)及代谢产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该系统有可能通过对氧自由基生成、钙超载、白细胞激活、一氧化氮、ATP敏感性钾通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多靶点影响心肌缺血/... 近年细胞色素P450(CYP450)及代谢产物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该系统有可能通过对氧自由基生成、钙超载、白细胞激活、一氧化氮、ATP敏感性钾通道、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等多靶点影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表现为加重还是减轻损伤与机体状态有关。鉴于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激活CYP450/EETs系统,探讨影响CYP450/EETs作用的因素,尤其是确定其保护作用的特征及信号转导机制,将进一步阐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为防治该类疾病提出新的思路。本文仅就CYP450/EETs系统改变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二十烯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婉婷 何静 吉日木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2,共5页
花生四烯酸经过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表氧化酶途径生成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 eicosatrienoic acid,EETs),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系统中的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 花生四烯酸经过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表氧化酶途径生成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 eicosatrienoic acid,EETs),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抗炎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哺乳动物系统中的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oluble epoxide hydrolase,s EH)具有α/β水解酶折叠结构,对环氧脂肪酸具有高度的选择性。s EH能够快速水解EETs,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目前,研究发现s EH抑制剂具有抑制s EH活性、提高EETs的含量的重要功能。在多种疾病动物模型中应用s EH抑制剂或s EH基因敲除,证实s EH在心肌肥厚、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等疾病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s EH已被作为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而进行研究。本文就s EH的分布、作用机制以及s EH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化物水解酶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治疗靶点 sEH抑制剂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后处理中CYP2J3/EETs系统对心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艳芝 张冬梅 +5 位作者 于刚刚 曾翔俊 王红霞 芦玲巧 张立克 王岩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中心肌细胞内源性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系统(CYP2J3/EETs)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取Wistar乳鼠(12-24 h)心脏做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分为7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后处理组...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中心肌细胞内源性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系统(CYP2J3/EETs)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取Wistar乳鼠(12-24 h)心脏做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分为7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后处理组、CYP2J3转染组、空质粒组、6-(2-炔丙基氧苯基)己酸(PPOH,一种CYP2J3抑制剂)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除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均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液中11,12-EET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蛋白的活性。结果:缺氧后处理组心肌细胞活力和11,12-EET浓度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P<0.01),CYP2J3转染组比后处理组明显增高(P<0.01),PPOH组比后处理组明显下降(P<0.01)。后处理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活性低于缺氧/复氧组(P<0.01),CYP2J3转染组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低于后处理(P<0.01),而PPOH组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高于缺氧后处理组(P<0.01)。结论:在缺氧后处理中CYP2J3/EETs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来影响细胞凋亡,从而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 /复损伤 心肌细胞 细胞色素P450表化酶2J3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代谢途径在糖尿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谢喜娜 张东红 朱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5-289,共5页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生物体内含量最丰富,其代谢产物最具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之一。其代谢产物在众多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除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生殖和发育、体温及血压的维持等重要生理过程...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是生物体内含量最丰富,其代谢产物最具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之一。其代谢产物在众多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除参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生殖和发育、体温及血压的维持等重要生理过程调节外,也在诸如炎症、疼痛、肿瘤、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AA及其代谢产物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引起关注,尤其是环氧化酶和脂氧酶代谢途径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较为广泛。花生四烯酸还可以经细胞色素P450途径产生表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和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ETE)。它们与糖尿病的关系研究甚少。近年来发现EETs和其水解酶与葡萄糖的吸收和胰岛素抵抗有关,20-HETE则参与糖尿病肾功能损伤和血管活性的改变。因而探讨花生四烯酸P450代谢途径对糖尿病的影响及其机制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为糖尿病的防治提出新的思路。本文就近五年有关花生四烯酸P450代谢途径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 -二十烯酸 可溶性表化物水解酶 20-羟二十烷四烯酸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450表氧化酶/EET代谢途径通过HIF-1α减轻肥胖小鼠脂肪炎症 被引量:3
16
作者 焉晓乘 牟维娜 +5 位作者 强晔 赵蕙琛 孙琦 姚晓敏 张玉超 刘元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61-1666,共6页
目的:比较细胞色素P450(CYP450)表氧化酶在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观察外源性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炎症及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以C57BL/6Cnc小鼠为研究对象,经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肥胖模型... 目的:比较细胞色素P450(CYP450)表氧化酶在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观察外源性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炎症及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以C57BL/6Cnc小鼠为研究对象,经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肥胖模型。成模后,将肥胖小鼠随机分为肥胖组(n=10)、EET组(n=10)和EET拮抗剂14,15-环氧二十碳-5(Z)-烯酸(EEZE)组(n=10),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1,12-EET和14,15-EEZE。普通饮食饲养的非肥胖C57BL/6Cn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0)。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内脏脂肪组织CYP2J2(一种CYP450表氧化酶)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及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内脏脂肪组织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上升,内脏脂肪CYP2J2表达降低,HIF-1α表达升高,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内脏脂肪中血管样组织减少(均P<0.05)。外源性11,12-EET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内脏脂肪组织中HIF-1α表达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内脏脂肪血管样组织生成(均P<0.05)。结论:EET可减轻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缺氧和炎症,并促进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胰岛素抵抗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细胞色素P450表化酶 诱导因子1Α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15-EET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及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17
作者 李佐凡 张传汉 +1 位作者 万里 张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通过外源性应用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干预星形胶质细胞,探讨14,15-EET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体外神经元... 目的通过外源性应用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ET)干预星形胶质细胞,探讨14,15-EET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中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共培养体系中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氧糖剥夺法建立体外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缺血损伤模型,于再灌注期使用外源性14,15-EET孵育星形胶质细胞,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的变化,随后应用Transwell小室和神经元共培养,采用Tun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与对照试剂组相比,14,15-EET可显著刺激OGD/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分泌BDNF,其作用时间可持续至撤药后至少48 h。此外,14,15-EET孵育的OGD星形胶质细胞可减少共培养体系中OGD神经元的凋亡,这种神经保护作用可被BDNF TrkB受体抑制剂k252a部分逆转。结论在OGD损伤的情况下,外源性应用14,15-EET可刺激星形胶质细胞释放BDNF,后者通过与共培养体系中的神经元TrkB受体相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剥夺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14 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娜 隋国媛 +3 位作者 王杰 曹慧敏 陈丝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3-97,I0019,共6页
目的基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探讨化瘀祛痰方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13周开始,... 目的基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探讨化瘀祛痰方防治血脂异常的机制。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辛伐他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13周开始,化瘀祛痰方组给予化瘀祛痰方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灌胃4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肝脏14,15-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4,15-epoxyeicosatrienoic acid,14,15-EET)水平;Real time RT-PCR检测肝脏组织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Cytochrome P450 oxidase 2J3,CYP2J3)、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CYP2J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CPT-1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脂质沉积显著,可见大量脂滴;肝脏组织内14,15-EET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CYP2J3、CP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AMPK/AMPK、p-ACC/ACC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化瘀祛痰方及辛伐他汀干预后,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脂质沉积情况明显改善,脂滴数明显减少;肝脏组织内14,15-EET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脏CYP2J3、CP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p-AMPK/AMPK、p-ACC/ACC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化瘀祛痰方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异常,减轻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其机制可能与CYP2J3/EETs介导脂肪酸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脂肪酸代谢 化瘀祛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和缺血预处置对在体大鼠正常及再灌注心肌磷酸化ERK和p38 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红霞 闫丽 +2 位作者 芦玲巧 曾翔俊 张立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194-2197,共4页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和缺血预处置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组织磷酸化ERK1/ERK2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了解大鼠心肌磷酸化ERK1/ERK2和p38MAPK表达与预处置有否关系。方法使用雄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60min)和松开(30min...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和缺血预处置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组织磷酸化ERK1/ERK2和p38MAPK表达的影响,了解大鼠心肌磷酸化ERK1/ERK2和p38MAPK表达与预处置有否关系。方法使用雄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60min)和松开(30min)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缺血5min,再灌注5min两次造成缺血预处置。大鼠经手术并静脉给予624×10-8mol/L11,12-EET,稳定20min,结扎冠脉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5组①正常组(norm);②假手术组(sham);③缺血再灌注组(I/R);④短阵缺血预处置组(SI+I/R);⑤11,12-EET预处置缺血/再灌注组(EET+I/R)。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外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和p38MAPK的表达程度,并观察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再灌注30min时,I/R组+dp/dtmax%、-dp/dtmax%和LVDP均显著低于sham组、SI+I/R组和EET+I/R组(P<005);而I/R组大鼠心肌ERK1/2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5),明显低于SI+I/R组和EET+I/R组(P<005);I/R组大鼠心肌p38MAPK磷酸化表达I/R组显著高于sham组、norm组、SI+I/R及EET+I/R组(P<005)。结论624×10-811,12-EETmol/L具有保护心功能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大量激活磷酸化ERK1/2和抑制p38MAPK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缺血预处理 P38MAP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2-EET对在体大鼠正常及再灌注心肌JNK1/JNK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刚 王红霞 +2 位作者 芦玲巧 曾翔俊 张立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426,共3页
目的 观察11, 1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再灌注心肌JNK1 /JNK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动态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实验后取心肌,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JNK1 /JNK2的表达。实验分... 目的 观察11, 1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再灌注心肌JNK1 /JNK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 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模型,动态观察心功能的变化;实验后取心肌,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JNK1 /JNK2的表达。实验分①正常组(Norm);②假手术组(Sham);③缺血再灌注组(I/R);④短阵缺血预处置组(SI+I/R);⑤11, 12 -EET预处置缺血/再灌注损伤组(EET+I/R)。结果 再灌注30min,I/R组+dp/dtmax、-dp/dtmax和LVDP均低于Sham组、SI+I/R组和EET+I/R组(P<0 .05);而I/R组大鼠心肌JNK1 /JNK2磷酸化表达高于Sham组、Norm组及EET+I/R组(P<0. 05 ),EET+I/R组与Sham组间;SI+I/R组与I/R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结论 11, 12- EET具有保护心功能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JNK1 /JNK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再灌注损伤 预处置 C-JUN N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