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区域”环境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的完善
- 1
-
-
作者
王勇
王逸贇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
出处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6,共17页
-
基金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与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课题“BBNJ协定执行后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课题号:CODF-AOC2023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虽然环境补偿基金作为“区域”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手段近年来备受关注,但是该制度的构建并未达到理想状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当前基金的宗旨过于宽泛、基金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基金的索赔主体规定缺位以及基金的资金来源不稳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旧的“权力导向”理念的影响,其他原因还包括“区域”环境补偿基金制度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缺乏实践基础以及各方争议较大。完善环境补偿基金制度是有效填补“区域”环境损害责任缺口的前提,首先应当对错误的“权力导向”理念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基金宗旨进行限缩,明确基金的法律地位,明确基金索赔主体的规定以及确保基金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此外,由于中国在“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利益,面对环境补偿基金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国很有必要做好应对策略。
-
关键词
国际海底区域
“区域”
环境补偿基金制度
海洋命运共同体
“区域”环境保护
-
Keywords
International Seabed Area
the Area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Fund
Maritim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the Area Environment Protection
-
分类号
D92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题名国际海底区域环境补偿基金的制度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江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海洋与自然资源法研究所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12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19VHQ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环境补偿基金制度是“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规章中的重要内容,其为“区域”内活动可能带来的海洋环境损害提供了治理方案。环境补偿基金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补缺承包者和担保国的责任缺口,从制度设计上来看,其具有效率高、易达性等特点。但是,环境补偿基金制度的制度架构仍具有一定问题。一方面,环境补偿基金的适用方向、资金使用较为宽泛,会影响该项制度核心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环境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较为模糊,资金构成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应当限缩环境补偿基金的适用方向,明确环境补偿基金的资金来源,从而保障该项制度的顺利运行。
-
关键词
国际海底区域
环境保护
环境补偿基金制度
制度运行
-
分类号
D993.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