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品质变化规律预测其货架期。首先采用糖纸包装(candy paper packaging,CW)、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保鲜袋包装(storage bag packaging,W...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品质变化规律预测其货架期。首先采用糖纸包装(candy paper packaging,CW)、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保鲜袋包装(storage bag packaging,WPB)和铝箔袋包装(aluminum foil bag packaging,ABP)4种包装方式对复合果丹皮进行包装,并在常温下贮藏180 d测定其在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值,以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硬度和菌落总数为表征指标建立化学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复合果丹皮的货架期。结果表明,采用VP方式能有效延缓复合果丹皮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活性成分等营养成分的降解、抑制复合果丹皮在贮藏期间被微生物的污染。可溶性糖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水分含量与硬度的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验证结果表明,VP方式下复合果丹皮以4种表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Arrhenius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因此,VP方式的应用将会为复合果丹皮的包装和贮藏提供理论基础。展开更多
为探究新鲜玫瑰花发酵前后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抗氧化活性变化,采用均匀设计试验优化了玫瑰花红茶加工工艺,测定了发酵前后提玫瑰干花水提物(dried rose petal water extract, RWE)与玫瑰花红茶水提物(rose black tea aqueous extract, R...为探究新鲜玫瑰花发酵前后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抗氧化活性变化,采用均匀设计试验优化了玫瑰花红茶加工工艺,测定了发酵前后提玫瑰干花水提物(dried rose petal water extract, RWE)与玫瑰花红茶水提物(rose black tea aqueous extract, RBTE)的主要成分并评估其体外抗氧化能力,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其代谢物变化。结果表明,萎凋时间22 h、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8 h为玫瑰花红茶加工的最优参数组合。RBTE总多酚、多糖含量显著高于RWE,花青素、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RWE(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玫瑰花发酵前后的提取物中共鉴定到2 028个代谢物,共筛选出24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发现玫瑰花发酵后菊苣素、肌苷和去甲骆驼蓬碱含量增加,使玫瑰花红茶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并赋予了生理调控、抗氧化及抗炎等功能。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玫瑰花红茶加工过程中对氨基酸类物质的影响最显著,对玫瑰花红茶的滋味品质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发现,RBTE表现出较强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说明发酵有助于增强玫瑰花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玫瑰花红茶功能活性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该文旨在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杏与玫瑰花酱复合果丹皮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并通过品质变化规律预测其货架期。首先采用糖纸包装(candy paper packaging,CW)、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保鲜袋包装(storage bag packaging,WPB)和铝箔袋包装(aluminum foil bag packaging,ABP)4种包装方式对复合果丹皮进行包装,并在常温下贮藏180 d测定其在贮藏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值,以水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硬度和菌落总数为表征指标建立化学动力学模型以预测复合果丹皮的货架期。结果表明,采用VP方式能有效延缓复合果丹皮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活性成分等营养成分的降解、抑制复合果丹皮在贮藏期间被微生物的污染。可溶性糖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水分含量与硬度的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验证结果表明,VP方式下复合果丹皮以4种表征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度较高,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较小,Arrhenius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性。因此,VP方式的应用将会为复合果丹皮的包装和贮藏提供理论基础。
文摘为探究新鲜玫瑰花发酵前后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抗氧化活性变化,采用均匀设计试验优化了玫瑰花红茶加工工艺,测定了发酵前后提玫瑰干花水提物(dried rose petal water extract, RWE)与玫瑰花红茶水提物(rose black tea aqueous extract, RBTE)的主要成分并评估其体外抗氧化能力,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其代谢物变化。结果表明,萎凋时间22 h、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8 h为玫瑰花红茶加工的最优参数组合。RBTE总多酚、多糖含量显著高于RWE,花青素、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RWE(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表明,玫瑰花发酵前后的提取物中共鉴定到2 028个代谢物,共筛选出24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发现玫瑰花发酵后菊苣素、肌苷和去甲骆驼蓬碱含量增加,使玫瑰花红茶不仅具有独特的风味并赋予了生理调控、抗氧化及抗炎等功能。通过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玫瑰花红茶加工过程中对氨基酸类物质的影响最显著,对玫瑰花红茶的滋味品质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发现,RBTE表现出较强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说明发酵有助于增强玫瑰花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为玫瑰花红茶功能活性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