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癫痫的神经元微环境动力学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朵 李斯卉 +1 位作者 李强 张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0-1872,共13页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超同步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大量生理实验和神经计算建模研究表明,神经元异常放电是癫痫发作的电生理基础,而神经元微环境动力学改变是引起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刺激神经元异常放电... 癫痫是由大脑神经元超同步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大量生理实验和神经计算建模研究表明,神经元异常放电是癫痫发作的电生理基础,而神经元微环境动力学改变是引起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刺激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作产生和发展的潜在原因。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影响神经元微环境改变的四个主要因素(离子浓度、能量代谢、神经递质和细胞体积)出发,分别就其动力学建模的神经机制和建模方法两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与分析,然后对未来可探索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癫痫异常放电模式的动力学本质以及癫痫发病的神经机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环境动力学 癫痫放电模式 神经计算模型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期间港湾海岸湿地侵蚀、淤积的环境动力学机制初探——以福建罗源湾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爱军 叶翔 李云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5-324,共10页
为了探讨港湾海岸湿地在台风期间发生冲淤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利用流速仪观测了台风"凤凰"过境期间福建罗源湾海岸湿地(包括盐沼中下部和光滩)的环境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台风登陆期间盐沼中下部和光滩的滩面淹没时间增长约2 h,... 为了探讨港湾海岸湿地在台风期间发生冲淤变化的过程和机制,利用流速仪观测了台风"凤凰"过境期间福建罗源湾海岸湿地(包括盐沼中下部和光滩)的环境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台风登陆期间盐沼中下部和光滩的滩面淹没时间增长约2 h,近底层流速平均值变化很小,但流速波动变化幅度很大,底部切应力显著增大,滩面发生侵蚀;台风登陆后,随着风浪作用的减弱,流速波动显著减小,底部切应力逐渐减小,悬沙发生沉降,滩面表现为淤积。台风期间的滩面侵蚀、淤积主要受底部切应力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湾海岸湿地 台风 侵蚀 淤积 环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觉临场感系统中环境动力学的遗传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俊杰 黄惟一 宋爱国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27-32,共6页
针对环境的本质非线性特征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力觉临场感系统中环境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阐述了其建模机理和建模算法 ,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关键词 力觉临场感系统 环境动力学 遗传神经网络模型 机器人 GG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相干性解除及其熵增效应的环境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昌璞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8-42,共5页
提出一个环境作用导致量子系统相干性解除(decoherence)及其熵增效应的量子动力学模型,这个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表明,当系统耦合于适当的环境,Schrodinger方程支配的动力学演化在宏观极限下将自动实现... 提出一个环境作用导致量子系统相干性解除(decoherence)及其熵增效应的量子动力学模型,这个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表明,当系统耦合于适当的环境,Schrodinger方程支配的动力学演化在宏观极限下将自动实现量子相干性解除和系统熵的增加.伴随着熵由零增加到最大,量子系统将由完全相干的纯态,经历相干性部分解除的中间混合态,最后变为相干性解除的最大混合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相干性 相干性解除 环境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庐山第四纪沉积砾石的显微构造系统及地质环境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8 位作者 徐冰 白建斌 田新洪 王旭龙 宋友桂 于学锋 刘卫国 安芷生 张国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7-795,共9页
经过多年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分析,对庐山芦林盆地大校场谷口剖面松散沉积物中变形砾石进行岩石显微构造学的研究。发现变形砾石内部存在特殊的微裂隙组构,呈现出错裂-横裂-劈裂-爆裂-复裂-应力矿物等的复杂组合,其结构面... 经过多年的区域地质调查和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分析,对庐山芦林盆地大校场谷口剖面松散沉积物中变形砾石进行岩石显微构造学的研究。发现变形砾石内部存在特殊的微裂隙组构,呈现出错裂-横裂-劈裂-爆裂-复裂-应力矿物等的复杂组合,其结构面特征反映出显微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是互为转变的。通过物理模型分析和试验变形比对等综合材料证明,变形砾石是遭受了既密集、又分散、还具有同时发生作用的长时期的多边界外力条件及平衡力系,内部形成破裂其应力传递过程和性质改变与变形形迹转变及其做功连续扩展,是由低于疲劳极限的具有脉动性作用微弱应力造成的。地球陆表过程和地质环境要素及其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认为,只有第四纪晚期地质事件的低温、低应力及其分散密集的多颗粒平衡力系的缓慢长期及间歇脉动作用的边界条件才能满足、符合及形成这种特殊的岩石变形构造,为中国东部山地可能遭受第四纪冰冻环境及冰川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微裂隙 冷构造系统 陆面表层冰冻作用 地质环境响应:地球动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浅水草藻型湖泊水质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兴 史洪森 +2 位作者 张树礼 李畅游 王立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987-3994,共8页
针对内蒙古乌梁素海面临的污染现状,基于三维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的计算模式,将其与CE-QUAL-ICM模型耦合,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的乌梁素海藻类、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风速和蒸发对模型的影响,也... 针对内蒙古乌梁素海面临的污染现状,基于三维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的计算模式,将其与CE-QUAL-ICM模型耦合,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的乌梁素海藻类、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风速和蒸发对模型的影响,也加入了挺水植物密度、高度、直径等形态指标,以此反映水生植物存在的区域中植物吸收降解污染物质、风速对底部应力、流场变化等因素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挺水植物分布的耦合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藻类和污染物质在乌梁素海内的年际、季节变化过程,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30%以内,大部分相对误差已控制在20%以内;降低入湖污染物质负荷直接影响着湖区内水质浓度的变化。另外,对于浅水或挺水植物密集而无法进入取得信息的区域,利用所建耦合模型能够为这些区域湖泊规划、管理、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 水质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中生代花岗岩及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70
7
作者 李俊建 罗镇宽 +2 位作者 刘晓阳 徐卫东 骆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72,共12页
文章通过对大量前人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多元信息资料的分析,认为胶东中生代花岗岩和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形成于华南_华北克拉通后碰撞挤压和伊泽奈崎板块快速斜冲剪切的双重构造环境及其后的拉张构造环境。胶东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 文章通过对大量前人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等多元信息资料的分析,认为胶东中生代花岗岩和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形成于华南_华北克拉通后碰撞挤压和伊泽奈崎板块快速斜冲剪切的双重构造环境及其后的拉张构造环境。胶东大型_超大型金矿床受控于经历了韧_脆性剪切、挤压_拉张复杂变形叠加的大型构造岩带,同时也受控于被断裂叠加的花岗岩接触带。根据铅、硫等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地质构造环境的综合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以太古宙胶东岩群绿岩和深成岩组成的结晶基底,不排除煌斑岩浆带来部分深源物质;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判断成矿流体为大气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流体;成矿条件为中低温(380~100℃),低压(86~5.4MPa);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125~100Ma),成矿与燕山晚期拉张环境下的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属环太平洋成矿带中温热液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地球动力学环境 后碰撞 花岗岩 大型-超大型金矿床 胶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统计能量分析法预示空空导弹舱内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25
8
作者 聂旭涛 熊飞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0-143,共4页
空空导弹在挂飞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冲击和振动环境的作用,对导弹结构及其内部设备的性能影响不可忽视。针对某型空空导弹,利用稳态统计能量分析法对其包含机动抖振的随机振动环境进行预示,同时采用基于冲击响应谱的瞬态统计能量分析法预... 空空导弹在挂飞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冲击和振动环境的作用,对导弹结构及其内部设备的性能影响不可忽视。针对某型空空导弹,利用稳态统计能量分析法对其包含机动抖振的随机振动环境进行预示,同时采用基于冲击响应谱的瞬态统计能量分析法预示导弹设备舱内的高频冲击环境。计算仿真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统计能量分析法能够较为准确地预示动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空导弹 冲击响应谱 统计能量分析 动力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级胶东金矿集中区两类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连登 陈国华 +3 位作者 张辉煌 张文钊 颜秉蓬 吴桂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36-39,共4页
胶东金矿集中区,累计探明黄金储量超过1000t。该区在中生代陆陆俯冲、碰撞过程,地球动力学环境有3次演变。早期挤压、尔后为挤压-伸展和伸展地球动力学环境,后两种环境对应形成与不同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系统有关、本质特征各异的中深热... 胶东金矿集中区,累计探明黄金储量超过1000t。该区在中生代陆陆俯冲、碰撞过程,地球动力学环境有3次演变。早期挤压、尔后为挤压-伸展和伸展地球动力学环境,后两种环境对应形成与不同区域构造-岩浆活动系统有关、本质特征各异的中深热液金矿和浅成热液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期 地球动力学环境 金矿本质特征 胶东金矿集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琼河坝岛弧晚古生代地球动力学环境——来自和尔赛岩体暗色岩墙时空分布的证据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乾文 周可法 王金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8-1082,共15页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地处阿尔泰、准噶尔和东天山等山系和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或称北亚造山区)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准噶尔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相对缺乏构造变形尤其是中小尺度构造变形的研...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地处阿尔泰、准噶尔和东天山等山系和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或称北亚造山区)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东准噶尔的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相对缺乏构造变形尤其是中小尺度构造变形的研究。初步研究发现东准噶尔分布着大量的中基性暗色岩墙,它们是后期岩浆侵入到前期构造裂隙中的产物,可以从时空两个方面为构造裂隙的研究提供制约。本文结合地质资料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在琼河坝岛弧带中的和尔赛岩体(早泥盆世)中识别出来了874个暗色岩墙(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片段,它们的走向以北西西—南东东向为主,另外还有少数北东—南西和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通过岩墙的宏观变形特征可以推测,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压张性裂隙之中,北西—南东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左行张剪裂隙之中,北东—南西走向的岩墙形成于右行压剪裂隙之中。这些裂隙形成时平面最大主应力为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结合岩体和岩墙的时代,本文认为在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期间,和尔赛岩体由于受到北西西—南东东方向的区域挤压作用而产生相应的裂隙,可能标志着洋盆结束后碰撞作用的发生,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暗色岩墙的普遍发育可能是后碰撞岩浆活动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琼河坝 中基性岩墙 地球动力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的同位素证据及盆地动力学模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红 赵金海 +3 位作者 蔡乾忠 郑建平 孙和清 曹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9-237,共9页
在东海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讨论了采自盆地东西部油气钻井玄武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测试分析的成果,阐述了玄武岩岩石结构与岩石成分特征,计算岩浆起源深度与岩浆起源温度。通过岩浆源区地幔性质与... 在东海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讨论了采自盆地东西部油气钻井玄武岩样品的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测试分析的成果,阐述了玄武岩岩石结构与岩石成分特征,计算岩浆起源深度与岩浆起源温度。通过岩浆源区地幔性质与深部过程分析,指出Sm-Nd、Pb-Pb、Nd-Pb同位素体系反映的深部地幔流体具有古生代向新生代转型的双重特征,与古生代地幔岩浆来源具有较明显亲和性,其中既有古老地幔物质存在,又有新生地幔物质参与,表明研究区地壳深部流体活动十分频繁。结合海洋一期"863"双船折射大剖面有关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成果的综合分析认识,提出了盆地地球动力学成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海域 地球动力学环境与过程 玄武岩性质 盆地成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动力学环境预测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桂荣 董龙雷 喻磊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8,142,共6页
为了研究建立同一结构在两个不同系统中振动响应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的基本问题,以两种边界条件组成的两个系统为例,从其动力学方程出发,建立了基于时域、频域描述的映射关系的力学模型。为求解两个系统的映射关系模型,引入以统计学习理... 为了研究建立同一结构在两个不同系统中振动响应之间的映射关系模型的基本问题,以两种边界条件组成的两个系统为例,从其动力学方程出发,建立了基于时域、频域描述的映射关系的力学模型。为求解两个系统的映射关系模型,引入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法,借助于决策函数可以从一种边界条件预测同一结构在另一种边界条件下结构的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射关系模型 动力学环境预测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遥感器动力学环境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洪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9-44,共6页
论述了空间遥感器动力学环境计算机仿真的目的和内容,讨论了动力学环境对遥感器的影响,探讨了在冲击、过载、低频振动、随机振动等环境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
关键词 空间遥感器 仿真 CAD CAE 动力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的地球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园田 王志鹏 +3 位作者 叶建辉 李光明 何丹明 谢志招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2期38-45,共8页
本文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活动习性、褶皱、断陷盆地、平原、海湾的形成机理,火山活动、水系分布格局,震源机制解、地壳形变场、GPS观测成果和EDM(光电测距)资料等,对比研究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现今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 本文根据断层的力学性质、活动习性、褶皱、断陷盆地、平原、海湾的形成机理,火山活动、水系分布格局,震源机制解、地壳形变场、GPS观测成果和EDM(光电测距)资料等,对比研究了台湾海峡及其两岸现今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处在北西方向引张的应力环境;台湾地区受到来自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方向的挤压和因台湾海峡下降而产生的向南东方向的挤压;福建沿海则受到印度板块向北向东的挤压和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向北西方向的挤压以及台湾海峡下降而产生的向北西方向的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板块运动 地壳变形 地球动力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周围沸石矿成矿构造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寿庭 赵鹏大 +1 位作者 徐旃章 郑明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99-404,共6页
松辽盆地周围沸石资源丰富 ,矿床类型多样 ,是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沸石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NE—NNE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着中生代火山岩和沸石矿带的空间展布 ,而不同方向深大断裂带的交接复合地段则决定了沸石矿田和主要矿床的空间... 松辽盆地周围沸石资源丰富 ,矿床类型多样 ,是中国东部环太平洋沸石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区NE—NNE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着中生代火山岩和沸石矿带的空间展布 ,而不同方向深大断裂带的交接复合地段则决定了沸石矿田和主要矿床的空间定位。燕山中晚期以挤压-剪切 (左行 )为主的构造动力学机制控制了富碱高钾火山岩的发育 ,为沸石矿源岩的形成期 ;喜山期的构造反转以拉张 -剪切 (右行 )为主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及其相伴的岩浆热事件 ,导致区域地热异常、地下流体增温和沸石矿化作用的快速进行。研究区中生代火山岩系中沸石矿床的主成矿期为喜山期 (6 4 5~ 5 5 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矿床 成矿构造动力学环境 松辽盆地 火山岩 中生代 岩浆热事件 地下流体 矿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今中国东北地区地球动力学环境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立新 戴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1-1107,共7页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构造以盆地群及控制盆地群的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特征,其中松辽盆地及控制该盆地的北东向断裂最具代表性,该盆地也是区域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日本大地震后对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触发的库仑破裂应力中,北东向展布...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构造以盆地群及控制盆地群的北东向断裂为主要特征,其中松辽盆地及控制该盆地的北东向断裂最具代表性,该盆地也是区域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日本大地震后对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触发的库仑破裂应力中,北东向展布的大多增加,从西北至东南、从西南至东北具有逐渐增加的特点;北西向展布以及近东西向展布的大多减小,且从西至东、从西北至东南的减小值逐渐增大。日本大地震改变了中国东北地区与日本本岛的基本运动趋势,日本大地震的发生使中国东北地区由原来的挤压状态改变为拉张状态。在2002~2018年、2006~2018年2个时段的运动趋势中,日本大地震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影响仍非常显著,现今中国东北地区的地球动力学环境仍将处于日本大地震的影响之中,对较为规律的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的韵律性特征将产生一定影响。1999年开始的第5活动期已经结束,或将进入第6活动期前的间歇平静期,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还需时间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北地区 地球动力学环境 地震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的蠡湖补水方案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7
作者 鄢碧鹏 柳自强 +1 位作者 王磊 贝超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611,686,共6页
为提高蠡湖水体透明度,无锡市拟将太湖水处理后对蠡湖进行生态补水。利用环境流体动力学(EFDC)模型,通过建立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的关系,模拟不同补水工况下蠡湖悬浮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预测生态补水对蠡湖透明度的改善效果。分别对不... 为提高蠡湖水体透明度,无锡市拟将太湖水处理后对蠡湖进行生态补水。利用环境流体动力学(EFDC)模型,通过建立悬浮物浓度和透明度的关系,模拟不同补水工况下蠡湖悬浮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预测生态补水对蠡湖透明度的改善效果。分别对不同进水流量(7.5、15.0、22.5 m^(3)/s)、出水点(梅梁湖泵站与曹王泾泵站)流量分配比例(1.0∶1.0、1.5∶1.0、2.0∶1.0)下的补水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在同一进水流量下,分配比例为1.5∶1.0时效果最佳,此时全湖悬浮物平均浓度下降较快,在此分配比例下若达到相同透明度0.71 m,进水流量7.5、15.0、22.5 m^(3)/s工况下分别需要补水27、13、9 d;如果在蠡湖A区(退渔还湖区)建设挡水墙,可以大幅提升补水效果,缩短补水时长,平均透明度可提高至1 m左右,研究结果为确定补水工程建设规模和运行方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蠡湖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 透明度 悬浮物浓度 挡水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组件的动力学环境试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建设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动力学环境是空间光学遥感器及其组件研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它会对整机或组件造成结构性的破坏 ,所以在其研制的不同阶段须进行充分的动力学环境试验。空间光学系统是执行重要任务的子系统 ,在结构及其性能、工作精度要求... 动力学环境是空间光学遥感器及其组件研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它会对整机或组件造成结构性的破坏 ,所以在其研制的不同阶段须进行充分的动力学环境试验。空间光学系统是执行重要任务的子系统 ,在结构及其性能、工作精度要求、密封性、可靠性等方面均有比较特殊的要求。组件乃至系统不仅须经历动力学环境试验的严格考核 ,而且还须在此基础上通过其它相关试验做进一步的测试。针对空间光学组件及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对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编制了各类组件的动力学环境试验大纲。同时 ,对试验中的控制、监测、试验夹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组件 动力学环境试验 空间光学系统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及邻区现今地壳三维运动特征及地球动力学环境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亚轩 胡久常 +2 位作者 赵斌 秦姗兰 郑在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9-564,共6页
利用海南及邻区1999年以来GNSS资料及1970年以来水准数据获取三维运动速度场,分析地壳运动特征,结合东南亚水平运动背景场分析周缘板块对海南地块及华南地块陆缘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维运动以白沙断裂为界,岛北部以海口-屯... 利用海南及邻区1999年以来GNSS资料及1970年以来水准数据获取三维运动速度场,分析地壳运动特征,结合东南亚水平运动背景场分析周缘板块对海南地块及华南地块陆缘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岛三维运动以白沙断裂为界,岛北部以海口-屯昌为界。华南地块各观测点E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减小,至陆缘区域速率最小,各观测站间运动速率差异性小;S向运动速率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位于23°~26°N区域观测点的速度场与其南北两侧存在差异。华南地块运动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和挤压影响,陆缘地带还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活动及南海扩张运动影响,澳大利亚板块对区域运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壳运动 块体分界带 地球动力学环境 印澳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发射装置动力学环境模拟实验中的疲劳等效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毕世华 罗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2期122-125,共4页
目的:寻求导弹发射装置室内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中疲劳等效情况下的时间缩减关系。方法:以发射箱上附加的弹性梁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其上预制疲劳裂纹在各强化载荷作用下的扩展情况,研究等效规律。结果:提出了一个疲劳裂纹扩展计算的新方... 目的:寻求导弹发射装置室内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中疲劳等效情况下的时间缩减关系。方法:以发射箱上附加的弹性梁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其上预制疲劳裂纹在各强化载荷作用下的扩展情况,研究等效规律。结果:提出了一个疲劳裂纹扩展计算的新方法,获得了等疲劳情况下的时间缩减曲线。结论:时间缩减曲线的获得将使导弹发射装置室内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的进度大大加快,对降低研制成本,缩短研制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发射装置 动力学环境模拟实验 疲劳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