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对玉米醇溶蛋白界面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刘兴丽 任晨辉 +3 位作者 申慧珊 王宏伟 张艳艳 张华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5,共9页
为提高玉米醇溶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测定溶解度、蛋白质结构、表面疏水性、起泡性、乳化性、表面张力、表面膨胀模量等指标,探究了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 Glutaminase,PG)不同添加量(0、10、20、30、40、50 U/g)对玉米... 为提高玉米醇溶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文通过测定溶解度、蛋白质结构、表面疏水性、起泡性、乳化性、表面张力、表面膨胀模量等指标,探究了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 Glutaminase,PG)不同添加量(0、10、20、30、40、50 U/g)对玉米醇溶蛋白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G添加量的增加,玉米醇溶蛋白的脱酰胺度逐渐升高,酶添加量为40 U/g时溶解度与对照组相比提升了504.38%。二级结构结果表明,PG使β-折叠相对含量减少,β-转角相对含量增加。内源荧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先减小后增加,其微观结构由块状变成了片状,形成了规则的三维网状结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酪氨酸残基峰强比(I_(850)/I_(830))增强,色氨酸残基峰强比(I_(760)/I_(1004))先降低后升高。此外,PG降低了玉米醇溶蛋白在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增强了其表面膨胀模量,显著(P<0.05)提升了其乳化与起泡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PG处理可以改变玉米醇溶蛋白的结构,改善其界面性质,提高功能特性,有利于玉米醇溶蛋白在食品工业中更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 玉米醇溶蛋白 界面性质 气-液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茶皂素复合纳米颗粒的抗氧化特性及其环境稳定性
2
作者 徐冰欣 刘超然 +4 位作者 冯心怡 王双双 王涵 牛佳宁 代蕾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4,共9页
通过反溶剂共沉淀法制备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茶皂素(Zein-TS-Cur)复合纳米颗粒,并测定其包埋率与负载量、荧光强度、粒径、PDI、Zeta-电位、抗氧化特性和贮藏稳定性,筛选出性能最优的制备比例,并对其环境稳定性进行探究。研究发现... 通过反溶剂共沉淀法制备负载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茶皂素(Zein-TS-Cur)复合纳米颗粒,并测定其包埋率与负载量、荧光强度、粒径、PDI、Zeta-电位、抗氧化特性和贮藏稳定性,筛选出性能最优的制备比例,并对其环境稳定性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与单一玉米醇溶蛋白包埋姜黄素相比,在玉米醇溶蛋白与茶皂素的比例为1:2时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对姜黄素包埋率最高,达到96.02%,荧光强度较强,达到4663,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4.14%,总抗氧化能力为40.33%。在贮藏过程中,以及不同pH、不同离子强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纳米颗粒受环境应力影响较小。由此表明,加入茶皂素的纳米颗粒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了负载姜黄素纳米颗粒的包埋率、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本研究结果有利于为构建高效稳定的递送体系提供指导,以提高姜黄素等疏水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食品等工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茶皂素 姜黄素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果胶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稳定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文慧 刘媛媛 +3 位作者 姜金池 龙淑媛 杨文革 胡永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基于玉米醇溶蛋白与果胶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抗性溶剂沉淀法制备不同甲氧基果胶与玉米醇溶蛋白的复合纳米颗粒,并对其乳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玉米醇溶蛋白颗粒,复合纳米颗粒具有纳米尺度、均一的颗粒结构、优良的乳化能力... 基于玉米醇溶蛋白与果胶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抗性溶剂沉淀法制备不同甲氧基果胶与玉米醇溶蛋白的复合纳米颗粒,并对其乳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玉米醇溶蛋白颗粒,复合纳米颗粒具有纳米尺度、均一的颗粒结构、优良的乳化能力,作为乳化剂颗粒可以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研究结果表明,果胶的酯化度对于复合纳米颗粒乳化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对玉米醇溶蛋白表面疏水性进行较好的调控,所形成的复合纳米颗粒三相接触角接近90°。高甲氧基果胶与玉米醇溶蛋白所形成的复合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具有更小的乳液粒径,在乳液液滴表面分布更均匀,且对于外界环境pH值的变化具有更好抗性。综上,玉米醇溶蛋白与果胶所形成的复合纳米颗粒可以作为生物基Pickeirng乳液乳化剂颗粒,其中高甲氧基果胶为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果胶 纳米颗粒 润湿性 Pickering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化对竹粉/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材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魏俞涌 张庆法 盛奎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6-804,共9页
为实现玉米蛋白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以竹粉、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制备复合膜材料,探究烷基化处理对竹粉/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硅烷偶联剂降低了竹粉的极性,提高了竹粉与玉米醇溶蛋白的相容性,延缓了玉... 为实现玉米蛋白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以竹粉、玉米醇溶蛋白为原料制备复合膜材料,探究烷基化处理对竹粉/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硅烷偶联剂降低了竹粉的极性,提高了竹粉与玉米醇溶蛋白的相容性,延缓了玉米醇溶蛋白的热分解速率,提高了玉米醇溶蛋白的热稳定性,改善了竹粉/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其中,硅烷偶联剂和二氧化硅联合处理竹粉所制备的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材料在本研究中表现出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分别为0.23 MPa、4.67 MPa、408.07%。本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玉米醇溶蛋白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 玉米醇溶蛋白 烷基化 复合膜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玉米醇溶蛋白⁃肉桂醛水果保鲜膜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范鑫 杨婷 +1 位作者 王艺瑜 黄峻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我国果蔬腐烂率高达20%~30%,亟待通过构建生物基水果保鲜膜延长水果的货架期。该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生物基玉米醇溶蛋白⁃肉桂醛(zein⁃cinnamaldehyde,Z⁃CA)水果保鲜膜,探究玉米醇溶蛋白和肉桂醛之间的互作关系,以... 我国果蔬腐烂率高达20%~30%,亟待通过构建生物基水果保鲜膜延长水果的货架期。该文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生物基玉米醇溶蛋白⁃肉桂醛(zein⁃cinnamaldehyde,Z⁃CA)水果保鲜膜,探究玉米醇溶蛋白和肉桂醛之间的互作关系,以及不同肉桂醛浓度对Z⁃CA膜的微观形貌、疏水性、乙烯吸附性和抑菌性的影响,评价Z⁃CA膜对香蕉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与肉桂醛之间存在氢键作用,静电纺丝Z⁃550CA膜具有良好的纤维形貌、乙烯吸附效率[(7.73±1.57)mg/(m^(3)·h)]、疏水性(131.14±7.96)°和抑菌性能,能够有效延长香蕉的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肉桂醛 静电纺丝 乙烯吸附 水果保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花黄酮-玉米醇溶蛋白-果胶纳米颗粒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思敏 黄婷 +3 位作者 张凯航 屠幼英 孙培龙 邵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4,共7页
玉米醇溶蛋白-果胶构造的包埋体系可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延长其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以茶树花黄酮为原料,通过反溶剂法结合静电沉积法制备茶树花黄酮-玉米醇溶蛋白-果胶纳米颗粒(tea flower flavonoids zein-pectin nanoparticles,F... 玉米醇溶蛋白-果胶构造的包埋体系可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延长其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以茶树花黄酮为原料,通过反溶剂法结合静电沉积法制备茶树花黄酮-玉米醇溶蛋白-果胶纳米颗粒(tea flower flavonoids zein-pectin nanoparticles,FZP-N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技术对纳米颗粒的表观形貌、理化特性、结构进行分析,利用DPPH法和ABTS法对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FZP-NPs包埋率大于96%,粒径为(238±4.55)nm,形状为球形;氢键、疏水相互作用是玉米醇溶蛋白与茶树花黄酮形成纳米颗粒的主要作用力。包埋增强了茶树花黄酮的稳定性,并延长了其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茶树花黄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花黄酮 玉米醇溶蛋白 果胶 纳米颗粒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响应型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崔妍 +2 位作者 郑明珠 刘美宏 刘回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363,共11页
玉米醇溶蛋白是玉米淀粉加工的主要副产物,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取。基于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玉米醇溶蛋白可通过多种方式构建成纳米颗粒,进而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荷载和输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反溶剂沉淀、pH循环、电喷雾和微流控等... 玉米醇溶蛋白是玉米淀粉加工的主要副产物,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取。基于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玉米醇溶蛋白可通过多种方式构建成纳米颗粒,进而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荷载和输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反溶剂沉淀、pH循环、电喷雾和微流控等。这些制备方法都可合成响应各种环境刺激且性质稳定的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本文综述了刺激响应型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响应类型和应用最新进展。这些纳米载体可对内源性(pH、酶和氧化还原)和外源性环境刺激(磁和光)做出响应,已被用于食品智能包装、纳米农药和纳米医学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封递送。然而,仅依靠单一刺激响应很难实现活性物质的作用最大化,多重刺激(双重刺激、三重刺激等)响应的纳米颗粒已成为递送领域的新发展趋势。未来,更多的研究应该投入到多刺激响应纳米颗粒的研发,以及如何将纳米颗粒的多重响应特性和纳米颗粒的靶向递送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纳米颗粒 刺激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姜烯酚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构建及其生物利用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就 吴俊杰 +4 位作者 焦文雅 陈宇洋 祝文轩 桑亚新 王向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0,共7页
为解决6-姜烯酚(6-shogaol,6S)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通过反溶剂沉淀法构建玉米醇溶蛋白-酪蛋白酸钠纳米颗粒(zein-sodium caseinate nanoparticles,ZCP)作为6S的纳米输送载体,对其进行物化性质表征,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 为解决6-姜烯酚(6-shogaol,6S)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通过反溶剂沉淀法构建玉米醇溶蛋白-酪蛋白酸钠纳米颗粒(zein-sodium caseinate nanoparticles,ZCP)作为6S的纳米输送载体,对其进行物化性质表征,并通过体外模拟消化、Caco-2细胞模型及大鼠药代动力学实验考察其生物利用度。利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所构建6S复合纳米颗粒(ZCP-6S)的粒径分布、微观形态、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呈球形,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6S可能通过非共价键与玉米醇溶蛋白相互作用。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ZCP-6S的制备使6S的生物可及性提高至(75.34±9.82)%。ZCP-6S显著增强了Caco-2细胞对6S的摄取及转运,处理4 h后,细胞摄取量增加了(0.36±0.06)μg/mg;Caco-2细胞模型下室中6S的质量浓度增加了(1.06±0.06)μg/m L。大鼠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封装后6S的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了2.28倍。综上,通过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输送载体的构建,使6S的生物可及性、细胞吸收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均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烯酚 玉米醇溶蛋白 蛋白酸钠 纳米颗粒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糖基化产物对DHA微胶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雪晗 张慧君 +4 位作者 李萍 宋君宇 王屈园 王若懿 宋秘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8-77,共10页
为探究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壁材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藻油在贮藏期间的抗氧化性,利用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壁材包埋藻油,对包埋后藻油的储藏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蛋... 为探究糖基化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壁材的抗氧化能力,提高藻油在贮藏期间的抗氧化性,利用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壁材包埋藻油,对包埋后藻油的储藏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改性玉米醇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蛋白质量比1∶12、反应时间30 min、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glu-zein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达到最高,为72.31%。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抗脂质过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均有显著提高(P<0.05)。将藻油包埋在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中考察藻油的储藏稳定性,在加速氧化期间,其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均低于裸藻油及未改性玉米醇溶蛋白包埋的藻油。60℃条件下储藏18 d后,glu-zein包埋的藻油POV较未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低3.68 mmol/kg,较裸藻油低39.14 mmol/kg;室温条件下与未包埋藻油货架期相比延长240 d;同时,改性后的玉米醇溶蛋白包埋的藻油二十二碳六烯酸保留率为96.95%。研究结果可为扩大改性玉米醇溶蛋白作为壁材的抗氧化性及递送易受氧气影响的生物活性物质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糖基化改性 藻油二十二碳六烯酸 抗氧化性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海藻酸钠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负载姜黄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玲 张彦慧 +1 位作者 张若宁 毛立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25-34,共10页
采用反溶剂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海藻酸钠纳米颗粒,并用于负载姜黄素的复合纳米颗粒。探究不同质量的海藻酸钠对纳米颗粒环境稳定性的影响及形成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机制。当负载相同含量的姜黄素时,海藻酸钠的含量对纳米颗粒中姜黄素包埋... 采用反溶剂法制备玉米醇溶蛋白-海藻酸钠纳米颗粒,并用于负载姜黄素的复合纳米颗粒。探究不同质量的海藻酸钠对纳米颗粒环境稳定性的影响及形成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机制。当负载相同含量的姜黄素时,海藻酸钠的含量对纳米颗粒中姜黄素包埋率、负载率、光稳定性、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电吸引、氢键和疏水效应是形成复合纳米颗粒的主要驱动力。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被海藻酸钠包覆,在宽pH值范围内、高温和盐浓度下保持稳定。当海藻酸钠与姜黄素含量比为20∶3时,包埋率达到最大,为76.02%。海藻酸钠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姜黄素的包封效率、负载能力以及光稳定性。因此,玉米醇溶蛋白复合纳米颗粒对于保护疏水性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海藻酸钠 姜黄素 纳米颗粒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槲皮素互作机制及其纳米颗粒的制备
11
作者 王金霞 王家薇 +4 位作者 王开俊 吴长玲 吴峰华 刘兴泉 王鹏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171,共9页
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探究玉米醇溶蛋白和槲皮素分子之间在醇溶体系内的相互作用机制,并通过粒径、包埋率及微观形貌等指标对其形成的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初步探讨不同质量比的槲皮素与玉米醇溶蛋白对纳米颗粒的影响。结... 以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等方法探究玉米醇溶蛋白和槲皮素分子之间在醇溶体系内的相互作用机制,并通过粒径、包埋率及微观形貌等指标对其形成的纳米颗粒进行表征,初步探讨不同质量比的槲皮素与玉米醇溶蛋白对纳米颗粒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与玉米醇溶蛋白发生了荧光静态猝灭,作用位点更接近玉米醇溶蛋白的色氨酸残基,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与玉米醇溶蛋白的氨基酸残基ALA-127、LEU-81、PRO-161、LEU-156形成疏水作用力,与SER-159和GLN-134残基形成氢键。玉米醇溶蛋白与槲皮素质量比为20∶1时,形成了具有球状形貌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且其粒径为88.31 nm,电位为35.96 mV,包埋率为8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槲皮素 互作机制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醛/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金枪鱼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方超 周闪闪 +5 位作者 张星晖 王当丰 檀茜倩 任丽琨 励建荣 李婷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9-318,共10页
为开发新型包装材料延长金枪鱼货架期,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ZN)和叶醛(Leaf aldehyde,LA)为原料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LA/ZN抗菌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LA/ZN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和结构并探究了纤... 为开发新型包装材料延长金枪鱼货架期,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ZN)和叶醛(Leaf aldehyde,LA)为原料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LA/ZN抗菌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LA/ZN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和结构并探究了纤维膜的抗菌机制,考察了LA/ZN纳米纤维膜对金枪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LA/ZN纳米纤维膜的具有线性形态、表面光滑,纤维直径均匀分布于475~575 nm;LA在玉米醇溶蛋白中的包封是一个物理过程,在静电纺丝过程中,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相互作用;加入LA后,膜的初始熔化温度有所降低;LA具有广谱抑菌性,能够使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损伤,胞内蛋白质、DNA等大分子物质泄漏,导致细菌死亡。此外,4℃金枪鱼保鲜实验结果表明LA/ZN纳米纤维膜能有效降低鱼肉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以及组胺含量,延缓鱼肉质地劣变,使金枪鱼片的货架期延长3 d。LA/ZN纳米纤维膜良好的保鲜性能有望在水产品保鲜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醛/玉米醇溶蛋白 同轴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膜 金枪鱼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阻隔奶油和茶汤快速融合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柠檬酸交联淀粉复合可食薄膜的制备
13
作者 王沙莎 罗理勇 +3 位作者 唐千惠 吴帆 罗惟 曾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9-18,共10页
为有效解决奶茶的奶油顶在出品后短时内易与茶汤快速结合的问题,该文以玉米淀粉为成膜基质,柠檬酸为交联剂、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zein nanoparticles,ZNP)为疏水性增强剂,制备一种阻水性能、机械性能良好的ZNP-柠檬酸复合薄膜。通过... 为有效解决奶茶的奶油顶在出品后短时内易与茶汤快速结合的问题,该文以玉米淀粉为成膜基质,柠檬酸为交联剂、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zein nanoparticles,ZNP)为疏水性增强剂,制备一种阻水性能、机械性能良好的ZNP-柠檬酸复合薄膜。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薄膜结构进行表征,探究薄膜的机械性能、防水性能和光学性能等物理参数。此外,探究了复合薄膜在不同茶汤(茉莉绿茶、四季春、大红袍、锡兰红茶)、不同温度(4、37、45℃)和不同保留时间(0.5、1.0、1.5、2、4、24 h)下的耐水性测试,并验证了复合薄膜在奶茶奶油顶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淀粉可作为ZNP的优良载体,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其中,拉伸强度达到4.35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44.21%,水蒸气透过率为3.07×10^(-12)g·cm/(cm^(2)·s·Pa)。在不同茶底的应用中,复合薄膜的水溶性在大红袍茶汤中最高;在1.5 h时水溶性、溶胀性达到最低值,放置ZNP-柠檬酸淀粉复合薄膜的奶茶在60 min时才开始奶油与茶底进行融合。综上,ZNP-柠檬酸复合薄膜可以应用在奶油顶奶茶中,有效阻隔短时间内奶油塌陷快速与茶汤混合,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专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 柠檬酸 交联 可食薄膜 新式茶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柚皮素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共价修饰的玉米醇溶蛋白-透明质酸复合纳米颗粒的构建与表征
14
作者 李文洁 赵渊 +6 位作者 付连霏 贾慧铭 关颖 王迪 陈辰 樊金玲 张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9-147,共9页
柚皮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治疗作用,但同时也具有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缺点。因此,建立简单、高效的递送方式对于柚皮素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负载柚皮素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柚皮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治疗作用,但同时也具有水溶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等缺点。因此,建立简单、高效的递送方式对于柚皮素的广泛应用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负载柚皮素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共价修饰的玉米醇溶蛋白-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复合纳米颗粒。与没食子酸和单宁酸共价修饰相比,EGCG修饰后玉米醇溶蛋白具有低游离氨基含量和高多酚当量,修饰效果良好。EGCG共价修饰的玉米醇溶蛋白和HA通过静电作用、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纳米颗粒,其粒径在180~240 nm,且当两者质量比为10∶1时,粒径最小(183.62 nm)。由于EGCG的共价修饰,复合纳米颗粒对柚皮素的包埋率和负载能力均明显提高,且在柚皮素与EGCG共价修饰的玉米醇溶蛋白质量比为1∶10或以下时,包埋率>99%。结构表征显示,绝大部分柚皮素被包埋在复合纳米颗粒内部,且与EGCG和玉米醇溶蛋白之间存在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抗氧化性测定表明,负载柚皮素的复合纳米颗粒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游离柚皮素。因此,采用EGCG修饰的玉米醇溶蛋白-HA体系负载柚皮素对柚皮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纳米颗粒 玉米醇溶蛋白 包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假酸浆子胶二元复合物的制备及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景成童 涂安 +4 位作者 赵春昊 董琪 王亚潇 郭鹏 董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8,共8页
玉米醇溶蛋白(Zein)因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功能性组分的荷载与递送。但由于其疏水性强,单一Zein基Pickering乳液的界面稳定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合适的多糖构建复合体系是改善其乳液稳定性的有效策略。本文采... 玉米醇溶蛋白(Zein)因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功能性组分的荷载与递送。但由于其疏水性强,单一Zein基Pickering乳液的界面稳定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合适的多糖构建复合体系是改善其乳液稳定性的有效策略。本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不同蛋白-多糖比例的假酸浆子胶(NPG)与Zein复合颗粒(NZPs),对其理化性质、结构及乳液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PG比例越大时,NZPs的表面润湿性越强,同时蛋白和多糖在静电作用力下形成的复合颗粒粒径尺寸越小且趋于均匀分布。NZPs的内源荧光光谱中对应特征峰的峰强分别与Zein和NPG的含量呈正比,NPG的复合影响了Zein中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中峰位的移动以及新峰的生成表明蛋白-多糖中存在氢键作用以及新的化学键生成。NZPs基Pickering乳液的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在Zein:NPG=1:1时二者均达到最大,形成的乳液体系结构最强。乳析指数(CI)结果显示,在不同pH和加热处理下,NZPs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普遍高于单一的Zein或NPG乳液。本研究为开发新型玉米醇溶蛋白-多糖复合体系及其高效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假酸浆子胶 复合颗粒 表征 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诱导不同分子质量玉米醇溶蛋白肽凝胶特性和结构研究
16
作者 侯雨梦 曹家宝 +1 位作者 鹿保鑫 王霞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87,共7页
以不同分子质量(M_(w))玉米醇溶蛋白肽为原料,研究2种分子质量比例对玉米醇溶蛋白肽热诱导凝胶特性与结构的影响。将2种分子质量蛋白肽按不同比例进行配比制成分散液,在90℃下对其进行热诱导凝胶化,采用粒度电位测定仪、荧光光谱法、Ell... 以不同分子质量(M_(w))玉米醇溶蛋白肽为原料,研究2种分子质量比例对玉米醇溶蛋白肽热诱导凝胶特性与结构的影响。将2种分子质量蛋白肽按不同比例进行配比制成分散液,在90℃下对其进行热诱导凝胶化,采用粒度电位测定仪、荧光光谱法、Ellman试剂法、对粒径及电位、表面疏水性、巯基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对结构进行表征,通过质构仪对凝胶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分子质量凝胶相比,随着Zhigh比例的增大,玉米醇溶蛋白肽组合分子质量凝胶的粒径、ζ电位绝对值、表面疏水性均显著增加(P<0.05),并在m_(Zhigh)∶m_(Zlow)比例为5∶1时达到最大。组合分子质量的凝胶性能优于单一分子质量的凝胶性能。3种结构表征方法进一步证明了,疏水相互作用,特别是氢键的交换,主导了肽水凝胶的形成,且形成的水凝胶表面粗糙,具有较高的自聚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肽比例 热诱导 凝胶特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荭草素-玉米醇溶蛋白/阿拉伯胶纳米颗粒制备及其促进小鼠创面愈合的研究
17
作者 孟丹 张萌 +3 位作者 贾颖宇 蒙妍 骆莹 袁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654,共9页
为探究异荭草素(isoorientin, Iso)-玉米醇溶蛋白(zein)/阿拉伯胶(gum arabic, GA)纳米颗粒对伤口愈合的作用,采用反溶剂法制备纳米颗粒,建立小鼠背部皮肤创伤模型,并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Zein/GA、0.5 mg/mL Iso、1.0 mg/mL Iso、0.5... 为探究异荭草素(isoorientin, Iso)-玉米醇溶蛋白(zein)/阿拉伯胶(gum arabic, GA)纳米颗粒对伤口愈合的作用,采用反溶剂法制备纳米颗粒,建立小鼠背部皮肤创伤模型,并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Zein/GA、0.5 mg/mL Iso、1.0 mg/mL Iso、0.5 mg/mL Iso-Zein/GA、1.0 mg/mL Iso-Zein/GA处理组。除对照组,其余各处理组小鼠伤口组织分别用Zein/GA纳米颗粒、Iso、Iso-Zein/GA纳米颗粒溶液进行处理。观察小鼠伤口愈合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测定伤口组织中抗氧化指标水平,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一氧化氮合酶2(nitric oxide synthase 2, NOS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相对表达量,并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马松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试验观察创面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胶原沉积、新生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生成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第10天时,各处理组伤口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 mg/mL Iso、0.5 mg/mL Iso-Zein/GA、1.0 mg/mL Iso-Zein/GA处理组伤口愈合率显著高于Zein/GA处理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过氧化氢、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1.0 mg/mL Iso-Zein/GA处理组中,小鼠伤口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肉芽组织丰富,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明显增多,胶原沉积明显,并且TGF-β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IL-1β、NOS2、TNF-α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与Iso相比,负载Iso的Zein/GA纳米颗粒可以有效促进小鼠的伤口愈合,且可能存在剂量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荭草素 玉米醇溶蛋白 阿拉伯胶 纳米颗粒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喷静电纺玉米醇溶蛋白/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复合过滤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18
作者 岳甜甜 郑帅 +2 位作者 胡静 刘宇清 林金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8,共8页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计划的号召,改善绿色纤维在空气过滤方面的应用,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原料,分别采用单针双组分和双针双组分静电纺丝方法,制备EVOH/zein复合过滤器,研究了2种不同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计划的号召,改善绿色纤维在空气过滤方面的应用,以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原料,分别采用单针双组分和双针双组分静电纺丝方法,制备EVOH/zein复合过滤器,研究了2种不同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的纤维的形貌,并对其过滤性能、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针双组分静电纺丝制备的EVOH/zein复合过滤器,在性能上表现更为优异;当zein质量分数为20%时,EVOH/zein复合过滤器的空气过滤效率为94.5%;经过40次循环测试,对氯化钠气溶胶颗粒过滤效率从92.45%增加到98.19%;对直径为0.5~3.0μm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均达到约100%;EVOH/zein复合过滤器的断裂强力为72.87 cN,是zein过滤器的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乙烯-乙烯共聚物 对喷静电纺 空气过滤 复合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玉米醇溶蛋白(zein)-海藻酸钠构建木犀草素输送体系及果蔬保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仕茹 蒙馨怡 +3 位作者 黄心怡 黄锦炜 张烘煜 马娟娟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3期129-134,共6页
本研究以玉米醇溶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通过反溶剂法制备了负载木犀草素的复合颗粒溶液,并评价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当木犀草素与zein比例为1∶50时,颗粒的得率为78.19%,对木犀草素的包埋率为73.87%。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 本研究以玉米醇溶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通过反溶剂法制备了负载木犀草素的复合颗粒溶液,并评价其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当木犀草素与zein比例为1∶50时,颗粒的得率为78.19%,对木犀草素的包埋率为73.87%。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游离木犀草素相比,颗粒包埋可以提高木犀草素的抗氧化活性。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游离木犀草素相比,包埋能够减少圣女果的水分含量损失,提高圣女果维生素C的含量,减缓圣女果硬度的损失,说明颗粒包埋有利于提高木犀草素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为果蔬保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生物活性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海藻酸钠纳米颗粒 木犀草素 抗氧化性活性 果蔬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玉米醇溶蛋白/乙基纤维素负载香芹酚纳米纤维垫及应用
20
作者 孙思远 卢立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62-170,共9页
为了探究静电纺丝活性材料的缓释和气相抑菌性能,扩展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以香芹酚(carvacrol,CRV)为抑菌活性剂,玉米醇溶蛋白(zein)/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EC)为基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Zein/EC/CRV纳米纤维垫。采用扫... 为了探究静电纺丝活性材料的缓释和气相抑菌性能,扩展其在食品保鲜领域的应用,以香芹酚(carvacrol,CRV)为抑菌活性剂,玉米醇溶蛋白(zein)/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EC)为基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Zein/EC/CRV纳米纤维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水接触角表征纤维垫的物理结构,并对其包埋率、负载率、抗氧化、抑菌、释放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CRV被成功包埋在Zein/EC基质中,随着CRV添加量的增加,纺丝液的黏度、电导率、纺丝纤维直径均下降;纤维垫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能存在“剂量-效应”关系,CRV添加量为15%时,24 h后纤维垫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4%,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6%和93.4%。将添加5%CRV的纤维垫应用于蛋糕包装,10 d内能显著抑制蛋糕的脂质氧化和微生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乙基纤维素 香芹酚 静电纺丝 活性包装 蛋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