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布鲁氏菌病快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吴彤 王慧煜 +3 位作者 吴绍亮 崔金磊 杨晓野 吴绍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6-750,759,共6页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人畜疫情在国内外均出现回升势头,严重影响了流行地区的养殖产业发展,并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该病的快速准确检测能为预防、治疗提供早期、有效的...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的人畜疫情在国内外均出现回升势头,严重影响了流行地区的养殖产业发展,并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该病的快速准确检测能为预防、治疗提供早期、有效的疫病信息。鉴于布鲁氏菌病危害的严重性,建立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布鲁氏菌病早期诊断和疾病控制的关键。本文将对多重PCR、实时定量荧光PCR、LAMP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以及ELISA、胶体金试纸条等免疫学检测方法两个方面对布鲁氏菌病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LAMP方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布病的检测更加适合在基层的推广和使用,并且免疫层析技术正朝着定量、高灵敏度、多标记检测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多重PCR 荧光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试纸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贝类派琴虫和包纳米虫的双重LAMP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彩霞 冯春燕 +4 位作者 王巧黎 袁向芬 邓俊花 吕继洲 吴绍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35-1942,共8页
为满足贝类寄生虫快速检测需求,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布的派琴虫ITS序列和包纳米虫18SrRNA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LAMP扩增引物,分别建立了两种寄生虫的单重LAMP检测方法,进一步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组装成两种寄生虫的双重LAMP方法,同... 为满足贝类寄生虫快速检测需求,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发布的派琴虫ITS序列和包纳米虫18SrRNA序列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LAMP扩增引物,分别建立了两种寄生虫的单重LAMP检测方法,进一步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组装成两种寄生虫的双重LAMP方法,同时还进行了特异性检测和敏感性检测,并通过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验双重LAMP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贝类寄生虫双重LAMP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检测派琴虫时的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质粒DNA,检测包纳米虫时的最低检测限为100拷贝/μL质粒DNA,同时酶切试验也验证了双重LAMP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随机采自东海和黄海的20份菲律宾蛤仔和10份美国进口牡蛎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双重LAMP方法在口岸检疫工作中可以作为派琴虫和包纳米虫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寄生虫病 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 检测 派琴虫 包纳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LAMP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辰雨 胡敬东 +2 位作者 史玉颖 宋敏训 张鹤晓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580,共5页
参考禽流感病毒(AIV)基质蛋白(M)基因设计了两对引物,特异性识别其6个不同位点,建立了基于颜色判定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方法。试验对不同禽源病毒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该方法仅特异性地检出禽流感病毒(H9和H5亚型)核酸,对AIV病毒... 参考禽流感病毒(AIV)基质蛋白(M)基因设计了两对引物,特异性识别其6个不同位点,建立了基于颜色判定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方法。试验对不同禽源病毒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该方法仅特异性地检出禽流感病毒(H9和H5亚型)核酸,对AIV病毒的检测极限为10 EID50。人工感染病料检测结果与鸡胚病毒分离法的符合率为96.7%。数据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特异、敏感、简便,在禽流感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基质蛋白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