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控温室环境对热带植物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必胜 蒋昌华 +2 位作者 秦俊 黄娟 胡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63-2364,共2页
以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和上海科技馆生物万象展区两温室共有的9种热带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可控温室环境对其光合速率及其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8种植物的光合速率是前者大于后者,两者对其他因子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因子之间... 以上海植物园展览温室和上海科技馆生物万象展区两温室共有的9种热带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可控温室环境对其光合速率及其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8种植物的光合速率是前者大于后者,两者对其他因子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研究可为温室环境热带植物的引种、栽培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温室环境 热带植物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可控环境行人再识别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展祥 朱荣 +1 位作者 王玉娟 赖剑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共11页
最近几年,随着深度学习理论和行人再识别方法的发展和成熟,行人再识别技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理想条件下取得了很高的识别精度。但是,当前行人再识别算法在非可控环境的识别精度还比较低,距离实际可用还有很长的距离。非可控环境行人... 最近几年,随着深度学习理论和行人再识别方法的发展和成熟,行人再识别技术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理想条件下取得了很高的识别精度。但是,当前行人再识别算法在非可控环境的识别精度还比较低,距离实际可用还有很长的距离。非可控环境行人再识别面临许多挑战,包括训练样本不足、光照剧烈变化、行人遮挡和开集测试等,严重降低了行人再识别算法的性能。文章对非可控行人再识别技术,尤其是对小样本、可见光-红外、遮挡和开集行人再识别技术的近期进展、使用的数据库进行阐述,并分析了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再识别 可控环境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T试验机可控环境的划痕实验装置
3
作者 任婧 秦力 王水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79,91,共5页
在UMT微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设计了一种新的环境可控的划痕实验装置,可开展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材料压痕响应特性研究,开拓了设备的使用方向和范围。在研制的实验装置上对DLC膜进行可控环境划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以及湿度对DLC... 在UMT微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设计了一种新的环境可控的划痕实验装置,可开展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材料压痕响应特性研究,开拓了设备的使用方向和范围。在研制的实验装置上对DLC膜进行可控环境划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以及湿度对DLC膜的结合力研究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且此套划痕装置可以有效地判断临界载荷,提高了划痕实验的准确性,准确地实现在给定环境下划痕实验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痕实验装置 结合力 可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环境香菇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包金亮 《食用菌》 2004年第2期13-14,共2页
可控环境是指香菇栽培场所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可以人为调控,能创造香菇生长发育必需的最佳条件.它具有周期短、菇质优、省工、省时、高效等优点,并可实现周年生产.它是香菇集约化生产的体现.目前,我国可控环境香菇栽培方式还很... 可控环境是指香菇栽培场所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可以人为调控,能创造香菇生长发育必需的最佳条件.它具有周期短、菇质优、省工、省时、高效等优点,并可实现周年生产.它是香菇集约化生产的体现.目前,我国可控环境香菇栽培方式还很少采用.但随着国际市场对香菇品质要求日趋苛刻,我国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将失去竞争力.集约化生产方式将逐步取而代之.为探索我国香菇菌种在可控环境栽培的可行性,笔者于2002年赴日本,采用日本栽培模式在设施先进的可控环境下进行现场试验,以筛选出适宜的菌株.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可控环境 品种比较试验 菌丝长势 菌丝长速 子实体经济性状 产量 生物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孢寄生菇个体发育对可控环境因子的响应
5
作者 赵娅通 吴丹 +5 位作者 周会明 梁婷 沈清林 谷朝政 陈雪雯 宁亚娟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122,共11页
为探讨星孢寄生菇个体发育与可控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16(45)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可控环境因子对该菇菌丝生长、原基分化以及子实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孢寄生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5℃、琼脂浓度2%、pH 7.0、培养皿直径... 为探讨星孢寄生菇个体发育与可控环境因子的关系,采用L16(45)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种可控环境因子对该菇菌丝生长、原基分化以及子实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孢寄生菇菌丝生长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5℃、琼脂浓度2%、pH 7.0、培养皿直径70 mm、光照时间0 h·d^(-1),该组合条件下,菌丝的萌发时间最短(1 d),生长速度最快[(9.02±0.18)mm·d^(-1)]且长势良好。此外,在温度25℃、琼脂浓度2%、pH 5.6、培养皿直径60 mm、光照时间0 h·d^(-1)的正交组合条件下,该菇原基分化的时间较短(3 d)且数量最多[(20.75±3.31)个·皿^(-1)]。在温度25℃、琼脂浓度2%、pH 6.2、培养皿直径100 mm、光照时间14 h·d^(-1)的组合下,该菇子实体农艺性状较好,且数量最多[(5.50±0.58)个·皿^(-1)]。值得注意的是,除温度外,上述适宜于星孢寄生菇生长发育的最佳可控环境因子组合与其单因素最佳水平均不相符。在温度≤10℃或≥30℃以及培养基pH≤4.0的条件下,该菇菌丝停止生长,原基停止分化且子实体无法形成。总之,可控环境因子对星孢寄生菇的个体发育有较大影响且存在交互作用,其中琼脂浓度、温度是关键的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孢寄生菇 可控环境因子 个体发育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临沧覆土栽培盖囊菇高温品种可控环境因子优化研究
6
作者 洪鹏 和敏 +5 位作者 周会明 张焱珍 卯明娟 王瑞 马凯云 邓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60-2072,共13页
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与L_(16)(4^(5))正交优化试验的方法,研究5种环境条件对盖囊菇菌丝体生长与孢梗束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盖囊菇菌丝体在温度10~30℃、琼脂浓度0.5%~3.0%、pH 4.00~10.00、培养皿直径60~100 m... 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与L_(16)(4^(5))正交优化试验的方法,研究5种环境条件对盖囊菇菌丝体生长与孢梗束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盖囊菇菌丝体在温度10~30℃、琼脂浓度0.5%~3.0%、pH 4.00~10.00、培养皿直径60~100 mm、光照时间0~24 h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在温度25℃、琼脂浓度3.0%、pH 5.80、培养皿直径100 mm、黑暗条件下菌丝体生长最快。盖囊菇孢梗束在15~30℃温度范围内均能形成,其余环境条件与其菌丝体相同,在温度27℃、琼脂浓度2.0%、pH 8.00、培养皿直径100 mm、光照时长24 h下孢梗束形成数量最多。正交优化试验表明,盖囊菇菌丝体生长最适环境条件组合为:温度25℃、琼脂浓度3.0%、pH 5.80、培养皿直径100 mm、光照时长0 h;其孢梗束形成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琼脂浓度2.0%、pH 8.00、培养皿直径100 mm、光照时长14 h。总之,环境条件对盖囊菇菌丝体生长与孢梗束形成的影响较大且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囊菇 正交试验 可控环境因子 菌丝体生长 孢梗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环境下不同灰树花菌株的栽培试验
7
作者 饶火火 《食药用菌》 2008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可控环境 灰树花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集成摩擦磨损试验机智能测控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俞建卫 程鹏 +3 位作者 焦明华 解挺 尤涛 马少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99,103,共4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摩擦磨损试验机运动形式单一、环境因素不可控的缺点,开发了一种多功能集成摩擦磨损试验机及其智能测控系统。该智能测控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实验环境控制为一体,实现了温度、湿度、载荷、摩擦力... 针对目前大多数摩擦磨损试验机运动形式单一、环境因素不可控的缺点,开发了一种多功能集成摩擦磨损试验机及其智能测控系统。该智能测控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实验环境控制为一体,实现了温度、湿度、载荷、摩擦力、线速度和摩擦因数等参数的实时检测。该试验机可更好地模拟现实工况条件,可开展多种环境因素、多种运动方式下的摩擦学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试验机 环境可控 数学模型 VC++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环块试验机智能测控系统
9
作者 王世杰 罗旋 吕晓仁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86,共4页
针对目前大多数摩擦磨损试验机环境因素不可控、线速度不能实时优化调控的缺点,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开发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摩擦磨损试验机智能测控系统。该智能测控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实验环... 针对目前大多数摩擦磨损试验机环境因素不可控、线速度不能实时优化调控的缺点,利用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开发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摩擦磨损试验机智能测控系统。该智能测控系统以工控机为核心,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实验环境控制为一体,既可实现温度、载荷、摩擦力、线速度和摩擦因数等参数的实时检测,又能对线速度进行实时调控。该试验机可更好地模拟现实工况条件,可开展多种环境因素的摩擦学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试验机 环境可控 人工神经网络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环境的属性与功能
10
作者 曲春辉 《齐鲁学刊》 1988年第6期10-11,共2页
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正确认识其属性与功能,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对领导环境的理解,学术界是不一致的,各种观点皆有所长,本文无意逐一评述。笔者认为,领导环境... 领导环境是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正确认识其属性与功能,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对领导环境的理解,学术界是不一致的,各种观点皆有所长,本文无意逐一评述。笔者认为,领导环境是指领导主体之外的、能够影响领导主体进行领导活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环境 领导主体 领导活动 领导者 职权范围 所长 政治体制改革 正确认识 可控环境 重要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成分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1
作者 赖胜 王永 +1 位作者 孙德敏 陈丽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46-148,185,共4页
针对可控环境农业中营养液成分检测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营养液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Borland公司的Delphi6.0实现,能够实时检测营养液温度、酸碱度、电导率以及硝酸根、钾和钙离子浓度的瞬时值,并且提供上述测量值的历史数据以供... 针对可控环境农业中营养液成分检测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营养液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Borland公司的Delphi6.0实现,能够实时检测营养液温度、酸碱度、电导率以及硝酸根、钾和钙离子浓度的瞬时值,并且提供上述测量值的历史数据以供查询和分析。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在可控环境农业中实现自动化和开展科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环境农业 营养液 离子浓度 在线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可拓融合技术在生物废气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明富 廖强 +1 位作者 李文杰 罗渝微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3-867,共5页
将生物滴滤塔有机废气处理过程视为一个可控工业生态环境,以净化废气的流量、循环液流量、pH值、塔内温度等过程参数作为可拓物元,采用神经网络模型的可拓融合的方法对工业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的反应过程的状态检测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和... 将生物滴滤塔有机废气处理过程视为一个可控工业生态环境,以净化废气的流量、循环液流量、pH值、塔内温度等过程参数作为可拓物元,采用神经网络模型的可拓融合的方法对工业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的反应过程的状态检测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和实验发现净化处理过程适合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建模,而通过对遗传算法的改进能够提高其收敛速度。采用改进遗传算法(MGA)与LMBP算法相结合(MGA-LMBP),建立了神经网络模拟生物滴滤塔处理有机废气的过程可拓融合模型,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样本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滴滤塔 可控工业生态环境 状态检测 人工神经网络 可拓融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工厂的概念与国内外发展现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贺冬仙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6年第10期13-15,共3页
植物工厂的概念按照严格的定义,完全在可控环境下进行工业化生产植物产品的设施才能称其为"植物工厂"或"植物工场"。日本千叶大学的古在丰树教授把植物工厂分为"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太阳光型植物工场... 植物工厂的概念按照严格的定义,完全在可控环境下进行工业化生产植物产品的设施才能称其为"植物工厂"或"植物工场"。日本千叶大学的古在丰树教授把植物工厂分为"人工光型植物工厂""太阳光型植物工场"及"太阳光与人工光并用型植物工场"。简而言之,人工光植物工厂就是完全使用人工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人工光 千叶大学 立体栽培 温室生产 温室设施 温室蔬菜生产 日光温室 可控环境 塑料大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脸表情获取及重建技术综述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珊 沈旭昆 赵沁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23-2444,共22页
人脸是人类重要的生物特征,逼真重建三维人脸面部表情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年来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目前,比较成熟的人脸三维模型获取大多还是依靠实验室昂贵的硬件系统和可控的光照环境,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已逐渐过渡到基于日常... 人脸是人类重要的生物特征,逼真重建三维人脸面部表情有着广泛的应用,多年来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密切关注。目前,比较成熟的人脸三维模型获取大多还是依靠实验室昂贵的硬件系统和可控的光照环境,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已逐渐过渡到基于日常生活环境和低成本设备的研究。按照输入数据的来源,将现有的研究工作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可控环境的三维人脸获取及重建技术;二是基于非可控环境的三维人脸获取及重建技术。以此为线索对当前技术和方法进行总结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脸表情获取 三维人脸建模 可控环境 可控环境 粗尺度人脸模型 细尺度人脸模型 特征点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液氮水平及EC对基质培西洋参生长及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彬 李宝石 +3 位作者 刘文科 查凌雁 周成波 邵明杰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19期9-14,共6页
采用LED光源在室内可控环境下进行了2个试验,试验1设置2.5、5、7.5 mmol/L三种营养液氮水平处理,试验2设置了1、1.5、2倍三种营养液EC处理,研究了营养液氮水平及EC对西洋参根鲜干重、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洋参无... 采用LED光源在室内可控环境下进行了2个试验,试验1设置2.5、5、7.5 mmol/L三种营养液氮水平处理,试验2设置了1、1.5、2倍三种营养液EC处理,研究了营养液氮水平及EC对西洋参根鲜干重、形态指标及叶绿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洋参无土栽培环境下,低氮水平及低EC营养液处理利于西洋参果实和种子单粒的生长,且利于西洋参地上部分形态指标及其参根的生长,营养液氮水平和EC处理对西洋参总皂苷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皂苷含量 西洋参 LED光源 无土栽培 基质培 营养液 可控环境 形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双孢蘑菇菇棚的改造及新型保温材料的应用初探
16
作者 邢修明 《食用菌》 2015年第6期62-63,共2页
试验对草房菇棚、新型棚体的保温层和内部控制系统分别加以改造,检测了墙体、保温层和温湿度控制系统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子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没有改造之前的草棚的局部上下菇床间温湿度、CO2... 试验对草房菇棚、新型棚体的保温层和内部控制系统分别加以改造,检测了墙体、保温层和温湿度控制系统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中的主要影响因子的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没有改造之前的草棚的局部上下菇床间温湿度、CO2浓度的变化都有一个梯度,改造后具有相对的一致,可以延长出菇的周期,提高菇的品质和商品性,达到多次出菇、反季节出菇的目标;而未加改造的传统草棚,一般只能在秋冬和春夏之交里出菇,其余时间不能出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工厂化生产 新型棚体 无机玻璃钢 可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讯看点
17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31期74-74,共1页
德克萨斯州的生菜种植者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TrueHarvest Farms是一家位于德克萨斯州Belton的可控环境的水培农场,专门从事绿叶蔬菜种植,目前正致力于提高其生菜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该农场与芬兰的Green Automation Group合作,在其... 德克萨斯州的生菜种植者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TrueHarvest Farms是一家位于德克萨斯州Belton的可控环境的水培农场,专门从事绿叶蔬菜种植,目前正致力于提高其生菜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该农场与芬兰的Green Automation Group合作,在其约4600 m2的温室中应用了自动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叶蔬菜 生产过程自动化 德克萨斯州 自动化技术 可控环境 自动化水平 生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科学家再挖掘出2种可人工饲养本土熊蜂
18
《西北园艺(综合)》 2020年第2期60-60,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再次挖掘出2种可以人工饲养的熊蜂,探明了我国南方蜂种弗里熊蜂(Bombus friseanus)和短头熊蜂(B.breviceps)的生物学特性。该研究丰富了可以人工饲养的熊蜂素材,为我国本土熊蜂资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团队再次挖掘出2种可以人工饲养的熊蜂,探明了我国南方蜂种弗里熊蜂(Bombus friseanus)和短头熊蜂(B.breviceps)的生物学特性。该研究丰富了可以人工饲养的熊蜂素材,为我国本土熊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础。熊蜂是一类野生传粉昆虫。利用熊蜂为可控环境下的农作物传粉,首先要实现熊蜂的人工饲养。目前,全球商业化应用最广的熊蜂物种为欧洲地熊蜂(B.terrestris),但是该蜂种已在很多地区造成了生物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人工饲养 蜜蜂研究所 熊蜂 蜂种 商业化应用 生物入侵 可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保护地专用品种选育成功
19
作者 魏军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24期7-7,共1页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邮码:271018,电话:0538—8241111)高东升博士、李宪利教授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可控环境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及丰优关键技术研究”最近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词 品种选育 保护地栽培 生长发育规律 关键技术研究 可控环境 山东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863”计划 专用 平均单果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