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塬沟壑区综合治理试验示范成果评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展望——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30a多治理实践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郭胜利 姬洪飞 +1 位作者 郝明德 高长青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8-324,共7页
[目的]研究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面临的问题,旨在为该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方法]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实践为例,基于1986年以来的监测和研究资料,... [目的]研究黄土高塬沟壑区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面临的问题,旨在为该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方法]以陕西省长武县王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研究实践为例,基于1986年以来的监测和研究资料,总结分析了该流域30 a多来不同时段在生态环境、土地生产力和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变化.[结果]王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存在明显的阶段性.①综合治理阶段(1986-1995).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突破口,重点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经济收入.同时从塬面到沟道综合整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土地.②生态保护阶段(1996-2005).更新与升级粮果管理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稳定和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③高质量发展试验示范研究阶段(2006-2019).以王东沟小流域为试点,从发展绿色高效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和示范,探索适合小流域内涵式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为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结论]为实现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引下,重点研究流域生态管理和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建设,在总体控制水土流失基础上,保障人居环境的生态性,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和谐与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塬壑区 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 高质量发展 生态文明 王东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东沟小流域水土保持防蚀措施优化配置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世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3-57,共5页
根据野外天然降雨定位试验、野外人工模拟降雨与放水冲刷试验、土壤侵蚀类型遥感监测资料,以及小流域泥沙观测资料等,对王东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水土保持减沙效益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硬地面产流产沙的规律研究,进... 根据野外天然降雨定位试验、野外人工模拟降雨与放水冲刷试验、土壤侵蚀类型遥感监测资料,以及小流域泥沙观测资料等,对王东沟小流域土壤侵蚀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水土保持减沙效益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对硬地面产流产沙的规律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黄土塬区村落系统硬地面及农田集流槽集水径流冲刷是导致沟头迅速延伸的主要原因。沟坡道路侵蚀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试验区指导农民建造的以沟坡防蚀道路为骨干的路、水、田、林、果5项沟坡开发工程,已取得沟坡生态环境日趋向良性循环转化,昔日远离村庄的沟坡荒山已被道路成网,林果满山新的生态景观所代替,变成经济沟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地面产流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王东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农户经济分析
3
作者 李文军 王继军 郝明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6-169,175,共5页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25户农户监测资料表明,经过20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户的经营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建立起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经...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小流域25户农户监测资料表明,经过20a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户的经营行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建立起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根据25户农户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建议黄土高原沟壑区同类型地区发展中需注意如下问题: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壑区 王东沟小流域 农户经济 经营行为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韩书成 谢永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0-162,共3页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小流域工副业和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同村落类型间农民收入及收入构成差异显著;养殖业中以养殖食粮型牲畜为主,虽然养殖业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仍...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该小流域工副业和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不同村落类型间农民收入及收入构成差异显著;养殖业中以养殖食粮型牲畜为主,虽然养殖业不是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仍有35.23%的农户希望发展养殖业;土地利用类型中,果园面积超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果/粮面积比为1.08;资金、技术、信息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分层随机抽样法 王东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以陕西省长武王东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贤赵 谭春英 +1 位作者 宋孝玉 张晓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99-102,共4页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点是农田、草地面积所占比重减少,而林果面积迅速增加。同样降雨类型1996年和2010年流域下垫面的产水量分别比1986年少产水5747m3及591...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武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王东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点是农田、草地面积所占比重减少,而林果面积迅速增加。同样降雨类型1996年和2010年流域下垫面的产水量分别比1986年少产水5747m3及5914m3。产水量的减少使该流域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土壤蓄水量增加,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东沟小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产水量 黄土高原壑区 典型小流域 长武王东 陕西省 流域生态环境 草地面积 流域下垫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文卓 谢永生 +2 位作者 刘涛 赵连武 何毅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9-163,共5页
通过对长武王东沟村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及经济收入的详细调查,揭示了2007年王东沟小流域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1998-2007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和投入产出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当前农户最主要的土地... 通过对长武王东沟村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及经济收入的详细调查,揭示了2007年王东沟小流域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1998-2007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和投入产出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等。结果表明当前农户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是果园和耕地,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副业和果业,各类型间农户收入及其构成差异显著。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效益差异与有自然条件、管理水平及劳动力水平等因素有关。提出王东沟小流域应结合目前政策形势调整农户种植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发展第三产业以提高经济收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典型农户详查 效益分析 王东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南部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程变化的分层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俱战省 郑粉莉 刘文兆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33,共6页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样地0-600 cm土壤剖面水分的长期连续测定,系统研究了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年内、年际变化的分层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剖面的时程变化有分层特征,与利用类... 选取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样地0-600 cm土壤剖面水分的长期连续测定,系统研究了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年内、年际变化的分层特征以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剖面的时程变化有分层特征,与利用类型关系密切;王东沟小流域0-50 cm土层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剧烈,0-150cm土壤含水量在雨季前(6月)降到最低;与雨季前相比,小麦地12月土壤水分恢复深度可达到460 cm,而刺槐林地、苹果园和苜蓿地土壤水分恢复深度最大达到260 cm左右;就同一测点比较,2011年刺槐林地和苹果园300-600cm土壤含水量较2003年减少,而2011年小麦地和荒草地300-600 cm土壤含水量较2003年有所增加。土地利用和地形地貌是驱动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是土地利用对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王东沟小流域 时程变化 驱动机制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原状土壤氮素迁移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毓峰 李世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4-69,共6页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武王东沟实验站的坡耕地和塬耕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塬区旱耕地原状土壤氮素迁移和时空变异。结果表明:耕作土壤NO3--N为23.1-33.8 mg/kg,NH4+-N为0.23-0.50mg/kg,DOC为9.17-13.38 mg/kg,P...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武王东沟实验站的坡耕地和塬耕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塬区旱耕地原状土壤氮素迁移和时空变异。结果表明:耕作土壤NO3--N为23.1-33.8 mg/kg,NH4+-N为0.23-0.50mg/kg,DOC为9.17-13.38 mg/kg,P为0.18-0.23 mg/kg;坡耕地和塬耕地的NO3--N和NH4+-N主要集中在0-20 cm的上层土壤,中下层土壤NO3--N和NH4+-N起源于上层淋溶迁移和累积;高含量时养分淋溶溶出呈指数衰减型;NO3--N、NH4+-N、DOC向下层的迁移塬耕地慢于坡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迁移 坡耕地 塬耕地 原状土壤 王东沟小流域 黄土高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GPS的土壤水分垂直空间变异性分析——以陕北黄土高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付慧娟 申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0年第2期12-15,共4页
以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为理论分析工具,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GPS技术,分析研究了陕北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对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的半变异函数曲线可用球状模型进行很好地拟合,其存在强烈或中等... 以地统计学的半变异函数为理论分析工具,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GPS技术,分析研究了陕北王东沟小流域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对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的半变异函数曲线可用球状模型进行很好地拟合,其存在强烈或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变程范围从2-5 m不等。草地的块金值和基台值较大,远远超出了其他几种植被,它在表层0-0.8 m的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也最为剧烈,波动很大;林地的块金值较小,但基台值很大,说明其土壤表层水分和深层水分的变化差异较大;坡耕地和梯田土壤水分的分布变化比较小,半方差函数曲线变化也比较平缓,块金值和基台值都比较小。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空间变异的影响呈现林地〉草地〉灌木〉果园〉农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变异性 王东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差异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韩书成 谢永生 +1 位作者 郝明德 濮励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5,161,共4页
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农户的调查,从户主文化水平、年龄、非农率等方面对农户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和园地的投入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农户间不管是在土地投入结构还是投... 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农户的调查,从户主文化水平、年龄、非农率等方面对农户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和园地的投入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农户间不管是在土地投入结构还是投入总量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说明不同类型农户对土地的投入偏好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投入 农户 王东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